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景元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的修订情况1
二、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样品的采集和采样数量5
第一章 菌落总数测定11
一、检验方法11
二、结果分析判定14
三、培养基16
第二章 大肠菌群测定18
第一节 大肠菌群标准检验方法18
一、检验方法18
二、结果分析判定23
三、培养基28
第二节 大肠菌群参考检验方法29
一、方法1(FDA,1984)29
二、方法2(厚生省生活卫生局,1990)30
三、方法3(纸片法,食具消毒检验专用)31
四、方法4(纸片法,食品检验用)32
第三章 沙门氏菌检验34
第一节 沙门氏菌标准检验方法34
一、检验方法34
二、结果分析判定及注意事项36
三、培养基46
第二节 沙门氏菌参考检验方法56
一、肠杆菌噬菌体分属诊断方法56
二、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应用于沙门氏菌诊断方法56
第四章 志贺氏菌检验58
第一节 志贺氏菌标准检验方法58
一、检验方法58
二、结果分析判定59
三、培养基62
第二节 志贺氏菌参考检验方法66
一、志贺氏菌属各菌型与生化型鉴别66
二、志贺氏噬菌体分型鉴定方法67
第五章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69
第一节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检验方法69
一、检验方法69
二、结果分析判定74
三、培养基和试剂74
第二节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参考检验方法81
第六章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83
第一节 副溶血性弧菌标准检验方法83
一、检验方法83
二、结果分析判定及注意事项84
三、培养基88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参考检验方法92
一、日本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92
二、耐热溶血毒检验方法96
三、致病性试验方法96
四、血清学检验97
第七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99
第一节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标准检验方法99
一、检验方法99
二、结果分析判定及注意事项100
三、培养基105
第二节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参考检验方法108
一、生物学分型法108
二、日本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查方法(摘要)110
第八章 空肠弯曲菌检验112
一、空肠弯曲菌标准检验方法112
二、结果分析判定116
三、培养基117
第九章 变形杆菌检验121
一、检验方法121
二、结果分析判定122
三、培养基125
第十章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检验126
一、标准检验方法126
二、结果分析判定133
三、培养基135
第十一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137
一、标准检验方法137
二、结果分析判定139
三、培养基141
第十二章 葡萄球菌检验146
第一节 葡萄球菌标准检验方法146
一、检验方法146
二、结果分析判定147
三、培养基148
第二节 葡萄球菌参考检验方法150
一、一般培养150
二、MPN计数方法150
三、生化试验151
第十三章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153
第一节 溶血性链球菌标准检验方法153
一、检验方法153
二、结果分析判定154
三、培养基155
第二节 溶血性链球菌参考检验方法157
一、一般培养157
二、生化试验157
第十四章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159
一、标准检验方法159
二、结果分析判定162
三、培养基163
第十五章 产气荚膜梭菌检验166
第一节 产气荚膜梭菌标准检验方法166
一、检验方法166
二、结果分析判定167
三、培养基和试剂169
第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检验方法172
一、肠毒素检验方法172
二、血清分型174
三、结果分析判定174
四、培养基和试剂175
第十六章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176
第一节 蜡样芽胞杆菌标准检验方法176
一、检验方法176
二、结果分析判定180
三、培养基181
第二节 蜡样芽胞杆菌参考检验方法183
一、生化分型183
二、血清学分型183
第十七章 霉菌和酵母计数184
第一节 霉菌和酵母计数标准检验方法184
一、检验方法184
二、结果分析判定188
三、培养基190
第二节 霉菌和酵母计数参考检验方法192
一、表面涂布平板法192
二、粮食和其他粒状或块状食品的霉菌检验方法192
第十八章 常见霉菌和酵母鉴定194
第一节 常见霉菌鉴定194
一、培养和鉴定方法194
二、常见霉菌特征197
三、培养基及试剂241
四、曲霉属“群”检索表243
五、青霉属“系”检索表247
六、镰刀菌分类系统检索表(柏斯)251
第二节 常见酵母鉴定257
一、培养和鉴定方法257
二、常见酵母的特征261
三、培养基269
四、食品中常见酵母菌分属检索表272
第十九章 黄曲霉毒素检测275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标准检测方法276
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薄层色谱测定法276
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薄层色谱测定法286
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薄层色谱测定法292
四、微柱筛选法296
第二节 黄曲霉毒素参考检验方法299
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299
二、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法301
第二十章 赭曲霉毒素A检测304
第一节 赭曲霉毒素A标准检测方法305
一、薄层色谱法305
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310
