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鸿潮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583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紧急事件-公共管理-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3
第一章 导论:论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兼辨“一案三制”3
第一节 “一案三制”考辨4
一、应急机制5
二、应急体制6
三、应急法制7
四、应急预案7
五、小结8
第二节 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法治化的目标8
一、旧说8
二、新说10
第三节 应急管理机制法治化的重点13
一、应急指挥机构的设置14
二、应急保障体系的强化14
三、应急决策制度的建立15
第二章 应急预案:性质、效力与建设方针的重构19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本质属性20
一、从两个事例说起20
二、应急预案的本质及其在我国的异化22
第二节 高阶应急预案的内在结构与规范效力23
一、对50部高阶预案的实证分析23
二、高阶预案的规范效力29
第三节 对高阶应急预案合法性的重构29
一、高阶预案的规范形式和法律位阶30
二、高阶预案全本的公布及其法律效力31
三、法律规范和法律实施方案在高阶预案中的组合方式32
第四节 低阶预案的虚化与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分化33
一、低阶预案的虚化33
二、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分化34
三、低阶预案的完善36
四、结论37
第三章 应急体制:再改革的任务及其法律问题41
第一节 我国的公共应急体制改革及其不彻底性42
一、SARS危机暴露的应急体制问题42
二、当前的应急体制改革及其局限性43
第二节 非政府力量的参与和多元化应急组织体系的建立44
第三节 应急指挥体系与“条块分割”的彻底解决48
一、“特殊条块”问题48
二、“块外有块”问题49
三、“条外有条”问题49
第四节 应急管理的权责重心和纵向府际关系51
一、应急管理权责重心的确定51
二、应急管理中的纵向府际关系52
第四章 危机预控:概念、功能与具体措施56
第一节 危机预控的概念辨析与功能分析57
一、危机预控的提出57
二、危机预控与其他概念的辨析59
三、危机预控的功能分析60
第二节 危机预控的具体措施61
一、调集必要的应急资源62
二、有重点地强化某些日常工作62
三、对公众进行避险指导63
四、直接采取避险措施63
第三节 明确危机预控环节的法律意义64
第五章 应急决策:非常规条件下的挑战与法律上的制度保障67
第一节 应急决策的特点及其法律问题68
一、应急决策的基本特点68
二、应急决策可能导致的法律问题70
第二节 应急法的价值目标与应急决策制度的特殊性72
一、秩序价值在应急法上的优先性72
二、应急决策制度在法律实施目标上的特殊性73
三、法律规范在应急决策制度中的特殊功能74
第三节 法律对应急决策的支撑和保障74
一、保持决策机关及其人员连续性的制度74
二、包括预案授权在内的各种授权机制75
三、法定程序的缩减和补办机制76
四、应急处置的权力清单机制76
第四节 法律为应急决策中的形式违法行为提供的制度空间77
一、法律上的“空白授权”机制78
二、形式违法行为的事后追认79
三、对决策者的责任豁免79
第六章 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特殊矛盾及其平衡82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中的特殊性84
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几对矛盾87
一、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准确性与及时性87
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全面性与选择性88
三、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中立性与倾向性90
第七章 应急结束:立法上的制度设计与个案中的判断规则95
第一节 命题:应急处置状态及其结束96
一、作为一种法律状态的应急处置98
二、应急处置在法律上的结束99
第二节 现状:立法上的回避及其后果100
一、曾经的制度设想100
二、令人遗憾的制度现状102
第三节 规则:理性预设与个案权衡103
一、立法上的制度设计103
二、个案中的判断标准105
第八章 应急救助:宪法上的权利基础与法律上的制度构建109
第一节 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及其实现111
一、权利属性111
二、权利主体112
三、权利客体113
四、权利的实现和国家的给付义务113
第二节 基于社会保障权的国家应急救助制度115
一、对国家应急救助制度的基本分析115
二、我国国家应急救助制度的现状116
第三节 完善国家应急救助制度的构想118
一、救助依据的确立119
二、救助主体的确定119
三、救助对象的界定120
四、救助程序的设计121
五、救助标准的衡量121
六、救助资金的筹集122
第九章 应急法制: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反思与重构125
第一节 “跛脚”的应急规范体系126
一、正式的应急法律渊源127
二、非正式的应急法律渊源128
第二节被事实所证明的差距130
第三节 以增强法律适应性为目标的重构132
一、设计出确保应急能力最大化的组织体系和指挥机构133
二、为应急资源的保障和筹集做出制度安排135
三、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提供足够的权力空间136
四、非常规突发事件处置的结束与常态法律秩序的恢复137
第十章 地方立法:必要性、立法重点与局限性141
第一节 地方“二次立法”的必要性及其形式142
第二节 地方“二次立法”的权限和空间145
第三节 地方“二次立法”的重点及其局限性147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与实证调查155
第十一章 南方雪灾与公共应急“一案三制”反思155
第一节 南方雪灾的特点及其应对过程156
一、南方雪灾的基本特点156
二、南方雪灾的应对过程157
第二节 应急预案:综合性缺陷与操作性不足158
第三节 应急体制:不作为、不能为和不知从何而为160
第四节 应急机制:重心前移仍然任重道远162
一、危机预防方面163
二、应急预备方面163
三、预警预控方面164
四、应急处置方面165
第五节 应急法制:信息公开痼疾的非典型复发165
第十二章 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引出的思考168
第一节 汶川地震中的恢复重建规划与公众参与的必要性168
第二节 行政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目标、功能与类型171
一、行政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目标和功能171
二、行政规划公众参与程序的不同类型172
第三节 行政规划公众参与程序的误区及其辨正174
一、公众参与的无限扩张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决策175
二、公众利益的分化和参与不平衡导致社会公正受损175
三、公众意见可能对法律和政策目标产生偏离176
第十三章 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及其自我认知调查178
第一节 调查活动概述178
一、调查的范围与对象178
二、调查的主要目的179
三、调查的主要事项179
第二节 重要指标的统计180
第三节 应急能力的自我认知和评价188
第四节 不同群体认知结果的比较194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4
热门推荐
- 1658986.html
- 2836884.html
- 165509.html
- 1899030.html
- 2814202.html
- 1806755.html
- 3871105.html
- 723127.html
- 2650193.html
- 2774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2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5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8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5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6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7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