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罪推定:论刑事诉讼程序之连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朝义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罪推定:论刑事诉讼程序之连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第一章 无罪推定原则3
壹、前言3
贰、无罪推定原则之历史上意义5
叁、刑事诉讼与无罪推定原则11
一、概说11
二、无罪推定原则与侦查之关系13
三、无罪推定原则与举证责任之关系14
四、无罪推定原则与具保制度之关系23
五、无罪推定原则与证据法则之关系25
肆、结论与建议28
第二篇 无罪推定原则与诉讼制度33
壹、概说35
第二章 刑事上诉审构造问题35
贰、诉讼制度与上诉审构造之关系39
一、当事人主义下之上诉审构造与职权主义下之上诉审构造39
二、陪审制、参审制与上诉制度之关系43
三、职业法官、非职业法官与上诉制度之关系45
四、证据资料对上诉审构造之影响47
叁、事后审查审制之构造50
一、第二审构造问题51
二、最高法院构造问题62
三、事后审查审之审查范围问题65
肆、强化事后审查审制之相关措施68
一、充实第一审事实审功能与建构权责分明之诉讼模式68
二、准备程序之强化70
三、证据开示制度之导入71
四、诉因制度之采用74
五、辩护制度之强化75
六、严格证据法则之建构76
伍、结论77
第三章 起诉制度与证据开示原则79
壹、概说79
贰、证据开示之内涵84
一、证据开示之意义84
二、证据开示之必要性问题86
三、证据开示之评估(效果)88
叁、证据开示之理论根据(以日本为例)90
一、法律上之规定90
二、学说上之见解92
三、实务上之见解94
肆、代结论(本文之立场)96
一、强化证据开示之时期与范围96
二、强化检察官不遵循法院证据开示命令之效果98
三、重视卷证不并送制度下证据开示原则之立法要求100
第四章 专家参与审判谘询问题101
壹、专家(鉴定人)参与审判谘询之背景101
贰、专家参与审判谘询试行要点之内涵104
一、专家参与审判谘询之适用对象104
二、参与审判谘询专家之资格104
三、参与审判谘询专家之回避105
四、参与审判谘询专家之选任105
五、参与审判谘询专家之权利与义务106
叁、参与审判谘询之专家在审判程序中之地位107
一、参与审判谘询之专家可能扮演审查侦查阶段之鉴定资料而于法院提供意见107
二、充实参与审判谘询专家之来源—以刑事鉴定为例111
三、鉴定人(参与审判谘询之专家)与法官之互动关系113
四、专家意见应受尊重问题115
伍、结论与建议118
一、法院应高度重视专家意见120
二、全国性专家名簿之设立121
三、专家审判谘询内涵之界定121
第三篇 无罪推定原则与侦查、证据之关系123
第五章 诱捕(陷阱)侦查问题125
壹、前言125
贰、诱捕侦查之内涵127
一、诱捕侦查之意义127
二、诱捕侦查之性质128
三、诱陷抗辩理论之展开131
四、诱陷抗辩之法律效果138
叁、实务等相关见解141
一、被诱捕者之刑事责任部份141
二、诱捕者的刑事责任部份151
三、小结158
肆、本文之立场(代结论)161
第六章 证据能力与证据之证明力169
壹、概说169
贰、证据能力与证明力171
一、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之区别171
二、证据之关连性等问题175
叁、刑事诉讼法第一五五条第二项之解释问题,以及其与同法第一五四条之关系180
肆、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之证明对象问题184
伍、未来如何思考将无证据能力之证据,防堵其进入公判程序问题189
一、现行法对于有无证据能力之证据规定不够明确189
二、强化无证据能力证据之筛选工作(准备程序之强化)190
陆、结论191
第七章 共犯或共同被告自白问题197
壹、概说197
一、概说(共同被告之性质)198
贰、现行法有关共犯与共同被告之解释问题198
二、共犯与共同被告之关系201
叁、共犯自白之证据能力(刑诉法第一五六条中之「被告之自白」之意义)203
一、共犯之自白与补强证据203
二、共犯之自白在诉讼法上之意义208
肆、共同被告与证人之关系(未来之课题)211
伍、结论(本文之立场)216
第八章 违反夜间讯问等规定之法律效果223
壹、概说(由台北地方法院八十八年度诉字第八二六号刑事判决论起)223
贰、实务见解之回顾(兼论自白之证据能力)225
一、本案判决之意义225
二、实务见解之回顾(兼论自白之证据能力)227
叁、夜间讯问与自白法则等234
一、自白任意性之法理判断依据234
二、自白与缄默权等保护之关系242
肆、结论250
第九章 抑制违法侦查之证据排除法则259
壹、前言259
贰、证据排除法则之相关内涵260
一、证据排除法则之历史上意义260
二、毒树果实理论268
三、证据排除法则之例外情形269
四、不适用证据排除法则之程序275
五、替代证据排除法则之措施278
叁、证据排除法则与相对排除说282
一、抑制违法侦查与证据排除法则例外情形之适用282
二、比较法上相对排除说之提起—以日本为例286
三、我国对证据排除法则之见解299
肆、结论308
热门推荐
- 1046346.html
- 1735944.html
- 1586276.html
- 1347529.html
- 1286598.html
- 2377741.html
- 503282.html
- 278354.html
- 1664752.html
- 1528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3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5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0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6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5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4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