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的异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权的异化
  • 李庆海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4510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的异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物权的异化之一:物权债权化趋势第一章 物权债权化概述5

1.1 物权债权化的含义5

1.2 物权债权化特征8

第二章 物权债权化产生的前提条件10

2.1 物权理论从所有向利用转变10

2.2 物权客体的扩大化11

2.3 物权的相对化与约定化13

第三章 物权债权化趋势分析15

3.1 物权债权化是现代物权发展的趋势15

3.2 物权债权化趋势的具体分析16

3.3 物权债权化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的表现27

第四章 物权债权化的现实意义30

4.1 物权债权化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影响30

4.2 对物权债权化趋势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用益物权在我国物权体系中的地位35

第二编 物权的异化之二:债权物权化趋势第一章 物权与债权概述42

1.1 物权的含义及特征42

1.2 债权的含义及特征45

1.3 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与区别48

第二章 债权物权化趋势分析55

2.1 租赁权物权化概述55

2.2 优先购买权的物权化性质60

2.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64

2.4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法律保护69

2.5 公示的债权具有物权性70

2.6 经过公示的分管协议具有物权性71

2.7 不动产先取特权制度72

2.8 无记名的债权具有一定的物权性73

第三章 债权物权化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实践意义75

3.1 “债转股”概述75

3.2 破产企业的债权股权化76

第三编 物权的异化之三: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趋同第一章 物权请求权概述85

1.1 物权请求权的概念85

1.2 物权请求权的性质87

1.3 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89

1.4 基于他物权的物权请求权98

第二章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107

2.1 债权请求权概念及体系107

2.2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转化及竞合108

第三章 我国物权法中物权请求权的立法模式111

3.1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立法现状111

3.2 我国立法模式选择113

第四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一:物权行为理论构建第一章 物权行为概述120

1.1 物权行为的起源和概念120

1.2 物权行为的特征与性质122

1.3 物权行为的分类125

1.4 物权行为理论内容及各国的立法例126

第二章 物权行为理论构成128

2.1 区分原则128

2.2 形式主义原则130

2.3 无因性原则134

第三章 物权行为理论相关问题的研究139

3.1 物权行为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139

3.2 物权行为理论与不当得利制度147

第四章 研究物权行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150

4.1 理论价值150

4.2 实践价值150

4.3 承认物权行为的意义151

4.4 我国的立法选择152

第五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二:所有权本质理论重构第一章 概述157

1.1 不同法系传统中的所有权的概念158

1.2 所有权制度的演进及理论探源163

第二章 所有权本质探究169

2.1 占有中的所有权观念169

2.2 所有权的意义181

2.3 所有权本质的再认识182

第三章 所有权理论在国企产权改革中的应用185

3.1 所有权理论在国企改革中的意义185

3.2 国有企业所有权状况分析185

3.3 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措施187

第六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三:构建中国现代物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第一章 物权法的起源与发展192

1.1 罗马物权法概述192

1.2 日耳曼物权法概述193

1.3 法国物权法概述194

1.4 德国物权法概述194

1.5 英美法系物权法概述195

1.6 我国物权法概述196

第二章 我国物权立法的缺陷198

2.1 物权体系缺乏科学性198

2.2 他物权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性198

第三章 构建物权制度的立法建议203

3.1 立法思想:以利用为中心,注重物的实际价值的实现203

3.2 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外国立法207

3.3 现代物权结构体系207

第四章 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222

4.1 物权社会化,弱化所有权的绝对性222

4.2 注重物的利用,优化他物权224

4.3 物权法的公法化226

4.4 物权法的债权化226

4.5 物权法的国际化227

第五章 现代物权法对实践的指导意义230

1.1 优化资源配置230

1.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31

第七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四:国家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新机制第一章 国家所有权的发展历程与现实考察239

1.1 国家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239

1.2 不同时期国家所有权在我国企业中的表现243

1.3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性质的分析245

第二章 法人所有权的发展历程与现实考察247

2.1 法人所有权的概念247

2.2 法人所有权的历史发展247

2.3 法人所有权与现代物权250

第三章 国企改革与国家所有权257

3.1 股份制与国家所有权257

3.2 国家所有权在国企中的表现形式260

3.3 国企改革的发展方向264

第四章 国企改革与法人所有权267

4.1 企业法人拥有所有权的必要性267

4.2 法人所有权与一物一权269

4.3 股份制与法人所有权272

第八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五: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趋势第一章 产权制度概述281

1.1 产权的概念及属性283

1.2 产权制度及功能284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0余年的历史回顾287

2.1 我国国企改革四个发展阶段287

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0余年的主要成就289

2.3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仍存在的问题291

第三章 意大利、法国、英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95

3.1 三个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概况295

3.2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298

第四章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措施及趋势302

4.1 实现企业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302

4.2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304

4.3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305

4.4 加强对产权代表实行有效的监督307

第五章 结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思考309

5.1 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309

5.2 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310

5.3 股份制的法律基础310

5.4 私有化的优势313

5.5 私有化的局限性314

5.6 产权改革与私有化314

第九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六: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趋势第一章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318

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概述320

1.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沿革323

第二章 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创新的必要性327

2.1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327

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331

第三章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335

3.1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立法先行335

3.2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遵循的原则337

3.3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想339

3.4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343

3.5 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途径与措施344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346

4.1 西方主要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346

4.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可能的方向355

第十编 物权的异化启示之七:现代物权观与经济增长新模式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365

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65

1.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67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与物权观372

2.1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物权观372

2.2 可持续发展与现代物权观373

第三章 现代物权的经济功能与可持续发展377

3.1 现代物权观念下的物尽其用原则377

3.2 现代物权观念下的所有权社会化380

3.3 物权的生态化383

第四章 现代物权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体现385

4.1 产权的功能385

4.2 现代物权的经济功能386

附:本书作者公开发表论文精选396

主要参考资料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