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病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杰,步宏主编;王连唐,李挺,吴强,戚基萍副主编;王丽萍,杨开选,王连唐,步宏,王恩华,吴强,王恩华,吴强,王银萍,张祥宏,韦立新,陈杰,卢朝辉,范钦和,朱明华,周庚寅,刘冬戈,郑杰,刘红刚,高岩,孙保存,戚基萍,李挺,滕晓东编委;卢朝辉编写秘书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1241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病理学-职业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常规病理技术1
第一节 组织处理的流程: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切片1
一、送检病理标本的接收与登记1
二、组织固定1
三、组织脱水、透明和浸蜡1
四、组织石蜡包埋2
五、石蜡切片3
六、苏木素-伊红染色3
七、封固3
八、冷冻切片4
第二节 病理报告的登记及发送4
第三节 病理档案管理4
一、病理档案资料的基本内容及用途4
二、病理档案资料的管理5
三、病理档案资料的销毁5
第二章 特殊染色技术6
第一节 各类间叶组织染色6
一、结缔组织多色染色6
二、胶原纤维染色6
三、网状纤维染色7
四、弹力纤维染色7
五、横纹肌染色8
第二节 神经组织染色8
一、尼氏小体染色8
二、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染色8
三、神经髓鞘染色8
四、神经胶质细胞染色8
第三节 各类聚集物质染色9
一、脂类物质染色9
二、黏液物质染色9
三、黑色素染色10
四、淀粉样物质染色10
第四节 病原菌染色10
一、抗酸杆菌染色10
二、真菌染色11
三、螺旋体染色11
第三章 免疫组织化学13
第一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义13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13
一、免疫荧光13
二、免疫酶技术13
三、免疫电镜13
第三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病理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15
一、免疫组织化学在病理实践中的应用15
二、免疫组织化学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6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21
一、内部质控21
二、外部质控21
第四章 分子病理技术22
第一节 分子病理学的技术平台22
一、原位杂交22
二、核酸提取和聚合酶链反应23
三、基因序列分析24
四、实时荧光PCR25
第二节 分子病理学的临床实践27
一、肿瘤诊断与靶向治疗27
二、感染因子的检测30
三、遗传学分析31
四、表观遗传学分析——DNA甲基化检测33
第五章 细胞学基本技术与诊断原则34
第一节 细胞学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34
第二节 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34
第三节 细胞病理学基本技术操作35
一、取材和制片35
二、涂片的染色35
三、细胞学印片35
四、细胞学新技术35
第四节 细针吸取细胞学操作技术35
一、适应证35
二、禁忌证35
三、穿刺前准备36
四、细针穿刺操作程序36
五、操作记录36
第五节 细胞病理学室的基本设施及安全管理37
第六节 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发送37
第七节 细胞学资料管理38
第八节 细胞学诊断的基本原则38
一、妇科细胞病理学38
二、非妇科和细针穿刺细胞学40
第九节 呼吸道细胞学诊断41
一、标本种类41
二、标本常见细胞成分41
三、恶性肿瘤41
第十节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42
一、标本种类及处理42
二、标本常见良性细胞成分42
三、原发恶性肿瘤42
四、转移性肿瘤43
第十一节 泌尿道细胞学诊断43
一、标本种类及常见良性细胞成分43
二、标本处理44
三、泌尿道恶性肿瘤44
第十二节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44
一、正常细胞成分44
二、良性病变44
三、恶性肿瘤45
第十三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45
一、概述45
二、报告方式45
三、诊断原则45
四、细针穿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及细胞学诊断要点45
第六章 病理标本送检及检查原则47
一、标本送检及送检申请单的填写47
二、送检标本的核对及验收47
三、申请单和标本的编号、登记47
四、送检标本的固定48
五、标本的巨检、组织学取材和记录49
第七章 外检取材方法及规范51
第一节 通用取材规则51
第二节 病理大体标本摄影52
第三节 各系统标本取材规范52
一、小活检及穿刺标本52
二、消化系统53
三、呼吸系统55
四、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57
五、女性生殖系统58
六、乳腺61
七、内分泌系统63
八、皮肤63
九、淋巴结与脾64
第八章 尸体剖检及规范65
第一节 尸检概述65
一、尸检简史65
二、尸检的目的和意义65
