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商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商法
  • 高在敏,王延川,程淑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616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商法-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商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商法总论3

第一章 商法概说3

第一节 商法的概念、特点及分类3

一、商法的概念3

【评注】 英美法系国家的商法概念3

二、商法的特点4

三、商法的分类6

第二节 商法的对象与方法7

一、商法的对象7

二、商法的方法9

一、商法基本原则的界定12

第三节 商法的基本原则12

二、商法基本原则之罗列13

第四节 商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7

一、商法的邻近部门法界定17

二、商法与企业法18

三、商法与劳动法20

四、商法与经济法21

五、商法与民法22

第五节 民商关系的立法体制25

一、民商关系的立法体制概说25

二、民商分立立法体制26

【评注】 民商分立立法体制的价值26

三、民商合一立法体制27

【评注】 世界各国民商合一立法体制的状况28

四、“分”“合”折中立法体制29

【评注】 中国采取分合折中体制的直接原因及其驳斥29

第二章 商事法律关系32

第一节 立法确认商事关系的缘由以及其在古代之演进32

一、立法确认商事关系的缘由32

【探讨】 法律确认商事关系的意义34

二、立法确认商事关系的古时演进35

第二节 近现代商法关于商事关系的确认40

一、商事关系确认与商法的法典化40

二、纯粹的商行为主义标准41

【探讨】 折中主义标准43

三、新商人主义标准44

第三节 商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分类48

一、商事法律关系的概念48

【探讨】 商事法律关系的立法结构模式50

二、商事法律关系的分类53

第三章 商主体56

第一节 商主体概述56

一、商主体的概念与特征56

【评注】 商主体的概念界定56

二、商主体资格认定之标准58

【评注】 实质主义标准的缺陷及其立法转向59

【评注】 主观主义标准确定商主体资格的特点61

一、商事人格62

第二节 商事人格与商事能力62

【评注】 公司人格的本质及意义63

二、商事能力64

【评注】 我国的营业执照制度66

【探讨】 对商法人成员有限责任能力的个案否认68

第三节 商主体的分类69

一、必然商人与创制商人69

二、必登商人、任登商人、误登商人、形式商人与表见商人70

三、大商人与小商人72

四、商个人、商合伙和商法人74

【评注】 我国的商个人类型74

【评注】 合伙的法律地位75

第四章 商主体的事实构成要件79

第一节 商事企业79

一、商事企业概述79

【探讨】 经济学与法学中企业关注点之不同80

二、商事企业转让与处分84

第二节 商业名称89

一、商业名称概述89

【评注】 商业名称选用原则的发展趋势91

二、商业名称权概述93

【评注】 我国的相关规定96

【评注】 我国商业名称的转让100

一、商业账簿概述102

第三节 商业账簿102

【评注】 我国商业名称法律体系的现状102

【评注】 广义账簿与狭义账簿的区别103

【评注】 各国商业账簿制度发展的趋势107

二、商业账簿的设置108

【评注】 商业账簿设置原则的转变109

第四节 商业登记113

一、商业登记概述113

【探讨】 商业登记的目的是否在于赋予商主体资格?114

【探讨】 商业登记是否为公法行为?115

二、商业登记的法源形式与主管机关117

三、商业登记的范围与种类118

【评注】 我国的商业登记对象119

四、商业登记的程序120

五、商业登记的效力124

【探讨】 商业登记与商主体成立之关系126

第五章 商行为129

第一节 商行为概述129

一、商行为概念界定129

【探讨】 《法国商法典》是否以客观主义标准来界定商行为?130

【评注】 商行为界定标准的趋势131

二、商行为的特征132

【探讨】 商行为的特征中是否包括营利目的133

三、商行为的性质134

【评注】 商行为等同于商事法律行为?135

【评注】 不正当竞争行为135

四、商行为的分类136

【评注】 单方商行为的机理及影响137

【评注】 绝对商行为是否与主观主义标准相冲突?139

【评注】 推定商行为的作用142

第二节 商事代理144

一、商事代理概述144

二、商业使用人之代理145

三、代理商之代理149

第三节 商事财产权行为153

一、商法上的债权行为153

二、商事物权行为159

第四节 典型商事特别营业之罗列161

一、居间营业161

【评注】 我国《合同法》中的“居间合同”与我国的居间人、居间营业163

二、行纪营业164

三、运输营业167

【评注】 提货单的流通性169

四、仓库营业171

【评注】 仓单的性质172

第二编 公司法179

第六章 公司法概说179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179

一、公司的沿革179

【评注】 公司何以产生181

二、公司法体系182

【探讨】 公司法的私法性质183

三、公司法的性质183

第二节 公司概念及当代修正184

一、社团性186

【探讨】 各国对一人公司存废之态度188

【评注】 对于一人公司存废学说的点评188

【评注】 国有独资公司189

二、营利性190

【评注】 我国对于公司职工的保护192

三、法人性193

【探讨】 对有限责任的批评194

【评注】 刺穿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196

【评注】 对于股东有限责任的保守199

二、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201

第三节 公司的分类201

一、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与人合兼资合公司201

