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
  • 谢重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590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佛教-官制-研究-中国-唐代;佛教-官制-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僧官制度1

僧官制度的产生1

一 晋、十六国佛教势力的迅速发展1

二 僧团统制制度的酝酿6

三 僧官制度的产生11

南朝的僧官制度18

一 中央和地方僧官18

二 基层僧官23

三 尼僧僧官和白衣僧正29

(一)尼僧僧官29

(二)白衣僧正33

四 僧官的铨选、任免和俸秩37

(一)铨选37

(二)任免42

(三)俸秩43

五 僧官的政绩与流弊44

(一)政绩44

(二)流弊47

北朝的僧官制度51

一 统辖庞大教团的北魏僧署昭玄寺51

(一)空前庞大的北魏教团51

(二)从监福曹到昭玄寺54

(三)昭玄寺及其下属机构的僧官系统56

(四)昭玄寺的巨大权力61

二 北魏僧官的素质与后期僧官的弊政67

(一)北魏僧官的素质67

(二)后期僧官的弊政71

三 东魏北齐僧官制度的变迁74

(一)僧官员额的扩充74

(二)僧官窳滥与腐化风气的盛行77

(三)“断事沙门”与北齐统治者肃正教团的努力79

四 西魏北周的僧官制度改革81

隋唐的僧官制度87

一 隋文帝对魏、齐僧官制度的继承和发展87

二 隋炀帝开创的监寺制度96

三 唐高祖时的僧官十大德100

四 唐太宗以降的僧尼统制制度105

(一)僧尼辖属机构的沿革106

(二)各机构僧尼统制职能的分析111

五 安史之乱后僧官系统的重建115

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127

一 吐蕃占领期的僧官系统128

(一)前段:沿袭中原制度128

(二)后段:吐蕃特色的新体系130

二 归义军时期的僧官系统133

三 都司的机构设置与都僧统、都教授职权及其运转机制139

四 敦煌僧官的世俗化倾向149

(一)僧官依附世俗官府,沦为释吏149

(二)僧官活动重点转向经济事务151

中篇:寺院经济160

晋—唐时期的寺院庄园经济160

一 寺院的产业结构161

二 寺院劳动者的身份地位165

三 寺院地主的性质174

四 唐中叶前的典型寺院庄园179

五 唐中叶后寺院庄园的变化186

晋—唐寺院的园圃种植业192

一 晋—唐寺院园圃种植业之盛192

二 寺院园圃种植业繁盛的原因200

三 寺院园圃种植业的类型及其在寺院经济中的地位207

四 寺院园圃种植业对社会的贡献213

晋—唐寺院的商业和借贷业218

一 寺院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发展218

二 商业经营的主要内容222

(一)寺院田园、畜牧之出产222

(二)药物223

(三)珠宝、服玩等奢侈品225

(四)经、像等宗教用品228

三 庙市的形成和寺院在庙市中的种种经营229

四 借贷业和存钱业237

(一)举贷238

(二)质举243

五 寺院商业、借贷业的特点和作用249

净人及其在寺院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54

一 佛教经律中所见之净人254

二 晋至唐中叶寺院实际生活中的净人261

三 净人的消蜕及其揭示的社会变化267

怀海教规改革与禅宗对南方山区的开发274

一 怀海教规改革的历史背景275

(一)唐中叶前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275

(二)朝廷和士大夫的限佛和反佛潮流276

(三)教规改革:禅宗从自发适应社会转变为自觉适应社会280

二 怀海佛教改革的基本内容283

三 怀海佛教改革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286

四 怀海佛教改革后禅宗僧侣对南方山区的开发290

麹氏高昌的寺院经济298

一 寺院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来源298

二 寺院经济的经营门类和方式306

三 寺院、僧尼的赋役负担314

(一)租316

(二)地税318

(三)大小调320

(四)役321

(五)称价钱、臧钱、陆升敛322

(六)僧俗负担之轻重322

四 寺院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因323

五 余论332

吐蕃时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沙州寺院经济334

一 寺院、僧尼及寺院依附人口数的变迁334

(一)吐蕃时期335

(二)归义军张氏时期340

(三)归义军曹氏时期342

二 寺院借贷业的活跃及其特点343

(一)剥削对象344

(二)剥削率344

(三)借贷制度和管理办法352

三 沙州的僧尼私有经济356

(一)僧侣地主的私有经济356

(二)普通僧众的私有经济365

(三)僧尼私有经济与寺院集体经济的区别与联系371

下篇:佛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376

汉唐佛教特权的盛衰376

一 佛教特权的确立376

二 东晋南北朝王权与教权的长期斗争380

(一)僧尼礼敬君亲问题380

(二)僧尼罪过的处理问题382

(三)度僧权和复除赋役问题383

三 唐中叶后佛教特权的衰落386

(一)僧尼礼拜君亲问题的解决388

(二)教团法律特权的终结389

(三)寺院、僧尼免赋役特权的削弱390

四 佛教特权衰落的基本原因393

晋—唐时期士族与寺院的关系400

一 寺院兴盛与士族世代崇佛密切相关402

二 僧侣地主的生活方式打上了士族烙印406

三 寺院经济仿效士族庄园模式409

四 唐中叶后寺院内部的巨变源于士族的式微414

唐代佛教政策简论419

一 唐太宗的佛教政策419

二 太宗之后佛教政策的演变427

三 唐代佛教政策的时代特征和成败得失434

中古佛教寺院为社会文化中心说441

一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心441

二 活跃的学术论坛 多效能的教育阵地446

三 文化交流的桥梁 发明创造的温床453

四 佛教神权的代表 精神统治的中心456

唐宋时期福建的民俗佛教——以闽西定光佛信仰为中心461

一 唐宋福建民俗佛教概况461

二 闽西定光佛的身世469

三 闽西定光佛宗教属性辨析475

四 闽西定光佛信仰的形成与传播486

五 由定光佛信仰衍化的主要民俗活动502

六 结语508

征引文献目录509

后记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