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
  • 白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80211784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现状4

三、研究思路7

第一章 社会和谐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课题11

一、中西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资源12

“社会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内生资源12

“社会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外生资源16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发展2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理论20

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和谐理论的探索30

江泽民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对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37

三、作为终极目标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3

“生产方式”维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3

“人的解放”维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5

“自然生态”维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9

四、作为现实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5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6

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一致性60

第二章 在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中实现社会和谐62

一、利益矛盾63

马克思主义对利益问题的根本看法63

利益矛盾及其形式65

二、实现社会和谐是协调解决利益矛盾的过程6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67

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7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矛盾78

经济领域的利益矛盾78

政治领域的利益矛盾84

文化领域的利益矛盾86

生态环境领域的利益矛盾8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矛盾产生的原因89

历史的、既成的和生成中的经济因素的影响89

“寻租”、腐败行为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影响95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96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对生态环境利益矛盾的影响102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有充分实现是利益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106

第三章 制度理论及制度在协调解决利益矛盾中的作用109

一、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109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出发点及其方法论110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的视角112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社会结构的视角119

二、不同学科关于制度特征与协调利益功能的一般论述123

制度的本质特征123

制度的功能及其分类124

三、西方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127

不同阶段制度学派的特征127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制度功能129

四、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之比较130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异同131

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互补性132

五、制度与社会和谐135

制度是社会和谐的中介135

制度通过协调利益实现社会和谐1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基础139

第四章 社会和谐的经济制度基础141

一、经济制度的内容141

经济制度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制度化142

经济制度的层次性及其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144

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高度和谐的经济制度146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是高级公有制147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式、运行管理模式和分配方式149

三、与初级和谐匹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150

适应初级和谐的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51

适应初级和谐的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保证: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型按劳分配15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158

有待完善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分配方式和经济形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159

逐步完善的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将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经济制度基础162

逐步完善的初级阶段经济形式有助于缓和利益矛盾推动社会和谐169

逐步完善的分配方式和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缩小利益差距,增进社会和谐17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利于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178

第五章 社会和谐的政治制度基础181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181

政治制度及其在当代存在的必然性1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185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8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利益矛盾的缓和与解决18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保障和实现人民权力和利益的制度191

三、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和谐的制度196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领导力量196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反映、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实现社会和谐20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民族利益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制度203

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和司法制度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切身实际利益的制度206

基层民主在维护人民切身利益和保证人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206

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中的作用207

第六章 社会和谐的文化制度基础210

一、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及作用210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含义210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功能212

二、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解决利益矛盾、强国富民、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212

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213

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社会主义科技制度218

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制度22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利益矛盾的导向、整合与控制作用224

三、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制度232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32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可以培育人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素质和能力235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将使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本强国237

第七章 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和谐贯穿于社会主义制度完善过程中241

一、解决初级阶段利益矛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2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定位241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243

二、解决利益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制度完善过程中245

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矛盾存在的长期性245

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作用的因素247

解决利益矛盾需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合力作用249

社会主义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成熟251

主要参考文献258

后记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