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宗元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5877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探-技术手册;岩土工程-建筑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准则1
1.1 岩土工程设计的依据、基本技术要求和特点1
1.1.1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1
1.1.2 基本技术要求1
1.1.3 设计基础资料2
1.1.4 岩土工程设计的特点3
1.2 概念设计4
1.2.1 概念设计的必要性4
1.2.2 安全和功能要求4
1.2.3 设计条件的概化5
1.2.4 注意事项5
1.3 设计安全度和可靠性7
1.3.1 基本概念7
1.3.2 容许应力法和极限状态法8
1.3.3 作用和岩土特性参数9
1.3.4 定值法和可靠度9
1.3.5 安全系数和分项系数11
1.4 实体试验、检验和监测、动态设计11
1.4.1 实体试验11
1.4.2 检验和监测12
1.4.3 动态设计13
1.4.4 反分析13
2 浅基础设计15
2.1 基本要求15
2.1.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15
2.1.2 地基基础设计强制性规定15
2.2.1 基底压力计算17
2.2 承载力计算17
2.1.3 基础埋置深度17
2.2.2 地基承载力计算18
2.3 地基变形允许值23
2.4 基础设计24
2.4.1 无筋扩展基础24
2.4.2 扩展基础25
2.4.3 柱下条形基础28
2.4.4 筏形基础31
2.4.5 箱形基础39
2.4.6 岩石锚杆基础44
3 桩基础设计46
3.1 桩基的优点、分类及适用条件46
3.1.1 常用桩的分类及适用条件46
3.2.1 桩基础设计的必备资料50
3.2 桩基设计必备资料及设计原则50
3.2.2 桩的设计原则51
3.3 桩的承载力确定54
3.3.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54
3.3.2 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60
3.3.3 特殊条件下桩的承载力的确定62
3.3.4 桩基水平承载力的确定66
3.4 桩基沉降计算70
3.4.1 桩基变形的4个控制指标70
3.4.2 建筑物桩基容许变形值70
3.4.3 建筑桩基沉降计算方法71
3.5 桩基础的设计72
3.5.1 桩顶作用效应与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关系72
3.5.2 桩身材料强度验算73
3.5.3 桩基软弱下卧层的验算75
3.5.4 各类桩与承台的构造及配筋要求76
3.5.5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与常用布置方法80
4 动力基础设计83
4.1 动力基础的型式和特点83
4.1.1 活塞式压缩机基础83
4.1.2 汽轮机组和电机基础83
4.1.3 透平压缩机基础84
4.1.4 破碎机基础86
4.1.5 冲击机器基础87
4.1.6 热模锻压力机基础87
4.1.7 金属切削机床基础88
4.2 地基主要动力参数88
4.2.1 地基刚度系数和地基刚度89
4.2.2 地基阻尼比90
4.2.3 桩基刚度91
4.2.4 桩基阻尼比92
4.3 设计计算93
4.3.1 设计要求93
4.3.2 设计条件93
4.3.3 设计步骤94
5 复合地基与地基处理设计95
5.1 概述95
5.2 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97
5.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97
5.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100
5.3 地基处理技术103
5.3.1 地基处理分类103
5.3.2 换填垫层法104
5.3.3 预压法106
5.3.4 强夯法及强夯置换法112
5.3.5 砂石桩法115
5.3.6 土桩和灰土桩120
5.3.7 水泥土桩122
5.3.8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126
5.3.9 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128
6 降低地下水位设计130
6.1 降水设计的一般规定130
6.1.1 明确降水工程的技术要求、了解设计意图130
6.1.2 研究降水区的岩土工程条件131
6.1.3 现场踏勘了解施工条件131
6.2 降水技术方法的选择131
6.2.1 明沟排水(集水井)降水方法131
6.2.2 井点降水法132
6.3 降水井的布置133
6.3.1 降水井的平面布置原则133
6.3.2 降水观测孔的布置133
6.4 降水方案设计133
6.4.1 参数的确定134
6.4.2 基坑降水涌水量的设计计算135
6.4.3 单井点出水能力计算148
6.4.4 井点数量及井点间距的确定149
6.4.5 基坑水位降深的计算150
6.5 特殊工程降水方案设计151
7 基坑开挖与支护152
7.1 总体方案设计152
7.1.1 基坑支护设计依据152
7.1.2 设计标准154
7.1.3 基坑支护结构体系的总体布置及造型155
7.1.4 基坑开挖方法选择160
7.1.5 基坑加固方案161
7.1.6 基坑开挖支撑施工方案设计163
7.2 土压力的计算164
