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文地质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乔长录,程建军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1706017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1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文地质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水文地质学的概念1
1.2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
1.3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1
1.4 水文地质学科的分支学科2
1.5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程2
1.6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特点5
1.7 当代水文地质学今后的研究方向6
思考题6
第2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7
2.1 地球中水的分布7
2.1.1 地球浅部层圈中水的分布7
2.1.2 地球深部层圈中水的分布9
2.2 地球中水的循环9
2.2.1 地质循环9
2.2.2 水文循环10
2.3 与水文循环有关的气象、水文因素11
2.3.1 主要气象因素12
2.3.2 水文因素12
2.4 水文循环的水量平衡12
2.4.1 水量平衡的概念12
2.4.2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13
2.4.3 流域水量平衡方程13
2.4.4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14
2.5 我国水文循环概况16
思考题16
第3章 岩土中的空隙和水17
3.1 岩土中的空隙17
3.1.1 孔隙18
3.1.2 裂隙19
3.1.3 溶隙19
3.2 岩土中的水20
3.2.1 结合水20
3.2.2 重力水20
3.2.3 毛细水21
3.2.4 气态水、固体水22
3.2.5 矿物中的水22
3.3 岩土的水理性质22
3.3.1 容水性22
3.3.2 含水性23
3.3.3 给水性23
3.3.4 持水性24
3.3.5 透水性24
3.3.6 储水性24
思考题25
第4章 地下水的赋存26
4.1 包气带和饱水带26
4.2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27
4.3 含水岩组与蓄水构造28
4.3.1 含水岩组28
4.3.2 蓄水构造28
4.4 地下水的分类29
4.4.1 包气带水29
4.4.2 潜水30
4.4.3 承压水32
4.4.4 潜水与承压水的相互转化35
思考题36
第5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37
5.1 渗流的基本概念37
5.2 渗流的驱动力38
5.3 渗流的基本定律39
5.3.1 线性渗透定律39
5.3.2 非线性渗透定律43
5.4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43
5.5 流网45
5.5.1 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46
5.5.2 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流网49
5.6 饱水黏性土中水的运动规律51
思考题52
第6章 包气带水53
6.1 毛细现象和毛细水53
6.1.1 毛细现象的本质53
6.1.2 毛细负压及其测定方法59
6.1.3 毛细上升高度与悬挂毛细水60
6.2 土壤水势及其组成61
6.3 包气带水的分布与运动规律62
6.3.1 包气带水的垂向分布特征62
6.3.2 包气带水运动的基本定律63
6.3.3 包气带水的数量与能量的关系——土壤水分特征曲线64
6.4 涉及包气带水的主要领域65
思考题66
第7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演变67
7.1 概述67
7.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68
7.2.1 主要气体成分68
7.2.2 主要离子成分68
7.2.3 环境同位素71
7.2.4 其他组分72
7.3 地下水中的微生物73
7.4 地下水的温度74
7.5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74
7.5.1 溶滤作用74
7.5.2 浓缩作用76
7.5.3 脱碳酸作用77
7.5.4 脱硫酸作用77
7.5.5 脱硝(氮)作用77
7.5.6 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78
7.5.7 混合作用78
7.5.8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78
7.6 地下水基本成因类型及其化学特征79
7.6.1 溶滤水79
7.6.2 沉积水80
7.6.3 内生水81
7.7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81
7.7.1 地下水化学分析内容81
7.7.2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库尔洛夫表示式81
7.7.3 地下水化学特征分类与图示方法82
思考题84
第8章 地下水系统及其循环特征85
8.1 地下水系统85
8.1.1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85
8.1.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的比较86
8.2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流动系统87
8.2.1 地下水含水系统87
8.2.2 地下水流动系统87
8.3 地下水补给88
8.3.1 大气降水补给89
8.3.2 地表水补给94
8.3.3 凝结水补给96
8.3.4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96
8.3.5 地下水人工补给96
8.4 地下水排泄97
8.4.1 泉98
8.4.2 泄流99
8.4.3 蒸散100
8.4.4 径流排泄101
8.4.5 人工排泄101
8.5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与排泄102
思考题104
第9章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105
9.1 概述105
9.2 地下水动态106
9.2.1 地下水动态形成机制106
9.2.2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106
9.2.3 天然地下水动态类型113
9.3 地下水均衡114
9.3.1 均衡区与均衡期114
9.3.2 水均衡方程114
9.3.3 潜水均衡方程115
9.3.4 大区域地下水均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16
9.4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关系118
思考题118
第10章 不同含水介质中地下水119
10.1 孔隙水119
10.1.1 冲洪积扇中的孔隙水120
10.1.2 冲积平原中的孔隙水121
10.1.3 湖积物中的孔隙水122
10.1.4 黄土区中的孔隙水123
10.2 裂隙水124
10.2.1 裂隙水的一般特征124
10.2.2 裂隙水的类型125
10.3 岩溶水132
10.3.1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132
10.3.2 岩溶水系统的演变133
10.3.3 岩溶水的特征134
10.3.4 我国南北方岩溶及岩溶水的差异135
思考题135
参考文献136
热门推荐
- 2263677.html
- 817867.html
- 3217847.html
- 333293.html
- 3459684.html
- 1199492.html
- 96187.html
- 1569447.html
- 812459.html
- 3071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7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7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2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0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4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0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