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DIY 2001电脑硬件故障自己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DIY 2001电脑硬件故障自己排
  • 肖天贵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ISBN:790007123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学科: 硬件 学科: 维修) 微型计算机 硬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DIY 2001电脑硬件故障自己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脑的硬件环境1

1.1 电脑的基本组成2

1.1.1 电脑的硬件部分2

1.1.2 电脑的软件部分4

1.2 多媒体电脑4

1.2.1 多媒体电脑的硬件部分4

1.2.2 多媒体电脑软件部分5

1.3 电脑网络5

第2章 电脑的安全环境与故障7

2.1.1 电脑的工作环境8

2.1 电脑的工作环境与故障8

2.1.2 常清洁电脑减少故障9

2.1.3 电脑必须在有防雷设施的环境中工作9

2.1.4 电脑的安全地线环境10

2.1.5 地线连接不好可能毁灭电脑12

2.2 电脑网络的安全环境12

2.2.1 电脑安全环境的概念12

2.2.2 电脑网络设备的安全环境13

2.2.3 建立防电脑病毒的安全环境13

2.2.4 建立反黑客的安全环境14

第3章 组装电脑故障与维护15

3.3 组装电脑前的准备16

3.1 决定组装电脑的配置16

3.2 组装电脑前的部件选择要领16

3.4 组装电脑的安装步骤17

3.5 组装电脑的故障与维护18

第4章 电脑主板故障与维护19

4.1 主板基本常识20

4.1.1 电脑主板的结构20

4.1.2 认识主板上的部件21

4.1.3 USB概述30

4.1.4 IEEE 1394接口界面37

4.1.5 主板上的总线40

4.1.6 如何选购主板46

4.2 主板常见故障与维护57

4.2.1 主板常见故障57

4.2.2 主板的超频与维护60

4.2.3 主板新技术STR功能62

第5章 CPU的故障、维护与超频65

5.1 CPU的故障与维护66

5.1.1 了解CPU66

5.1.2 现代CPU详细资料介绍68

5.1.3 认识Intel CPU内部编号75

5.2 1200MHz的Pentium III CPU78

5.2.2 Pentium III的Award BIOS设置79

5.2.1 Pentium III Xeon的管理功能79

5.3 Pentium III内的MTH部件问题87

5.3.1 辨别Intel公司CPU真伪的方法87

5.3.2 CPU的故障与维护88

5.4 Pentium4(p4)概况90

5.4.1 外观及分类90

5.4.2 P4的几个新技术91

5.5 CPU的超频使用92

5.5.1 CPU超频的基本常识92

5.5.2 超频要影响相关设备的性能95

5.5.3 超频产生的故障与维护100

5.6 CPU的维护105

第6章 CMOS的故障升级与维护107

6.1 BIOS的设置108

6.1.1 进入CMOS的几种按键方式108

6.1.2 免跳线主板的BIOS对CPU的设置方法109

6.1.3 遗忘BIOS口令的软、硬件解密方法112

6.2 BIOS设置引起的故障114

6.2.1 BIOS中IDE口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电脑速度变慢故障114

6.2.2 CMOS设置不当引起的故障114

6.2.3 CMOS参数丢失故障115

6.2.4 硬盘设置错误引起解除密码后仍有故障116

6.2.5 CMOS电池电压低引起故障116

6.2.6 CMOS中的温度设置引起故障117

6.2.7 BIOS设置中的有无故障118

6.2.8 优化CMOS设置提高内存速度方法118

6.2.9 CMOS中电源管理模式设置引起故障119

6.2.10 清除“CMOS Destroyer-A”病毒故障119

6.3 BIOS的升级方法120

6.3.1 BIOS升级方法120

6.3.2 BIOS升级实例120

6.3.3 BIOS升级引起的故障123

6.3.4 升级BIOS失败后的一般处理方法126

6.4 CIH对BIOS的破坏与恢复128

6.4.2 防范、清除CIH病毒入侵的方法129

6.4.1 用杀毒软件防治CIH病毒入侵的方法129

第7章 内存的故障与维护135

7.1 认识内存136

7.1.1 内存的概念136

7.1.2 内存的现状与发展139

7.1.3 内存常见术语说明143

7.1.4 流行的内存条144

