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进分析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走进分析哲学
  • 王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139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分析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进分析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 研究现状2

1.1 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2

1.2 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哲学4

1.3 泛语言哲学7

1.4 语言哲学史9

2 语言转向13

2.1 “语言转向”的由来14

2.2 语言转向的动因16

2.3 语言转向的形成20

3 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24

3.1 主要人物24

3.2 思想背景28

第2章 分析哲学的领袖及其思想30

1 弗雷格和他关于意义和意谓的思想30

1.1 意义和意谓的区分31

1.2 思想与真33

1.3 对象和概念35

2 罗素和他的摹状词理论38

2.1 不定的摹状词38

2.2 限定的摹状词41

2.3 摹状词理论的主要特点43

2.4 斯特劳森的批评46

3 维特根斯坦和他的《逻辑哲学论》50

3.1 几个层次51

3.2 基本思路54

3.3 主要特征57

4 卡尔纳普和他的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想59

4.1 词的意义60

4.2 句法问题63

4.3 思想特点65

第3章 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68

1 以句子为出发点68

1.1 逻辑原子论69

1.2 语境原则70

1.3 意义理论71

1.4 意义和所指76

2 从句法到本体和认识80

2.1 语义上溯81

2.2 对数的分析82

2.3 分析的方法和依据83

第4章 挑战常识86

1 存在86

1.1 康德的反驳86

1.2 存在不是一个谓词88

1.3 存在与个体90

1.4 自由逻辑93

1.5 摩尔的分析96

2 分析和综合100

2.1 奎因的质疑100

2.2 传统的区分105

2.3 成功之处108

3 真111

3.1 塔尔斯基的论述112

3.2 真还是真理118

3.3 T约定121

第5章 日常语言学派125

1 摩尔125

1.1 捍卫常识126

1.2 分析摹状词128

1.3 对比罗素131

2 赖尔134

2.1 分析“存在”136

2.2 分析摹状词138

2.3 分析的方法140

3 奥斯汀142

3.1 新技术143

3.2 言语行为理论145

3.3 理论特点149

4 斯特劳森152

4.1 主谓区别153

4.2 解释主谓区别157

4.3 思想特点161

5 后期维特根斯坦167

5.1 系统与不系统167

5.2 批评与联系173

5.3 疑难与迷惑176

6 日常语言学派的主要特征178

6.1 主要特征178

6.2 反思追随者179

第6章 语言分析183

1 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183

1.1 范畴分类184

1.2 区分谬误186

2 中世纪的语言分析187

2.1 助范畴词188

2.2 指代189

3 海德格尔的语言分析191

3.1 具体说明——“是”193

3.2 抽象说明——“是者是”194

3.3 抽象说明——“此是”196

3.4 分析的特征200

4 语言分析的主要特征201

第7章 逻辑和哲学203

1 逻辑的性质203

1.1 推理204

1.2 思维206

1.3 句法和语义207

1.4 语言210

1.5 必然地得出212

2 哲学的性质213

2.1 爱智慧214

2.2 哲学与科学217

2.3 形而上与形而下219

2.4 可以拒绝形而上学吗?224

3 思辨与分析227

3.1 区别227

3.2 融合与分离230

3.3 发展与进步233

4 关于中国哲学和逻辑研究的思考236

4.1 哲学的传统与特征237

4.2 逻辑的传统与特征238

4.3 现状与反思239

4.4 研究与理解243

附录 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245

主要参考文献256

人名索引264

术语索引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