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
  • 钱万红,王忠灿,吴光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69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31页
  • 文件大小:425MB
  • 文件页数:873页
  • 主题词:消毒-基本知识;卫生害虫-防治-基本知识;灭鼠-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消毒杀虫灭鼠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消毒3

第一章 绪论3

一、消毒的意义3

二、消毒的原则4

三、消毒有关名词的基本概念4

四、消毒的方法6

(一)物理消毒法6

(二)化学消毒法6

(三)生物消毒法7

五、消毒方法的选择7

六、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8

七、评价消毒(灭菌)效能的几项指标9

第二章 热力消毒与灭菌12

一、热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12

(一)热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2

(二)热杀灭微生物的机制13

(三)微生物热灭活的影响因素14

二、热力消毒与灭菌的方法15

(一)干热消毒与灭菌15

(二)湿热消毒与灭菌17

三、热力灭菌效果的检测21

(一)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21

(二)干热灭菌器灭菌效果的检查22

第三章 过滤除菌23

一、液体的过滤除菌23

(一)除菌作用与原理23

(二)设备与方法24

(三)使用注意事项26

(四)滤孔大小测定方法26

(五)滤效的测定27

(六)使用评价27

二、空气的过滤除菌27

(一)除菌作用与原理27

(二)过滤设备28

(三)建筑物通风中滤器的使用29

(四)负压病房30

(五)呼吸道过滤装置31

(六)使用注意事项31

(七)除菌效果鉴定31

(八)效果评价32

三、在其他行业的应用32

第四章 紫外线消毒33

一、紫外线的发生与特性33

二、紫外线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34

三、紫外线消毒装置34

(一)紫外杀菌灯分类34

(二)杀菌灯装置34

四、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35

(一)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和照射剂量的因素35

(二)微生物方面的因素36

五、应用范围37

(一)空气消毒37

(二)污染物体表面消毒37

(三)饮用水和污水的消毒38

(四)食具消毒38

六、消毒效果的监测38

第五章 电离辐射灭菌39

一、辐射能的种类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9

(一)辐射能的种类39

(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40

二、电离辐射剂量和剂量单位40

三、电离辐射装置40

四、辐射灭菌的机制41

五、影响辐射灭菌效应的因素及剂量选择41

(一)影响因素41

(二)剂量选择43

六、辐射灭菌的应用44

(一)医疗用品的灭菌44

(二)药品的辐射灭菌45

(三)食品的辐射灭菌45

(四)蛋白制品辐射灭菌46

(五)辐射灭菌的优缺点46

(六)应用前景47

七、电离辐射的损伤及防护47

(一)电离辐射的损害47

(二)电离辐射的防护47

第六章 超声波消毒49

一、超声波的本质与特性49

二、超声波的产生方法49

三、超声波的生物学作用50

四、超声波消毒的研究与应用50

(一)超声波的单独杀菌效果50

(二)超声波与其他消毒方法的协同作用51

(三)超声波的破碎作用52

五、影响超声波消毒效果的因素52

六、超声波消毒的作用机制53

(一)机械效应53

(二)热效应53

(三)化学效应53

(四)空化作用53

七、超声波消毒的安全性54

第七章 微波消毒55

一、微波的发生及特性55

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56

三、微波消毒的研究与应用57

四、影响微波消毒的因素59

五、微波的防护59

第八章 等离子体消毒61

一、基本概念61

二、物理性质61

三、等离子体的产生62

(一)等离子体发生原理62

(二)等离子体灭菌设备62

四、杀菌作用63

(一)普通气体等离子体消毒63

(二)协同杀菌作用63

(三)消毒剂等离子体消毒63

五、杀菌机制64

六、灭菌影响因素65

七、应用范围65

(一)医疗卫生方面的运用65

(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66

八、使用注意事项66

第九章 其他物理消毒法68

一、高压电场消毒68

二、磁场消毒69

三、光电阴极空气消毒系统69

第十章 醛类消毒剂70

一、戊二醛70

(一)理化性质和常用剂型71

(二)戊二醛的杀菌效果72

(三)杀菌机制73

(四)影响戊二醛杀菌的因素73

(五)戊二醛应用范围74

二、邻苯二甲醛75

(一)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75

(二)消毒影响因素75

(三)杀菌机制76

(四)临床应用76

三、甲醛76

(一)理化性质和剂型77

(二)甲醛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77

(三)影响消毒因素78

(四)消毒作用机制78

(五)甲醛的应用78

第十一章 烷基化气体消毒剂82

一、环氧乙烷83

(一)理化性质83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84

(三)消毒作用机制86

(四)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86

(五)环氧乙烷应用88

(六)对物品的损害、毒性91

二、乙型丙内酯92

三、环氧丙烷93

四、溴化甲烷94

第十二章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96

一、过氧乙酸96

(一)理化性质及制剂96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97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99

