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微格教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微格教学
  • 胡志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91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化学课-微格教学-师范大学-教材;化学课-微格教学-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微格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微格教学简介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1

一、什么是微格教学1

二、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2

三、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5

四、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7

五、微格教学的作用9

第二节 微格教学的开展模式10

一、美国模式10

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模式12

三、英国模式14

四、对各国微格教学模式的分析17

五、我国的微格教研模式19

第三节 微格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20

一、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20

二、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21

第四节 微格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22

一、理论学习和辅导22

二、教学技能分析23

三、组织示范观摩23

四、指导备课24

五、角色扮演24

六、反馈评议25

七、修改教案,反复训练26

第五节 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与反馈26

一、微格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2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9

三、微格教学评价的实施30

四、微格教学中的反馈35

思考与练习36

第二章 微格教室的组成与使用37

第一节 微格教室的组成37

一、微格教室的特点37

二、微格教室的设计38

三、微格教室常用设备39

第二节 福建师范大学微格教室的使用40

一、微格教室系统的构成40

二、微格教室设备的使用45

三、微格教学过程的控制47

四、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软件的使用54

思考与练习58

第三章 化学教学设计技能5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59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59

二、教学设计的作用60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61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61

五、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62

第二节 化学教学设计的内容63

一、前端分析63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70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73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80

第三节 化学教学设计案例80

第四节 化学教学设计技能的评价102

思考与练习103

第四章 导课技能104

第一节 导课技能的含义104

一、什么是导课技能104

二、化学导课技能的作用104

三、化学导课技能的构成要素106

第二节 化学导课技能的设计109

一、借旧引新导入法109

二、实验导入法110

三、悬念导入法111

四、故事引入法112

五、情感导课112

六、实例导课113

七、史料导课113

八、谜语导课114

九、对比导课114

十、直接导课115

十一、多媒体导课115

十二、习题导课115

十三、散文式导入116

第三节 化学导课技能的应用116

一、导课的基本原则116

二、导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8

第四节 化学导课技能的评价119

思考与练习120

第五章 提问技能121

第一节 提问技能的含义121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121

二、提问的目的与功能121

三、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123

四、提问技能的类型124

第二节 提问技能的设计128

一、于导课伊始时提问128

二、于重点难点处提问128

三、于教材的衔接处提问128

四、于枯燥乏味处提问129

五、于结尾处提问129

第三节 提问技能的应用129

一、提问的原则129

二、提问的要点130

三、提问的方法131

四、提问的技巧132

第四节 提问技能的评价134

思考与练习136

第六章 课堂调控技能137

第一节 课堂调控技能的含义137

一、课堂失控与课堂调控的定义137

二、课堂调控的作用138

三、课堂调控的类型140

四、课堂调控的要素142

第二节 课堂调控技能的设计143

一、管理性组织课堂教学143

二、对课堂秩序的组织管理143

三、对个别学生的组织管理144

四、指导性组织课堂教学144

第三节 课堂调控技能的应用146

一、课堂调控技能的方法和技巧146

二、课堂调控技能的要点147

第四节 课堂调控技能的评价149

思考与练习151

第七章 强化技能152

第一节 强化技能的含义152

一、什么是强化技能152

二、强化技能的功能153

三、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153

四、强化技能的类型154

第二节 强化技能的应用156

一、强化技能教案案例156

二、强化技能的应用要求158

三、应用强化技能的原则159

第三节 强化技能的评价159

思考与练习160

第八章 变化技能161

第一节 变化技能的含义161

一、什么是变化技能161

二、变化技能的功能161

三、变化技能的类型162

四、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166

第二节 变化技能的设计166

一、目的性166

二、有效性167

三、灵活性167

第三节 变化技能的应用167

第四节 变化技能的评价168

思考与练习169

第九章 演示技能170

第一节 演示技能的含义170

一、什么是演示技能170

二、演示技能的功能170

三、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171

四、演示技能的类型174

第二节 演示技能的应用178

一、演示技能教案案例178

二、演示技能的应用要点179

第三节 演示技能的评价180

思考与练习181

第十章 化学多媒体教学技能182

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概述182

一、多媒体教学的兴起182

二、多媒体的分类183

三、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与影响183

四、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185

五、多媒体教学的原则187

第二节 化学复习课中的多媒体教学189

一、梳理化学知识189

二、阐释微观理论190

三、巩固化学实验190

四、再现化工生产过程191

五、增强复习测试功能191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91

一、教学课件的制作191

二、多媒体的应用192

第四节 多媒体教学技能的评价224

思考与练习224

第十一章 化学结课技能225

第一节 化学结课技能的含义225

一、什么是化学结课技能225

二、化学结课技能的作用和功能226

三、化学结课技能的构成要素227

四、化学结课技能的类型228

第二节 化学结课技能的设计234

第三节 结课技能的应用235

一、结课技能教学案例235

二、化学结课技能的方式和方法237

三、把握结课时机240

四、化学结课技能的原则与注意事项243

第四节 化学结课技能的评价246

思考与练习247

第十二章 化学板书板画技能248

第一节 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含义248

一、什么是化学板书板画技能248

二、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作用、特点和功能249

三、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类型254

四、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要素259

五、化学板书板画的使用形式261

第二节 化学板书板画的设计262

一、化学板书板画的设计262

二、化学板书板画的书写263

三、板书设计原则263

四、化学板书板画的设计要求264

五、把握好多媒体课件与化学板书板画的关系266

六、教学化学板书板画的心理影响266

第三节 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应用268

一、化学板书板画的书写268

二、化学板书板画技能271

四、化学板书板画板技能的训练275

五、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应用要点276

六、化学板书板画技巧276

七、化学教师课堂板书常见错误分类277

八、化学板书板画的原则279

第四节 化学板书板画技能的评价281

思考与练习281

第十三章 说课技能282

第一节 说课技能的含义282

一、什么是说课282

二、说课的特点和作用283

三、说课的类型284

第二节 说课的设计285

一、说教材285

二、说教法286

三、说学法286

四、说教学程序287

第三节 说课技能的应用288

一、说课的技巧288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296

三、说课的注意事项297

第四节 说课的评价299

一、评说课的原则300

二、说课量化评价表300

三、说课评价案例301

思考与练习318

第十四章 评课技能319

第一节 评课技能的含义319

一、什么是评课319

二、评课的作用320

三、评课的类型320

第二节 评课的内容和要求323

一、评教学思想323

二、评教学态度324

三、评教学目标324

四、评教材处理325

五、评教学程序325

六、评教学方法和手段326

七、评学法指导327

八、评教学实效327

九、评教师教学基本功327

第三节 评课的程序和方法328

一、准备阶段328

二、听课阶段333

三、课后调研、整理阶段334

四、评课阶段335

第四节 评课技能的评价338

一、评课技能评价量表338

二、评课案例339

思考与练习346

参考文献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