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 上
  • 本溪满族自治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78072287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831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9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本溪满族自治县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篇 行政建置77

第一章 建置77

第一节 设置隶属77

一、建县前隶属77

二、建县后隶属78

第二节 疆域与区划79

一、位置79

二、疆域79

三、区划80

第三节 县署职名84

一、县首称谓84

二、县署驻地85

第二章 乡镇86

第一节 中部乡镇87

一、小市镇87

二、泉水镇88

三、山城子镇89

第二节 东部乡镇90

一、田师傅镇90

二、南甸子镇91

三、碱厂镇92

四、东营坊乡93

五、蓝河峪乡94

第三节 南部乡镇95

一、草河掌镇95

二、草河城镇96

三、草河口镇97

四、连山关镇98

第四节 北部乡镇99

一、高官乡99

二、偏岭镇100

三、清河城镇101

四、富家楼乡102

第三章 地名104

第一节 地名特征104

一、地理特征命名104

二、姓氏命名104

三、方位命名104

四、物体命名104

五、象形命名104

六、数序与数字命名105

七、战争遗址命名105

八、色彩命名105

九、民族语言命名105

十、名胜或庙宇命名105

第二节 地名考略105

一、本溪湖105

二、小市105

三、田师傅106

四、碱厂106

五、清河城106

六、蓝河峪106

七、温泉寺106

八、连山关106

九、陈英村107

十、马骥村107

十一、张其哈喇甸子107

第二篇 自然环境115

第一章 地质115

第一节 演变与构造115

一、演变115

二、构造116

第二节 地层117

一、太古界117

二、元古界117

三、古生界118

四、中生界119

五、新生界119

第三节 岩浆岩121

一、前震旦纪岩浆岩121

二、早侏罗纪基性岩122

三、晚侏罗纪岩浆岩122

四、白垩纪岩浆岩122

第二章 地貌123

第一节 类型123

一、山地地貌123

二、岩溶地貌123

三、河流地貌123

四、其他地貌124

第二节 山脉124

一、东部山脉124

二、中部山脉124

三、北部山脉125

四、西部山脉126

第三章 水文128

第一节 水系128

一、太子河水系128

二、草河水系129

第二节 水文观测130

一、太子河水文130

二、太子河水质133

三、地热水质136

第四章 土壤137

第一节 土壤形成因素137

一、成土母质因素137

二、气候及水文因素137

三、人为因素138

第二节 类型与分布138

一、暗棕壤138

二、棕壤138

三、草甸土141

四、水稻土141

第三节 理化状况142

一、物理性质142

二、化学性质147

第四节 土壤分级150

一、土壤评价150

二、土壤等级150

第五章 气候154

第一节 四季154

一、春季154

二、夏季154

三、秋季154

四、冬季154

第二节 日照155

一、日照年际变化155

二、太阳总辐射量156

第三节 温度159

一、气温159

二、地温161

第四节 降水161

一、降水量及分布161

二、降水量年季变化162

三、积雪162

第五节 无霜期与冻土165

一、无霜期165

二、冻土165

第六节 湿度与蒸发166

一、湿度166

二、蒸发166

第七节 风与物候166

一、风166

二、物候166

第八节 自然灾害167

一、水灾167

二、旱灾170

三、风灾171

四、雹灾171

五、低温霜冻172

六、虫害病害173

第六章 自然资源175

第一节 土地175

一、耕地175

二、林地175

三、其他土地175

第二节 水176

一、地表水176

二、地下水177

三、地热水179

第三节 野生动物179

一、分布179

二、野兽180

三、飞禽182

四、鳞介187

五、昆虫187

第四节 野生植物187

一、应用类植物188

二、药用类植物189

三、山野菜类植物191

四、食用菌类植物192

第五节 矿产193

一、金属矿产193

二、非金属矿产194

第三篇 人口·民族·宗教199

第一章 人口199

第一节 人口变化200

一、自然因素变动201

二、社会因素变动202

第二节 人口构成204

一、性别构成204

二、年龄构成205

三、文化构成206

四、婚姻构成207

五、民族构成207

六、职业构成208

第三节 人口分布210

一、县城人口210

二、乡镇人口210

三、人口密度211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212

一、婚姻212

二、家庭213

三、生育213

第五节 人口控制214

一、管理机构214

二、计划生育214

三、生育政策217

四、节育技术217

第二章 民族219

第一节 满族219

一、族源与现状219

二、语言及文字221

三、信仰222

第二节 汉族222

一、族源222

二、信仰223

第三节 其他少数民族223

一、回族223

二、蒙古族223

三、朝鲜族224

第三章 宗教226

第一节 道教226

一、道教传入226

二、宫观分布227

三、道教活动228

第二节 佛教228

一、佛教传入228

二、寺院分布228

三、佛教活动229

第三节 基督教230

一、基督教传入230

二、基督教活动230

第四节 伊斯兰教231

一、伊斯兰教传入231

二、伊斯兰教活动232

第四篇 农业236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236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236

一、封建土地占有方式236

二、封建剥削方式240

第二节 土地改革241

一、反奸清算与减租减息241

二、土地改革运动243

第三节 农业生产体制变革251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251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52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53