(四)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00

(五)过氧乙酸应用100

(六)应用实例101

二、二氧化氯102

(一)理化性质102

(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02

(三)杀菌机制103

(四)应用范围103

(五)注意事项104

三、过氧化氢104

(一)理化性质104

(二)消毒作用104

(三)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05

(四)应用105

四、臭氧106

(一)理化性质106

(二)杀菌机制106

(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06

(四)影响因素107

(五)毒性及对物品的损害108

(六)实际应用及生产方法108

五、过氧戊二酸109

(一)理化性质109

(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10

(三)影响因素110

(四)在消毒方面的应用110

六、其他过酸类消毒剂111

第十三章 含氯消毒剂112

一、次氯酸钠114

(一)理化性质114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114

(三)实际应用115

二、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116

(一)二氯异氰尿酸钠116

(二)三氯异氰尿酸117

三、氯化磷酸三钠118

(一)理化性质118

(二)杀菌作用118

(三)应用范围119

四、氯溴海因119

五、含氯清洗消毒剂119

(一)清洗消毒剂的种类120

(二)应用范围120

第十四章 酚类消毒剂122

一、石炭酸123

(一)理化性质124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24

(三)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124

(四)毒性和对物品的损害124

(五)实际应用124

二、煤酚皂溶液125

(一)理化性质125

(二)消毒作用125

(三)影响消毒的因素125

(四)实际应用126

三、卤化酚类消毒剂126

(一)理化性质126

(二)杀灭微生物作用126

(三)在消毒上的应用127

四、其他酚类消毒剂127

(一)简单酚类消毒剂127

(二)二甲基苯酚皂溶液128

(三)黑色消毒液与白色消毒液128

(四)间苯二酚128

(五)邻苯基苯酚128

(六)双氯酚128

(七)三氯生129

第十五章 醇类消毒剂130

一、乙醇130

(一)理化性质130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30

(三)杀菌机制131

(四)应用范围131

(五)注意事项132

二、异丙醇132

三、其他醇类消毒剂132

第十六章 季铵盐类消毒剂134

一、苯扎溴铵134

(一)理化性质134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134

(三)影响杀菌效果因素135

(四)应用范围135

(五)注意事项136

二、其他季铵盐类消毒剂136

(一)西曲溴铵136

(二)苯扎氯铵136

(三)度米芬137

(四)消毒净138

(五)(双)长链季铵盐138

第十七章 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140

一、理化性质140

二、产生原理和方法140

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41

四、杀菌机制141

五、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142

六、应用范围142

第十八章 含碘消毒剂144

一、碘伏144

(一)理化性质145

(二)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145

(三)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146

(四)杀菌机制146

(五)应用范围147

二、其他碘消毒剂148

(一)理化性质148

(二)常用剂型148

(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148

(四)杀菌机制149

(五)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149

(六)应用范围149

第十九章 胍类消毒剂150

一、聚六亚甲基胍150

二、氯己定(洗必泰)151

三、双氧胍151

四、聚烯烃基胍151

五、聚胺丙基双胍152

第二十章 其他化学消毒剂153

一、银离子153

二、高锰酸盐154

三、二溴海因154

四、纳米二氧化钛156

五、过硫酸氢钾复合盐156

六、8-羟基喹啉二硫代磷酸酯络合物156

七、消毒优157

八、溴氯甘脲类消毒剂157

九、奥硝唑157

十、稀土元素157

十一、三氯均二苯脲157

第二十一章 生物消毒法158

一、生物酶158

二、噬菌体159

三、质粒159

四、抗菌肽159

五、植物消毒剂159

第二十二章 生活饮用水的消毒162

一、水消毒概况162

二、饮用水消毒剂164

(一)含氯消毒剂164

(二)碘消毒剂166

(三)溴消毒剂167

(四)卤间化合物168

(五)二氧化氯168

(六)臭氧169

(七)高锰酸钾169

(八)银和铜169

(九)过氧乙酸169

三、影响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因素169

四、集中式给水的消毒170

(一)氯化消毒170

(二)氯胺消毒171

(三)二氧化氯消毒171

(四)臭氧消毒172

五、分散式给水的消毒172

(一)井水消毒172

(二)泉水、河水、湖水、塘水的消毒174

六、二次供水的消毒174

七、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174

(一)洪涝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174

