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DNA遗传标记【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类DNA遗传标记
  • 李生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702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DNA遗传标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DNA遗传标记的基本理论3

第1章 人类DNA遗传标记多态现象3

第1节 抗原多态性4

1.1 红细胞抗原多态性4

1.2 白细胞抗原多态性9

第2节 蛋白质多态性19

2.1 同工酶20

2.2 蛋白质32

第3节 DNA多态性47

3.1 DNA指纹48

3.2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51

3.3 DNA片段序列多态性57

3.4 单核苷酸多态性58

第4节 线粒体DNA多态性58

4.1 线粒体基因结构与功能特征58

4.2 线粒体DNA多态性58

第1节 DNA结构和功能60

第2章 DN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60

1.1 DNA化学组成61

1.2 DNA结构63

1.3 DNA自身活动规律65

1.4 DNA动态性67

1.5 DNA生物学功能70

第2节 DNA存在形式70

2.1 人类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70

2.2 DN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70

第3节 DNA传递的规律71

3.1 单基因遗传规律72

3.2 多基因遗传规律74

3.3 细胞质遗传方式74

3.4 遗传与变异75

第4节 基因表达的规律75

4.1 基因表达的过程75

第5节 群体中的基因频率76

5.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76

4.2 中心法则76

5.2 群体中基因的遗传平衡78

5.3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80

第3章 DNA片段长度多态性81

第1节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81

1.1 RFLP一般特征81

1.2 RFLP遗传规律82

1.3 限制性内切酶选择85

1.4 核酸探针88

1.5 RFLP分型技术89

第2节 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90

2.1 Amp-FLP一般特征90

2.2 Amp-FLP遗传规律90

2.3 特异性引物93

2.4 DNA聚合酶94

2.5 Amp-FLP分型技术基本原理95

第1节 人类DNA序列组成96

第4章 DNA片段的序列多态性96

1.1 高度重复序列97

1.2 中度重复序列97

1.3 单一序列98

第2节 DNA序列遗传规律98

第3节 DNA直接测序99

3.1 Sanger测序99

3.2 Mamam-Gilber测序100

4.2 DNA多标记位点的遗传规律101

4.1 DNA多标记位点一般特征101

第4节 DNA多标记位点101

4.3 特异性引物105

4.4 特异性核酸探针105

4.5 斑点杂交分型技术105

第5章 性别的DNA遗传标记107

第1节 性别决定107

第2节 性染色质107

2.1 Y染色质107

3.1 Y染色体DNA遗传标记108

3.2 X染色体DNA遗传标记108

2.2 X染色质108

第3节 性别DNA遗传标记108

3.3 X-Y同源序列109

3.4 性别标记的应用前景111

第6章 法科学DNA数据库和意义112

第1节 DNA数据统计意义112

第2节 DNA数据解释的统计基础112

2.1 基因产物遗传标记的频率表述113

2.2 DNA遗传标记的频率表述114

3.3 被指控罪犯的遗传标记资料116

3.5 DNA相关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116

3.4 无名物证的遗传标记资料116

第3节 法科学DNA数据库116

3.2 犯罪现场罪犯遗留样本的遗传标记资料116

3.1 正常人群的遗传标记资料116

3.6 建立我国的DNA数据库117

第4节 个体识别能力计算128

1.1 原理131

第1节 凝集试验131

第7章 细胞表面抗原分型131

第2篇 DNA遗传标记的分型技术131

1.2 器材与试剂132

1.3 操作步骤132

1.4 结果判读133

1.5 血型判定应注意事项134

第2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134

2.1 抗人球蛋白试验原理135

2.2 器材和试剂135

2.3 操作步骤136

2.4 抗人球蛋白试验注意事项137

第3节 微量T淋巴细胞毒试验137

3.1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原理138

3.2 器材和试剂138

3.3 实验材料139

3.4 实验步骤140

3.5 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注意事项141

1.1 Hp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142

第1节 蛋白质分型142

第8章 蛋白质、同工酶分型技术142

1.2 GC圆盘电泳145

1.3 Bf免疫电泳149

第2节 同工酶分型152

2.1 ACP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152

2.2 PGM1亚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154

2.3 同工酶混合凝胶水平电泳155

2.4 同工酶淀粉凝胶水平电泳159

1.1 盐析法162

第9章 法医样本DNA提取与保存162

第1节 DNA提取方法162

1.2 有机溶剂法163

1.3 Chelex法165

1.4 Glass milk法167

第2节 DNA纯化168

2.1 酒精沉淀法168

3.1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169

第3节 DNA质和量的检测169

2.4 透析法169

2.2 超滤法169

2.3 离子交换层析法169

3.2 定量胶检测法170