7.2.1 水土压力的计算原则164
7.2.2 水土分算时的侧向压力计算165
7.2.3 水土合算时的土压力计算167
7.2.4 土压力的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67
7.3 基坑稳定性验算的内容及计算方法168
7.3.1 一般规定168
7.3.2 支护结构稳定入土深度的验算169
7.3.3 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171
7.3.4 基坑底抗渗流稳定性验算172
7.3.5 基坑整体稳定性计算173
7.4 设计要点174
7.4.1 结构计算应考虑的原则174
7.4.2 基坑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175
7.4.3 内支撑体系设计179
7.5 锚杆体系设计183
7.5.1 锚杆的特点183
7.5.2 锚杆支护体系的构造183
7.5.3 锚杆的抗拔作用184
7.5.4 锚杆的布置185
7.5.5 锚杆的承载力185
7.5.6 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规定186
7.5.7 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186
7.5.8 锚固段长度计算186
7.5.11 稳定性分析187
7.5.9 自由长度计算187
7.5.10 预加力187
7.6 水泥土墙结构设计188
7.6.1 水泥土墙结构的特点188
7.6.2 水泥土墙设计内容及方法188
7.7 土钉墙结构192
7.7.1 土钉墙的特点192
7.7.2 土钉墙的适用条件193
7.7.3 土钉构成193
7.7.4 土钉结构参数194
7.7.5 土钉抗拉承载力195
7.7.6 土钉墙内部稳定性分析196
7.7.7 土钉墙外部稳定性分析197
7.8 常见的基坑险情和措施198
7.9 基坑支护结构的质量检验199
7.9.1 原材料及半成品的检验199
7.9.2 支护结构的检验199
7.9.3 检测报告200
7.10 基坑支护的监测内容及方法200
7.10.1 开挖监控方案200
7.10.2 监测点的布置200
7.10.3 基坑监测项目200
7.10.4 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201
7.10.5 监测前的初始值201
7.10.6 监控报警值201
7.10.7 监测的时间间隔201
7.10.8 监测报告201
8.1 一般设计原则202
8 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岩土工程设计202
8.2 明挖隧道的岩土工程设计203
8.2.1 明挖施工方法分类203
8.2.2 结构设计203
8.2.3 结构计算205
8.3 暗挖隧道的岩土工程设计210
8.3.1 暗挖法分类210
8.3.2 矿山法与盾构法比较210
8.3.3 矿山法隧道的岩土工程设计212
8.3.4 盾构法隧道的岩土工程设计215
8.4 辅助施工方法设计216
8.4.1 超前小导管注浆法216
8.4.2 管棚法217
8.4.3 冻结法217
8.4.5 土体加固法218
8.4.4 降水法218
9 铁路路基设计224
9.1 一般原则224
9.2 路肩高程224
9.2.1 水位控制224
9.2.2 设计水位加高225
9.2.3 地下水位控制225
9.3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225
9.3.1 路基面形状225
9.3.2 路基面宽度226
9.4 基床227
9.4.1 基床结构227
9.4.2 路堤基床227
9.4.4 基床加固措施228
9.4.3 路堑基床228
9.5 路堤229
9.5.1 铁路标准路堤横断面229
9.5.2 填料229
9.5.3 压实度231
9.5.4 路基加宽231
9.5.5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232
9.5.6 地基表层处理232
9.5.7 取土坑设置233
9.6 路堑233
9.6.1 铁路标准路堑横断面233
9.6.2 土质路堑233
9.7.1 地面水排水235
9.7路 基排水235
9.6.4 弃土堆设置235
9.6.3 岩石路堑235
9.7.2 地下水排水236
9.8 路基防护236
9.8.1 坡面防护236
9.8.2 冲刷防护237
9.9 铁路路基混凝土与砌体强度等级238
9.10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239
9.10.1 一般设计原则239
9.10.2 重力式挡土墙(含衡重式)240
9.10.3 短卸荷板式挡土墙245
9.10.4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246
9.10.5 锚杆挡土墙247
9.10.6 锚定板挡土墙247
9.10.8 土钉墙248
9.10.7 加筋土挡土墙248
9.10.9 抗滑桩249
9.10.10 桩板式挡土墙250
9.10.11 托盘式挡土墙250
9.10.12 预应力锚索251
9.11 铁路特殊路基类型及设计要求252
9.11.1 软土铁路路基252
9.11.2 膨胀岩土铁路路基253
9.11.3 黄土铁路路基255
9.11.4 盐渍岩土铁路路基256
9.11.5 冻土铁路路基257
9.11.6 铁路振动液化土路基258
9.11.7 铁路风沙地区路基258
9.11.9 水库铁路路基259
9.11.8 浸水铁路路基设计259
10 公路路基设计261
10.1 设计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路基结构261