(二)干旱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175

(三)地震灾害期间的饮用水消毒175

第二十三章 疫源地消毒176

一、疫源地消毒原则176

二、疫点的随时消毒176

三、疫点的终末消毒177

(一)消毒的执行177

(二)消毒程序177

(三)消毒执行人员注意事项178

(四)疫点消毒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和计算178

(五)卫生防疫机构必要的消毒装备178

四、常用消毒方法178

(一)煮沸消毒法178

(二)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179

(三)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179

(四)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179

(五)环氧乙烷简易熏蒸消毒法179

五、消毒剂的应用179

(一)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179

(二)消毒剂浓度的表示方法180

六、消毒人员的个人防护180

(一)进入疫点前全套防护服的穿戴方法和顺序180

(二)消毒完毕后脱去全套防护服的方法和顺序180

七、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181

八、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182

(一)井水消毒182

(二)河、湖、塘水防污染管理182

(三)缸水消毒183

九、非芽胞污染场所和物品的消毒183

十、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学评价184

(一)目的184

(二)器材185

(三)评价标准185

(四)检测方法185

(五)检验结果报道186

十一、各种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186

(一)鼠疫186

(二)霍乱187

(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187

(四)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188

(五)细菌性痢疾188

(六)伤寒和副伤寒189

(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89

(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90

(九)人免疫缺陷病毒191

(十)淋病和梅毒192

(十一)脊髓灰质炎192

(十二)白喉193

(十三)流行性出血热193

(十四)狂犬病194

(十五)钩端螺旋体病194

(十六)布鲁氏菌病195

(十七)炭疽196

(十八)斑疹伤寒197

(十九)结核病197

(二十)麻风病197

(二十一)军团杆菌病198

(二十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199

(二十三)流行性急性结膜炎199

第二十四章 医院消毒202

一、医院消毒的概述202

(一)医院消毒的意义202

(二)医院消毒的有关名词与术语202

(三)医院内器材和用品的分类203

(四)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203

(五)医院消毒的范围和方法204

(六)医院消毒的合格标准和判定指标205

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205

(一)基本要求205

(二)消毒供应技术操作程序206

三、医院各种物品和环境的消毒210

(一)各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措施211

(二)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211

(三)临床医疗器材和物品的灭菌213

四、医院废弃物及污水消毒213

(一)医疗废弃物消毒214

(二)医院污水处理215

第二十五章 消毒效果的评价217

一、常用消毒试验技术217

(一)常用消毒试验指标菌生物学特性217

(二)菌悬液的制备和染菌载体制作219

(三)活菌计数技术221

(四)残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221

(五)主要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法223

二、常用消毒效果鉴定技术224

(一)定量杀菌试验224

(二)定性杀菌试验225

(三)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225

(四)生活饮用水消毒细菌学效果检查226

(五)空气消毒细菌学检查226

(六)抑菌试验方法228

(七)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228

(八)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229

(九)物品表面微生物污染的监测229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229

第二篇 杀虫233

第一章 概论233

一、杀虫的意义233

(一)医学昆虫的主要危害233

(二)几个基本概念234

二、我国重要的虫媒病234

(一)蚊媒病234

(二)蚤媒病235

(三)虱媒病236

(四)蜱媒病236

(五)螨媒病237

三、昆虫确定为媒介应具备的条件237

四、媒介昆虫所致虫媒病的主要特点237

五、确定为媒介昆虫的实例238

六、媒介昆虫的防治策略239

七、媒介昆虫的防治方法240

第二章 化学杀虫剂242

一、有机氯类杀虫剂243

(一)滴滴涕243

(二)林丹244

(三)三氯杀虫酯245

二、有机磷类杀虫剂245

(一)敌敌畏246

(二)敌敌畏钙247

(三)二溴磷248

(四)马拉硫磷248

(五)倍硫磷249

(六)辛硫磷250

(七)双硫磷251

(八)杀螟松252

(九)地亚农253

(十)皮蝇磷253