【探讨】 公司种类之变革203

三、闭锁公司与公开公司203

四、母公司与子公司204

五、本公司与分公司204

六、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205

第七章 公司人格的产生与效果207

第一节 公司人格成就的要件207

一、公司人格的实体要件207

【探讨】 发起人的法律地位209

【评注】 英美法国家的二元章程制度214

二、公司人格的形式要件217

【探讨】 公司营业执照的存废224

【探讨】 设立中的公司地位224

【评注】 我国公司设立瑕疵制度227

第二节 公司人格的效果——公司的能力228

一、公司的权利能力228

【评注】 我国的相关规定233

【探讨】 越权行为的性质234

【评注】 我国的现状236

二、公司的行为能力237

【评注】 我国的法定代表人制度239

三、公司的责任能力240

一、公司合并概述244

第八章 公司的重组与解散244

第一节 公司的合并244

【探讨】 公司合并仅仅是法律行为吗?245

【探讨】 公司合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245

【探讨】 公司合并的性质247

二、公司合并的程序248

三、公司合并的效果251

四、公司合并的无效252

第二节 公司的分立253

一、公司分立概述253

二、公司分立的程序254

四、公司分立的无效256

三、公司分立的效果256

一、公司变更概述257

第三节 公司的变更257

二、公司变更的程序258

三、公司变更的效果259

四、公司变更的无效259

第四节 章程的变更260

一、章程变更概述260

二、章程变更的原则及限制260

三、章程变更的程序260

第五节 公司的解散261

一、概述261

四、章程变更的效力261

【评注】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解散情形262

二、程序263

【探讨】清算期间公司的性质266

第九章 公司的融资及资本维持269

第一节 公司资本及其融资269

一、资本概述269

二、公司的融资270

【评注】 我国的出资方式274

第二节 公司资本的表现形式275

一、持分与股单275

二、股份与股票278

【评注】股东名册的意义278

三、公司债284

第三节 公司资本之维持287

一、资本维持之前提:资本确定原则287

【评注】 对法定资本制与授权资本制的深层分析289

【评注】 我国的资本制度290

二、资本维持本论291

三、资本维持之保障:资本不变原则295

第十章 公司组织的结构及权力分配302

第一节 股东会304

一、股东会概述304

二、股东概述305

【评注】 所有权说与债权说306

【探讨】 股东会职能的最新发展310

【探讨】 股东平等原则的区分313

第二节 董事会317

一、董事会的概念及特征317

二、董事概述318

三、董事的权限、义务及责任321

【评注】 忠实义务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324

四、董事会会议328

第三节 监事会330

一、监事会的概念及特征330

【评注】 独立董事制度331

二、监事会会议332

三、监事333

第三编 证券法341

第十一章 证券法概述341

第一节 证券法中的“证券”341

一、证券的含义341

二、证券的特征344

【评注】 我国的证券立法344

第二节 证券法律关系345

一、证券法律关系确定的依据345

二、证券公司347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50

第三节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350

【探讨】 “三公”原则的理论基础351

【评注】 我国《证券法》的“信息公开制度”353

【评注】 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问题355

二、证券法的其他原则356

【探讨】 证券监管与行业自律357

第十二章 证券发行制度362

第一节 证券发行概述362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362

二、证券发行的种类362

第二节 证券承销364

一、证券承销的概念364

二、证券承销中的法律关系365

【评注】 证券公司的业务分离与包销方式的证券承销366

第十三章 证券交易制度368

第一节 证券上市368

一、证券上市的条件368

二、证券上市的程序368

第二节 证券交易369

一、概述369

【探讨】 上市公司对内部人员实施短线交易收益的“归入权”371

二、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372

【探讨】 内幕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372

【评注】 内幕人员的范围374

【探讨】 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责任377

【探讨】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法律问题381

三、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上市公司收购382

【探讨】 对上市公司收购进行监管和法律特别规定的原因383

【探讨】 宝延风波与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一致行动人”385

【评注】 收购要约与要约收购385

【评注】 收购与反收购389

四、证券交易所390

【评注】 证券交易所的功能和作用392

五、证券交易的服务机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和其他证券交易服务机构393

第四编 破产法401

第十四章 破产概述与破产程序的启动401

第一节 破产概述401

一、破产的含义401

【探讨】 破产法的价值目标404

二、破产程序与一般民事执行程序的区别405

