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竞争力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竞争力论
  • 易炼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3908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市场竞争-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竞争力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农业竞争力的构成体系1

1.农业竞争力的基本构成1

1.1 农业竞争力的概念1

1.2 农产品竞争力3

1.3 农业技术竞争力5

1.4 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5

2.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7

1.5 农业区域竞争力7

3.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9

3.1 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9

3.2 农业装备与基础设施10

3.3 农业技术与劳动力素质10

3.4 体制、政策与组织、管理11

3.5 生产结构与相关产业发展状况14

4.努力提升农业竞争力15

4.1 提升农业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15

4.2 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基本途径22

1.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31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理论31

1.1 边际收益理论32

1.2 比较优势理论36

1.3 竞争优势理论39

2.中外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45

2.1 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竞争力概述45

2.2 我国与其他国家农业竞争力比较47

3.1 按照比较优势实现长期的农产品供需平衡55

3.两个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55

3.2 创新技术:为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60

3.3 创新制度:为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64

第三章 农业技术创新与传统农业改造72

1.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必有之路72

1.1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72

1.2 农业技术创新的类型75

1.3 农业技术创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79

2.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82

2.1 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83

2.2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85

2.3 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91

3.强化技术创新,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98

3.1 技术创新: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选择98

3.2 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径选择101

3.3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104

1.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108

第四章 工业化与农业竞争力108

1.1 工业化内涵及我国工业化的新特点109

1.2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116

1.3 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120

2.农业工业化: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26

2.1 农业工业化的内涵和特征126

2.2 农业工业化的理论基础128

2.3 我国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历程134

2.4 农业工业化:提升农业竞争力136

3.农业工业化要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48

3.1 经济发展对农业工业化的新要求149

3.2 农业工业化必须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151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竞争力156

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理念的全面创新156

1.1 农业产业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157

1.2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161

1.3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166

2.1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168

2.农业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68

2.2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169

2.3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整体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70

2.4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全方位提升农民的市场竞争力171

2.5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发展173

2.6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174

2.7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升农业吸纳生产要素的能力175

2.8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176

3.1 努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主体177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177

2.9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177

3.2 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机制182

3.3 构筑强大的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187

3.4 努力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制度191

第六章 城镇化与农业竞争力194

1.城镇化对农村生产要素的吸纳与支援194

1.1 城镇化的内核195

1.2 城镇化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196

1.3 城镇化对农业的技术、知识、资金供给197

1.4 城镇化推动农业制度的变革199

2.农民市民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203

2.1 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的根本标志是农民市民化204

2.2 农民市民化实现的途径是城镇化206

2.3 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209

3.产业转移与深化是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依托216

3.1 产业的聚集和扩散是城镇化的生命线216

3.2 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是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技术支撑219

3.3 农产品加工业依赖城镇聚集和发展224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特征与趋势229

1.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229

第七章 信息化与农业竞争力229

1.2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232

1.3 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232

2.农业信息化:农业起飞的翅膀238

2.1 信息化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238

2.2 我国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必然性246

3.1 金农工程与农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250

3.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250

3.2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253

3.3 防范我国农业信息化风险257

第八章 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262

1.农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外部环境262

1.1 农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市场环境263

1.2 农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技术环境267

1.3 农业竞争力形成和提升的政策环境272

2.重构农业现代化的管理体制275

2.1 传统农业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276

2.2 农业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要立足于国际化和市场化278

2.3 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体制280

3.政府行为、能力及方向284

3.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284

3.2 政府行为要规范化、透明化和法制化288

3.3 提升转型期政府对农业的调控能力290

3.4 政府宏观农业政策的方向是支持、保护和服务294

第九章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299

1.农地制度亟待创新300

1.1 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跨越的一道坎300

1.2 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土地产权的稳定和市场化交易302

1.3 发挥土地的资源功能,必须对农地制度进行改革305

2.农地的权属与功能311

2.1 我国农地权属尚不清晰和完整312

2.2 我国现阶段农地功能:生产要素低层次福利化316

3.农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证券化320

3.1 中国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绩效评析326

3.2 中国农地制度演变的启示328

3.3 农地承包经营权资本化、证券化,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竞争力349

第十章 农业产业风险的规避与释放349

1.农业产业风险是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拦路虎”350

1.1 自然风险降低了农业竞争力359

1.2 入世后农业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368

2.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风险的主要抵抗力量368

2.2 发展农业企业,抵御农业风险373

2.1 农业企业具有抵抗农业风险的能力373

3.农业保险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稳定器377

3.1 农业保险是降低和分散农业风险、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377

3.2 高赔付率、农民投保少、政策支持乏力,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滞后379

3.3 利用WTO规则,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383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主动应对农业产业风险387

4.1 建立农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87

4.2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风险预警系统390

主要参考文献395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