(十一)毒死蜱254

(十二)甲基嘧啶磷254

(十三)蝇毒磷255

(十四)蝇硫磷256

(十五)除害磷257

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257

(一)噁虫威258

(二)西维因258

(三)混灭威258

(四)速灭威259

(五)仲丁威259

(六)双乙威260

(七)丁硫克白威260

(八)残杀威260

(九)混杀威261

四、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261

(一)除虫菊素262

(二)烯丙菊酯262

(三)右旋烯丙菊酯262

(四)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263

(五)生物烯丙菊酯263

(六)Es-生物烯丙菊酯264

(七)苄呋菊酯264

(八)胺菊酯265

(九)甲醚菊酯265

(十)炔呋菊酯266

(十一)炔戊菊酯266

(十二)右旋烯炔菊酯266

(十三)右旋炔丙菊酯267

(十四)右旋苯醚菊酯267

(十五)右旋苯氰菊酯268

(十六)氯菊酯268

(十七)氯氰菊酯269

(十八)顺式氯氰菊酯269

(十九)高效氯氰菊酯270

(二十)溴氰菊酯270

(二十一)高效氯氟氰菊酯270

(二十二)氰戊菊酯271

(二十三)戊菊酯271

(二十四)高效氟氯氰菊酯272

(二十五)氯烯炔菊酯272

(二十六)五氟苯菊酯273

(二十七)醚菊酯273

(二十八)四溴菊酯274

(二十九)戊烯氯氰菊酯274

(三十)溴灭菊酯275

(三十一)四氟苯菊酯275

(三十二)四氟甲醚菊酯276

(三十三)氟硅菊酯276

五、其他类杀虫剂276

(一)氟虫胺277

(二)氟虫腈277

(三)伏蚁腙277

(四)氟磺酰胺278

(五)杀虫环278

(六)唑蚜威278

(七)吡虫啉279

(八)噻虫嗪279

(九)杀虫单280

(十)杀虫单铵280

(十一)杀虫双281

(十二)虫螨腈281

六、昆虫生长调节剂282

(一)除虫脲282

(二)灭幼脲283

(三)氟虫脲283

(四)苯氧威283

(五)吡丙醚284

(六)杀铃脲284

七、熏蒸剂285

(一)磷化铝285

(二)溴甲烷286

(三)氯化苦286

八、增效剂287

(一)增效醚287

(二)增效胺288

(三)芝麻素288

(四)增效砜289

(五)增效磷289

(六)八氯二丙醚289

(七)其他增效剂290

第三章 生物杀虫剂291

一、细菌杀虫剂291

(一)苏云金杆菌291

(二)球状芽胞杆菌292

二、食蚊鱼类292

三、节肢动物293

(一)中剑水蚤293

(二)捕食性蚊虫293

四、转基因工程蓝藻294

五、其他294

第四章 植物杀虫剂295

一、除虫菊295

二、鱼藤296

三、印楝297

四、川楝298

五、苦皮藤298

六、烟草299

七、番茄枝299

八、柠檬300

九、百部300

十、藜芦301

十一、闹羊花301

十二、泽漆302

十三、蓖麻302

十四、辣蓼303

十五、龙葵303

十六、狼毒303

十七、万寿菊304

十八、猪毛蒿304

第五章 昆虫驱避剂305

一、皮肤涂抹驱避剂305

(一)驱蚊油305

(二)避蚊胺306

(三)驱蚊灵307

(四)对-孟烯二醇307

(五)防蚊叮308

(六)野薄荷精油308

(七)伊默宁308

(八)羟哌酯309

(九)香茅油309

(十)柠檬桉树油309

二、昆虫驱避剂剂型310

(一)喷射剂310

(二)洗剂310

(三)膏剂310

(四)气雾剂311

三、驱虫网311

(一)二聚合剂驱虫网311

(二)醇酸树脂驱虫网311

(三)过氯乙烯明胶驱虫网311

第六章 剂型与配方312

一、粉剂312

(一)对粉剂的要求312

(二)粉剂的配制312

(三)粉剂的特点及应用范围312

附:筛目313

二、可湿性粉剂与水悬剂313

三、乳油与乳剂313

四、乳粉(固体乳剂)314

五、溶液314

(一)单方油剂或醇剂配方举例315

(二)复方油剂或醇剂配方举例315

六、缓释剂316

(一)颗粒状缓释剂316

(二)块状(或袋状)缓释剂317

七、烟剂317

(一)粉状及块状烟剂318

(二)纸烟剂319

(三)植物复方烟剂320

(四)蚊香320

八、气雾剂324

(一)杀虫气雾剂324

(二)超低容量喷雾剂327

(三)化学气雾剂328

九、热烟雾剂328

十、滞效熏蒸剂329

(一)敌敌畏蜡块329

(二)敌敌畏塑料片剂329

(三)敌敌畏塑料袋(或乳胶袋)329

十一、毒饵及毒液329

(一)灭蝇毒饵配方329

(二)灭蟑螂毒饵配方330

(三)灭蚂蚁毒饵配方331

十二、涂抹剂331

(一)灭虱粉笔332

(二)灭虱蜡笔或蜡块332

(三)氯菊酯肥皂332

十三、悬浮剂332

(一)悬浮剂的特点333

(二)悬浮剂中所用的助剂333

(三)悬浮剂的基本要求333

(四)常用的悬浮剂333

十四、喷射剂334

(一)综合评价334

(二)喷射剂配方的组成334

(三)几种喷射剂335

十五、杀虫剂的混合使用336

第七章 杀虫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337

一、概述337

(一)杀虫器材的作用337

(二)杀虫器材的研究进展337

(三)杀虫器材的分类338

(四)杀虫喷雾器械喷雾技术性能指标338

(五)常用的喷雾技术340

二、小型家用喷雾器340

(一)气雾罐340

(二)手揿式喷雾器341

(三)手扳式喷雾器342

(四)充气式喷雾器343

三、手动喷雾器345

(一)0.8型手持压缩式喷雾器345

(二)552丙型压缩喷雾器346

(三)10型背负喷雾器347

(四)16型背负喷雾器348

四、电动喷雾机348

(一)手提式电动齿轮泵唧式喷雾机348

(二)电动离心式喷雾机349

(三)电动气溶胶喷雾机350

(四)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351

五、机动喷雾机351

(一)背负式机动喷雾机352

(二)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352

六、烟雾机353

(一)脉冲式热烟雾机353

(二)电热式烟雾机354

七、车载式喷雾机355

八、飞机喷洒装置356

九、电热蚊香加热器357

(一)电热片蚊香用加热器357

(二)电热液体蚊香用加热器357

十、杀虫灯358

(一)频振式杀虫灯358

