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备考习题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9951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中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习题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备考习题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 绪论1
第二单元 精气、阴阳五行4
第三单元 藏象9
第四单元 气、血、津液19
第五单元 经络23
第六单元 病因与发病27
第七单元 病机32
第八单元 防治原则38
中医诊断学42
第一单元 绪论42
第二单元 望诊43
第三单元 舌诊48
第四单元 闻诊57
第五单元 问诊62
第六单元 切诊71
第七单元 按诊74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78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84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87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90
第十二单元 其他辨证方法97
中药学102
第一单元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02
第二单元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02
第三单元 中药的炮制102
第四单元 药性理论103
第五单元 中药的配伍103
第六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104
第七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104
第八单元 解表药104
第九单元 清热药108
第十单元 泻下药112
第十一单元 祛风湿药114
第十二单元 化湿药116
第十三单元 利水渗湿药117
第十四单元 温里药119
第十五单元 理气药121
第十六单元 消食药123
第十七单元 驱虫药124
第十八单元 止血药125
第十九单元 活血化瘀药127
第二十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131
第二十一单元 安神药135
第二十二单元 平肝息风药136
第二十三单元 开窍药138
第二十四单元 补益药138
第二十五单元 收涩药143
第二十六单元 涌吐药145
第二十七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146
第二十八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146
方剂学148
第一单元 总论148
第二单元 解表剂150
第三单元 泻下剂152
第四单元 和解剂154
第五单元 清热剂156
第六单元 祛暑剂158
第七单元 温里剂159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160
第九单元 补益剂161
第十单元 固涩剂164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165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166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168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170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172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174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175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177
第十九单元 消导化积剂179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及其他180
中医内科学181
第一单元 感冒181
第二单元 咳嗽182
第三单元 哮病183
第四单元 喘证184
第五单元 肺痈185
第六单元 肺痨185
第七单元 肺胀186
第八单元 肺痿187
第九单元 痰饮188
第十单元 心悸188
第十一单元 胸痹心痛189
第十二单元 不寐190
第十三单元 汗证191
第十四单元 血证192
第十五单元 痴呆193
第十六单元 厥证194
第十七单元 痫病195
第十八单元 癫狂196
第十九单元 胃痛197
第二十单元 痞满198
第二十一单元 呕吐198
第二十二单元 呃逆199
第二十三单元 噎膈200
第二十四单元 腹痛201
第二十五单元 痢疾202
第二十六单元 泄泻203
第二十七单元 便秘204
第二十八单元 胁痛205
第二十九单元 黄疸206
第三十单元 积聚207
第三十一单元 鼓胀208
第三十二单元 头痛209
第三十三单元 眩晕210
第三十四单元 中风211
第三十五单元 郁证212
第三十六单元 瘿病213
第三十七单元 痉证214
第三十八单元 颤证215
第三十九单元 水肿215
第四十单元 淋证217
第四十一单元 癃闭218
第四十二单元 消渴218
第四十三单元 腰痛219
第四十四单元 关格220
第四十五单元 遗精221
第四十六单元 虚劳222
第四十七单元 内伤发热223
第四十八单元 疟疾224
第四十九单元 痹证225
第五十单元 痿证226
第五十一单元 耳鸣耳聋227
第五十二单元 阳痿227
第五十三单元 癌病228
第五十四单元 肥胖229
针灸学230
第一单元 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30
第二单元 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231
第三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232
第四单元 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233
第五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234
第六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236
第七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237
第八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238
第九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240
第十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240
第十一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241
第十二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243
第十三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244
第十四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245
第十五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246
第十六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247
第十七单元 督脉、腧穴248
第十八单元 任脉、腧穴250
第十九单元 奇穴251
第二十单元 毫针刺法252
第二十一单元 常用灸法254
第二十二单元 拔罐法255
第二十三单元 其他针法(三棱针、皮肤针)256
第二十四单元 治疗总论(特定穴)258
第二十五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1
第二十六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3
第二十七单元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4
第二十八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265
第二十九单元 急症的针灸治疗266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268
中医基础理论268
第一单元 绪论268
第二单元 精气、阴阳五行269
第三单元 藏象272
第四单元 气、血、津液278