三、尸检的有关条例65
第二节 尸检操作的一般原则66
一、设备及消毒66
二、尸检送检的相关文书67
三、生物安全及防护67
第三节 尸体剖检方法67
一、一般性检查67
二、体腔剖开类型68
三、胸腔剖检及脏器取出方法68
四、腹腔和盆腔剖检及脏器取出方法69
五、颈部剖检及脏器取出方法70
六、头颅剖检及脏器取出方法70
七、脊髓剖检及脏器取出方法71
八、骨、关节剖检及骨髓采取71
九、局部剖检和微创尸检71
第四节 主要脏器的大体检查要点和记录71
一、记录的方式71
二、主要脏器的大体检查要点72
第五节 死胎和新生儿尸检注意要点73
一、体表检查74
二、胎盘和脐带74
三、先天性畸形74
第六节 老年人尸检注意要点74
一、区分衰老性变化和病理变化74
二、老年人常发生多种疾病75
三、老年人死亡原因分析75
第七节 特殊疾病死亡尸检注意要点75
一、猝死75
二、器官移植后死亡76
三、肿瘤性疾病死亡77
四、传染病死亡77
五、医疗纠纷相关尸检77
第八节 尸检外观的整复78
第九节 其他检查78
一、毒物78
二、微生物与寄生虫78
第十节 尸检的组织学检查79
一、标本固定和取材79
二、组织学检查和记录80
第十一节 尸检病理报告及规范82
一、尸检病理报告组成要素82
二、死亡原因分析82
三、临床-病理联系82
四、文献检索83
第十二节 尸检资料的保存及管理83
一、尸检资料83
二、尸检资料的保存及管理83
第九章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原则85
一、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流程85
二、诊断评价标准85
三、冷冻切片的用途与局限性86
四、手术中病理诊断误诊原因分析86
五、如何提高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87
六、冷冻切片中基本病变的辨认87
七、冷冻切片诊断的注意事项89
第十章 口腔及涎腺疾病90
第一节 口和口咽部黏膜病90
一、扁平苔藓90
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90
三、白斑90
四、红斑91
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91
六、念珠菌病91
七、口腔黑斑91
八、口腔黏膜下纤维化92
九、天疱疮92
十、良性黏膜类天疱疮93
十一、白色海绵状斑痣93
十二、肉芽肿性唇炎93
第二节 口和口咽部肿瘤93
一、鳞状细胞乳头状瘤93
二、原位癌94
三、鳞状细胞癌94
四、疣状癌95
五、颗粒细胞瘤95
六、血管畸形95
七、淋巴管畸形96
第三节 口腔和口咽部其他病变96
一、纤维上皮息肉96
二、牙龈瘤96
三、放线菌病96
四、淀粉样变97
五、疣状黄瘤97
六、嗜酸性淋巴肉芽肿97
七、坏死性唾液腺化生98
八、黏液囊肿及舌下囊肿98
九、鳃裂囊肿98
十、皮样和表皮样囊肿98
十一、甲状舌管囊肿99
第四节 唾液腺疾病99
一、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99
二、慢性阻塞性唾液腺炎99
三、淋巴上皮性唾液腺炎和舍格伦综合征100
四、多形性腺瘤100
五、肌上皮瘤100
六、基底细胞腺瘤100
七、Warthin瘤101
八、嗜酸细胞瘤101
九、囊腺瘤102
十、腺泡细胞癌102
十一、黏液表皮样癌103
十二、腺样囊性癌103
十三、上皮肌上皮癌103
十四、囊腺癌104
十五、唾液腺导管癌104
十六、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05
十七、肌上皮癌105
十八、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106
第五节 颌骨病107
一、根尖周肉芽肿107
二、根尖囊肿及残余囊肿107
三、含牙囊肿及萌出囊肿107
四、鼻腭管囊肿107
五、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纤维结构不良)108
六、骨化性纤维瘤108
七、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08
八、成釉细胞瘤108
九、牙源性腺样瘤109
十、牙源性角化囊性瘤110
十一、成釉细胞纤维瘤111
十二、牙源性钙化囊性瘤111
十三、成牙骨质细胞瘤112
十四、牙源性黏液瘤112
十五、牙瘤113
十六、成釉细胞癌113
第十一章 消化道疾病115
第一节 食管115
一、反流性食管炎115
二、Barrett食管116
三、上皮内瘤变117
四、食管鳞状细胞癌117
五、食管腺癌119
六、食管腺鳞癌120
七、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120
八、癌肉瘤121
九、食管平滑肌瘤121
十、颗粒细胞瘤122
十一、食管胃肠间质瘤122
十二、恶性黑色素瘤122
第二节 胃122
一、胰腺异位122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122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122
四、胃黏膜肠上皮化生123
五、胃黏膜上皮内瘤变123
六、胃腺瘤124
七、增生性息肉124
八、胃底腺息肉124
九、胃腺癌124
十、印戒细胞癌126
十一、神经内分泌肿瘤126
十二、胃肠间质瘤128
十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细胞淋巴瘤129
十四、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30
十五、胃黄斑瘤130
第三节 小肠130
一、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30
