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经验与启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经验与启示
  • 周光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839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经验与启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3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4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内涵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2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12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16

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17

二 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场域22

三 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要求2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成果3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30

一 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探索31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3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8

一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39

二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41

三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4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46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46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8

三 两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50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条件5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条件55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56

二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条件66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中国因素66

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70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7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之举7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79

一 国民革命的胜利与失败79

二 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82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86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86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91

三 社会主义革命论93

四 社会主义建设论94

第三节 毛泽东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96

一 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96

二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9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103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考察103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总体构想103

二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苏联模式的形成105

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07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回答110

一 明确原则:从基本制度的要求上认识社会主义110

二 把握本质:从功能目标上认识社会主义112

三 立足现实:从发展阶段上认识社会主义116

第三节 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118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社会主义119

二 以改革开放为重要动力来发展社会主义120

三 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122

四 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来实现社会主义124

五 以“三个有利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检验标准125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凝练12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历史探索128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建党理论的初步构想128

二 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深入探索132

三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高度凝练134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13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典凝练13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140

第三节 新世纪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144

一 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144

二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146

三 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148

四 以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保证150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概括15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历史探索152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初步阐释152

二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发展理论的不断求索154

三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概括157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本真要义159

一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159

二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168

第三节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展开170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70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71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72

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73

五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74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179

第八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179

第一节 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179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179

二 在辩证思维中把握思想解放的时代要求182

第二节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核191

一 实事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191

二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高度一致的194

第三节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195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195

二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质198

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199

第九章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201

第一节 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与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201

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理论问题201

二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202

三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203

四 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205

第二节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207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207

二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209

第三节 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211

一 在反对教条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2

二 坚决反对经验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6

第四节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17

一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218

二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219

第十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式222

第一节 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式222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22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234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38

第二节“结合”的方法论特征244

一 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244

二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245

三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246

第十一章 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249

第一节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49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矛盾249

二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51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规律25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有机互动258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258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259

三 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61

第三节 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262

一 领袖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体262

二 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64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化26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267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的特征性267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272

结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下启示276

第一节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破灭276

一 意识形态的概念276

二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演变279

三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及中国的对策282

第二节 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辨析284

一 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284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践286

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89

第三节 中国模式的未来290

一 中国模式的背景290

二 中国模式的内涵292

三 中国模式的未来295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296

一 以人为本的理论溯源297

二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99

三 以人为本的实际应用301

附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究述评304

一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蕴研究305

二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研究310

三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研究313

四 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路径研究316

参考文献322

后记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