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典型实用手册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典型实用手册 第2卷
  •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办公室组织编写;李明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教育出版社
  • ISBN:790918312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76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8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典型实用手册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标杆测定的基本原理415

第二节 标杆的选择和指标分析方法417

第三节 标杆测定应用实例427

第八章 学科竞争力预警433

第一节 学科竞争力预警的理论研究433

第二节 学科竞争力预警指标体系437

第三节 学科竞争力预警实证分析441

第七篇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447

第一章 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互动关系447

第二章 现阶段大学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453

第三章 大学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458

第八篇 学科建设与学科梯队优化471

第一章 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471

第二章 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478

第三章 学科骨干的选拔与培养483

第九篇 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491

第一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491

第二章 学科方向与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498

第三章 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双促进508

第十篇 学科建设与评估515

第一章 学科评估的意义及原则515

第二章 重点学科的遴选与评估520

第三章 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524

第十一篇 大学课程建设评估与教学质量测评535

第一章 教学质量测评535

第一节 教学质量测评研究与实践工作报告535

第二节 教学质量测评体系文件539

第三节 研究论文557

第二章 教研室达标建设评估572

第一节 正教研室工作规范572

第二节 教研室建设评估暂行办法576

第三节 教研室达标建设自评案例577

第三章 课程建设评估597

第一节 课程建设评估研究与实践工作报告597

第二节 研究报告与论文600

第三节 操作文件617

第四节 课程建设质量评估自评案例650

第四章 普通工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663

第三节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和奖励办法671

第五节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自评工作细则673

第六节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674

附件:关于做好毕业设计(论又)工作的通知686

第十二篇 大学学科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691

第一章 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法与内容69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指导思想与方法691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692

第三节 项目的实践与应用698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01

第二章 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控制703

第一节 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特点的认识703

第二节 中外教育家对教学过程的理解705

第三节 教学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707

第三章 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分析709

第一节 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过程阶段论709

第二节 探究发现为主的教学过程阶段论710

第三节 情意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阶段论710

第四节 系统优化观的教学过程阶段论711

第五节 教学过程理论的比较、借鉴与启示711

第四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若干基础模型研究714

第一节 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基础模型的特点714

第二节 反应迟缓的基础模型716

第三节 成长极限的基础模型718

第四节 目标侵蚀的基础模型720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723

第一节 教学管理与教学全面质量管理(TTQC)723

第二节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TTQC的基本要求724

第三节 TTQC的实施过程727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体系、质量保证与质量监控729

第一节 高校教学质量体系729

第二节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732

第三节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735

第七章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系统性原理739

第一节 系统的类型及特点739

第二节 教学质量系统管理的整分合原则741

第三节 教学质量系统管理的封闭原则742

第四节 教学质量系统管理的环境适应原则743

第八章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原理744

第一节 教学管理效果及其特点744

第二节 教学管理效果的影响因素745

第三节 提高教学管理效果的途径747

第九章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750

第一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概述750

第二节 ISO9000系列标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751

第三节 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应注意的问题753

第十章 基于ISO9000标准的教学质量管理:范畴,原则、体系758

第一节 基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教学质量范畴758

第二节 ISO9000:2000八项管理原则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760

第三节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765

第十一章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高校改进教学管理的借鉴意义767

第一节 业务流程再造以及目前研究与应用状况767

第二节 高校教学管理实施流程再造的必要性768

第三节 高校教学管理实施流程再造的可行性769

第四节 高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的原则770

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与步骤771

第十二章 基于网络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773

第一节 基于网络的教务管理流程再造提出的背景分析773

第二节 教务管理流程再造的理论依据及物质技术条件774

第三节 教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和特点775

第四节 综合教务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775

第五节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777

第六节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779

第十三章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与教学评估780

第一节 目前高校的教学状况780

第二节 教学评估的内涵781

第三节 对教学质量的再认识782

第四节 评估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783

第十四章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的新探索785

第一节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工作流程785

第二节 目前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785

第三节 评估方法改革的新思路786

第十五章 教学质量管理手册789

第一节 前言792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794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795

第四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795

第五节 管理职责799

第六节 资源管理803

第七节 产品实现806

第八节 测量、分析和改进812

第十六章 教学质量管理程序文件816

第一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816

第二节 教学质量记录管理程序819

第三节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821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824

第五节 教学设施管理程序827

第六节 教学设备管理程序828

第七节 招生工作管理程序832

第八节 学生入学和报到注册管理程序835

第九节 学生校徽、学生证管理程序837

第十节 教学大纲编制程序838

第十一节 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及执行程序839

第十二节 教学调度管理程序841

第十三节 学生选课管理程序842

第十四节 教材建设管理程序844

第十五节 教材采购管理程序845

第十六节 学生考试管理程序846

第十七节 学生成绩及重修管理程序848

第十八节 学生第二校园学习及海外学习经历管理程序851

第十九节 实践教学管理程序853

第二十节 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程序856

第二十一节 学生专业调整管理程序858

第二十二节 学生双学士位管理程序860

第二十三节 教育创新管理程序863

第二十四节 专业建设过程管理程序866

第二十五节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程序868

第二十六节 学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管理程序870

第二十七节 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管理程序871

第二十八节 院(部)教学工作状况评估程序872

第二十九节 本科专业评估程序874

第三十节 本科课程评估程序8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