(二)太阳能杀虫灯359

(三)光电蚊蝇杀灭器360

(四)小型家用灭蚊灯361

十一、杀虫窗纱362

十二、驱虫网362

第八章 蚊虫的防治364

一、形态特征364

二、常见种类367

(一)嗜人按蚊367

(二)中华按蚊368

(三)微小按蚊368

(四)大劣按蚊368

(五)淡色库蚊369

(六)致倦库蚊369

(七)三带喙库蚊369

(八)埃及伊蚊370

(九)白纹伊蚊370

(十)刺扰伊蚊371

(十一)东乡伊蚊371

三、生活史373

四、生态习性373

五、与传播疾病的关系375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376

(一)成蚊密度调查方法376

(二)蚊幼虫密度调查法378

(三)灭蚊效果评价方法378

七、防治方法379

(一)原则要求379

(二)环境治理380

(三)化学防治384

(四)生物防治388

(五)法规防治390

八、不同场所的蚊虫防治390

(一)蚊媒病流行时媒介成蚊的防治390

(二)特殊场所成蚊的防治390

(三)其他场合成蚊的防治390

第九章 苍蝇的防治391

一、形态特征391

二、常见种类392

(一)家蝇392

(二)市蝇392

(三)厩腐蝇393

(四)大头金蝇393

(五)巨尾阿丽蝇393

(六)丝光绿蝇394

(七)厩螫蝇394

(八)黑尾黑麻蝇394

(九)横带花蝇394

(十)瘤胫厕蝇395

(十一)夏厕蝇395

三、生活史396

四、生态习性397

五、与传播疾病的关系401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01

(一)调查的意义401

(二)成蝇密度调查方法402

(三)蝇幼虫密度调查法402

(四)灭蝇效果评价方法402

七、防治方法403

(一)原则要求403

(二)环境治理404

(三)灭蛆、蛹405

(四)灭成蝇406

(五)法规防治411

(六)防蝇411

八、不同场所苍蝇的防治412

(一)特殊行业孳生蝇类防治412

(二)窗口单位和旅游风景区的蝇类防治413

(三)垃圾卫生填埋场蝇类防治414

第十章 蟑螂的防治418

一、形态特征418

二、常见种类419

(一)德国小蠊420

(二)美洲大蠊420

(三)澳洲大蠊420

(四)褐斑大蠊420

(五)黑胸大蠊421

(六)日本大蠊421

三、生活史422

四、生态习性423

五、与传播疾病关系426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27

(一)粘捕法427

(二)药激法427

(三)询问法427

(四)目测法427

(五)诱捕法428

七、防治技术428

(一)环境治理428

(二)物理防治428

(三)化学防治429

(四)生物防治432

(五)热烟雾机操作、安全使用及保养432

八、不同场所蟑螂防治方法435

(一)居民住宅区435

(二)宾馆436

(三)商务楼436

(四)医院437

(五)食品工厂437

(六)农贸市场437

(七)特殊场所438

第十一章 白蛉的防治440

一、形态特征440

二、常见种类441

(一)中华白蛉441

(二)长管白蛉443

三、生活史443

四、生态习性443

五、医学重要性444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44

七、防治措施444

(一)药物灭蛉444

(二)灯光诱杀444

(三)孳生场所的控制和管理444

(四)预防白蛉叮咬445

(五)防治实例445

第十二章 蠓的防治446

一、形态特征446

二、常见种类446

三、生活史447

四、生态习性448

五、医学重要性448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49

七、防治技术449

(一)消除和控制孳生栖息条件449

(二)灭蠓幼449

(三)灭成蠓449

(四)防护措施450

(五)防治实例450

第十三章 虻的防治451

一、形态特征451

二、主要种属451

三、生活史452

四、生态习性452

五、医学重要性453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53

七、防治措施453

(一)控制和管理孳生场所453

(二)灭成虻453

(三)个人防护454

第十四章 蚋的防治455

一、形态特征455

二、主要种类455

三、生活史456

四、生态习性456

五、医学重要性456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57

七、防治措施457

(一)控制孳生及栖息场所457

(二)杀灭成蚋457

(三)个人防护457

第十五章 臭虫的防治458

一、形态特征458

二、主要种类458

三、生活史459

四、生态习性459

五、医学重要性460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60

(一)采集标本460

(二)密度调查460

七、防治措施460

(一)防治原则460

(二)环境治理460

(三)物理防治461

(四)化学防治461

(五)防治实例461

第十六章 蚤的防治462

一、形态特征462

二、主要种类463

(一)人蚤463

(二)猫栉首蚤463

(三)印鼠客蚤463

(四)具带病蚤463

(五)不等单蚤463

(六)缓慢细蚤464

(七)长须山蚤464

(八)斧形盖蚤464

(九)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464

(十)柯氏沙鼠蚤464

(十一)二齿新蚤464

(十二)近代新蚤东方亚种464

(十三)特新蚤464

(十四)光亮额蚤464

三、生活史465

四、生态习性466

五、医学重要性466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66

(一)鼠体蚤指数466

(二)游离蚤指数467

七、防治措施467

(一)原则要求467

(二)环境治理467

(三)物理防治467

(四)化学防治467

(五)个人防护467

第十七章 虱类防治468

一、形态特征468

二、主要种类468

三、生活史469

四、生态习性469

五、医学重要性470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70

七、防治措施470

(一)防治原则470