7.1.5 为电脑合理选择内存149

7.2 识别真假PC100 SDRAM内存150

7.2.1 用PC100标识规范识别真假内存150

7.2.2 用内存条的容量识别真假152

7.3.2 内存条质量原因出错引起死机154

7.3 内存常见故障154

7.3.1 内存供电跳线错使内存故障154

7.3.3 CMOS设置与内存条参数不符造成死机155

7.3.4 内存条参数不同引起故障156

7.3.5 内存条混用死机故障156

7.3.6 内存条接触不良引起死机故障157

7.3.7 CMOS设置不当引起内存“丢失”故障157

7.3.8 正确处理内存出错故障158

第8章 硬盘故障与维护161

8.1.1 硬盘的基本结构162

8.1 认识电脑硬盘162

8.1.2 硬盘的外部结构163

8.1.3 硬盘的内部结构164

8.1.4 硬盘的基本分类166

8.1.5 硬盘的工作模式167

8.2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167

8.2.1 硬盘的几项主要技术指标167

8.2.2 硬盘的保护技术169

8.2.3 硬盘的新技术172

8.3 选购硬盘的常用技术指标175

8.3.4 磁头176

8.3.3 转速176

8.3.2 接口176

8.3.1 容量176

8.3.5 缓存177

8.3.6 平均寻道时间177

8.3.7 噪音问题177

8.3.8 发热问题177

8.3.9 超频性能177

8.3.10 硬盘三种容量的表示方法178

8.4 硬盘连接、安装与设置178

8.4.1 硬盘安装方法178

8.4.3 硬盘参数的获得179

8.4.2 硬盘参数设置179

8.5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181

8.5.1 硬盘的低级格式化181

8.5.2 用Fdisk对硬盘进行分区181

8.5.3 分区的删除方法183

8.5.4 关于FAT16与FAT32分区方式183

8.5.5 硬盘的高级格式化184

8.6 外部因素引起的硬盘故障与排除185

8.6.1 安装使用10.1GB硬盘出现的故障185

8.6.2 安装昆腾火球八代硬盘故障186

8.6.3 多硬盘安装方法187

8.6.4 关于安装第二硬盘的电源故障189

8.6.5 硬盘故障英文提示信息的中文含义192

8.6.6 硬盘故障代码及其意义193

8.6.7 系统不能识别硬盘故障194

8.6.8 PC-Cillin防病毒软件引起的硬盘丢失194

8.6.9 硬盘受潮引起不能使用故障195

8.6.10 硬盘“介质类型错误”故障的处理方法195

8.6.11 总线时钟设置不当引起的硬盘故障196

8.6.12 病毒引起硬盘速度变慢故障197

8.6.13 分区引起的硬盘故障197

8.6.14 两种设置模式引起的故障198

8.6.15 规划维护好硬盘,防范硬盘的隐形杀手(Cache)方法199

8.7.2 主机板锂电池失效引起硬盘Type值错误200

8.7.3 硬盘Type参数错误引起硬盘不被命中故障200

8.7 硬盘子系统常见故障处理方法200

8.7.1 电源引起硬盘不能自举的故障200

8.7.4 硬盘0磁道损坏的故障201

8.7.5 BOOT引导系统损坏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201

8.7.6 BOOT引导区标志‘55AA’改变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202

8.7.7 DOS引导区参数改变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202

8.7.8 DOS内核文件损坏引起的硬盘逻辑故障202

8.7.9 硬盘驻留病毒引起的设备故障202

8.8 硬盘维护与修复203

8.8.1 硬盘的维护方法203

8.8.2 整理硬盘内容的方法205

8.8.3 硬盘的保护、优化207

8.8.4 硬盘的修复技术212

第9章 软盘和驱动器维护217

9.1 基本知识218

9.2 软盘驱动器维护与故障219

9.2.1 COMS设置不当引起软驱故障219

9.2.2 主板上的Floppy接口故障220

9.2.3 软驱内灰尘较多引起特殊故障221

9.2.4 设置与连接线引起两例特殊故障221

9.2.5 机箱内灰尘引起软驱若干故障222

9.2.6 软盘驱动器机械故障调整方法223

9.3 软盘驱动器的维护224

9.3.1 省略软驱自检的设置方法224

9.3.2 交换A、 B软驱的维护方法224

9.3.3 维护软驱的注意事项225

9.4 软盘的使用、维护与修复225

9.4.1 软盘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5