3.3 斑点杂交检测DNA的量171

3.4 特殊性探针检测171

4.1 生物检材的收集和保存172

4.2 DNA提取172

4.3 从生物检材中提取DNA的流程172

第4节 法医样本的收集与DNA提取方法选择172

3.5 非放射性方法172

4.4 对照血样173

4.5 输血病人血样173

4.6 唾液样本(口腔栻子)173

4.7 血痕173

4.8 精斑174

4.9 混合斑中精子及阴道上皮细胞174

4.10 软组织174

4.11 骨174

4.14 唾液斑175

4.15 尿液样本175

4.13 毛发175

4.12 牙175

4.16 骨髓移植病人血样176

4.17 试管婴儿176

第10章 RFLP分型技术177

第1节 荧光检测RFLP技术的原理177

1.1 RFLP分型基础177

2.1 仪器要求178

第2节 RFLP国际标准化178

1.2 RFLP等位基因命名178

2.2 试剂标准179

2.3 RFLP流程180

第3节 DNA提取与定量180

3.1 全血或冻融血抽提DNA180

3.2 DNA定量182

第4节 HaeⅢ限制酶切割样本DNA183

4.1 酶切DNA183

4.2 评价酶切程度185

4.3 重切DNA186

5.1 分析凝胶电泳制备187

5.2 RFLP电泳187

第5节 分析凝胶电泳187

第6节 转印DNA到尼龙膜188

6.1 转印188

6.2 固定尼龙膜DNA片段188

第7节 单位点探针与转印膜杂交188

7.1 杂交准备188

8.2 冲洗X片189

9.1 数字化仪收集RFLP图谱信息189

第9节 数字化仪分析结果189

第8节 荧光素自显影189

8.1 曝光X片189

7.2 杂交189

9.2 对RFLP分型结果作出结论190

9.3 常见影响RFLP分型因素193

第10节 剥脱杂交探针与再杂交193

10.1 剥脱已结合的探针193

10.2 膜与另一种探针再杂交193

第11节 RFLP的注意事项194

第11章 PCR扩展分型技术195

第1节 PCR原理与标准反应195

1.1 PCR的基本原理195

1.2 PCR的特性195

1.3 PCR操作步骤197

1.4 聚合酶链反应应用领域198

第2节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199

2.1 Amp-FLP分型原理199

2.3 Amp-FLP位点的DNA扩增201

2.2 样本DNA定性定量201

2.4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203

2.5 Amp-FLP位点的等位基因银染204

2.6 Amp-FLP等位基因分型205

第3节 反向斑点杂交分型205

3.1 反向斑点杂交分型的原理206

3.2 反向斑点杂交的国际标准化206

3.3 实验步骤209

3.4 斑点杂交结果的分型211

4.1 Genescan原理212

3.5 斑点杂交的注意事项212

第4节 STR基因扫描212

4.2 Genescan国际标准化213

4.3 实验步骤214

4.4 Genotype分析命名等位基因216

4.5 Genescan结果分型216

第5节 mt-DNA测序217

5.1 mt-DNA测序原理217

6.1 等位基因的丢失218

第6节 PCR扩展方法的质量控制218

5.2 mt-DNA测序应用218

6.2 污染219

6.3 牛血清白蛋白(BSA)219

6.4 PCR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220

第3篇 DNA遗传标记的应用223

第12章 亲权鉴定223

第1节 亲权鉴定基本原理223

1.1 单基因遗传特征224

2.1 单独一个遗传标记的亲子关系概率225

第2节 肯定亲子关系225

1.2 多基因遗传特征225

1.3 妊娠期限225

1.4 性交能力及生育能力225

2.2 多个遗传标记的亲子关系概率227

第3节 排除亲子关系228

3.1 单独一个遗传标记的排除概率228

3.2 多个遗传标记的累积排除概率228

第4节 亲权鉴定中DNA技术的应用228

4.1 使用单位点探针的亲权鉴定228

4.2 PCR作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229

4.3 质量控制230

第5节 亲权鉴定实例230

5.1 RFLP位点230

5.2 VNTR位点238

5.3 STR位点239

5.4 Genescan241

1.1 Amelogenin分型原理244

1.2 Amelogenin分型方法244

第13章 性别鉴定244

第1节 X-Y同源基因244

第2节 人类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245

2.1 Y染色体的分型原理245

2.2 Y染色体分型方法245

第3节 非同位素RFLP246

3.1 Y染色体特异性分型原理246

3.2 Y染色体特异性分型方法246

第4节 STRX位点分型247

1.1 皮肤纹理248

第14章 个体识别248

第1节 活体个体识别248

1.2 身体的特征249

1.3 单基因遗传标记249

1.4 人像重合250

第2节 尸体遗骸的个体识别250

2.1 性别250

2.2 年龄250

2.3 身长250

2.6 遗骸的DNA分型251

2.4 复容251

2.5 颅像重合251

第15章 DNA多态性和疾病相关性253

第1节 人群中的DNA多态性253

第2节 动脉粥样硬化中等位基因相关性254

第3节 与HLA相关的疾病255

第4节 与其它疾病相关性256

1.2 牙组织结构257

1.1 骨组织结构257

第1节 骨、牙组织结构概况257

第16章 遗骸的DNA分析257

1.3 骨组织结构特殊性258

第2节 陈旧骨组织DNA稳定性258

2.1 检测陈旧骨DNA质和量方法259

2.2 不同时限、不同保存状况陈旧骨DNA稳定性259

第3节 陈旧骨DNA分析影响因素260

3.1 DNA遗传标记的选择260

第5节 人类种族起源和基因结构261

第4节 遗骸的个体识别261

3.3 研究陈旧骨DNA稳定性的方法261

3.2 如何控制污染261

1.3 DNA扩增仪263

1.5 DNA芯片263

1.4 DNA自动化测序仪263

第2节 新标记263

1.2 DNA合成仪263

1.1 DNA提取仪263

第1节 DNA分型自动化263

第17章 DNA遗传标记将来方向263

第3节 教育与培训264

第4节 DNA遗传标记分析的国际标准化264

4.1 DNA遗传标记264

4.2 试剂与仪器264

4.3 分型技术264

4.4 结果分析264

第5节 DNA遗传标准资料国际合作与共享265

参考文献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