(二)物理防治470

(三)药物灭虱470

(四)防治实例471

第十八章 蜱的防治472

一、形态特征472

二、主要种类474

(一)全沟硬蜱474

(二)草原革蜱474

(三)森林革蜱475

(四)嗜群血蜱475

(五)亚东璃眼蜱476

(六)乳突钝缘蜱476

三、生活史477

四、生态习性478

五、与疾病关系480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80

七、防治方法480

(一)个人防护480

(二)集体防护481

第十九章 恙螨的防治482

一、形态特征482

二、主要种类482

(一)地里纤恙螨483

(二)小盾纤恙螨483

(三)微红纤恙螨484

(四)高湖纤恙螨484

(五)海岛纤恙螨484

(六)吉首纤恙螨484

(七)中华无前恙螨484

(八)巨螯齿恙螨485

三、生活史486

四、生活习性487

五、与疾病关系488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88

七、防治措施489

(一)环境治理489

(二)灭螨489

(三)灭鼠489

(四)个体防护489

第二十章 革螨的防治490

一、形态特征490

二、主要种类491

(一)格氏血厉螨491

(二)厩真厉螨491

(三)耶氏厉螨492

(四)毒刺厉螨492

(五)柏氏禽刺螨492

(六)鸡皮刺螨492

三、生活史493

四、生活习性494

五、与疾病关系494

六、密度调查及计数方法494

七、防治措施495

(一)环境治理495

(二)灭鼠、防鼠495

(三)灭螨495

(四)个人防护496

第二十一章 其他害虫的防治497

一、毒毛虫497

二、蝎子498

三、蜈蚣498

四、蚂蚁499

五、蜂类500

六、蚂蟥500

(一)主要种类500

(二)防治方法501

(三)叮咬后处理501

第二十二章 创建灭蚊蝇蟑螂先进单位的标准502

一、灭蚊502

(一)标准502

(二)考核办法502

(三)具体要求503

(四)做法与经验503

二、灭蝇505

(一)标准505

(二)考核办法505

(三)具体要求505

(四)做法与经验506

三、灭蟑螂508

(一)标准508

(二)考核办法508

(三)具体要求509

(四)做法与经验509

第二十三章 特殊环境下卫生害虫防治技术511

一、舰船卫生害虫防治511

(一)舰船常见卫生害虫的种类、栖息活动场所及其危害511

(二)舰船常用卫生害虫防治技术511

(三)入出境船舶除虫514

二、旅客列车上蟑螂防治515

(一)蟑螂的登车途径及方式515

(二)蟑螂在车上的栖息特点515

(三)密度(指数)调查方法515

(四)旅客列车上蟑螂防治方法516

三、飞机舱内卫生害虫防治518

(一)飞机除虫的特点及要求518

(二)飞机舱内用杀虫气雾剂的配方518

(三)飞机舱用杀虫气雾剂的试验项目与要求519

(四)飞机客舱内杀虫方法521

(五)飞机客舱内杀虫程序522

(六)常见机型机舱内全部进行灭虫所需施药量524

四、集装箱害虫防治524

(一)概述524

(二)集装箱内害虫的调查方法526

(三)防治方法526

第二十四章 常见医学昆虫饲养方法528

一、蚊虫饲养方法528

(一)饲养条件528

(二)饲养设备528

(三)饲养方法528

(四)常见蚊种的饲养529

二、苍蝇饲养方法530

(一)饲养条件530

(二)饲养设备530

(三)采集方法531

(四)饲养方法531

三、跳蚤饲养方法532

(一)采集方法532

(二)饲养条件532

(三)饲养方法532

四、体虱饲养方法532

(一)采集方法532

(二)饲养条件533

(三)饲养方法533

五、臭虫饲养方法533

(一)饲养条件533

(二)饲养方法533

六、蟑螂饲养方法534

(一)饲养条件534

(二)饲养方法534

(三)常见蟑螂的饲养534

七、硬蜱饲养方法534

(一)采集方法534

(二)饲养条件535

(三)饲养方法535

八、恙螨饲养方法535

(一)饲养条件535

(二)饲养方法535

九、革螨饲养方法536

(一)饲养条件536

(二)饲养方法536

十、昆虫饲养中的记载内容536

第二十五章 杀虫剂的生物测定538

一、杀虫剂对昆虫的毒力测定538

(一)原理538

(二)试验条件要求539

(三)常用的几个表示量540

(四)测定方法540

(五)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GB 13917)541

(六)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GB/T 17322)548

二、昆虫的抗药性及测定方法552

(一)有关抗药性的基本概念552

(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553

(三)抗药性治理554

(四)抗药性测定方法555

三、杀虫剂对动物的毒性测定559

(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560

(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561

(三)急性吸入毒性试验561

(四)急性皮肤刺激试验562

(五)眼刺激试验563

(六)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564

(七)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565

(八)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566

(九)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566

(十)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566

(十一)蓄积毒性试验567

(十二)致突变试验568

(十三)致畸试验572

(十四)两代繁殖试验574

(十五)致癌试验576

(十六)慢性毒性试验578

(十七)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579

(十八)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580

第二十六章 医学昆虫标本制作582

一、保存和制作标本常用的用具和药品582