9.4.2 恢复坏软盘上重要资料方法227

9.4.3 充分有效地利用软盘资源的方法228

第10章 CD-ROM、 DVD故障与维护231

10.1 CD-ROM的基本知识232

10.1.1 CD-ROM光驱动器232

10.1.2 CD-ROM光驱的几个技术指标233

10.2.1 新的CD-ROM光驱动器235

10.2.2 CD-R/CD-RW可读写的光盘出现235

10.2 光驱的发展235

10.3 DVD数字视盘驱动器236

10.3.1 DVD种类介绍236

10.3.2 DVD的技术特点239

10.4 DVD播放机选购要点239

10.5 选购光驱的方法241

10.5.1 选购光驱动器参考资料242

10.5.2 选购MO光驱动器244

10.6.1 光驱挑盘故障的处理方法245

10.6 光驱故障的处理方法245

10.6.2 光驱故障一般排除法247

10.6.3 排除光驱疑难故障方法254

10.7 光盘片的维护与修复255

10.7.1 光盘维护中的注意事项255

10.7.2 维护使用光盘应注意的五点方法256

第11章 键盘故障与维护259

11.1 维护键盘方法260

11.2 键盘除尘的方法261

11.3 加速键盘的方法262

11.4 PS/2鼠标口短路后故障263

第12章 鼠标故障与维护265

12.1 鼠标故障266

12.1.1 诊断鼠标故障266

12.1.2 资源配置冲突鼠标不能用故障267

12.1.3 电脑电源导致鼠标故障268

12.1.4 用轮胎的气门筋修理机械鼠标的方法269

12.2 鼠标各种故障排除269

12.3 修改注册表使鼠标中键能够用270

第13章 声卡、音箱故障与维护271

13.1.1 声卡金手指氧化引起的故障272

13.1 声卡故障272

13.1.2 声卡无法“即插即用”故障273

13.1.3 声卡无声故障的排除方法274

13.1.4 播放CD无声故障的排除方法274

13.1.5 无法正常录音故障的排除方法275

13.2 音箱275

13.2.1 环绕立体声音效音箱275

13.2.2 电脑的USB音响系统276

第14章 显卡、显示器故障与维护277

14.1 显示卡简介278

14.2 显卡的常见故障278

14.2.1 显示卡触脚氧化生锈导致显示不正常故障278

14.2.3 CPU芯片与主板及显示卡不兼容造成的故障279

14.2.2 显示卡接触不良导致黑屏279

14.2.4 显示卡的类型设置不当故障280

14.2.5 分辨率设置不当引起黑屏故障280

14.2.6 显示速度变慢故障的处理方法281

14.3 显卡的升级与故障处理281

14.3.1 升级显卡BIOS方法281

14.3.2 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处理方法282

14.3.3 升级失败后的处理办法283

14.4 显示器简介283

14.5 显示器的一般故障284

14.5.1 显示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分析方法285

14.5.2 信号线接触不良导致黑屏288

14.6 显示器的维护288

14.6.1 电源功率不足引起显示字符晃动故障288

14.6.2 延长显示器的使用寿命方法289

14.6.3 种种黑屏故障的排除处理方法290

第15章 机箱、电源故障与维护291

15.1 机箱、电源与故障292

15.1.1 用伪劣产品的机箱电源产生的故障292

15.1.2 ATX机箱电源的新功能292

15.1.3 危险的机箱带电故障293

15.2.1 电脑电源故障的一般排除方法294

15.2 电脑电源故障的排除294

15.1.4 机箱短路造成电脑的故障294

15.2.2 电源故障造成整台电脑烧毁296

15.2.3 电源波动导致电脑自检失败297

15.3 电脑升级、超频中机箱电源故障298

15.3.1 电脑升级中的电源故障298

15.3.2 超频后机箱内的降温方法298

15.3.3 给机箱增加几种散热方式299

15.3.4 CPU超频后使用散热风扇的方法300

15.3.5 排除风扇引起电脑故障301

15.4 CPU降温风扇的超电压使用301

第16章 三种常用设备的故障与维护303

16.1.1 认识打印机304

16.1 打印机使用与故障排除304

16.1.2 针式点阵打印机305

16.1.3 喷墨打印机308

16.1.4 激光打印机313

16.2 扫描仪的使用与故障排除318

16.2.1 认识扫描仪318

16.2.2 扫描仪的安装测试323

16.2.3 扫描仪的正确使用维护与保养328

16.2.4 扫描仪的故障排除331

16.3 数码相机的使用保养与故障排除336

16.3.1 认识数码相机337

16.3.2 数码相机的使用导引340

16.3.3 数字相机保养与维护344

