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景园林美学 简明读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风景园林美学 简明读本
  • 吕忠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576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园林艺术-景观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风景园林美学 简明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美学概论1

第一章 美学基本知识1

第一节 什么是美1

第二节 美学史略1

第三节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第二章 美的本质与特性5

第一节 美是什么5

第二节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7

第三节 美的价值本质8

第三章 美的形式11

第一节 美的内容与形式11

第二节 形式美的构成11

第三节 现实美15

第四节 自然美17

第五节 艺术美18

一、艺术美的本质19

二、艺术美分类20

三、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20

第四章 美的创造26

第一节 美的创造的实质26

一、审美理想的作用26

二、美的创造的基本条件26

第二节 现实美的创造27

一、现实美创造的基本原则27

二、现实美创造与物质文明的关系28

三、现实美创造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8

第三节 艺术美的创造29

一、艺术美创造与艺术家29

二、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30

三、艺术典型与意境的创造32

第二篇 园林美学34

第一章 园林发展史34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史34

一、黄帝起讫周朝34

二、春秋战国时期34

三、秦汉时期34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35

五、隋唐时期35

六、宋元时期36

七、明清时代37

第二节 外国园林史37

一、日本园林37

二、欧美园林39

三、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40

四、美国近、现代园林41

第三节 现代园林与发展趋势41

一、规模扩大,形式多样41

二、功能从以观赏为主向以生态为主的大目标转变42

三、组成元素发生变化42

四、寓意发生变化42

五、从位置上看,园林己从城市走向山野42

六、从风格和流派上看,风景园林将形成多元融合42

第二章 园林美历程45

第一节 秦汉以前45

第二节 魏晋至唐46

第三节 宋元明清47

第三章 中西园林及南北园林的美学比较53

第一节 中西园林系统比较53

第二节 南北园林系统比较55

第四章 园林要素赏美59

第一节 建筑之美59

一、园林建筑的结构形式59

二、园林建筑的物质材料60

三、个体建筑类型之一62

四、个体建筑类型之二64

五、个体建筑类型之三75

六、个体建筑的其他类型87

第二节 山水之美92

一、石头文化93

二、山的类型序列95

三、假山实例分析96

四、水的审美与艺术98

五、水体形态类型99

六、依水景观类型101

第三节 花木之美103

一、绿色与生态103

二、花木及其性格104

三、奇、古、名、雅112

第四节 天时之美115

一、季相美115

二、时景美116

第五章 园林艺术122

第一节 园林艺术造型的原则123

一、多样统一的原则123

二、协调与对比的原则123

三、对称与平衡的原则125

四、比例与尺度要求125

五、韵律与节奏的原则125

六、联系与分隔的原则126

第二节 造景与赏景127

一、框景127

二、借景127

三、障景128

四、对景128

五、隔景128

第三节 地形的艺术128

一、地形改造须知129

二、地形的艺术处理129

第四节 水景的艺术130

一、传统的水景艺术130

二、近代的水景艺术131

第五节 园路的艺术133

一、园路的形式133

二、园路的艺术设计134

三、停车场的设计136

第六节 植物配植的艺术137

一、园林植物的作用137

二、植物材料的艺术处理139

三、道路的植物配植140

四、路边植物的选择141

五、绿篱的艺术143

六、活动花坛145

第七节 园林色彩的艺术145

一、光与色145

二、园林色彩常用的名词146

三、园林色彩的艺术设计147

四、园林植物的色彩表现149

第八节 园林建筑的艺术布局150

一、中国园林布局的特点150

二、园林建筑布局的手法150

第三篇 风景美学155

第一章 风景内涵155

第二章 风景旅游资源审美历程157

第一节 审美意识产生时期157

第二节 自然山水崇拜时期157

第三节 审美意识觉醒时期158

第四节 崇尚山水时期158

第五节 审美活动昌盛时期159

第六节 审美活动稳步发展时期159

第三章 风景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161

第一节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审美161

一、形象美161

二、色彩美163

三、动态美164

四、朦胧美165

五、听觉美165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审美165

一、布局美166

二、结构美166

三、装饰美167

四、民俗风情美168

第四章 风景林的改造与营建171

第一节 全面规划,分期实施171

第二节 划分风景林小班,进行审美评价171

一、水平郁闭型171

二、垂直郁闭型171

三、稀疏型172

四、空旷型172

五、园林型172

第三节 风景林的空间配置172

第四节 风景林的树种搭配173

一、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173

二、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173

第五节 风景林的抚育改造173

一、上层抚育法173

二、下层抚育法174

三、综合抚育法174

四、整形法174

五、卫生伐174

第六节 风景林的采伐更新174

第七节 风景林的保护175

一、护林防火175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175

三、保护古树名木175

四、防止人为破坏175

第五章 风景旅游资源的评价177

第一节 经验评价177

一、一般经验评价177

二、美感质量评价177

三、美学评分法179

第二节 单因子评价180

一、旅游湖泊的评价180

二、地形适宜性评价180

三、海滩和海水浴场评价180

四、溶洞评价181

第三节 多因子综合量化评价181

一、综合价值评价法181

二、模糊数学评价法181

三、层次分析法181

四、综合评分法181

五、《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182

第四篇 旅游美学185