二、标本制作和保存584

(一)干燥标本584

(二)液浸固定保存法585

三、蚊虫标本制作585

(一)蚊成虫标本585

(二)蚊幼虫标本586

(三)蚊蛹标本586

(四)雄蚊尾器标本586

四、蝇类标本制作587

(一)蝇类成虫标本587

(二)蝇类幼虫标本588

五、蟑螂标本的制作588

(一)针插标本588

(二)浸液标本588

(三)玻片标本588

六、蚤类标本的制作589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589

第三篇 灭鼠595

第一章 概论595

一、灭鼠的意义595

(一)传播疾病595

(二)造成经济损失596

(三)可被敌人用来进行生物战596

二、我国重要的鼠传疫病597

(一)鼠源性病毒病597

(二)鼠源性立克次体病597

(三)鼠源性螺旋体病597

(四)鼠源性细菌病597

(五)鼠源性寄生虫病598

三、鼠类确定为宿主动物应具备的条件599

四、鼠传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点599

(一)明显的地区性599

(二)明显的季节性599

(三)明显的职业性600

(四)较明显的生物属性600

五、确定鼠类为宿主动物的实例600

六、灭鼠原则601

第二章 常见鼠类的识别及鼠的一般习性603

一、常见鼠类的识别603

(一)目的识别603

(二)种的识别604

二、鼠的一般习性608

(一)栖息608

(二)食性608

(三)活动608

(四)迁移609

(五)繁殖与寿命609

(六)冬眠609

(七)感觉609

(八)鼠迹609

(九)生物学特性610

(十)共栖、相残610

第三章 鼠的防治方法611

一、防鼠611

(一)治理环境611

(二)建筑防鼠611

(三)食品防鼠612

(四)工棚防鼠612

二、灭鼠612

(一)器械灭鼠法612

(二)药物灭鼠法616

(三)生物灭鼠法617

第四章 灭鼠剂618

一、速效灭鼠剂619

(一)磷化锌619

(二)毒鼠磷620

二、缓效灭鼠剂621

(一)敌鼠钠盐621

(二)氯鼠酮622

(三)杀鼠灵623

(四)杀鼠迷623

(五)溴敌隆624

(六)大隆625

(七)杀它仗626

三、严禁使用的灭鼠剂629

(一)氟乙酸钠629

(二)氟乙酰胺629

(三)甘氟629

(四)毒鼠强629

(五)毒鼠硅630

第五章 毒饵灭鼠632

一、诱饵和添加剂632

二、毒饵的配制632

(一)浸泡法633

(二)粘附法633

(三)混匀法633

(四)加蜡成形法633

(五)其他633

三、毒饵的投放634

四、考核投毒质量指标634

五、灭鼠的安全要求634

第六章 熏蒸灭鼠636

一、化学熏蒸剂636

(一)磷化氢636

(二)氯化苦637

(三)氰化氢638

(四)溴甲烷639

(五)二氧化硫640

附:其他熏蒸灭鼠剂641

二、灭鼠烟剂643

附:牛粪烟剂643

三、熏蒸灭鼠注意事项644

(一)注意安全644

(二)合理用药644

(三)掌握熏鼠时机644

(四)减少漏洞644

(五)交替使用644

第七章 常见鼠种的形态、习性与防治645

一、褐家鼠645

二、黄胸鼠646

三、小家鼠646

四、黑线姬鼠647

五、朝鲜姬鼠649

六、黄毛鼠649

七、社鼠650

八、黑线仓鼠651

九、大仓鼠651

十、布氏田鼠651

十一、东方田鼠652

十二、长爪沙鼠653

十三、达乌尔黄鼠654

十四、喜马拉雅旱獭655

附:臭鼩656

第八章 鼠密度测定与灭鼠效果考核659

一、鼠密度测定659

(一)鼠夹法659

(二)粉迹法659

(三)直观法659

二、灭鼠效果考核660

(一)考核方法和计算公式660

(二)灭鼠效果评估661

第九章 几种场所鼠的防治662

一、住区(居民区、城市、营区)662

二、野外(农田、草原)663

三、交通工具664

(一)船舶、舰艇、码头664

(二)火车、车站665

(三)汽车、飞机、机场666

(四)地铁666

四、宾馆和饭店666

五、粮食、食品仓库667

六、食堂667

七、集贸市场667

八、禽、畜养殖场、动物园667

九、工地668

十、工事和坑道668

十一、下水道669

第十章 灭鼠先进单位鼠密度标准与大面积灭鼠670

一、灭鼠先进单位鼠密度标准670

二、大面积灭鼠670

(一)大面积灭鼠应掌握以下原则670

(二)大面积灭鼠的组织实施671

(三)大面积灭鼠防病效果实例671

第十一章 灭鼠常用的试验方法672

一、实验室试验672

(一)实验室、实验动物和注意事项672

(二)灭鼠剂的给药途径和操作方法672

(三)常进行的试验项目673

二、现场试验675

(一)对试验区的一般要求675

(二)注意事项675

(三)效果观察676

第十二章 鼠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藏方法677

一、鼠标本的采集677

二、鼠标本的制作677

(一)必备用品677

(二)剥皮前的处理677

(三)标本剥皮678

(四)标本制作678

三、标本的保藏680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680

第四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的消毒杀虫灭鼠第一章 概述685

第二章 生物武器防护概述687

一、生物武器的进展687

(一)生物战剂种类688

(二)施放方法和攻击目标688

二、生物武器的性能689

(一)生物武器的危害性689

(二)生物武器的局限性690

三、生物武器的使用691

四、生物武器的侦察691

(一)对可疑迹象的侦察和调查691

(二)初步判断692

(三)标本的采集693

五、生物武器的医学防护694

六、反生物战中消毒力量的组织694

第三章 反生物战中消毒杀虫灭鼠的任务与处理原则695

一、反生物战中的消毒695

(一)消毒的目的695

(二)消毒的特点695

(三)消毒的原则695

二、反生物战中的杀虫696

(一)敌投昆虫的捕杀697

(二)当地有关病媒昆虫的防治697

(三)患者随身病媒昆虫的杀灭697

三、反生物战中的灭鼠698

(一)敌投鼠类的捕灭698

(二)当地鼠类的防治698

第四章 生物战剂污染对象的洗消方法699

一、人员的卫生处理699

二、服装与装具的消毒700

三、食物、餐具的消毒701

四、饮水消毒701

五、房屋消毒702

六、室外地面消毒703