二、肠结核131
三、克罗恩病131
四、十二指肠腺腺瘤132
五、Peutz-Jeghers综合征132
六、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33
七、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133
第四节 阑尾133
一、急性阑尾炎133
二、亚急性阑尾炎134
三、慢性阑尾炎134
四、阑尾腺癌134
五、腹膜假黏液瘤135
第五节 大肠和肛门135
一、先天性巨结肠135
二、溃疡性结肠炎135
三、克罗恩病136
四、肠结核137
五、结直肠腺瘤137
六、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38
七、Peutz-Jeghers综合征139
八、幼年性息肉139
九、结直肠癌139
十、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40
十一、结肠黑变病141
十二、痔141
十三、结直肠间叶组织肿瘤142
第十二章 鼻腔及咽喉疾病143
第一节 鼻腔、鼻窦143
一、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143
二、Wegener肉芽肿病144
三、特殊感染144
四、被覆上皮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46
五、被覆上皮恶性肿瘤147
六、腺上皮肿瘤及瘤样病变148
七、神经外胚层肿瘤及瘤样病变149
八、软组织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51
九、软组织交界性及潜在低度恶性肿瘤154
十、软组织恶性肿瘤155
十一、骨和软骨组织肿瘤155
十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瘤样病变155
十三、神经内分泌肿瘤156
十四、生殖细胞肿瘤156
十五、继发性肿瘤157
第二节 咽157
一、炎症157
二、上皮性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159
三、上皮性恶性肿瘤159
四、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160
五、淋巴组织增生疾病161
六、继发性肿瘤162
第三节 喉162
一、炎症162
二、喉囊肿162
三、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162
四、接触性溃疡163
五、淀粉样变163
六、类脂质蛋白沉积症163
七、被覆上皮肿瘤及瘤样病变163
八、神经内分泌肿瘤166
九、涎腺型肿瘤166
十、软组织良性肿瘤166
十一、肉瘤167
十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167
十三、继发性肿瘤167
第十三章 气管及肺疾病168
第一节 非肿瘤性肺疾病168
一、先天性发育异常性及其他非肿瘤性疾病168
二、自身物质异常沉积引起的疾病171
三、间质性肺疾病173
四、特殊感染性疾病180
第二节 上皮组织肿瘤183
一、恶性上皮性肿瘤183
二、良性上皮性肿瘤197
第三节 非上皮组织肿瘤201
一、良性软组织肿瘤201
二、恶性软组织肿瘤204
第四节 淋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205
一、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05
二、肺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5
三、淋巴瘤样肉芽肿病206
第五节 转移性肿瘤206
第十四章 心脏、纵隔及胸膜疾病207
第一节 心脏207
一、心包囊肿207
二、心脏黏液瘤207
三、横纹肌瘤208
第二节 纵隔208
一、纵隔囊肿208
二、胸腺瘤210
三、胸腺癌214
四、纵隔生殖细胞肿瘤217
五、原发性纵隔淋巴瘤及淋巴结Castleman病218
六、纵隔软组织肿瘤222
第三节 胸膜223
一、胸膜炎和胸膜结核223
二、淋巴增生性病变223
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24
四、恶性间皮瘤225
五、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226
第十五章 肝、胆及胰腺疾病227
第一节 肝脏227
一、病毒性肝炎227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230
三、酒精性肝病233
四、非酒精性脂性肝炎234
五、其他感染性疾病234
六、代谢性疾病237
七、肝硬化238
八、肝移植后排斥反应239
九、肝肿瘤和瘤样病变240
第二节 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247
一、胆囊炎247
二、胆固醇沉积症248
三、胆囊和肝外胆管肿瘤及瘤样病变249
第三节 胰腺疾病252
一、胰腺炎252
二、外分泌胰腺肿瘤及瘤样病变255
第十六章 腹膜、网膜及肠系膜疾病263
第一节 腹膜疾病263
一、多囊性间皮瘤263
二、分化好的乳头状间皮瘤263
三、恶性间皮瘤264
四、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264
五、腹膜假黏液瘤265
第二节 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后疾病266
一、髓脂肪瘤266
二、脂肪肉瘤266
三、纤维瘤病267
四、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268
