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地质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文地质学基础
  • 王大纯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3038·教23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文地质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言1

第一节 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

第二节 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及展望3

第一章 自然界的水循环7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7

第二节 与水循环有关的气象因素9

一、大气圈的结构9

二、大气的热源9

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10

第三节 径流11

第四节 我国水循环概况13

第二章 地下水的赋存15

第一节 岩石中的空隙和水分15

一、岩石中的空隙15

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18

三、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21

第二节 包气带和饱水带23

第三节 含水层和隔水层24

第四节 地下水分类25

第五节 潜水、承压水及上层滞水26

一、潜水26

二、承压水27

三、上层滞水30

第三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1

第一节 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1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31

二、非线性渗透定律33

第二节 流网34

第三节 结合水的运动规律35

第四节 包气带水的运动规律36

一、毛细现象的实质37

二、包气带水分分布及运动规律40

第四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42

第一节 概述42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42

一、地下水中主要气体成分43

二、地下水中主要离子成分43

三、地下水中的其它成分45

第三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46

一、溶滤作用46

四、地下水的总矿化度及化学成分表示式46

二、浓缩作用48

三、脱碳酸作用49

四、脱硫酸作用49

五、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49

六、混合作用50

七、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中的作用50

第四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50

一、溶滤水51

二、沉积水52

三、内生水53

第五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53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内容53

二、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与图示方法54

第五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57

第一节 地下水的补给57

一、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57

二、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59

三、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60

五、含水层之间的补给63

四、凝结水的补给63

六、地下水的其它补给来源64

七、补给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65

第二节 地下水的排泄66

一、泉66

二、泄流68

三、蒸发70

第三节 地下水的径流71

一、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径流系统71

二、地下水径流强度与水质73

三、地下径流模数74

第六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75

第一节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概念75

第二节 地下水动态75

一、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天然因素75

二、地下水天然动态类型77

三、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78

第三节 地下水均衡80

一、均衡区与均衡期80

二、水均衡方程式81

三、潜水均衡方程式81

五、大区域地下水均衡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82

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均衡82

第一节 不同成因沉积物中的地下水85

一、洪积物中的地下水85

第七章 孔隙水85

二、冲积物中的地下水86

三、湖积物中的地下水88

四、滨海三角洲沉积物中的地下水88

五、黄土中的地下水89

六、冰碛及冰川沉积物中的地下水90

第二节 孔隙含水系统实例分析91

一、沉积成岩过程中承压含水系统骨架的变化95

第三节 孔隙承压水的某些特点95

二、沉降盆地与平原中松散沉积物含水系统中水的变化96

第八章 裂隙水98

第一节 概述98

第二节 成岩裂隙水99

第三节 风化裂隙水99

第四节 构造裂隙水100

一、构造裂隙的发育规律与岩层透水性100

二、裂隙含水系统101

三、构造裂隙水的某些其它特点102

四、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103

第九章 岩溶水105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105

一、碳酸盐岩的成分与结构105

二、岩石透水性106

三、碳酸盐的溶解过程与水的侵蚀度106

四、地下水径流强度107

五、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107

第二节 差异性溶蚀与地下河系化108

第三节 岩溶发育与岩溶水的分带性110

第四节 岩溶水的特征112

一、岩溶含水介质的特征112

二、岩溶水的运动特征113

三、岩溶水的补给、排泄与动态113

四、岩溶水的化学特征115

第十章 特殊类型地下水116

第一节 地下热水116

一、地壳的地温分布116

二、地球结构、地热来源与传输117

三、地热异常117

四、地热田118

五、地下热水的化学特征120

第二节 矿水121

第三节 卤水122

第四节 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123

一、多年冻土区的地下水123

二、冰椎125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特征126

一、系统性126

第十一章 地下水资源分析及其开发管理126

二、可恢复性128

三、可宝贵性129

四、复杂性130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分类及其应用131

一、地下水资源分类131

二、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134

第三节 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35

一、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135

二、矿山排水与供水的矛盾135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136

三、地表蓄水、排水和用水的矛盾136

一、地下水含水系统的划分与管理137

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与规划137

三、人工补给地下水138

四、跨流域调配水资源问题139

第十二章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141

第一节 概述141

第二节 开发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142

一、国内外开发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状况142

二、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142

第三节 海水入侵淡含水层144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与水源保护145

第十三章 地下水调查概要147

第一节 地下水调查要点147

第二节 水文地质图151

第三节 调查与研究地下水的技术方法简介153

一、地球物理勘探方法153

二、遥感技术153

三、同位素技术154

四、数学地质156

参考文献1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