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蔡永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130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织造机械;机织-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织造技术发展简史1
二、机织物的形成2
三、机织物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4
第一章 络筒5
第一节 概述5
一、络筒工序的任务与要求5
二、络筒机的种类及工艺流程6
三、络筒机的主要技术特征6
第二节 筒子卷绕成形原理7
一、筒子的卷绕形式与种类7
二、卷绕原理8
三、筒子的卷绕密度11
四、纱圈的重叠与防叠13
第三节 络筒张力及张力装置16
一、络筒张力的作用16
二、管纱退绕过程及构成张力的主要组成部分16
三、管纱络筒时张力的变化规律17
四、均匀络筒退绕张力的措施17
五、张力装置18
第四节 清纱与捻接21
一、清纱装置21
二、捻接技术26
第五节 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28
一、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的工艺过程28
二、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的机构组成及作用29
三、村田No.21C自动络筒机的整机设置功能32
第六节 络筒技术综合讨论34
一、络筒工艺设计原理34
二、络筒质量控制37
第二章 整经41
第一节 概述41
一、整经方法41
二、整经机的工艺流程43
第二节 筒子架45
一、筒子架的类型45
二、几种典型筒子架的构造与特点举例47
三、整经张力装置49
四、断头自停装置和夹纱器51
第三节 整经张力52
一、整经时单纱张力的变化规律52
二、整经时的片纱张力54
第四节 分批整经机56
一、整经卷绕机构的工艺要求56
二、卷绕机构的组成与原理56
三、新型分批整经机的性能特征59
四、新型分批整经机的发展趋势60
五、分批整经的工艺设计61
第五节 分条整经机66
一、分条整经机构66
二、新型分条整经机的主要性能和特征70
三、新型分条整经机的发展趋势71
四、分条整经的工艺设计71
第六节 整经的生产管理76
一、整经的产量76
二、整经的质量77
三、整经的工序质量管理78
第三章 浆纱81
第一节 概述81
一、浆纱的任务和要求81
二、浆纱机概述83
第二节 浆料85
一、粘着剂86
二、助剂94
第三节 浆液的调制和质量控制96
一、浆液配方96
二、浆液调制101
三、浆液质量控制104
第四节 浆纱机的主要机构107
一、经轴架107
二、上浆装置110
三、烘燥装置116
四、车头部分的装置121
五、传动系统128
六、浆纱机的自动控制131
第五节 浆纱质量指标的检验与控制135
一、上浆率的检验与控制136
二、浆纱回潮率的检验与控制139
三、浆纱伸长率的检验与控制140
四、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毛羽降低率的检验141
五、织轴卷绕质量指标及其检验142
第六节 浆纱综合讨论143
一、浆纱工艺设计143
二、浆纱产量与浆纱疵点分析146
三、提高浆纱质量的上浆新技术147
四、浆纱技术的发展趋势152
第四章 穿结经156
第一节 停经片、综框与综丝、钢筘156
一、停经片156
二、综框和综丝157
三、钢筘158
第二节 穿经160
一、手工穿经160
二、半自动穿经160
三、自动穿经162
第三节 结经163
一、挑纱机构163
二、前聚纱钳164
三、压纱和剪纱机构164
四、后聚纱钳164
五、打结机构165
第五章 定捻与卷纬167
第一节 纬纱定捻167
一、纬纱定捻的目的和要求167
二、纬纱定捻方法167
第二节 卷纬170
一、卷纬的目的和要求170
二、纡子的卷装形式与成形171
三、卷纬机172
四、卷纬质量管理173
第六章 并捻176
第一节 普通股线176
一、棉、毛型股线的特征176
二、合股花线176
三、捻线机的种类177
四、普通环锭捻线机177
第二节 花式捻线179
一、常见的花式线的种类及表示法180
二、花式捻线的纺制181
第三节 倍捻机186
第七章 开口189
第一节 开口运动的基本理论189
一、梭口与经位置线189
二、经纱拉伸变形及影响因素191
三、开口方式192
四、梭口清晰度193
五、梭口高度及综框动程194
六、开口运动的三个时期194
七、后梁高度195
第二节 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196
一、凸轮开口机构196
二、连杆开口机构199
第三节 多臂开口机构200
一、概述201
二、消极式拉刀拉钩多臂开口机构203
三、积极式拉刀拉钩多臂开口机构205
四、回转式多臂开口机构206
五、电子式多臂开口机构207
第四节 提花开口机构209
一、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209
二、复动式提花开口机构211
三、电子式提花开口机构214
第五节 开口工艺参数调试215
一、后梁高低与经位置线的调试215
二、综平时间的调试216
第八章 引纬219
第一节 有梭引纬220
一、梭子及其引纬过程220
二、投梭与制梭221
三、自动补纬装置223
四、有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225
第二节 片梭引纬228
一、概述228
二、片梭引纬的主要机构231
三、片梭织机的多色纬织造234
四、片梭引纬工艺调节237