第一章 旅游概述185

第一节 旅游的涵义185

第二节 旅游历史沿革186

一、中国旅游历史沿革186

二、世界旅游历史沿革190

三、现代国际旅游发展191

第三节 旅游基本类型划分193

一、旅游类型划分的依据193

二、按地域特征划分类型194

三、按旅游目的划分类型195

第四节 旅游资源分类197

一、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分类197

二、按利用方式和效果分类197

三、按开发利用方式分类198

四、按旅游动机分类198

五、按旅游资源动态分类198

六、按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198

七、按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198

八、《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提出的分类结构199

九、旅游资源分类编码体系表199

第二章 风景美与观赏203

第一节 风景美的形态203

一、自然美203

二、人工美204

第二节 风景美的特征204

一、形象美204

二、色彩美206

三、动态美206

四、朦胧美206

第三节 风景美的观赏207

一、观赏的方法207

二、观赏的角度207

三、观赏的时间208

四、观赏的距离208

第三章 园林美与观赏210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210

一、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210

二、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211

三、中国园林分类211

第二节 园林要素及其审美特征214

一、园林中的山水214

二、园林的建筑216

三、园林的花木217

第三节 园林景观审美217

一、景观线217

二、观赏点217

三、特写景218

四、引景218

五、点景218

六、借景218

七、藏景219

第四章 中国古建筑与观赏220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与遗存220

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221

一、古城建筑221

二、宫廷建筑222

三、陵园建筑223

四、寺庙建筑224

五、石窟建筑225

六、佛塔建筑225

七、桥梁建筑226

第三节 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227

一、结构形式227

二、群体组合228

三、装饰色彩228

四、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228

第五章 中国书法与欣赏231

第一节 书法与碑刻231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32

一、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232

二、篆书232

三、隶书232

四、楷书、行书、草书233

五、碑、帖233

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233

七、欧、张、颜、柳、释234

八、蔡、苏、黄、米234

九、元、明、清的书法艺术235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36

一、线条的美236

二、结体和布局的美236

三、形与神的美237

四、意境的美238

五、情的美238

第六章 中国画与欣赏241

第一节 中国画概述241

第二节 中国画的种类242

一、卷轴画243

二、壁画243

三、工艺绘画243

第三节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244

一、意境244

二、格调245

三、气韵250

第七章 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253

第一节 中国雕塑概述253

第二节 雕塑的一般特征及形式254

一、雕塑的特征254

二、雕塑的形式254

第三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255

一、纪念性256

二、象征性256

三、装饰性256

四、假定性257

五、类型化257

六、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257

第四节 中国优秀雕塑艺术鉴赏258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258

二、霍去病墓石刻258

三、云冈石窟大佛259

四、龙门石窟大佛259

五、昭陵六骏260

六、乾陵石雕261

七、敦煌彩塑261

八、麦积山泥塑观音像262

九、晋祠彩塑侍女像263

十、大足石刻263

十一、华严寺彩塑菩萨像263

十二、保圣寺泥塑罗汉像263

第八章 旅游纪念品审美266

第一节 中国旅游纪念品分类266

一、特种工艺美术品266

二、民间工艺美术品267

第二节 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268

一、功能美和形式美268

二、质美268

第九章 旅游审美心理270

第一节 审美需求与审美动机270

一、旅游审美需求270

二、旅游审美动机271

第二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个性272

一、审美意识273

二、审美个性274

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275

一、感知因素275

二、想象因素275

三、情感因素276

四、理解因素277

第四节 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278

一、悦耳悦目279

二、悦心悦意279

三、悦志悦神280

第十章 导游审美修养282

第一节 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282

一、关于仪表美282

二、关于风度美283

三、关于心灵美284

第二节 审美信息的传递者285

一、关于语言艺术285

二、关于导游手法287

第三节 审美行为的协调者289

一、一张一弛289

二、有缓有急289

三、快慢相宜289

四、音调和谐290

五、适时停顿290

第四节 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290

一、培养自我审美意识290

二、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291

三、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292

四、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292

五、提高再创造的能力293

主要参考文献295

后记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