五、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69
六、神经母细胞瘤269
七、节细胞神经瘤270
八、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271
九、副神经节瘤271
十、生殖细胞肿瘤271
十一、卵黄囊瘤272
十二、胃肠道外间质瘤272
十三、腹膜后结核272
第十七章 内分泌系统274
第一节 垂体疾病274
一、垂体卒中274
二、淋巴细胞性垂体炎274
三、Rathke裂囊肿274
四、垂体腺瘤和不典型腺瘤275
五、垂体癌276
六、神经节细胞瘤276
七、颗粒细胞瘤276
八、垂体细胞瘤277
九、脊索瘤277
十、颅咽管瘤277
十一、生殖细胞肿瘤278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279
一、甲状舌管囊肿279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279
三、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279
四、Riedel甲状腺炎280
五、非毒性甲状腺肿280
六、毒性甲状腺肿280
七、甲状腺腺瘤281
八、甲状腺乳头状癌281
九、甲状腺滤泡癌282
十、甲状腺未分化癌284
十一、甲状腺髓样癌284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285
一、甲状旁腺增生285
二、甲状旁腺腺瘤285
三、甲状旁腺不典型腺瘤286
四、甲状旁腺癌286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287
一、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287
二、肾上腺皮质腺瘤287
三、嗜铬细胞瘤288
四、副神经节瘤289
五、神经母细胞瘤290
六、神经节瘤290
七、髓脂肪瘤291
八、肾上腺囊肿291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292
第一节 肾脏疾病292
一、肾结核292
二、肾细胞癌292
三、肾盂尿路上皮癌300
四、肾母细胞瘤300
五、嗜酸细胞瘤302
六、后肾腺瘤303
七、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04
第二节 输尿管及膀胱306
一、上皮性肿瘤306
二、非上皮性肿瘤313
三、腺性膀胱炎315
第十九章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316
第一节 睾丸和附件316
一、炎症316
二、生殖细胞肿瘤316
三、性索-间质细胞肿瘤319
四、睾丸淋巴造血系统肿瘤320
五、睾丸其他肿瘤和瘤样病变320
第二节 前列腺322
一、前列腺炎322
二、良性前列腺病变322
三、前列腺肿瘤325
第三节 阴茎329
一、尖锐湿疣329
二、阴茎上皮内瘤变329
三、鳞状细胞癌329
第二十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331
第一节 外阴331
一、尖锐湿疣331
二、慢性单纯性苔癣331
三、硬化性苔藓332
四、乳头状瘤333
五、外阴上皮内肿瘤333
六、鳞状细胞癌334
七、Paget病335
八、恶性黑色素瘤335
九、纤维上皮息肉336
十、血管肌成纤维细胞瘤337
十一、深部血管黏液瘤337
第二节 阴道338
一、阴道腺病338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339
三、鳞状细胞癌339
四、葡萄状肉瘤340
第三节 宫颈341
一、尖锐湿疣341
二、CIN Ⅰ、Ⅱ、Ⅲ累腺,微小浸润癌341
三、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43
四、原位腺癌345
五、宫颈息肉346
六、蓝痣346
第四节 子宫346
一、子宫内膜周期性改变346
二、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比例及腺体结构异常349
三、子宫内膜增生351
四、子宫内膜上皮内癌352
五、子宫内膜癌353
六、子宫平滑肌瘤357
七、子宫平滑肌肉瘤359
八、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360
九、子宫内膜间质肿瘤361
十、腺肉瘤362
十一、恶性米勒管混合瘤363
第五节 输卵管365
一、输卵管炎365
二、输卵管异位妊娠368
三、输卵管癌370
第六节 滋养叶细胞肿瘤371
一、葡萄胎371
二、绒毛膜癌373
三、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374
第七节 卵巢375
一、浆液性囊腺瘤375
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375
三、恶性浆液性肿瘤375
四、良性黏液性肿瘤377
五、交界性黏液性肿瘤377
六、恶性黏液性肿瘤377
七、子宫内膜样肿瘤378
八、透明细胞肿瘤379
九、Brenner细胞肿瘤380
十、支持-间质细胞瘤381
十一、粒层细胞瘤382
十二、纤维瘤383
十三、卵泡膜细胞瘤384
十四、无性细胞瘤385
十五、两性母细胞瘤386
十六、内胚窦瘤386
十七、胚胎性癌387
十八、囊性成熟性畸胎瘤388
十九、未成熟性畸胎瘤388
二十、卵巢甲状腺肿389
二十一、卵巢类癌389
二十二、转移性肿瘤390
第二十一章 乳腺疾病392
第一节 概述392
第二节 浸润性乳腺癌392
一、乳腺癌概述:影响肿瘤预后和预测的相关因素392
二、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类型396