四、人民公社253

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5

第四节 农业管理257

一、管理机构257

二、农业区划259

第二章 种植业260

第一节 农业耕地260

一、耕地260

二、耕地经营262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262

一、区域分布262

二、粮食作物263

三、油料作物265

四、经济作物267

五、杂粮作物268

六、蔬菜瓜果268

第三节 农技农艺269

一、耕地改良269

二、肥料使用269

三、良种繁育270

四、耕作270

五、病虫害防治272

第三章 农业机具273

第一节 农机种类273

一、传统农具273

二、机械农具278

第二节 农机经营283

一、经营形式283

二、农业机械化284

第三节 农机管理285

一、管理机构285

二、农机监理285

第四章 畜牧业286

第一节 畜禽饲料286

一、放牧饲料286

二、精饲料287

三、粗饲料287

四、青饲料287

第二节 畜禽种类288

一、家畜288

二、家禽289

第三节 饲养管理290

一、管理机构290

二、畜禽饲养291

三、品种改良291

四、畜牧业生产292

第四节 畜禽疫病与防治296

一、传染病296

二、寄生虫病298

第五篇 林业303

第一章 森林资源303

第一节 森林结构304

一、森林面积304

二、资源结构305

三、珍贵树种与古树名木307

第二节 分布特点310

一、分布310

二、特点310

第二章 植树造林311

第一节 采种育苗311

一、采种311

二、育苗313

第二节 植树造林315

一、造林形式315

二、造林技术322

第三章 森林经营与保护326

第一节 森林经营326

一、抚育间伐326

二、低产林改造327

三、主伐更新328

第二节 森林保护331

一、护林防火331

二、整治滥砍盗伐332

三、封山育林333

第三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333

一、病虫害防治333

二、植物检疫335

三、森林灾害共济336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337

一、保护管理337

二、驯养利用338

第四章 多种经营342

第一节 果树342

一、果树品种342

二、果树栽培344

第二节 中药材345

一、药材种类345

二、栽培与加工346

第三节 养蚕349

一、柞桑蚕放养349

二、品种及技术350

第四节 食用菌351

一、野生食用菌351

二、食用菌培植352

第五章 林业管理3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4

一、林政机构354

二、国有林场355

第二节 林政管理358

一、依法治林358

二、山林权属360

三、林木采伐362

四、木材购销363

五、木材运输检查365

六、森林资源调查366

七、育林基金管理367

第三节 农村能源369

一、能源资源369

二、能源开发369

第六篇 水利·电力375

第一章 水利375

第一节 水利管理376

一、机构设置376

二、水利工程管理376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378

一、引水工程378

二、蓄水工程379

三、提水工程382

第三节 水土保持383

一、水土流失383

二、水土流失治理384

第四节 水域资源与利用386

一、水域资源386

二、苗种繁育386

三、淡水养殖387

四、捕捞387

第五节 防汛抗旱388

一、组织机构388

二、防洪措施388

三、抗洪救灾390

四、抗旱保收391

第二章 电力392

第一节 电力管理392

一、机构设置392

二、电力管理394

第二节 电力建设395

一、火力发电395

二、水力发电399

三、线路建设403

四、电气化县建设411

第三节 电力供应411

一、工业用电412

二、农业用电412

三、生活用电413

第七篇 工业418

第一章 工业体制418

第一节 私营工业419

一、私营工业演变419

二、主要私营企业420

第二节 集体工业420

一、县营集体工业420

二、乡镇集体工业422

三、村队办集体工业423

四、街道与校办集体工业423

第三节 全民工业424

一、县营工业424

二、市营工业425

三、其他国有工业425

第二章 行业结构427

第一节 煤炭工业427

一、煤炭资源427

二、煤炭生产427

第二节 钢铁工业430

一、铁矿资源430

二、钢铁生产431

第三节 采掘工业433

一、有色金属矿生产433

二、非金属矿生产434

第四节 建材工业436

一、砖瓦生产436

二、石灰生产436

