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理论与编码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沈连丰,李正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9177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信息论-高等学校-教材;信源编码-编码理论-高等学校-教材;信道编码-编码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理论与编码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通信系统的基本单元1
1.2信息科学的有关概念2
1.2.1信息的特征2
1.2.2信息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3
1.2.3信息论的创始人4
1.2.4信息科学的定义及迅速发展的背景4
1.2.5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4
1.3香农信息论梗概5
思考题6
第2章 信息的度量7
2.1度量信息的基本思路7
2.1.1单符号离散信源7
2.1.2自信息量7
2.2信源熵和条件熵9
2.2.1信源熵9
2.2.2条件自信息量10
2.2.3条件熵11
2.3互信息量和平均互信息量11
2.3.1互信息量11
2.3.2互信息量的性质12
2.3.3条件互信息量13
2.3.4平均互信息量14
2.3.5平均互信息量的性质14
2.3.6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意义16
2.4多维随机变量的熵18
2.4.1熵的链接准则18
2.4.2信息链接准则18
2.4.3熵的界19
2.4.4数据处理不等式19
本章小结20
思考题21
习题21
第3章 离散信源及其信源编码23
3.1信源分类23
3.1.1信源分类方法23
3.1.2自然语信源24
3.1.3马尔可夫信源26
3.2离散信源的熵28
3.2.1发出单符号消息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熵28
3.2.2发出符号序列消息离散无记忆信源的熵29
3.2.3发出符号序列消息的离散有记忆信源的熵30
3.2.4发出符号序列消息的马尔可夫信源的熵32
3.2.5各种离散信源的时间熵32
3.3信源的冗余度34
3.3.1最大信源熵35
3.3.2信源的冗余度35
3.4信源编码及其描述37
3.4.1信源编码模型37
3.4.2编码效率38
3.5单义可译定理41
3.5.1单义可译码41
3.5.2即时码的构造42
3.5.3单义可译定理42
3.5.4平均码长界定定理44
3.6香农第一定理46
3.6.1无失真信源编码46
3.6.2等长码的信源编码48
3.7信源编码实例49
3.7.1费诺编码方法49
3.7.2霍夫曼编码方法51
3.7.3 Lempel-Ziv编码53
本章小结56
思考题56
习题56
第4章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编码60
4.1信道的分类60
4.2离散信道的传输特性61
4.2.1无扰离散信道的传输特性61
4.2.2有扰离散信道的传输特性62
4.2.3几种特殊的有扰离散信道64
4.2.4消息在有扰离散信道上的信息传输速率66
4.2.5有扰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66
4.3译码准则72
4.3.1常用的译码准则73
4.3.2关于译码准则的讨论75
4.4香农第二定理76
4.4.1信道编码与平均错误译码概率76
4.4.2汉明距离与编码原则77
4.4.3有扰离散信道的信道编码定理78
本章小结79
思考题80
习题80
第5章 连续消息和连续信道83
5.1连续消息的信息度量83
5.1.1基本思路83
5.1.2几种连续信源的相对熵85
5.1.3条件熵89
5.1.4平均互信息量90
5.1.5连续消息熵的性质92
5.1.6最大相对熵定理92
5.1.7熵功率和熵功率不等式95
5.2连续消息在信道上的传输问题97
5.3香农信道容量公式98
5.3.1高斯信道的信道容量98
5.3.2带限信道的信道容量99
5.3.3香农公式的含义100
本章小结101
思考题101
习题102
第6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104
6.1失真函数和平均失真度104
6.1.1失真函数104
6.1.2平均失真度107
6.2信息率失真函数109
6.2.1保真度准则109
6.2.2失真许可的试验信道110
6.2.3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110
6.2.4几种典型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113
6.3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116
本章小结117
思考题118
习题118
第7章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120
7.1差错控制系统的分类120
7.1.1自动请求重传系统120
7.1.2前向纠错系统122
7.1.3信息重复查询系统和混合纠错系统123
7.2纠错编码的分类及其性能评价124
7.2.1纠错编码的分类124
7.2.2纠错码的基本概念125
7.2.3纠错编码方法的性能评价128
本章小结130
思考题130
习题131
第8章 线性分组码132
8.1有关概念132
8.1.1线性分组码的定义及其性质132
8.2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和译码135
8.2.1线性分组码的编码135
8.2.2线性分组码译码136
8.2.3线性分组码举例141
8.3循环码的描述141
8.3.1循环码的定义142
8.3.2循环码的性质143
8.3.3生成矩阵和一致校验矩阵147
8.4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148
8.4.1循环码的编码148
8.4.2循环码的译码150
8.4.3循环码的检错能力152
8.4.4循环码的缩短与扩展153
8.5二元BCH码154
8.5.1 BCH码的描述154
8.5.2 BCH码的编码和译码157
8.6多元BCH码和R-S码159
8.7纠突发错误码160
8.7.1纠突发错误码的定义及基本性质160
8.7.2交织码161
本章小结163
思考题164
习题165
第9章 卷积码168
9.1卷积码的编码及其描述168
9.1.1卷积码的编码168
9.1.2卷积码的描述170
9.2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178
9.2.1 Viterbi译码178
9.2.2序列译码180
9.3卷积码的性能评估186
9.3.1译码的错误扩展及恶性卷积码186
9.3.2卷积码的自由距离187
本章小结189
思考题189
习题189
第10章 信道编码新进展简介192
10.1 Turbo码192
10.1.1 Turbo码的编码及其性能192
10.1.2 Turbo码的译码简介194
10.2空时分组码195
10.2.1正交空时分组码195
10.2.2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译码197
10.2.3准正交空时分组码197
10.2.4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译码198
10.3低密度奇偶校验码199
10.3.1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定义199
10.3.2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译码200
10.4网络编码与协作205
10.4.1网络编码205
10.4.2网络编码协作207
本章小结208
思考题208
习题209
参考文献210
索引213
热门推荐
- 2749046.html
- 767675.html
- 2513238.html
- 3894739.html
- 349885.html
- 3182179.html
- 3149034.html
- 3335062.html
- 2928635.html
- 920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9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1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1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1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