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
  • 湛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510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佛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早期佛教净法研究3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3

第二章 四大广说与早期佛教的净法原则6

一 偈布萨与制立学处6

二 四种广说与净法原则9

第三章 早期佛教净法的源流与分类——五净法与七净法16

一 五净法与律藏结集16

1.1.制限净17

1.2.方法净18

1.3.戒行净19

1.4.风俗净20

二 七净法与波罗提木叉21

2.1.僧坊净法22

2.2.林净法与房舍净法26

2.3.时净法与方净法27

2.4.国土净法与衣净法27

第四章 十事非法与律藏学处30

一 十事名称30

二 十事内容考论33

2.1.角盐净(singilo?a-kappa)33

2.2.二指净(dva?gulakappa)38

2.2.1.二指净与非时食戒38

2.2.2.二指净与足食戒40

2.2.3.二指净与二指抄食43

2.3.聚落间净(gāmantarā-kappa)45

2.3.1.律藏对聚落间净的解释45

2.3.2.道行净法与别众食的关联46

2.4.住处净(āvāsa-kappa)48

2.5.随喜净(anumati-kappa)51

2.6.习先所习净(āci?a-kappa)54

2.7.不搅乳净(amathita-kappa)56

2.8.得饮阇楼罗酒(kappati jalogi pātu?)59

2.9.无缘坐具净(kappati adasaka? nisīdan?)63

2.10.金银净(kappati jātarūparajata?)68

2.10.1.金银净与受畜金银戒条文68

2.10.2.金银、宝及其形态69

2.10.3.捉取金银及其处理方式71

2.10.4.大众部对金银钱的处理及断想74

三 结语75

第五章 食净法与俭开七事78

一 净地与净厨78

1.1.净地与律的学处78

1.2.净地、净地羯磨、四种净地82

1.3.净厨与露地燃火戒86

二 俭开七事91

第六章 衣净法95

一 衣的种类95

1.1.粪扫衣(pū?sukūla)95

1.2.施衣(gahapaticīvara)100

1.3.真实净施与展转净施103

二 比丘的三衣与净法108

2.1.三衣的截缕净108

2.2.三衣的染净与点净112

2.3.佛衣与僧衣的尺寸119

三 比丘的常用衣类123

3.1.覆疮衣(ka?dupa?icchādin)123

3.2.雨浴衣(vassikasā?ika-cīvara)125

3.2.1.结戒因缘与条文规定125

3.2.2.乞衣的程序与受用法129

3.2.3.雨浴衣与岁时132

3.2.4.雨浴衣的大小134

3.3.衣法的学处136

3.3.1.离三衣戒136

3.3.1.1.制戒因缘与条文规定136

3.3.1.2.不失衣与不失衣界140

3.3.2.月望衣戒144

3.3.2.1.制戒因缘条文规定144

3.3.2.2.条文规定147

3.3.2.3.非时衣、本衣、望衣149

第七章 余论153

一 律藏中常见的净法153

1.1.净语153

1.2.沙门五净法156

1.3.净人157

二 结束语160

下篇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研究165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65

第二章 支提崇拜与佛塔信仰172

一 支提初期的诸种形态172

二 圣树支提信仰与佛塔的关联176

第三章 佛塔信仰的起源182

一 Stūpa信仰的起源182

1.1.Dome起源说183

1.1.1.E.B.Havell的主张183

1.1.2.P.Brown等人的主张184

1.2.头盖骨说与土馒头说184

1.3.外来说与象征说185

二 Stūpa的语源186

三 佛塔的象征188

第四章 佛陀的荼毗与舍利供养190

一 佛陀的葬仪190

二 八王分舍利与建塔供养192

第五章 佛塔供养的源流198

一 过去佛的塔崇拜与营造方法198

1.1.迦那迦牟尼佛(Konākamana)的塔崇拜198

1.2.迦叶佛塔的信仰及构造200

二 发塔、爪塔与声闻塔203

2.1.释迦牟尼的发塔、爪塔203

2.2.声闻塔的营造方法206

第六章 佛塔的土地所属与部派的僧中有佛、无佛论211

一 塔地、僧地、塔园211

二 佛物、僧物、塔物无尽214

三 僧中有佛与无佛224

第七章 塔的供养227

一 塔的供养物227

1.1.初期佛典对花香璎珞幢幡伎乐的禁止227

1.2.花、香供养229

1.3.灯明、伞盖、幡及食物供养234

1.4.伎乐供养237

二 礼塔的禁止事项245

第八章 早期佛塔的图像学考论250

一 文献中所见的佛塔图像250

二 Bharhut、Sā?chī佛塔装饰图案形态与象征253

2.1.莲、莲花蔓草、树木253

2.2.摩竭鱼与龙象255

2.3.药叉神的装饰259

第九章 部派佛教的佛塔信仰形态262

一 佛塔信仰的族群262

1.1.比丘尼的塔供养262

1.2.商人与佛塔265

二 佛塔与女神信仰280

第十章 碑铭中所见的佛塔信仰——兼论部派佛教思想与佛塔284

一 舍利安奉及佛塔、支提建造的碑文284

1.1.舍利安奉的碑文285

1.2.佛塔与支提建造的碑文293

二 部派佛教思想与佛塔信仰298

2.1.碑铭中所见的法身偈298

2.2.部派时期建造佛塔的功德与祈愿305

第十一章 结束语314

附录:印度早期佛教的异部派比丘考索319

参考文献338

缩写语372

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