10.1.1 基本原则261
10.1.2 路基设计程序261
10.1.3 路基结构262
10.2 路堤263
10.2.1 路基设计高度263
10.2.2 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263
10.2.3 填方边坡264
10.2.4 填方路堤基底处理264
10.2.5 高路堤265
10.2.6 陡坡路堤265
10.3.2 挖方边坡266
10.3.1 挖方路床266
10.3 路堑266
10.3.3 深路堑267
10.4 取土与弃土268
10.4.1 取土场设计268
10.4.2 弃土场设计268
10.5 路基排水268
10.5.1 设计原则268
10.5.2 地面排水设施269
10.5.3 地下排水设施270
10.6 路基防护271
10.6.1 设计原则271
10.6.2 坡面防护272
10.6.3 冲刷基础防护274
10.7.1 软土地区路基设计275
10.7 特殊路基设计275
10.7.2 黄土地区路基设计281
10.7.3 膨胀土地区路基285
10.7.4 盐渍土地区路基288
10.7.5 季节冻土区路基291
10.7.6 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297
11 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地基设计304
11.1 湿陷性黄土地基304
11.1.1 建筑物重要性分类304
11.1.2 地基计算304
11.1.3 地基处理306
11.1.4 桩基础计算307
11.2 膨胀土地基308
11.2.1 设计原则308
11.2.2 治理措施309
12 边坡设计312
12.1 边坡分类及支护结构形式312
12.1.1 边坡类型的划分312
12.1.2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313
12.1.3 边坡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314
12.2 边坡支护结构侧向岩土压力计算315
12.2.1 侧向岩土压力类型315
12.2.2 侧向土压力315
12.2.3 侧向岩石压力317
12.2.4 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中侧向岩土压力的类型选择和修正319
12.3 锚杆(索)挡墙及锚喷支护结构中的锚杆设计319
12.3.1 锚杆(索)类型319
12.3.2 锚杆(索)计算320
12.3.3 锚杆构造要求322
12.4 锚杆挡墙支护结构设计323
12.4.1 锚杆挡墙支护结构类型323
12.4.2 锚杆挡墙计算323
12.4.3 锚杆挡墙构造要求324
12.5 锚喷支护结构设计325
12.5.1 锚喷支护结构类型325
12.5.2 锚喷支护结构计算325
12.5.3 锚喷支护构造要求326
12.6 重力式挡墙设计327
12.6.1 重力式挡墙类型327
12.6.2 重力式挡墙结构设计327
12.6.3 重力式挡墙构造要求328
12.7.3 扶壁式挡墙构造要求329
12.7.2 扶壁式挡墙结构设计329
12.7.1 扶壁式挡墙的概念329
12.7 扶壁式挡墙329
12.8 坡率法330
12.8.1 坡率法的概念330
12.8.2 坡率允许值330
12.8.3 构造要求331
13 滑坡与危岩崩塌防治设计332
13.1 滑坡防治概述332
13.1.1 滑坡防治工程分级332
13.1.2 荷载强度标准332
13.1.3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333
13.2 滑坡稳定性和推力计算333
13.2.1 滑动面为单一平面或圆弧形的堆积层(包括土质)滑坡333
13.2.2 滑动面为折线形的堆积层(包括土质)滑坡334
13.2.3 岩质滑坡335
13.3 排水工程336
13.3.1 地表排水336
13.3.2 地下排水338
13.4 抗滑桩设计339
13.4.1 一般要求339
13.4.2 抗滑桩结构计算340
13.4.3 抗滑桩构造342
13.5 预应力锚索设计343
13.5.1 一般要求343
13.5.2 预应力锚索结构计算343
13.5.3 预应力锚索构造344
13.6 格构锚固设计345
13.6.1 格构锚固计算345
13.6.2 格构锚固构造346
13.7.1 一般要求347
13.7 重力挡墙设计347
13.7.2 重力挡墙设计计算348
13.7.3 重力挡墙构造348
13.8 其他治理滑坡工程措施348
13.8.1 注浆加固348
13.8.2 刷方减载349
13.8.3 回填压脚349
13.9 危岩崩塌防治349
13.9.1 概述349
13.9.2 危岩稳定性及锚固与支撑350
13.9.3 其他治理危岩崩塌工程措施354
14 岩溶的地基处理和地表塌陷防治设计357
14.1 岩溶地基处理的原则357
14.2.1 岩溶洞穴处理358
14.2 岩溶地区的工程处理措施358
14.2.2 土洞地表塌陷的处理362
14.2.3 洞穴堆积物的处理363
14.2.4 覆盖型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治理363
15 采空区防治设计365
15.1 地表建筑物破坏等级及保护等级365
15.1.1 地表建筑物破坏的评定标准365
15.1.2 地表建筑物的保护等级366
15.2 地表(地基)的允许和极限变形值366
15.3 采空区地表及建筑物变形防治设计370
15.3.1 开采技术370
15.3.2 已有建筑结构加固设计372
15.3.3 新建建筑物抗变形设计376
16.1.1 废弃物填埋场的组成和分类378
16 废弃物处置设计378
