图书介绍

思想、心理、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思想、心理、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
  • 芮明杰,孙远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1301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想、心理、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一般构成1

一、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构成1

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目标4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9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12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规范及其功能14

一、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规范14

二、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功能及其衡量17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运行——信息沟通19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信息传递目的20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信息传递过程21

三、共同区域的寻找24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者2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地位与角色29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地位29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3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与能力33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34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结构37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及其效用40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40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效用发挥42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43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我认识44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认识他人45

一、“人”的概念的发展48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人4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人48

二、人的本质50

三、人的特性53

四、人的价值56

第二节 人的社会活动系统59

一、抽象的人与具体的人59

二、社会系统的一般构成63

三、人的社会活动系统66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人69

一、生产活动系统的人70

二、精神活动系统中的入73

三、社会政治活动系统中的人75

四、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人77

第四章 人的思想、心理、行为形成与发展的规律79

第一节 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81

一、物质文明与人的思想81

二、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86

三、人的思想意识的两个系统91

第二节 人的心理的形成与发展95

一、个性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95

二、个体心理特征97

三、人的心理需要规律103

第三节 人的行为的产生与发展108

一、人的行为动机及其功能108

二、行为构成与行为评价113

三、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表现120

第五章 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转换机制124

第一节 思想、心理、行为的辩证关系124

一、思想与行为的关系124

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127

三、思想与心理的关系130

第二节 思想、心理、行为的转换模式133

一、思想、心理、行为三者关系133

二、思想、心理、行为的转换模武136

第三节 思想、心理、行为的转换条件140

一、特殊环境的创立141

二、思想素养和心理状态的提高144

三、人际信息沟通146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148

第六章 人的思想教育150

第一节 思想教育的实质150

一、思想教育的目的150

二、思想教育效果的获取152

三、思想教育的特点154

一、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56

第二节 思想教育的内容156

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157

三、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人生观教育158

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159

五、共产主义道德教育160

六、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主人翁思想教育162

七、国家、集体、个人关系教育163

八、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64

九、革命传统教育165

十、又红又专教育166

第三节 思想教育的宣传技巧167

一、第一印象与印象的加强167

二、一面法和两面法169

三、三定律171

四、交往技能172

第四节 思想教育方式方法174

一、寓教于乐法174

二、动之以情法176

三、晓之以理法177

四、身教重于言教法179

五、教人先交友法180

六、对症下药法182

七、开卷有益法183

八、双向对话法184

第七章 人的心理平衡186

第一节 心理平衡的作用与地位186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187

二、心理平衡的目的与作用189

三、心理平衡与思想教育的关系193

第二节 个人心理平衡194

一、个人心理失调种种194

二、心理失调的原因196

三、个人心理平衡的方式方法199

第三节 群体心理平衡203

一、群体心理平衡的目的203

二、群体心理变异种种205

三、群体心理平衡的若干方法207

四、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208

第八章 人的行为引导210

第一节 行为引导过程210

一、行为一般方式210

二、行为链213

三、行为引导的三个方面216

四、行为引导过程219

第二节 行为引导的条件与阶段221

一、行为引导的条件221

二、物质诱导分析224

三、精神诱导分析226

第三节 行为引导的方式方法228

一、共同制定目标法229

二、启人以思法231

三、示之以美法232

四、赏功罚过法233

五、竞赛与评比法234

六、培育先进法235

一、社会推动的实质237

第一节 社会推动与思想政治工作237

第九章 人的社会推动237

二、社会推动的基础238

三、社会推动与思想政治工作239

第二节 社会传播240

一、大众传播媒介240

二、大众传播过程243

三、大众传播的功能247

第三节 集体对人的影响与作用249

二、集体的作用250

一、集体的基本性质250

三、集体意识的形成253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254

第四节 道德与道德评价255

一、道德的本质和作用256

二、道德评价258

第五节 社会文化水平262

一、社会文化对人思想、心理、行为的制约262

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