七、武器与技术装备的洗消703

八、敌投昆虫与其他媒介物的消毒704

九、生物弹与弹坑的消毒704

第五章 全面洗消作业的组织705

一、洗消站的建立705

(一)洗消场地的选择705

(二)洗消站的种类705

二、洗消的实施707

三、反生物战洗消器材707

四、注意事项707

第六章 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709

一、个人防护709

二、集体防护711

第七章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的原则、流程和预案713

一、媒介生物应急控制的原则713

二、媒介生物应急控制的流程714

三、水灾区媒介生物的应急控制714

(一)水灾区媒介生物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714

(二)水灾区杀虫预案715

(三)水灾区灭鼠预案716

四、地震灾区媒介生物的应急控制718

(一)地震灾区媒介生物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718

(二)地震灾区杀虫预案718

(三)地震灾区灭鼠预案719

第八章 重大活动的媒介生物控制720

一、重大活动的媒介生物控制的特点720

二、重大活动的媒介生物防治方法721

附件:北京2008年奥运会《健康奥运病媒生物控制行动计划》722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724

第五篇 常用消毒、杀虫、灭鼠药物中毒的预防和救治第一章 常用消毒药物中毒的预防和救治727

一、概述727

(一)基本概念727

(二)中毒的主要原因727

(三)中毒的主要特点728

(四)中毒的预防728

二、常用消毒药物中毒的救治729

(一)甲醛729

(二)甲醇729

(三)酒精(乙醇)731

(四)碘732

(五)酚类733

(六)氯胺734

(七)漂白粉734

(八)氯气735

(九)臭氧736

(十)过氧乙酸737

(十一)环氧乙烷738

(十二)硼酸738

(十三)硝酸银739

(十四)高锰酸钾740

(十五)汞类消毒剂740

第二章 杀虫药物中毒的预防和急救743

一、概述743

(一)基本概念743

(二)杀虫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744

(三)杀虫药物中毒的主要特点744

(四)中毒的预防744

二、杀虫药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救治原则746

(一)临床特征746

(二)诊断746

(三)中毒的救治原则747

(四)集体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748

三、常用杀虫药物中毒的救治748

(一)有机磷类药物748

(二)拟除虫菊酯类药物755

(三)氨基甲酸酯类药物757

(四)有机氮类药物758

(五)砷类药物759

(六)有机氟类药物761

(七)有机氯类药物761

第三章 灭鼠药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救治763

一、中毒的原因和预防763

(一)灭鼠药物引起人畜中毒的原因763

(二)灭鼠药物引起人畜中毒的预防764

二、灭鼠药物中毒的救治原则765

三、常用灭鼠药中毒的救治765

(一)磷化锌765

(二)毒鼠磷766

(三)抗凝血灭鼠药1,3-茚满二酮类766

(四)抗凝血灭鼠药4-羟基香豆素类767

四、禁用灭鼠药中毒的救治768

(一)氟乙酰胺、氟乙酸钠和甘氟768

(二)毒鼠强(鼠没命、424)768

(三)毒鼠硅769

五、其他灭鼠剂中毒的救治770

(一)灭鼠安770

(二)灭鼠宁770

(三)安妥770

(四)士的年771

(五)鼠立死771

(六)亚砷酸771

(七)氯化苦771

(八)氰化氢和氰化物771

(九)溴甲烷772

(十)二氧化硫772

(十一)磷化氢773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773

附录777

附录一 常用计算单位及其换算777

一、长度777

(一)我国市制长度递进表777

(二)公制和市制的关系表777

(三)英美制与公制的比较表777

(四)长度单位换算表778

二、重量778

(一)我国市制重量递进表778

(二)公制和市制的关系表778

(三)英美制与公制的比较表778

(四)重量单位换算表778

三、容量779

(一)公制和市制的关系表779

(二)容量单位换算表779

四、面积779

(一)公制和市制的关系表779

(二)英美制与公制的比较表779

(三)面积单位换算表779

五、体积780

(一)公制和市制的关系表780

(二)体积单位换算表780

(三)体积与容量的关系表780

(四)水的容量与重量的关系780

六、浓度780

七、气压、温度与风力等级781

(一)气压单位换算781

(二)水柱与汞柱的换算781

(三)摄氏与华氏温度换算781

(四)风力等级表781

附录二 常用消毒杀虫灭鼠术语缩写783

附录三 常用消毒杀虫灭鼠词汇汉英对照787

附录四 常用消毒杀虫灭鼠词汇英汉对照802

附录五 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818

附录六 我国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剂(2006年)823

附录七 卫生杀虫剂对几种医学昆虫及哺乳动物的毒性825

附录八 药剂稀释计算法828

一、药剂浓度表示法828

(一)质量浓度828

(二)体积浓度828

(三)质量体积浓度828

(四)百万分浓度828

二、不同种类浓度的换算829

(一)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829

(二)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的换算829

(三)熏蒸剂浓度的表示法及换算829

三、药液稀释计算法829

(一)溶液配制和计算方法829

(二)稀释倍数计算公式830

(三)简便计算法(交叉法则)830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8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