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务犯罪刑法适用指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丽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516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职务犯罪-刑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职务犯罪刑法适用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贪污罪3
一、贪污罪的概念3
第一部分 贪污贿赂罪3
二、贪污罪定罪指导5
(一)贪污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5
(二)贪污罪的客观要件解析7
(三)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2
(四)贪污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1
(一)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行为的界限22
三、贪污罪的司法认定22
(二)贪污罪中既遂与未遂的认定23
(三)国有企业承包经营中贪污罪的认定24
(四)准确区分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界限24
(五)准确区分贪污罪与诈骗罪的界限26
(六)准确区分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26
四、贪污罪中的共同犯罪28
(一)共同贪污犯罪的认定28
(二)共同贪污犯罪中“贪污数额”的认定31
五、贪污罪刑罚裁量的理解与适用35
(一)贪污罪法定刑的正确理解35
(二)法定处罚情节对贪污行为人刑罚裁量的作用36
(三)酌定量刑情节对贪污犯罪人刑罚裁量的作用40
第二节 挪用公款罪47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47
二、挪用公款罪定罪指导49
(一)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49
(二)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解析54
(三)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解析64
(四)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解析68
三、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69
(一)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认定69
(二)挪用公款用于借贷、担保、质押的认定71
(三)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认定72
(四)将公款“挪而未用”的认定74
(五)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的认定75
(六)关于挪用人携款潜逃转化为贪污罪的认定79
(八)正确区分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82
(七)挪用公款罪中的数罪并罚82
(九)正确区分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83
四、挪用公款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84
(一)挪用公款罪的刑罚裁量84
(二)挪用公款罪中量刑情节的适用85
第三节 受贿罪95
一、受贿罪的概念96
二、受贿罪定罪指导97
(一)受贿罪的犯罪对象之争论及认定97
(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解析101
(三)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08
(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解析111
三、受贿罪的司法认定112
(一)正确区分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112
(二)正确理解受贿罪与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的界限及其共同犯罪的认定114
(三)正确区分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116
(四)正确区分受贿罪共犯、行贿罪共犯与介绍贿赂罪的界限117
(五)正确区分介绍贿赂罪与(斡旋)受贿罪的界限118
(七)正确区分受贿罪与诈骗罪的界限119
(六)正确区分以索贿的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119
四、受贿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120
(一)受贿罪的处罚原则120
(二)受贿罪中法定量刑情节的理解120
(三)受贿罪中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122
(四)关于受贿罪赃款、赃物的处理123
第四节 单位受贿罪129
一、单位受贿罪的概念129
(一)单位受贿罪的犯罪客体解析130
二、单位受贿罪定罪指导130
(二)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解析131
(三)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32
(四)单位受贿罪的主观方面解析133
三、单位受贿罪的司法认定134
(一)单位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134
(二)正确区分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限135
(三)注意区分单位受贿罪与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的界限136
四、单位受贿罪的刑罚适用137
(一)单位受贿罪的处罚原则137
(二)单位受贿罪中受贿的赃款、赃物的处理138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140
第五节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40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定罪指导141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客体之争141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解析143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46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147
(一)“责令说明”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时间的确定147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方面解析147
(二)判决生效后又查明行为人的财产来源的,如何处理148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非罪的界限149
(四)正确区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149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刑罚的理解与适用150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及其争论150
(二)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增设财产刑的建议151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151
第六节 滥用职权罪155
一、滥用职权罪的概念155
第二部分 渎职罪155
二、滥用职权罪定罪指导157
(一)滥用职权罪的犯罪客体解析157
(二)滥用职权罪的客观方面解析159
(三)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65
(四)滥用职权罪主观方面的争论174
三、滥用职权罪的司法认定177
(一)正确区分滥用职权罪与非罪的界限177
(二)正确区分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178
(三)正确区分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一章中其他专门规定的滥用职权犯罪的界限179
(四)正确区分滥用职权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几种重大责任事故方面犯罪的界限180
四、滥用职权罪的刑罚适用180
(一)滥用职权罪普通情节的法定刑180
(二)滥用职权罪加重情节的法定刑181
第七节 玩忽职守罪186
一、玩忽职守罪的概念186
二、玩忽职守罪定罪指导187
(一)玩忽职守罪犯罪客体的争论187
(二)玩忽职守罪的客观方面解析188
(三)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解析194
(四)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解析195
三、玩忽职守罪的司法认定197
(一)玩忽职守罪与非罪的界限197
(二)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一章中其他失职犯罪的界限198
(三)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几种重大责任事故方面犯罪的界限199
(四)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界限200
(五)正确区分玩忽职守罪与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界限200
(一)玩忽职守罪的量刑201
四、玩忽职守罪的刑罚适用201
(二)玩忽职守罪的追诉时效202
第八节 徇私枉法罪207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207
二、徇私枉法罪定罪指导208
(一)徇私枉法罪的犯罪对象解析208
(二)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解析214
(三)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解析217
(四)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23
(一)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非罪的界限227
三、徇私枉法罪的司法认定227
(二)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界限228
(三)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228
(四)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界限229
(五)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界限229
(六)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的界限230
(七)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231
(八)正确区分徇私枉法罪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界限231
(一)徇私枉法罪的处罚原则232
四、徇私枉法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232
(二)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的关系233
第九节 私放在押人员罪238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概念238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定罪指导239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239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客观方面解析241
(三)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解析243
(四)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44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与非罪的界限245
三、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司法认定245
(二)正确区分私放在押人员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246
(三)正确区分私放在押人员罪与脱逃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界限247
(四)正确区分私放在押人员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248
(五)正确区分私放在押人员罪与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界限249
(六)正确区分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既遂与未遂250
(七)因受贿而私放在押人员的行为如何认定250
四、私放在押人员罪刑罚的理解与适用251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概念254
第十节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254
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定罪指导256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256
(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客观方面解析259
(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解析261
(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63
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认定265
(一)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非罪的界限265
(二)正确区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266