第二节 破产程序的启动407

一、破产原因407

【评注】 破产原因的立法例407

二、破产能力409

【探讨】 自然人的破产能力410

三、破产申请与受理412

【评注】 从破产案件的受理条件看破产欺诈的司法预防417

四、债权人会议418

【探讨】 债权人会议制度的性质420

一、破产宣告的含义423

第一节 破产宣告423

第十五章 破产宣告与清算423

二、破产宣告的效力424

【探讨】 破产宣告对债务人身份的具体影响424

第二节 破产财产的清算与分配426

一、破产管理人(清算组)426

【探讨】 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428

二、破产财产429

【评注】 确定破产财产的“固定主义”和“膨胀主义”430

【探讨】 联营企业破产时破产财产的确定432

【评注】 担保物权对债权人的意义433

【探讨】 别除权的基础和实现433

【评注】 破产法上的撤销权与民法(合同法)上的撤销权437

【评注】 撤销权与破产无效行为439

【探讨】 破产责任的承担440

三、破产债权442

【评注】 有关破产债权的实务探讨445

【探讨】 破产法中的抵销权与民法中的抵销权的区别449

【评注】 破产抵销权的禁止450

四、破产财产的分配450

【探讨】 相关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中的顺位453

第十六章 破产整顿、和解461

一、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整顿制度461

二、我国的和解制度462

【评注】 和解协议463

【探讨】 和解债权的处理方式464

三、重整制度465

【探讨】 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制度的区别467

第五编 保险法473

第十七章 保险法的基本原理473

第一节 保险概述473

一、保险的概念473

二、保险制度施行的条件475

【探讨】 风险和保险对象476

第二节 保险商概述479

一、保险商的组织形式479

【探讨】 保险公司设立的特许制480

【探讨】 我国的保险业监管的必要性483

二、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监管483

三、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487

第十八章 保险合同489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489

一、保险合同的特征489

二、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及保险术语492

【探讨】 肇事者驾驶盗窃所得车辆并逃逸,受害人能否获得保险补偿494

三、保险合同的分类496

【探讨】 人身保险合同与财产保险合同的区别499

【探讨】 保险代位权与不真正连带之债502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504

一、保险利益原则504

【探讨】 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和具体体现505

二、近因原则507

【探讨】 近因原则的意义和认定508

三、最大诚信原则510

【探讨】 告知义务的履行511

【探讨】 弃权与禁止反言的意义514

四、损失补偿原则515

【探讨】 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516

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运作518

一、保险合同的成立518

【探讨】 保险合同的形式519

二、保险合同的有效和生效519

【探讨】 人寿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控制521

三、保险合同的履行522

【探讨】 投保人不按期缴纳保险费的法律后果522

四、保险合同的变更和终止526

【探讨】 保险合同的解除526

第六编 票据法533

第十九章 票据概述533

第一节 票据的基础知识533

一、票据的概念533

【探讨】 票据本质的辨析534

二、票据的特征537

三、票据的种类539

【评注】 票据的抽象性、文义性和要式性539

【探讨】 票据的作用及机理541

第二节 票据基础法律关系、票据关系和非票据关系542

【探讨】 与票据有关的法律关系542

一、票据关系543

二、票据的基础关系544

【评注】 票据关系的类型法定与票据原因关系的多样性544

【探讨】 票据关系与其原因关系的关系545

【探讨】 票据关系与其资金关系的关系547

【探讨】 票据关系与其预约关系的关系548

三、票据上的非票据关系548

【评注】 票据的抽象性(无因性)549

一、票据行为概述554

第一节 票据行为的基本概念554

第二十章 票据行为554

【评注】 狭义票据行为与民法中法律行为的异同555

【探讨】 票据行为的性质555

【评注】 票据行为的要式性、文义性和独立性556

二、狭义票据行为概述559

【评注】 转让背书对于票据流通的便捷和安全之利562

【探讨】 票据背书的连续性564

【探讨】 票据保证与民法中保证的异同567

三、其他票据行为概述569

【评注】 付款人的审查义务570

【探讨】 票据代理与一般民事代理的异同572

【探讨】 票据伪造的责任承担574

【探讨】 票据变造的责任承担577

第二节 票据权利578

一、票据权利概述578

【评注】 票据权利的特征578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582

【探讨】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582

三、票据权利的对抗:票据抗辩584

【评注】 票据人的抗辩切断制度及其例外587

四、票据权利的消灭589

【评注】 票据权利消灭的民法补救措施:利益返还请求权589

五、失票救济590

后记5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