三、水泥及水泥制品生产437

四、陶瓷生产438

第五节 制造工业438

一、机械制造438

二、冶炼生产439

三、金属加工业439

四、造纸业440

五、印刷业440

六、木制品加工业440

第六节 化学与医药工业441

一、化工生产441

二、塑料制品生产442

三、橡胶制品生产442

四、涂料生产442

五、中药生产443

第七节 轻纺工业443

一、纺织业443

二、缝纫业444

三、制鞋业445

四、皮革加工446

五、火柴生产446

六、烟花爆竹生产446

第八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447

一、粮米加工447

二、油料加工447

三、食品加工448

四、酿酒业449

五、饮料加工450

六、饲料加工450

第三章 管理与经营45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2

一、机构设置452

二、管理形式453

第二节 企业内部管理453

一、生产管理453

二、技术与质量管理454

三、财务管理455

第四章 工业企业改革456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457

一、经营管理机制的转变457

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458

第二节 全民、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改革459

一、县营工业企业改革459

二、乡镇工业企业改革461

第八篇 交通·邮电467

第一章 交通运输467

第一节 公路运输468

一、道路468

二、桥涵隧道487

三、运输493

四、运具498

五、管理500

第二节 铁路运输506

一、线路507

二、运输508

第三节 水路运输509

一、水路510

二、运具511

三、运输513

四、运费513

五、渡口514

第二章 邮政5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517

一、驿站517

二、大清邮政局517

三、本溪湖邮政局517

四、本溪县邮电局518

五、本溪县邮政局520

第二节 邮政业务520

一、函件业务520

二、包裹业务525

三、快递业务529

四、汇兑业务530

五、报刊发行业务531

六、机要通信业务533

七、邮政储蓄业务534

八、集邮业务535

第三节 邮政网络535

一、邮路535

二、投递路线537

第四节 邮政设施538

一、运输设施538

二、营业设施539

第三章 电信5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540

一、电话局540

二、邮电局541

三、电信局541

四、移动通信分公司542

五、联通分公司542

第二节 电信业务542

一、电报542

二、电话546

三、移动电话554

第三节 通信设备555

一、电报电路设施555

二、电话电路设施555

三、移动电话设施560

第九篇 商业563

第一章 商业体制与管理563

第一节 私营商业564

一、私营商业演变564

二、私营商业发展590

第二节 集体商业591

一、公私合营商业591

二、集体商业591

第三节 农村商业592

一、农村合作社592

二、供销合作社联合社593

第四节 国有商业594

一、碱厂贸易公司594

二、百货公司595

三、商业企业公司595

第五节 机构与管理596

一、管理机构596

二、管理体制600

第二章 商品流通604

第一节 采购604

一、工业品采购604

二、粮油征购606

三、粮油调拨610

四、农副产品收购612

五、废旧物资回收615

第二节 供应616

一、日用商品供应616

二、副食品供应619

三、粮油供应620

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626

五、工业生产资料供应627

第三节 出口贸易629

一、管理机构630

二、对外贸易630

第四节 集市贸易631

一、集市种类632

二、集市分布632

三、集市规模633

第三章 饮食服务业635

第一节 饮食业635

一、个体饭店635

二、集体饭店636

三、国营饭店636

第二节 服务业638

一、旅店、客栈、大车店638

二、理发业638

三、照相业639

四、浴池业639

附:640

一、商幌640

二、旧商业行话与行俗642

三、旧商业术语643

四、商业谚语643

五、商业楹联643

第十篇 工商·物价·技术监督647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6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648

