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
  • 姚素梅,刘战东,单长卷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0875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节水农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意义1

一、发展节水农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1

二、发展节水农业是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3

三、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

第二节 国内外节水农业发展动态6

一、国内节水农业发展动态6

二、国外节水农业发展动态7

第三节 节水农业的技术措施9

一、水源节水技术措施10

二、输水节水技术措施11

三、田间灌溉节水技术措施12

四、农艺节水技术措施13

五、节水农业管理技术措施14

第二章 作物水分生理学基础16

第一节 作物与水分的关系16

一、作物的含水量16

二、作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16

三、作物对水分状况的要求17

四、水分亏缺下作物与水分关系18

第二节 土壤与水分的关系21

一、土壤水分的类型21

二、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24

三、土壤水分的能态25

四、不同土壤的持水特性26

五、土壤水分的有效性27

第三节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27

一、根部吸水的主要区域27

二、根系吸水方式及其动力28

三、根部吸水的途径29

四、根系的提水作用30

五、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31

第四节 蒸腾作用32

一、蒸腾作用的概念33

二、蒸腾作用的部位34

三、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34

四、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35

五、蒸腾的指标36

六、降低蒸腾的途径36

第五节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37

一、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系统37

二、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37

三、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38

第六节 作物需水规律与合理灌溉40

一、农田水分消耗构成分析40

二、作物需水量及其确定41

三、作物需水规律43

四、合理灌溉的指标44

第三章 作物抗旱生理46

第一节 干旱的严重性及其概念、类型46

一、干旱的严重性46

二、干旱的概念与类型47

第二节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活动的影响48

一、渗透调节物质发生变化48

二、活性氧增加49

三、干旱胁迫对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50

四、光合作用受到抑制52

五、干旱胁迫对作物呼吸作用的影响53

六、干旱胁迫对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影响54

第三节 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5

一、干旱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55

二、干旱胁迫对作物品质的影响61

第四节 作物抗旱的生理机制63

一、形态抗旱机制64

二、渗透调节机制64

三、抗氧化机制65

四、内源激素调控机制66

五、气孔调控67

六、胁迫诱导蛋白67

第五节 作物抗旱鉴定指标及抗旱性评价方法69

一、作物抗旱鉴定指标69

二、抗旱性评价方法70

第四章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72

第一节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基本概念72

一、作物生产函数72

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73

第二节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数学模型75

一、静态模型75

二、动态模型77

第三节 作物缺水敏感指数λ的变化规律78

一、λ在全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78

二、λ的年际变化规律79

第五章 水源节水技术80

第一节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利用技术80

一、地表水资源的利用80

二、地下水资源的利用81

三、地表水地下水合理联合运用84

第二节 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85

一、微咸水的资源量85

二、微咸水的水质指标与作物耐盐能力86

三、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与作物产量的关系87

四、微咸水灌溉的方法88

第三节 再生水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90

一、再生水的概念90

二、再生水灌溉的优缺点90

三、再生水灌溉的方法91

第四节 旱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92

一、雨水集蓄农业利用的优点92

二、雨水集蓄农业利用的方式93

第五节 多水源(蓄、引、提)联合运用技术94

一、蓄水灌溉94

二、引水灌溉95

三、提水灌溉96

四、蓄引提结合灌溉96

第六章 输水节水技术99

第一节 渠道防渗技术99

一、渠道防渗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99

二、渠道防渗措施的基本技术要求101

第二节 管道输水工程技术105

一、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类型及特点105

二、管道输水系统的主要设备108

三、管道输水工程规划设计110

第七章 田间灌溉节水技术115

第一节 地面灌溉新技术115

一、节水型畦灌技术115

二、节水型沟灌技术121

三、地膜覆盖灌水技术125

四、波涌灌溉技术131

第二节 喷灌技术139

一、喷灌技术的优缺点139

二、喷灌系统的组成及分类140

三、喷灌的主要技术要素143

四、喷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148

第三节 微灌技术159

一、概述159

二、微灌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设备160

三、微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163

第四节 渗灌169

一、渗灌特点及其发展169

二、渗灌机理172

三、渗灌类型及系统组成175

第八章 田间农艺节水技术177

第一节 节水品种选育(筛选)技术177

一、节水高产农作物品种的概念和内涵177

二、节水品种的引种步骤和注意事项178

三、节水品种试验鉴定和合理布局179

四、节水品种繁育技术181

第二节 覆盖保墒技术182

一、地膜覆盖182

二、秸秆覆盖186

第三节 耕作保墒技术187

一、深耕188

二、深松190

三、川台地垄沟种植法191

四、水平等高耕作191

五、水平梯田192

六、等高沟垄种植法193

七、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194

第四节 化控节水技术195

一、保水剂196

二、蒸腾抑制剂198

三、土壤结构改良剂200

第九章 节水农业管理技术203

第一节 节水灌溉的优化灌溉制度203

一、节水灌溉最优灌溉制度的含义203

二、节水灌溉制度优化设计204

第二节 多种作物间灌溉水量优化分配207

一、农作物优化种植模式207

二、灌溉水量在多作物间全生育期的优化分配208

第三节 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210

一、土壤墒情监测方法与要求210

二、灌溉预报技术212

第四节 水资源的政策管理214

一、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215

二、实行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215

三、建立有效的协商和公众参与机制216

四、重视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环境217

五、建立完善的水法规体系217

六、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18

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