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与调整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083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信息工作-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与调整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金融危机下的信息化发展新趋势1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进展1
(一)全球电信业在低谷中徘徊1
(二)信息产业步入新一轮调整期9
(三)信息通信技术加快战略基础设施改造12
(四)信息化仍然是产业竞争的焦点15
(五)数字化生活全面融入现代社会19
(六)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更趋复杂21
二、后危机时代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23
(一)信息技术泛在化、智能化、集成化趋势凸现24
(二)信息网络加快向宽带、泛在、融合方向演进25
(三)全球信息产业在复苏中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27
(四)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步伐加快29
(五)战略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提速31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形成更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33
三、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信息化进展35
(一)电信业正进入新一轮调整期35
(二)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严峻考验37
(三)战略基础设施信息化进程加快40
(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深化41
(五)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43
(六)电子政务进入深化应用新阶段44
(七)科研教育信息化加速普及应用45
(八)社会领域信息化取得新突破46
第二章 战略型基础设施转型与创新应用48
一、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基础设施战略48
(一)世界各国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战略部署48
(二)宽带成为各国构建下一代战略基础设施的优先领域50
(三)物联网引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52
二、我国宽带应用加速发展54
(一)信息通信网络加速向宽带化、融合化、泛在化演进,战略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54
(二)宽带信息化应用持续创新发展,带动产业链整体跃升58
三、物联网应用备受关注60
(一)塑造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范式61
(二)构建安全高效、精准管理的智能基础设施62
(三)打造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63
(四)推动我国战略型基础设施智能化64
四、关于我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建议67
第三章 信息产业调整与发展69
一、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9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70
(二)软件服务业75
(三)电信业78
二、新兴产业成长82
(一)光伏产业82
(二)LED(发光二极管)产业86
(三)生产性服务业89
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90
(一)影响因素90
(二)增长前景91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变迁与创新的路线图93
一、信息技术变迁与创新的典型案例93
(一)信息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案例之一:互联网94
(二)信息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案例之二:汉字激光照排系统95
(三)信息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案例之三:高性能计算机95
(四)信息技术领域重大创新案例之四:TD-SCDMA97
二、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产业规模发展,创新布局日益完善98
(一)信息产业规模化发展98
(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布局日益完善98
三、信息技术变迁与创新发展路线图100
(一)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00
(二)信息技术变迁与创新发展方向101
(三)信息技术关键方向变迁与创新路线图104
(四)信息技术创新未来发展预测108
(五)科研信息化将引领信息技术创新及信息化向深度渗透109
第五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112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形势与战略选择112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丰富112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113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113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政策114
(一)国家层面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114
(二)地方政府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115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行动119
(一)国家层面推进两化融合的行动119
(二)地方政府推进两化融合的行动121
(三)重点行业推进两化融合的行动122
(四)重点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要做法124
四、2010年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作展望125
(一)建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体系126
(二)深入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126
(三)积极推进区域两化融合建设126
(四)推进行业两化融合建设127
(五)推进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127
(六)加强两化融合支撑体系建设128
第六章 农村信息化进展129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129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和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扩散130
(二)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132
(三)提高农村居民信息素质135
(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37
二、培育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140
(一)农村信息化模式140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信息化模式的特点143
(三)培育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144
第七章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46
一、全球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现状146
(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146
(二)全球域名数147
(三)全球IPv4地址数147
(四)全球网页总数148
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现状148
(一)基础资源148
(二)网站基本情况154
(三)网页数量和长度157
(四)网站内容160
(五)在线数据库165
三、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169
(一)信息资源区域发展不平衡169
(二)重建设、轻维护现象较为严重170
(三)内容资源还需要不断丰富170
(四)交互服务类资源建设不足170
(五)网站内容与组织业务关联度有待加强170
(六)网站可持续发展较难保证170
(七)网站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待加强171
四、我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建议171
(一)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171
(二)加快中西部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171
(三)加大互联网内容资源建设力度172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互联网信息资源发展环境建设172
第八章 电子政务与“加速转型期”政府治理173
一、“加速转型期”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173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173