三、浸润性乳腺癌治疗后的病理改变402
第三节 非浸润性乳腺癌403
一、导管原位癌404
二、小叶瘤变406
三、乳头区Paget病406
第四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407
一、非典型导管增生407
二、非典型小叶增生407
三、普通型导管增生407
四、柱状细胞增生408
第五节 其他常见的乳腺病变408
一、脂肪坏死408
二、导管扩张症408
三、纤维囊性乳腺病408
四、纤维腺瘤409
五、叶状肿瘤410
六、导管内乳头状瘤410
七、硬化性腺病411
八、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411
第六节 淋巴结转移412
第二十二章 淋巴结、脾及骨髓413
第一节 淋巴结413
一、总论413
二、反应性增生疾病和淋巴结炎414
三、恶性淋巴瘤420
第二节 脾脏435
一、发育性疾病435
二、脾功能亢进435
三、炎症435
四、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436
五、非造血系统肿瘤和其他438
第三节 骨髓439
一、总论439
二、骨髓活检常见的非肿瘤性病变440
三、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442
四、慢性骨髓增生性肿瘤442
五、慢性淋巴增生性疾病444
六、浆细胞增生性疾病444
七、肥大细胞增生症446
八、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增生性疾病446
第二十三章 软组织疾病447
第一节 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肿瘤447
一、良性肿瘤/瘤样病变447
二、纤维瘤病448
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49
四、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450
五、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451
六、纤维肉瘤452
第二节 所谓的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453
一、纤维组织细胞瘤453
二、滑膜腱鞘巨细胞瘤454
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或未分化/不能分类的肉瘤454
第三节 脂肪组织肿瘤455
一、良性肿瘤455
二、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456
三、恶性肿瘤457
第四节 平滑肌肿瘤459
一、平滑肌瘤459
二、平滑肌肉瘤459
第五节 横纹肌肿瘤461
横纹肌肉瘤461
第六节 脉管肿瘤463
一、良性肿瘤463
二、中间型肿瘤465
三、恶性肿瘤467
第七节 血管周细胞肿瘤468
一、血管球瘤468
二、血管平滑肌瘤469
第八节 周围神经肿瘤470
一、神经鞘瘤470
二、神经纤维瘤471
三、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472
第九节 起源未定的软组织肿瘤473
一、滑膜肉瘤473
二、上皮样肉瘤474
第二十四章 骨和关节疾病476
第一节 成软骨性肿瘤476
一、骨软骨瘤476
二、软骨瘤477
三、软骨母细胞瘤479
四、软骨黏液样纤维瘤480
五、软骨肉瘤481
六、特殊类型的软骨肉瘤482
第二节 成骨性肿瘤484
一、骨样骨瘤484
二、骨母细胞瘤485
三、骨肉瘤486
第三节 骨巨细胞瘤489
第四节 组织细胞及纤维组织细胞性病变491
一、骨的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91
二、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92
三、骨嗜酸性肉芽肿493
第五节 骨的瘤样病变494
一、骨的纤维结构不良494
二、骨化性纤维瘤495
三、非骨化性纤维瘤496
四、动脉瘤样骨囊肿497
五、孤立性骨囊肿498
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棕色瘤499
第六节 关节与滑膜病变500
一、变性性关节病500
二、类风湿关节炎501
三、滑膜骨软骨瘤病502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504
第一节 神经系统非肿瘤性病变504
一、脑血管病504
二、颅内出血和血肿505
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506
第二节 神经系统肿瘤507
一、神经上皮肿瘤507
二、脑神经和外周神经肿瘤519
三、生殖细胞肿瘤520
四、鞍区颅咽管瘤520
五、颅内恶性淋巴瘤和造血细胞肿瘤521
六、颅内转移瘤和其他继发性肿瘤521
第二十六章 皮肤疾病522
第一节 感染性皮肤病522
一、寻常疣522
二、传染性软疣522
三、麻风522
四、皮肤结核病522
第二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523
一、湿疹523
二、荨麻疹523
三、丘疹性荨麻疹523
四、药疹523
五、慢性单纯性苔藓524
六、结节性痒疹524
第三节 结缔组织病524
一、红斑狼疮524
二、皮肌炎524
三、硬皮病525
第四节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525
一、银屑病525
二、副银屑病525
三、扁平苔藓525
四、玫瑰糠疹526
五、单纯糠疹526
六、毛发红糠疹526
七、多形红斑526