16.1 城市废弃物填埋场的组成、分类和有关规定378
16.1.2 城市填埋废弃物的有关规定380
16.2 废弃物填埋场选址380
16.2.1 废弃物填埋场选址要求380
16.2.2 填埋场不应设置的地区382
16.2.3 资料收集382
16.2.4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污染防治的规定383
16.3 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383
16.3.1 填埋场地基要求383
16.3.2 填埋场防渗383
16.4 填埋作业385
16.4.1 填埋前准备385
16.4.2 填埋工艺385
16.4.4 排气及防爆386
16.4.3 渗沥液导流及处理386
16.4.5 填埋场的其他要求387
16.4.6 填埋场封顶387
16.5 填埋场工程的验收388
16.6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置388
16.6.1 放射性废弃物的分类388
16.6.2 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388
16.6.3 放射性废弃物处置的基本要求388
16.6.4 放射性废弃物的地质处理389
17 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设计392
17.1 地下工程的类型和主要特点392
17.2 地下工程的主要破坏特征393
17.4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类型394
17.3 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394
17.5 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397
17.5.1 传统支护设计方法398
17.5.2 现代支护设计方法402
17.6 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标准有关强制性条文423
17.6.1 建筑材料423
17.6.2 结构计算424
17.6.3 隧道衬砌425
17.6.4 辅助坑道426
17.6.5 防排水426
17.7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试行)》(SD134—1984)的有关强制性条文426
18.1.2 基础类型的选择428
18.1.1 设计准则428
18.1 概述428
18 桥涵工程岩土工程设计428
18.1.3 基础位置的确定429
18.1.4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429
18.2 桥涵明挖基础设计432
18.2.1 一般要求432
18.2.2 构造432
18.2.3 计算434
18.3 桥梁桩基础设计438
18.3.1 一般要求438
18.3.2 构造439
18.3.3 计算440
18.4 桥梁沉井基础设计447
18.4.2 构造448
18.4.3 计算449
19 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和基础托换设计455
19.1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前的鉴定455
19.1.1 地基鉴定455
19.1.2 基础鉴定456
19.2 既有建筑的地基计算456
19.2.1 地基承载力计算456
19.2.2 地基变形计算457
19.3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托换方法458
19.3.1 加固拖换方法分类458
19.3.2 基础扩大和加固法458
19.3.3 基础加深法459
19.3.4 锚杆静压桩法460
19.3.5 树根桩法462
19.3.6 坑式静压桩法463
19.3.7 石灰桩法464
19.3.8 注浆加固法465
19.3.9 其他加固方法467
19.4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467
19.4.1 直接增层468
19.4.2 外套结构增层469
19.5 既有建筑物纠倾470
19.5.1 纠倾总的原则要求470
19.5.2 迫降纠倾471
19.5.3 顶升纠倾474
19.6 既有建筑移位476
19.6.2 既有建筑物移位施工477
18.4.1 一般要求477
19.6.1 既有建筑移位设计477
热门推荐
- 1687012.html
- 523960.html
- 2711828.html
- 2692158.html
- 1337966.html
- 1885512.html
- 637869.html
- 548239.html
- 1985891.html
- 2206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4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0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9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0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3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3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