第二节 赭曲霉毒素A参考检测方法313
第二十一章 杂色曲霉素检测317
第二十二章 展青霉素检测323
一、薄层色谱法324
二、双向薄层扫描测定法326
第二十三章 青霉酸检测329
第二十四章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333
一、薄层色谱法334
二、气相色谱法340
三、微柱法343
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345
第二十五章 T-2毒素检测348
一、薄层色谱法349
二、气相色谱-质谱法352
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354
第二十六章 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358
一、薄层色谱法358
二、气相色谱法362
第二十七章 二乙酰藨草镰刀菌烯醇检测363
一、薄层色谱法364
二、气相色谱法365
第二十八章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368
一、薄层色谱法369
二、液相色谱法372
第二十九章 串珠镰刀菌素检测375
一、薄层色谱法376
二、液相色谱法377
第三十章 交链孢霉毒素检测380
第一节 交链孢醇、交链孢酚单甲醚、交链孢烯检测383
一、薄层色谱法383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385
三、气相色谱法388
第二节 细交链孢菌酮酸检测39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390
二、气相色谱法391
第三节 交链孢毒素Ⅰ、Ⅱ、Ⅲ检测393
第三十一章 3-硝基丙酸检测395
第三十二章 各类食品微生物检验399
第一节 肉与肉制品检验399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399
二、检样的处理400
三、检验方法401
四、注意事项401
第二节 乳与乳制品检验402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02
二、检样的处理403
三、检验方法404
四、注意事项404
第三节 蛋与蛋制品检验405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05
二、检样的处理406
三、检验方法407
四、注意事项407
第四节 水产食品检验408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08
二、检样的处理409
三、检验方法410
四、注意事项410
第五节 清凉饮料检验412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12
二、样品采取数量412
三、检样的处理412
四、检验方法413
五、注意事项413
第六节 调味品检验413
一、样品采取和送检413
二、样品采取数量413
三、检样的处理413
四、检验方法413
五、注意事项415
第七节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415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15
二、样品采取数量416
三、检样的处理416
四、检验方法416
五、注意事项416
第八节 糖果、糕点、果脯检验416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16
二、样品采取数量417
三、检样的处理417
四、检验方法417
第九节 酒类检验417
一、样品的采取和送检417
二、样品采取数量417
三、检样的处理418
四、检验方法418
五、注意事项418
第十节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验418
一、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标准检验方法419
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参考检验方法425
第十一节 鲜乳中抗生素残留检验426
一、标准方法426
二、结果分析判定427
三、培养基和菌种428
四、注意事项428
第三十三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国家标准429
第三十四章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439
第一节 实验室管理制度439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439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439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440
四、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441
五、安全制度441
六、环境条件要求441
第二节 实验室技术操作要求442
一、无菌操作要求442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443
三、消毒灭菌要求443
四、有毒有菌污物处理要求447
五、菌种保管要求448
六、培养基制备要求448
七、样品采集及处理要求449
八、样品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450
第三节 动物试验技术要求453
一、微生物动物室管理要求453
二、动物试验操作要求454
第四节 对检验人员的技术要求456
一、技术力量要求456
二、技术水平要求456
三、考核办法457
主要参考文献459
热门推荐
- 2767645.html
- 2077527.html
- 3359545.html
- 1263353.html
- 2541134.html
- 2810337.html
- 1498756.html
- 3430534.html
- 1688880.html
- 1171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5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2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5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8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5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