一、机构设置648

二、行业组织机构649

第二节 工商业务管理650

一、市场管理650

二、个体与私营企业管理655

三、企业登记管理658

四、经济合同管理661

五、商标管理664

六、广告管理666

第三节 行业组织活动纪略668

一、个体协会668

二、私营企业协会669

三、消费者委员会669

第二章 物价管理6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671

一、工商科与物价委员会671

二、物价局672

第二节 物价政策672

一、自由物价672

二、“廉价政策”与“经济统制”价格672

三、平抑物价673

四、计划价格674

五、市场价格675

第三节 商品价格677

一、农产品价格677

二、主要日用工业品价格682

三、非商品收费价格685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685

一、依法管理685

二、物价监督687

三、价格调节基金688

四、价格评估688

第三章 技术监督6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690

一、计量管理所690

二、标准计量管理局690

三、技术监督局691

第二节 计量监督管理691

一、计量制度691

二、计量器具692

三、计量器具检定693

四、计量器具修理695

五、计量标准认定696

六、工商企业计量定级与升级696

七、开展物价计量评比活动697

八、计量监督检查697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699

一、产品质量鉴定699

二、开展产品创优活动702

三、开展质量评选活动703

四、质量监督检查703

第四节 标准化监督管理705

一、企业普查705

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708

三、食品标签管理708

四、标准化检查708

第十一篇 财政·金融713

第一章 财政7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713

一、管理机构713

二、财政管理体制714

三、财政监督714

第二节 财政收入716

一、熟地与田赋716

二、企业税收716

三、债券718

第三节 财政支出729

一、行政事业费类729

二、经济建设类730

第四节 审计739

一、管理机构739

二、财务收支审计739

三、专项资金审计739

四、财政资金审计740

第二章 税务741

第一节 税务管理741

一、管理机构741

二、税务检查743

第二节 税种744

一、田赋杂捐杂税744

二、工商税744

三、国家税种与地方税种744

第三节 税收749

一、税收收入749

二、税收减免756

第三章 金融757

第一节 机构设置757

一、私营金融机构757

二、官办金融机构758

三、人民金融机构758

第二节 货币762

一、货币种类762

二、货币流通764

三、货币管理765

第三节 存款767

一、财政存款767

二、企业存款770

三、储户存款771

四、农村存款775

第四节 贷款777

一、工商贷款777

二、农业贷款779

三、建设贷款782

第四章 保险784

第一节 机构设置785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本溪县支公司785

二、中保(集团)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县支公司785

三、本溪县社会保险公司785

第二节 保险业务785

一、财产保险785

二、人身保险786

三、劳动保险786

第十二篇 城乡建设796

第一章 县城建设796

第一节 房屋796

一、设计施工796

二、技术设备798

三、建筑面积798

四、建筑结构800

五、房产管理801

六、工程监督802

第二节 基础设施802

一、街802

二、路804

三、路灯804

四、供水806

五、排水808

六、供暖809

七、供燃810

八、环境卫生810

九、县城绿化811

第二章 乡村建设812

第一节 房屋812

一、宅地管理812

二、民宅建筑812

三、公共建筑813

第二节 基础设施814

一、饮水814

二、照明815

三、乡道建设816

第三章 环境保护817

第一节 污染817

一、大气污染817

二、水质污染819

三、噪声污染822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823

第二节 治理823

一、大气污染防治823

二、水质污染防治823

三、噪声污染防治824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824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与规划826

第一节 管理机构826

一、城乡建设管理机构826

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827

第二节 建设规划827

一、县城建设规划827

二、乡镇建设规划8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