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肥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壤肥料学
  • 关连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719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壤肥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一、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及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1

二、土壤和肥料的基本概念4

三、土壤肥料学的发展概况及面临的任务5

第一章 组成土壤的固相物质8

第一节 土壤的无机矿物质颗粒8

一、土壤无机矿物质颗粒的来源8

二、土壤无机矿物质颗粒的矿物组成9

三、土壤无机矿物质颗粒的化学组成10

四、土壤矿物质的颗粒组成11

五、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及其改15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17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和存在形态18

二、土壤有机质的生物转化及其影响因素19

三、土壤有机质各主要组分和性质21

四、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23

五、耕地土壤有机质的调节24

本章小结26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和过程27

第一节 土壤孔性与结构性27

一、土壤孔性27

二、土壤结构性30

三、土壤孔性和结构性的调节33

第二节 土壤通气性34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34

二、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35

三、土壤通气性及其调节36

第三节 土壤的热性质37

一、土壤的热量来源37

二、土壤的热特性38

三、影响土壤热状况的因素及其调节39

第四节 土壤水分的保持与运动41

一、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41

二、土壤水分的保持和分类42

三、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45

四、土壤水分的运动及其分布47

第五节 土壤耕性51

一、土壤耕性的概念51

二、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52

三、土壤耕性的调节53

本章小结53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与过程54

第一节 土壤的离子吸附与交换54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及其带电性54

二、土壤中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55

三、土壤中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58

第二节 土壤的酸碱性58

一、土壤酸碱性的成因59

二、土壤酸碱的存在形式和表示方法60

三、土壤酸碱性的意义及调节61

第三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64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64

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64

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65

第四节 土壤的保肥供肥性66

一、土壤的保肥性能66

二、土壤的供肥性能66

三、土壤保肥和供肥性的调节68

本章小结69

第四章 土壤管理与土壤资源评价71

第一节 土壤培肥71

一、肥沃土壤的特征71

二、土壤肥力的调节途径72

第二节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75

一、土壤污染的认可75

二、土壤污染的途径77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80

第三节 土壤资源及其评价82

一、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82

二、土壤资源的评价原则和方法83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85

本章小结86

第五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87

第一节 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87

一、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87

二、土壤剖面的发育88

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90

四、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95

第二节 土壤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97

一、土壤分类的概念97

二、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97

第三节 土壤分布的规律性102

一、水平地带性102

二、垂直地带性103

三、土壤分布的区域规律104

本章小结104

第六章 区域土壤各论105

第一节 主要森林土壤105

一、森林土壤的主要类型和分布105

二、森林土壤的共性106

三、主要区域森林土壤类型简介106

第二节 主要草原土壤110

一、主要草原土壤的类型和分布110

二、草原土壤的共性111

三、主要区域草原土壤类型简介111

第三节 水成土壤118

一、沼泽土118

二、草甸土119

三、白浆土121

第四节 盐渍土壤122

一、盐渍土的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3

二、盐渍土的形成条件124

三、盐渍土的特征125

四、盐渍土的利用和改良126

第五节 水稻土127

一、水稻土的分布和成土条件127

二、水稻土的形成过程128

三、水稻土的特征129

四、水稻土的利用和改良130

本章小结130

第七章 土壤养分与植物营养132

第一节 植物需要的土壤养分132

一、土壤养分状况132

二、土壤养分的数量134

第二节 土壤中植物养分的来源及形态134

一、土壤养分的来源134

二、土壤养分的形态与转化135

第三节 土壤有效养分与施肥的关系137

一、土壤有效养分的含义137

二、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养分的分级137

本章小结142

第八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143

第一节 植物的营养成分143

一、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143

二、肥料三要素144

三、植物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形态144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145

一、根对无机养分的吸收145

二、根对有机养分的吸收150

三、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因素151

四、根外营养(叶部吸收)153

第三节 养分平衡及其相互关系155

一、养分平衡155

二、离子间的相互关系155

第四节 植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156

一、植物营养期156

二、植物营养临界期157

三、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58

本章小结158

第九章 化学肥料159

第一节 氮肥159

一、氮素的营养作用159

二、土壤中氮素的形态、含量及转化161

三、氮肥的种类、性质与施用163

四、氮肥的合理施用175

第二节 磷肥178

一、磷的营养作用178

二、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其转化180

三、我国磷矿资源与磷肥生产概况181

四、磷肥的性质、转化与施用182

五、磷肥的合理施用188

第三节 钾肥190

一、钾的营养作用190

二、土壤中钾素的形态及其转化191

三、我国钾矿资源和钾肥生产概况192

四、钾肥的性质与施用193

五、钾肥的合理分配195

第四节 钙、镁、硫肥196

一、钙肥197

二、镁肥199

三、硫肥200

第五节 微量元素肥料203

一、硼肥203

二、锰肥204

三、锌肥205

四、钼肥206

五、铜肥207

六、铁肥208

七、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210

第六节 复(混)合肥料213

一、复(混)合肥料的类型及优点213

二、复(混)合肥料的发展动向214

三、复(混)合肥料的种类与施用215

本章小结218

第十章 有机肥料219

第一节 有机肥料的特点219

一、有机肥料的作用219

二、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特点的比较220

第二节 有机肥料的管理221

一、有机肥料的腐熟与调控221

二、有机肥料腐熟过程中养分的变化221

第三节 粪尿肥223

一、人粪尿224

二、畜禽粪尿与厩肥226

第四节 堆肥与沤肥231

一、堆肥232

二、沤肥234

三、沼气发酵肥料235

四、秸秆直接还田237

第五节 泥炭与腐殖酸类肥料239

一、泥炭肥料239

二、腐殖酸类肥料242

第六节 绿肥245

一、发展绿肥的意义245

二、绿肥植物的种类及栽培要点248

三、绿肥的施用253

本章小结254

第十一章 微生物肥料255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及种类255

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255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255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特性及使用方法256

一、根瘤菌肥料256

二、固氮菌肥料258

三、磷细菌肥料260

四、钾细菌肥料261

五、复合微生物肥料262

六、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标准264

本章小结264

第十二章 施肥原理与配方施肥技术265

第一节 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265

一、养分归还(补偿)学说265

二、最小养分律266

三、报酬递减律和米采利希方程267

四、因子综合作用律269

第二节 配方施肥技术270

一、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270

二、养分平衡法配方施肥275

本章小结281

附录 土壤肥料研究分析方法282

一、主要成土矿物、岩石和母质的识别282

二、土壤农化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92

三、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294

四、土壤颗粒组成(质地)的测定295

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300

六、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的测定302

七、土壤酸碱性的测定304

八、土壤野外调查方法307

九、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测定311

十、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316

十一、无机肥料水分含量的测定316

十二、化肥的定性鉴定318

十三、尿素中含氮量的测定(酸水解法)322

十四、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323

十五、过磷酸钙肥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324

十六、钙、镁肥料中钙、镁含量的测定326

十七、专用肥和复(混)合肥料的分析329

十八、有机肥料的分析333

十九、旱田作物植株中硝态氮的化学速测336

二十、作物植株中钾素营养的化学速测338

二十一、作物营养元素失调症状的形态识别(幻灯片说明)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