(三)正确区分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包庇罪的界限266
(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界限267
(五)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一罪与数罪268
四、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罚的理解与适用269
第十一节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272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概念273
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定罪指导274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274
(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侵犯的客观要件解析275
(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主体解析277
(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79
三、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司法认定280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非罪的界限280
(二)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与偷税行为人相勾结非法不征、少征税款行为的认定281
(三)非法擅自多征税款行为的认定282
(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罪数问题283
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刑罚适用286
(一)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刑事责任286
(二)选择性罪名的理解及刑罚适用286
第十二节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289
一、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概念290
(一)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犯罪客体解析291
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定罪指导291
(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客观方面解析292
(三)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解析294
(四)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观方面解析295
三、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司法认定297
(一)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非罪的界限297
(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犯罪的界限297
(三)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界限298
(一)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刑事责任299
(四)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罪数问题299
四、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刑罚适用299
(二)选择性罪名的适用300
第十三节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302
一、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概念302
二、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定罪指导303
(一)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客体解析303
(二)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客观方面解析304
(四)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解析305
(三)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解析305
(一)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与非罪的界限306
(二)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与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界限306
三、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司法认定306
(三)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界限307
(四)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308
四、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刑罚适用308
第十四节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310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概念311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解析312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定罪指导312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客观要件解析313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犯罪主体解析315
(四)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主观要件解析315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司法认定316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非罪的界限316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竞合316
(四)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界限317
(三)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界限317
四、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刑罚适用318
(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刑事责任318
(二)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处罚中的“累计”计算318
(三)选择性罪名的适用319
第十五节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323
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概念323
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定罪指导324
(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客体解析324
(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客观要件解析325
(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犯罪主体解析326
(四)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主观方面解析326
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司法认定326
(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与非罪的界限326
(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327
(三)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界限328
(四)因受贿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的认定328
四、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刑罚适用329
(一)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刑事责任329
(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处罚中的“累计”计算330
第十六节 非法拘禁罪335
一、非法拘禁罪的概念335
第三部分 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侵权”案件335
二、非法拘禁罪定罪指导336
(一)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解析336
(二)非法拘禁罪的客观方面解析339
三、非法拘禁罪的司法认定345
(一)正确理解非法拘禁罪与合法行为、工作失误的界限345
(三)非法拘禁罪犯罪主体解析345
(二)准确区分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349
(三)非法拘禁罪中的共同犯罪的处理350
四、非法拘禁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351
(一)“殴打、侮辱”情节的理解与适用351
(二)如何正确把握《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二款中“致人重伤、死亡”和“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351
(三)《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四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非法拘禁行为的理解与适用352
第十七节 刑讯逼供罪355
一、刑讯逼供与国际人权公约中的酷刑355
(一)刑讯逼供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解析359
二、刑讯逼供罪的概念359
三、刑讯逼供罪定罪指导359
(二)刑讯逼供罪中肉刑和变相肉刑的理解361
(三)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解析362
(四)刑讯逼供罪的主观方面解析363
四、刑讯逼供罪的司法认定364
(一)正确区分刑讯逼供罪与非罪的界限364
(二)正确区分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365
(二)如何理解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366
(一)刑讯逼供罪的处罚原则366
五、刑讯逼供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366
第十八节 暴力取证罪370
一、暴力取证罪的概念370
二、暴力取证罪定罪指导371
(一)暴力取证罪的犯罪对象解析371
(二)正确理解暴力取证罪客观方面的“暴力”行为374
三、暴力取证罪的司法认定375
(一)正确理解暴力取证罪与非罪的界限375
(一)正确理解暴力取证罪中“致人伤残、死亡”的含义376
(二)正确理解暴力取证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376
四、暴力取证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376
(二)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暴力取证的认定377
第十九节 虐待被监管人罪379
一、虐待被监管人罪的概念379
二、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定罪指导380
(一)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解析380
(二)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客观方面解析381
(三)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主体解析383
三、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司法认定384
(一)正确区分虐待被监管人罪与侮辱罪的界限384
(二)正确区分虐待被监管人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384
四、虐待被监管人罪刑罚裁量情节的理解与适用385
(一)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处罚原则385
(二)正确理解虐待被监管人罪中的“致人伤残、死亡”385
主要参考书目388
后记390
热门推荐
- 966839.html
- 1919738.html
- 1678608.html
- 1860486.html
- 645282.html
- 1062751.html
- 1799065.html
- 753864.html
- 1416840.html
- 2182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9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3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7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2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0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5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8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9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