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神话与民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古代神话与民族
  • 丁山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993993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中国-上古史-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代神话与民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1

(一)引言1

(二)夏后氏都邑十迁2

(三)殷商都邑十六迁8

(四)周都十余迁17

(五)论三代异族29

(六)论三代文化异征29

(七)夏后氏文化32

(八)殷商文化34

(九)周代文化42

(一○)论周祖后稷兴于夏衰45

新殷本纪49

卜辞所见先帝高祖六宗考68

(一)先帝68

(二)高祖72

(三)六宗86

(四)结论96

宗法考源98

开国前周人文化与西域关系114

(一)七日周制114

(二)以事纪年116

(三)火葬117

由陈侯因??铭黄帝论五帝119

禹平水土本事考138

(一)论书始《尧典》即以洪水神话为国史起点138

(二)论禹平水土故事传自殷商140

(三)论禹字从虫九即《楚辞》所谓雄虺九首141

(四)论能平九土之句龙即禹之化名143

(五)论禹尽力乎沟洫演自“祷雨不如决读”神话145

(六)论祷雨之祭周名舞雩,雩用人牺146

(七)论“舞雩”即“?”之语误,禹之为禹,得名于?148

(八)论禹平水土主名山川演自祷雨山川神话150

(九)论禹合诸侯于涂山演自祷雨神话,其“娶于涂山”演自止雨神话151

(一○)论渝州涂山本杜宇遗迹154

(一一)论禹劳天下而死为社155

(一二)论禹为姒姓,姒象蛇身自环形156

(一三)论御龙氏为祀龙之官,夏后御龙即其民族图腾神话157

(一四)论飂叔安即?安,?安即九黎九隆之图腾159

(一五)论越王无余亦舞雩之音转160

(一六)论鲜虞、厹繇皆东胡部族,匈奴以厹繇为图腾,故传为夏裔161

(一七)论夏后氏宗禹与苏美尔人所祀恩利尔神格相同164

由鲧堙洪水论舜放四凶167

(一)论共工壅防百川为鲧堙洪水故事所分化167

(二)论共工、帝鸿、帝江、浑敦、?兜,皆为鲧之缓言168

(三)论帝江之最初神格为江神170

(四)论帝鸿即阳鸟,随日南北,故或以象征旱神171

(五)论夸父饮河即虹饮水之喻言,虹亦共工本名172

(六)论虹象两头蛇,鲧篆作?,即其别体,鲧堙洪水亦演自虹饮神话174

(七)论殛鲧于羽山,即放?兜于崇山,故鲧又称崇伯176

(八)论流共工于幽州演自逐旱魅回朔漠神话178

(九)论共工怒触不周山为不周风吹折沙邱之喻言179

(一○)论穷奇、穷发即有穷鬼,穷得名于?,故世传后羿作弓182

(一一)论羿即蜺之音转“羿焉彃日”演自朝?其雨神话184

(一二)论共工即倕,倕即梼杌之合音187

(一三)论梼杌即饕飻、委蛇,其贪冒故事演自灵蛇吞象寓言188

(一四)论周鼎著饕飻,取其公正勇武,为吉祥之象征190

(一五)论饕飻、穷奇为匈奴部族,匈奴为夏后氏苗裔192

(一六)论梼杌、浑敦亦羌人图腾195

(一七)论“舜流四凶族”故事演自春秋士大夫之“戎狄无亲”观念198

(一八)论《孟子》所传“舜放四罪”故事纯演自雷神击旱龙神话199

(一九)结论202

后土后稷神农蓐收考204

(一)论烈山氏子柱即后土204

(二)论八恺主后土,后土即司徒,八恺即“鄨令开明”之简称205

(三)论柱即杜主、“后稷”亦“司畯”传写之误207

(四)论杜主开明别号叢帝,叢帝即叢社209

(五)论“束木而涂之”为社主,主以木为质,故或谓之杜主210

(六)论社音转为坤,坤为地为母,故知后土即原始地母神212

(七)论方社象征地道曰方214

(八)论姜嫄为原始地母神,其生后稷故事演自农耕神话216

(九)论田祖即农神,不必为叔钧、后稷219

(一○)论神农即农神乙称221

(一一)论神农制耒耜演自“农祥晨正”神话223

(一二)论蜃为原始农器,农字即象摩蜃而耨形224