八、离心性环状红斑526
九、线状苔藓526
十、光泽苔藓527
十一、硬化萎缩性苔藓527
第五节 大疱与疱疹性皮病527
一、天疱疮527
二、疱疹样天疱疮528
三、IgA天疱疮528
四、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528
五、类天疱疮528
六、疱疹样皮炎528
七、线状IgA大疱皮病529
八、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29
九、妊娠疱疹529
十、角层下脓疱病529
十一、副肿瘤天疱疮529
第六节 血管性皮肤病530
一、变应性皮肤血管炎530
二、过敏性紫癜530
三、荨麻疹性血管炎530
四、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530
五、坏疽性脓皮病530
六、结节性红斑531
七、贝赫切特病531
八、色素性紫癜性皮病531
第七节 非感染性肉芽肿病531
一、皮肤结节病531
二、环状肉芽肿532
三、类脂质渐进性坏死532
第八节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532
一、黏液水肿性苔藓532
二、黑棘皮病532
三、黄瘤病532
四、幼年性黄色肉芽肿533
五、皮肤卟啉病533
六、皮肤淀粉样变病533
七、硬肿病534
八、痛风534
九、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534
第九节 色素性皮肤病534
一、雀斑534
二、咖啡斑534
三、黄褐斑535
四、Riehl黑变病535
五、口周黑子-肠息肉综合征535
六、蒙古斑535
七、太田痣535
八、伊藤痣535
九、色素性毛表皮痣536
十、单纯性雀斑样痣536
十一、良性幼年黑色素瘤536
十二、先天性色素痣536
十三、黑色素细胞痣536
十四、蓝痣537
第十节 遗传性皮肤病537
一、毛囊角化病537
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537
三、鱼鳞病538
第十一节 黏膜疾病538
一、阴茎珍珠状丘疹病538
二、假性湿疣538
三、Fordyce病538
第十二节 皮肤肿瘤538
一、表皮痣538
二、脂溢性角化病539
三、先天性血管瘤539
四、表皮样囊肿539
五、粟丘疹540
六、毛发上皮瘤540
七、皮脂腺痣540
八、老年性皮脂腺增生540
九、多发性脂囊瘤540
十、汗管瘤541
十一、皮肤纤维瘤541
十二、软纤维瘤541
十三、瘢痕疙瘩541
十四、皮角541
十五、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542
十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542
十七、皮肤平滑肌瘤542
十八、神经鞘瘤542
十九、毛母质瘤542
二十、血管球瘤543
二十一、血管肉瘤543
二十二、血管外皮细胞瘤543
二十三、淋巴管瘤543
二十四、日光性角化病543
二十五、鲍温病544
二十六、凯腊增生性红斑544
二十七、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545
二十八、基底细胞癌545
二十九、角化棘皮瘤545
三十、鳞状细胞癌546
三十一、脂肪瘤546
三十二、浅表脂肪瘤样痣546
三十三、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546
三十四、化脓性肉芽肿546
三十五、Kaposi肉瘤546
三十六、恶性黑色素瘤547
三十七、发育不良痣547
三十八、蕈样肉芽肿547
三十九、淋巴瘤样丘疹病548
第十三节 性传播疾病548
一、梅毒548
二、尖锐湿疣548
第二十七章 耳和眼549
第一节 耳549
一、外耳发育异常549
二、外耳炎症550
三、耵聍腺良性肿瘤550
四、耵聍腺癌551
五、中耳神经内分泌腺瘤551
六、中耳侵袭性乳头状肿瘤552
七、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552
八、中耳胆脂瘤552
九、中耳胆固醇性肉芽肿553
十、内耳内淋巴囊肿瘤553
十一、前庭神经鞘细胞瘤554
十二、2型神经纤维瘤病554
十三、其他病变554
第二节 眼554
一、眼睑疾病555
二、结膜疾病556
三、角膜疾病556
四、葡萄膜肿瘤557
五、视网膜母细胞瘤558
六、眼眶及泪器常见疾病560
参考文献56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64
热门推荐
- 2561458.html
- 3139329.html
- 3409291.html
- 2414083.html
- 1292146.html
- 1378009.html
- 3384352.html
- 335176.html
- 431112.html
- 968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2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4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15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3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3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69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1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