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虚词的行域 知域 言域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虚词的行域 知域 言域考察
  • 肖治野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5787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虚词的行域 知域 言域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对象与目标1

1.2 研究方法2

1.3 相关研究综述3

1.3.1 外语相关研究3

1.3.2 汉语相关研究4

1.4 研究意义8

1.5 语料来源与处理13

2 语气副词的三域研究14

2.1 “也”的三域义与语气义15

2.1.1 引 言15

2.1.2 表示事态或事理类同的“也行”16

2.1.3 表示主观认识类同的“也知”21

2.1.4 表示言语行为类同的“也言”24

2.1.5 几类常见的“也言”否定句27

2.1.6 不同概念域的交叉30

2.1.7 同形歧域及其区分32

2.1.8 小 结34

2.2 “倒”的三域义与语气义35

2.2.1 引 言35

2.2.2 表示事态与预期不一致的“倒行”36

2.2.3 表示认识与预期不一致的“倒知”40

2.2.4 表示言语行为与预期不一致的“倒言”44

2.2.5 不同域的交叉与区分48

2.2.6 同形歧域及其区分51

2.2.7 小 结52

2.3 几组副词的语气义差异与三域分布53

2.3.1 从表示数量范围到表示估测语气53

2.3.2 从表示最终结果到表达追究语气65

2.4 反问副词“可”的三域分析70

2.4.1 引 言70

2.4.2 反问副词与“可言”71

2.4.3 表认识评价的“可知”74

2.4.4 小 结79

2.5 结语80

3 语气词的三域研究82

3.1 语气词“了2”的三域研究83

3.1.1 引 言83

3.1.2 表示“出现新言态”的“了言”84

3.1.3 表示“出现新知态”的“了知”92

3.1.4 “了行1”和“了行2”94

3.1.5 不同域交叉的情形96

3.1.6 同形歧域及其区分97

3.1.7 结语100

3.2 语气词“的”的三域研究101

3.2.1 引 言101

3.2.2 确认现实事态或事理存在的“的行”104

3.2.3 确认认识或判断存在的“的知”106

3.2.4 确认言语行为的“的言”109

3.2.5 不同概念域的交叉113

3.2.6 同形歧域115

3.2.7 结语117

3.3 语气词“吗”的三域研究118

3.3.1 引 言118

3.3.2 询问事态真实性的“吗行”120

3.3.3 询问认识正确性“吗知”121

3.3.4 与“吗行”“吗知”相关的问题124

3.3.5 询问言语行为可行性的“吗言”125

3.3.6 行域、知域和言域的交叉和歧域127

3.3.7 结语128

4 其他虚词的三域研究130

4.1 “X了”结构的三域研究130

4.1.1 引 言130

4.1.2 “好了”的三域研究131

4.1.3 “完了”的三域研究146

4.1.4 “算了”的三域研究151

4.1.5 “得了”的三域研究158

4.1.6 结 语162

4.2 指示词“这”的三域研究165

4.2.1 引 言165

4.2.2 以往的研究遗留的问题165

4.2.3 “这”的基本功能:提高指别度167

4.2.4 “这”的行域义、知域义和言域义169

4.2.5 指称客观对象的“这行”169

4.2.6 指称认识或评价对象的“这知”172

4.2.7 指称言语对象的“这言”177

4.2.8 不同概念域的交叉181

4.2.9 同形歧域182

4.2.10 关于“这”和“那”的不对称184

4.2.11 余论184

5 与知域有关的“想”和与言域有关的“说”186

5.1 引 言186

5.2 “说”、“想”与语义演变186

5.2.1 关于有“说”还是没“说”186

5.2.2 关于有“想”还是没“想”190

5.2.3 有“说/想”还是没“说/想”与语义演变194

6 结语203

6.1 三域的交叉与区分203

6.1.1 区分三域的形式特征203

6.1.2 诱发三域交叉的典型语境207

6.2 本书的主要成果212

参考文献216

索 引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