(一三)论蓐收亦农神,因公族有罪,磬于甸人,乃误为天之刑神225

(一四)论蜡读为耤,即所谓耨获之耤,所以祭蓐收228

(一五)论蓐收即后稷,其所潜大泽在敦煌,疑周本氐族230

(一六)论邦社与国家民族相终始,又当为图腾遗迹232

(一七)论里社即氏族图腾,社母即原始地母神234

(一八)结论235

句芒、高禖、防风、飞廉考——风神篇238

(一)论风神古名箕星或曰飞廉238

(二)论飞廉一名费中,急言为风239

(三)论禹戮防风氏与周公驱飞廉同为宁风寓言242

(四)论汪芒即句芒,句芒为木正,即凤鸟氏为历正243

(五)论句芒面方,象风之有四方,其鸟身得名于凤245

(六)论《庄子》鹏运为风之寓言,《周易》所见朋字,亦皆读为风247

(七)论句芒作网罗演自系风神话248

(八)论玄鸟即高禖,高禖亦句芒音转249

(九)论吉神泰逢即逄蒙,逄蒙杀羿为风起而虹藏之寓言252

(一○)论黄帝之臣大封、封钜、封胡皆风后别名253

(一一)论卜辞所见帝使风,亦可证句芒确为最古风神255

(一二)结论256

吴回考——论荆楚文化所受印度之影响258

(一)引言258

(二)论楚祖重黎非颛顼后259

(三)论黎即吴回,吴回即楚公逆镈铭所称吴雷260

(四)论吴雷即火神Agni之音译262

(五)论吴雷胁生故事演自印度因陀罗神话263

(六)论楚人尚左亦印度人习惯265

(七)论楚人以肉袒示敬俗同印度265

(八)论重黎绝地天通故事为婆罗门教分别三界神格说变相267

(九)论楚史倚相所读《三坟》即婆罗门教之三《吠陀》270

(一○)论《五典》即楚国《训典》、《祭典》、《鸡次之典》等,非五帝之书272

(一一)论《八索》犹四分律、五分律,《庄子》所引《法言》即《八索》佚文273

(一二)论《九丘》即《九歌》,《九歌》迎神曲全用婆罗门教祭仪274

(一三)论《天问》宇宙本源论即《黎俱吠陀》创造赞歌之意译277

(一四)论老子有、无、道、一名词皆出《吠陀典》280

(一五)论新郑出土铜器群皆楚器,其莲鹤方壶即印度艺术之特征282

(一六)论楚王名上所加“酓”字,涵有神饮故事,楚国嬭姓,得音于Soma284

(一七)论老聃多髯诚楚人,楚人长鬛,其血缘与印度近286

(一八)论楚都邑迁徙,自西徂东,其发祥之地初在荆山287

(一九)论郢都西控巴蜀、南制沅湘,为古代中印交通之枢纽290

(二○)论支那即荆蛮对音293

论炎帝太岳与昆仑山296

(一)论望与封、禅,非祭天地,但祭山神296

(二)论炎帝太岳、四岳、伯夷皆姜姓297

(三)论炎帝即烈山氏,烈山氏即伯夷、伯益299

(四)论火山为岳,岳即太岳,因岳用禘礼,遂又号炎帝300

(五)论太岳之后分为齐、吕、申、许四国,因讹太岳为四岳301

(六)论方岳之说演自昆仑山神话303

(七)论昆仑山为帝之下都演自印度三十三天宫304

(八)论须弥山四大天王即秦畤四帝所本306

(九)论须弥山与昆仑山神格风物多相同308

(一○)论昆仑一名西俞,西俞即须弥之对音310

(一一)论昆仑得名于火山,华夏谓之岳313

(一二)论《禹贡》所见昆仑即汉代乌孙王号之昆弥314

(一三)论瓜州、九州即Kundur之对音,陆浑与流昆即Pulaw Kundur之简译316

(一四)论陆浑即昆仑,三涂即须弥,伊川附近昆仑祠即陆浑遗迹317

(一五)论申、吕与陆浑皆西羌,故皆姜姓318

(一六)论方岳学说因方望故事附会五阮与须弥四垛而成319

(一七)论方岳与封禅皆造说于燕齐方士321

(一八)结论323

河出昆仑说326

九州通考343

(一)论“九州”说始于宗周,州之初谊为聚族而居之下邑343

(二)论“九族”犹言“百姓”,九州即部落时代所谓万国345

(三)论秦国与狄同州,在西土,大于邦国,似为《禹贡》九州之滥觞346

(四)论《禹贡》九州之名谊寓有种姓历史之背景349

(五)论《吕览》与《尔雅》九州说皆据战国形势改订,《禹贡》之作《周官·职方氏》疑出《淮南子》后355

(六)论《淮南·地形》之九州、八殥、八纮说即邹衍大九州说之节录357

(七)论邹衍大九州说成于战国时代域外交通之实际地理知识359

(八)论邹子大九州说亦得天算之根据,故其州名多本天象361

(九)论神州即“弗婆提”之初译,邹衍大九州说亦蒙印度四大部洲之影响365

(一○)余论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