(二)政府治理面临严峻挑战174
二、电子政务驱动政府治理创新的格局已经形成175
(一)电子政务驱动政府治理创新175
(二)电子政务建设战略体系基本形成175
三、电子政务支撑行政体制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177
(一)电子政务与行政服务标准化177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公开”180
(三)电子政务与“大部制”改革180
(四)电子政务与“省管县”体制改革181
四、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已具雏形181
(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181
(二)公共信息亭183
(三)“市民卡”工程183
五、电子政务带动社会管理转型的进程已经起步183
(一)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创新184
(二)电子社区:社区治理的起步与探索184
(三)电子公务:公共问题的协同管理185
六、电子政务引导化解社会风险的模式正在探索186
(一)网上信访186
(二)政府呼叫中心187
(三)应急指挥系统189
第九章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转型与调整191
一、社会信息化驱动力发生变化191
(一)后危机时代社会信息化作用彰显191
(二)重大自然灾害后社会信息化建设走向共享与深入192
(三)公民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社会信息化重要的推动力192
(四)多年的建设积累促使社会信息化发展寻求突破193
二、科研、教育信息化加速普及应用194
(一)科研信息化194
(二)教育信息化198
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199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199
(二)社会保障信息化203
四、就业信息服务受到广泛重视203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204
(二)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204
五、环保信息化建设注重实效205
六、数字家庭试点取得新进展206
七、社会信息化展望208
(一)进一步完善国计民生的内容208
(二)发挥社会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09
(三)加强社会信息化的统计工作209
(四)公共安全应急系统将进一步完善209
第十章 信息安全:变中求实210
一、2009年国际信息安全形势新变化210
(一)世界各国的网络信息安全政策调整呈联动之势210
(二)网络对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的影响日益增强211
(三)世界各国仍将关键基础设施作为信息安全保障的核心内容211
(四)信息安全漏洞仍然是技术和内容安全的首要威胁212
二、我国信息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212
(一)网络引发群体性事件乃至恐怖活动持续增多213
(二)漏洞成为信息安全攻防的基础性工作213
(三)木马、病毒、僵尸网络等带来的危害依然严重213
(四)新技术和新应用带来大量新的安全问题214
三、我国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现状214
(一)信息安全工作受到高度重视215
(二)围绕重大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有效开展215
(三)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16
(四)国家信息安全应急工作有序展开216
(五)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216
(六)电子政务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成效明显216
(七)漏洞分析工作取得实质进展216
(八)信息安全认证认可进一步推进217
(九)信息安全产业化及科研投入继续加大217
(十)信息安全技术法制标准修订工作得到加强217
(十一)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218
四、结语218
第十一章 我国互联网治理的进展和展望219
一、互联网治理:问题和紧迫性219
(一)非法不良信息内容治理问题219
(二)网络传播引发的社会问题220
(三)网络犯罪问题221
(四)青少年网络保护问题222
二、我国互联网治理进展222
(一)互联网行政管理体制建设223
(二)互联网法律法规体系建设224
(三)自律机制建设227
(四)互联网治理专项行动228
三、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经验和展望229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治理230
(二)互联网治理必须多管齐下230
(三)从注重突击治理逐步转向长效机制和制度化建设231
(四)加强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合作231
第十二章 国家信息化发展环境232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进展顺利232
(一)贯彻落实《战略》的规划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232
(二)《规划》目标有望顺利实现233
(三)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全面有序实施233
(四)《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稳步实施234
二、两化融合在探索中前行234
(一)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全面铺开235
(二)两化融合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236
三、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阶段239
(一)三网融合进展情况239
(二)三网融合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240
第十三章 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评估与分析242
一、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总体情况242
二、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评估243
(一)国家信息化发展再上新台阶243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46
(三)信息化应用在经济社会三大领域全面推进250
(四)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254
(五)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258
(六)网络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国民素质整体提高261
三、当前信息化存在的问题263
四、对“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建议265
第十四章 中国信息化展望276
一、国际环境变化对信息化发展的影响276
(一)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对信息化的定位276
(二)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对信息化进程的影响278
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形势279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279
(二)我国信息化面临的挑战282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趋势282
(一)信息化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显283
(二)在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方面,信息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284
(三)在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方面将有所突破285
(四)国家信息化将向高端发展285
(五)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286
四、需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286
(一)继续将推进国家信息化作为基本国策286
(二)“抓两头、带中间”的政策287
(三)促进和加快三网融合发展的政策287
(四)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288
五、结束语288
附录: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标一览表289
编后记292
热门推荐
- 1575437.html
- 1664809.html
- 2653619.html
- 3484373.html
- 268862.html
- 138538.html
- 1030645.html
- 1035796.html
- 702726.html
- 3640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1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7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1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6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9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8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4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