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淑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746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汉语-句法结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研究目标5
第三节 研究方法6
一、内省法6
二、溯因推理法7
第四节 研究意义8
一、理论意义8
二、实践意义9
第五节 本书结构10
第二章 语法转喻研究概观12
第一节 概念转喻的研究现状12
第二节 语法转喻的宏观研究13
一、Jakobson的研究14
二、Ruiz de Mendoza及其合作者的研究16
三、Panther & Thornburg的研究20
四、Langacker的研究24
五、Brdar & Brdar-Szabo的研究25
六、Waltereit的研究28
七、国内部分学者的研究29
第三节 语法转喻的微观研究33
一、词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33
二、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34
三、语法转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35
第四节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36
第五节 小结38
第三章 语法转喻的理论描述39
第一节 语法转喻的界定39
一、现有语法转喻的定义及不足39
二、语法转喻的工作定义43
第二节 语法转喻产生的动因45
一、哲学基础45
二、心理学基础48
三、语言学基础50
第三节 语法转喻的本质特征53
一、语法转喻的概念性54
二、语法转喻的语法效用55
三、语法转喻与语法隐喻的区别60
四、语法转喻与其他转喻类型的关系63
第四节 语法转喻的功能68
一、语法转喻是语法结构意义建构的基本原则68
二、语法转喻是语言创新表达的认知理据69
三、语法转喻是一种句法策略72
第五节 语法转喻始源的实现方式73
第六节 小结77
第四章 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和操作过程79
第一节 概念转喻的操作机制79
一、转喻映射观79
二、转喻凸显观82
三、心理可及观83
四、本研究中概念转喻的操作机制85
第二节 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89
一、运作模式的提出89
二、概念转喻与语法的互动关系90
三、语法转喻链95
四、语境对语法转喻操作的调控作用97
第三节 语法转喻操作的具体过程100
一、对句法成分分布产生影响的语法转喻操作过程100
二、对整体句法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语法转喻操作过程102
第四节 小结103
第五章 语法转喻与汉语动结式105
第一节 汉语动结式的研究概况105
第二节 动结式生成的认知模式106
一、句法结构生成的认知模式106
二、动结式的生成过程107
第三节 动结式生成的语法转喻分析109
第四节 认识性动结式的生成动因分析111
第五节 动结式致事的语法转喻研究113
一、动结式致事的分类114
二、非典型内在致事的语法转喻分析116
三、语法转喻操作的句法和语义限制123
四、语法转喻操作中语境因素的影响126
五、非典型外在致事的语法转喻分析127
第六节 小结128
第六章 语法转喻与汉语形容词谓语祈使句130
第一节 形容词谓语祈使句的研究概况130
第二节 语法转喻与“形容词+点”祈使结构131
一、“形容词+点”祈使结构的句法特征131
二、“形容词+点”祈使结构的生成机制133
三、语法转喻操作的动因134
四、“形容词+点”祈使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类别136
五、语境对语法转喻操作的调控作用139
第三节 “形容词+点”祈使结构为什么不能看做动词“V”的省略140
第四节 小结141
第七章 语法转喻与汉语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变换142
第一节 汉语动宾结构中名词性宾语类型的多样性142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及存在的不足143
第三节 宾语变换的语法转喻视角144
第四节 关系项名词实体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47
一、名词的本体知识148
二、关系项名词实体所体现的转喻关系149
三、解构宾语变换的转喻机制151
第五节 宾语语义角色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52
一、邻近性与动作ICM152
二、宾语语义角色变换的语法转喻运作模式153
三、工具宾语的语法转喻分析155
四、处所宾语的语法转喻分析163
五、动宾结构的语法化169
第六节 关系项动词语义发生转喻导致的宾语变换171
一、动词语义发生转喻的具体操作过程172
二、动词语义发生转喻和宾语变换173
第七节 小结176
第八章 结论178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178
第二节 问题和展望181
参考文献184
后记207
热门推荐
- 3052242.html
- 1504029.html
- 771229.html
- 2993114.html
- 438088.html
- 3445629.html
- 815562.html
- 2015123.html
- 3425750.html
- 156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7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5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0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9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1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1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