第三节 剑杆引纬238
一、概述239
二、剑杆引纬的主要机构243
三、剑杆织机的多色纬织制248
四、剑杆引纬工艺参数的调节250
第四节 喷气引纬254
一、概述254
二、喷气引纬原理256
三、喷气引纬的主要机构258
四、喷气织机的多色纬制织263
五、喷气引纬工艺设计263
第五节 喷水引纬268
一、概述268
二、喷水引纬原理269
三、喷水引纬的主要装置272
四、喷水织机的选纬与混纬275
五、喷水引纬工艺调节与确定275
第九章 打纬280
第一节 概述280
一、打纬机构的主要作用280
二、打纬机构的工艺要求280
三、打纬机构的类型281
第二节 打纬机构281
一、连杆式打纬机构281
二、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286
三、毛巾织机打纬机构289
第三节 打纬与织物的形成291
一、打纬工艺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91
二、经纱上机张力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93
三、后梁高低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93
四、开口时间与织物形成的关系294
第十章 卷取296
第一节 概述296
一、卷取机构的作用与要求296
二、卷取机构的类型296
第二节 卷取机构297
一、间歇式卷取机构297
二、连续式卷取机构300
三、电子式卷取装置302
第三节 纬密分析303
一、纬密计算公式303
二、纬密计算实例304
第四节 织物导向系统305
一、边撑305
二、导布辊307
第十一章 送经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送经机构的工艺要求310
二、送经机构的分类310
第二节 机械式送经装置312
一、用于1511和1515型织机的送经机构312
二、外侧式送经机构316
三、带有锥形盘无级变速器的送经机构320
四、摩擦离合器式送经机构323
五、Zero—Max式送经机构324
第三节 电子送经机构325
一、经纱张力信号采集系统325
二、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327
三、织轴驱动装置328
第四节 双轴制式送经机构329
一、上下分布式双轴送经机构329
二、双轴并列式送经机构331
第十二章 织机的辅助机构334
第一节 断头自停装置334
一、经纱断头自停装置334
二、纬纱断头自停装置337
第二节 储纬与剪纬341
一、普通储纬装置342
二、定长储纬装置344
三、储纬器上的张力装置347
四、剪纬装置349
第三节 锁边装置350
一、纱罗边装置352
二、折入边装置355
三、绳状边装置356
四、热熔边357
五、针织钩边357
第四节 织机的传动机构358
一、织机的启、制动358
二、织机的全机传动原理362
第五节 织机的润滑系统367
一、概述367
二、集中润滑368
三、油箱润滑369
四、人工润滑369
第六节 织机的机电一体化369
一、织机工作状态的调整、监控及生产管理370
二、提高织机的产品质量及品种适应性371
三、方便织机的操作与维修372
四、织机的安全保护和环境373
第十三章 下机织物的整理376
第一节 整理工艺及设备376
一、验布376
二、刷布377
三、烘布378
四、折布378
五、分等380
六、整修380
七、打包380
八、整理的产量、质量指标及计算381
第二节 织疵分析382
一、常见织疵的种类及其定义383
二、梭织常见织疵及主要形成原因385
三、剑杆织机常见织疵成因分析及防治维护387
四、剑杆织机纬缩成因探析及解决措施390
第十四章 织造综合讨论396
第一节 织机性能的评价指标396
一、对织物品种的适应性能396
二、织造工艺性能397
三、机械性能399
四、操作性能399
五、技术经济性能400
第二节 织机的主要工艺参数401
一、经位置线402
二、上机张力403
三、开口时间404
四、引纬参数404
五、织机各机构工作的配合404
第三节 各类机织物的加工要求405
一、棉型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05
二、毛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08
三、真丝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09
四、合纤长丝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10
五、苎麻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12
六、绢织物的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13
七、特种纤维织物加工流程和工艺设备414
参考文献418
热门推荐
- 1751479.html
- 676286.html
- 3258038.html
- 2950170.html
- 3406016.html
- 1953606.html
- 2852861.html
- 1726354.html
- 2663166.html
- 2514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5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6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8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