第五单元 经络280
第六单元 病因与发病282
第七单元 病机284
第八单元 防治原则287
中医诊断学289
第一单元 绪论289
第二单元 望诊290
第三单元 舌诊292
第四单元 闻诊298
第五单元 问诊302
第六单元 切诊308
第七单元 按诊310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312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317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318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321
第十二单元 其他辨证方法329
中药学334
第一单元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334
第二单元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334
第三单元 中药的炮制334
第四单元 药性理论334
第五单元 中药的配伍334
第六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335
第七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335
第八单元 解表药335
第九单元 清热药336
第十单元 泻下药339
第十一单元 祛风湿药340
第十二单元 化湿药341
第十三单元 利水渗湿药341
第十四单元 温里药342
第十五单元 理气药344
第十六单元 消食药345
第十七单元 驱虫药346
第十八单元 止血药346
第十九单元 活血化瘀药348
第二十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350
第二十一单元 安神药352
第二十二单元 平肝息风药353
第二十三单元 开窍药354
第二十四单元 补益药355
第二十五单元 收涩药358
第二十六单元 涌吐药360
第二十七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361
第二十八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361
方剂学363
第一单元 总论363
第二单元 解表剂363
第三单元 泻下剂364
第四单元 和解剂365
第五单元 清热剂366
第六单元 祛暑剂367
第七单元 温里剂367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368
第九单元 补益剂368
第十单元 固涩剂369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370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370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371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372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373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373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374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375
第十九单元 消导化积剂376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及其他376
中医内科学377
第一单元 感冒377
第二单元 咳嗽377
第三单元 哮病378
第四单元 喘证378
第五单元 肺痈379
第六单元 肺痨379
第七单元 肺胀380
第八单元 肺痿380
第九单元 痰饮381
第十单元 心悸381
第十一单元 胸痹心痛382
第十二单元 不寐382
第十三单元 汗证382
第十四单元 血证383
第十五单元 痴呆383
第十六单元 厥证384
第十七单元 痫病384
第十八单元 癫狂385
第十九单元 胃痛385
第二十单元 痞满385
第二十一单元 呕吐386
第二十二单元 呃逆386
第二十三单元 噎膈387
第二十四单元 腹痛387
第二十五单元 痢疾387
第二十六单元 泄泻388
第二十七单元 便秘389
第二十八单元 胁痛389
第二十九单元 黄疸390
第三十单元 积聚390
第三十一单元 鼓胀391
第三十二单元 头痛391
第三十三单元 眩晕392
第三十四单元 中风392
第三十五单元 郁证393
第三十六单元 瘿病393
第三十七单元 痉证393
第三十八单元 颤证394
第三十九单元 水肿394
第四十单元 淋证395
第四十一单元 癃闭395
第四十二单元 消渴396
第四十三单元 腰痛396
第四十四单元 关格397
第四十五单元 遗精397
第四十六单元 虚劳398
第四十七单元 内伤发热399
第四十八单元 疟疾400
第四十九单元 痹证400
第五十单元 痿证401
第五十一单元 耳鸣耳聋402
第五十二单元 阳痿402
第五十三单元 癌病402
第五十四单元 肥胖403
针灸学404
第一单元 腧穴的概念及分类404
第二单元 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404
第三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405
第四单元 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405
第五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406
第六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406
第七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407
第八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408
第九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408
第十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408
第十一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409
第十二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409
第十三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410
第十四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410
第十五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411
第十六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411
第十七单元 督脉、腧穴411
第十八单元 任脉、腧穴412
第十九单元 奇穴412
第二十单元 毫针刺法413
第二十一单元 常用灸法413
第二十二单元 拔罐法414
第二十三单元 其他针法(三棱针、皮肤针)414
第二十四单元 治疗总论(特定穴)415
第二十五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6
第二十六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6
第二十七单元 皮、外、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7
第二十八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417
第二十九单元 急症的针灸治疗418
热门推荐
- 634218.html
- 2451476.html
- 2981180.html
- 2153630.html
- 2651650.html
- 948658.html
- 149457.html
- 1450601.html
- 1868588.html
- 3230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7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1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2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1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1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8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