16.3.4 数字相机维修与故障排除345

第17章 电脑启动时故障的排除347

17.1 启动黑屏故障348

17.1.1 替换法排除黑屏故障348

17.1.2 处理黑屏故障348

17.1.3 供电系统故障导致黑屏故障349

17.1.4 电源功率不够导致黑屏故障349

17.1.5 不自检黑屏故障350

17.1.8 内存损坏导致黑屏故障351

17.1.7 CPU损坏导致黑屏故障351

17.1.6 CIH破坏BIOS导致黑屏故障351

17.1.9 内存条质量导致黑屏故障352

17.1.10 板卡电路短路导致黑屏故障353

17.2 启动中的故障353

17.2.1 接触不良导致启动故障353

17.2.2 二合一声卡导致启动故障354

17.2.3 键盘导致启动故障355

17.2.4 超频导致启动故障355

17.2.5 软驱数据线导致启动故障356

17.3.1 DOS系统破坏不能启动故障357

17.3.2 DOS解释程序错误引起硬盘引导失败故障357

17.3 电脑启动时与操作系统相关故障357

17.3.3 Config.sys文件引起的硬盘启动失败故障358

17.3.4 硬盘主引导记录被病毒破坏引起的故障358

17.3.5 工具软件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故障359

17.3.6 硬盘DOS分区表错误引起硬盘启动失败故障360

17.4 磁盘DOS引导扇区故障360

17.4.1 磁盘DOS引导扇区出错误360

17.4.2 BIOS设置硬盘参数引起的启动失败故障361

17.4.3 FAT32与硬盘误格式化产生的故障361

17.4.4 硬盘扩展分区被破坏不能启动故障362

17.4.5 卸载Win 98后硬盘无法引导死机363

17.5.2 启动中读取硬盘引导扇区时故障364

17.5.3 DOS配置文件不当导致启动故障364

17.5 硬盘引导型故障364

17.5.1 硬盘控制器故障364

17.5.4 命令处理程序路径和文件名错误导致启动故障365

17.5.5 引导盘的BPB表损坏引起启动故障365

第18章 电脑死机故障的排除367

18.1 电脑硬件引起死机故障368

18.1.1 电源线接触不良电脑自启动故障368

18.1.2 灰尘较多导致主机经常死机368

18.1.3 复位开关性能不良导致死机368

18.1.4 声卡引起的死机369

18.1.6 访问A驱就死机故障370

18.1.5 显存引起死机370

18.1.7 硬盘损坏导致死机故障371

18.2 BIOS设置不当引起死机故障372

18.2.1 BIOS缓存设置不当引起死机372

18.2.2 总线方式设置不当导致死机故障373

18.2.3 内存条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死机故障373

18.3 电脑软、硬件之间的冲突故障374

18.3.1 与鼠标驱动程序发生冲突引起的死机374

18.3.2 电脑QUIT(退出)时引起死机375

18.3.3 直接写屏发生冲突引起的死机375

18.3.4 显卡驱动程序导致死机故障375

18.4.2 病毒导致启动失败、死机376

18.4.1 降频解决死机故障376

18.4 其他情况引起电脑死机故障376

18.4.3 病毒使电脑瘫痪377

18.4.4 硬盘碎片导致死机故障377

18.4.5 硬盘坏区导致死机故障378

18.4.6 硬盘接触不好导致死机故障378

18.5 导致死机故障的处理方法379

18.5.1 软件安装、配置引起的死机379

18.5.2 启动过程中的死机379

18.5.3 维护不当引起的死机380

18.5.4 系统配置不当引起的死机380

18.5.6 电脑部件质量不良引起的死机381

18.5.5 硬件安装不当引起的死机381

第19章 硬件故障的判别与排除385

19.1 识别电脑假故障的方法386

19.1.1 电源插座、开关没有打开引起的假故障386

19.1.2 连接线问题引起假故障386

19.1.3 设置引起假故障386

19.1.4 外设备调整不当引起假故障386

19.1.5 系统新特性误认为的假故障386

19.2.1 清洁法387

19.2.3 拔插法387

19.2.2 直接观察法387

19.2 判别电脑故障的常用方法387

19.1.6 其他易疏忽的地方引起的假故障387

19.2.4 部件交换法388

19.2.5 比较法388

19.2.6 轻振动敲击法388

19.2.7 升温降温法389

19.2.8 程序测试法389

19.3 排除电脑故障的常用方法389

19.4 注意整理内部连线防止故障发生391

19.5 减少电脑故障的有效措施391

19.6 添加新硬件分配好资源避免故障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