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阿登纳回忆录 1953-1955【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阿登纳回忆录 1953-1955
  • (德)康拉德·阿登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15085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阿登纳(Adenauer, Konrad 1876-1967)-回忆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阿登纳回忆录 1953-195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前言1

第一章 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命运1

1.德国重新统一的原则和欧洲形势的概貌1

2.1950年春对重新统一德国的各种建议7

3.外长们在华盛顿的会晤以及卫星国外长和苏联外长在布拉格的会晤9

4.苏占区1950年10月15日的选举12

5.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的来信16

6.同高级专员们讨论格罗提渥的来信和有关苏联邀请召开四国会议的问题19

7.苏占区方面竭力谋求接触20

8.政府和反对党对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来信的判断22

9.1951年1月15日联邦政府的声明23

10.东德人民的希望25

11.所谓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的呼吁和格罗提渥1951年1月30日的讲话26

12.联邦政府对四国会议的要求29

13.在巴黎玫瑰大理石宫举行的预备性会议31

14.格罗提渥1951年9月15日的再次试探34

15.舒马赫博士的态度37

16.1951年9月27日的政府声明——选举原则39

17.西方盟国的反应41

18.1951年12月20 联合国的决议和联邦共和国的选举建议——苏联政府将作出反应吗?42

第二章 苏联的照会攻势44

1.对东西方谈判的基本看法44

2.1952年3月10 日的苏联照会47

3.最初的反应50

4.在波恩和巴黎就答复苏联照会与西方盟国进行磋商54

5.1952年3月25日西方国家的复照和1952年4月9日苏联的第二次照会56

6.德国社会民主党要走另一条路61

7.1952年4月16日与高级专员们的谈话69

8.西方国家1952年5月13日的复照71

9.举行四国会议吗?75

10.1952年6月17日与麦克洛伊的谈话80

11.首次介绍西方盟国复照草稿的内容85

12.联邦政府的疑虑87

13.1952年7月3日的严重分歧90

14.苏联政策的原则97

15.交换照会毫无结果98

第三章 卢森堡协定——调整我们同犹太人的关系103

1.我们道义上的义务103

2.1951年12月6日在伦敦与戈德曼博士的会晤107

3.在瓦森纳尔的谈判110

4.重重的困难——伯姆教授的折中建议115

5.决定性的转折120

6.阿拉伯联盟的抗议122

7.在卢森堡签订协定124

8.希纳尔博士的讲话127

9.1966年5月我的以色列之行128

第四章 德国国内围绕实行武装是否符合宪法规定的一场争论131

1.重新获得自决权的必要性131

2.关于宪法的争论137

3.库特·舒马赫博士逝世143

4.二读条约144

5.再次出现困难147

6.再次争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赞同条约154

7.选民的证实——1953年联邦议院的选举161

第五章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前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167

1.苏联的政策起了变化吗?167

2.1953年4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讲话169

3.1953年5月11日丘吉尔的演说170

4.1953年5月14、15两日和丘吉尔的会见171

5.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点174

6.恢复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1953年5月29日联邦政府的备忘录——1953年6月10日德国联邦议院的决议182

7.1953年6月17日——苏占区和柏林的起义183

8.援助苏占区的措施187

9.1953年7月15日西方国家邀请苏联参加四国会议189

10.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7月23日给我的来信192

11.索尔兹伯里勋爵在英国上议院报告关于华盛顿外长会议的经过情况196

12.法国对四国会议的判断200

13.1953年12月的巴黎会谈202

第六章 试探东西方新关系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1954年1月至2月柏林外长会议206

1.会议前的交换照会206

2.会议的开始208

3.艾登的德国计划210

4.莫洛托夫的德国计划211

5.莫洛托夫的一项关于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213

6.奥地利216

7.东亚问题217

8.会议结束公报和三国声明218

9.1954年2月18日在瓦恩机场听国务卿杜勒斯介绍情况220

10.从柏林会议得出的结论225

第七章 欧洲防务集团的垮台230

1.从签订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到1954年8月布鲁塞尔会议230

2.布鲁塞尔会议前夕同斯巴克的会谈235

3.布鲁塞尔欧洲防务集团会议的经过240

4.同孟戴斯-弗朗斯的会晤246

5.1954年8月30日——欧洲的不幸日子249

6.美国的反应254

7.联邦政府的态度256

8.德国社会民主党要求召开四国会议258

9.欧洲防务集团告吹后的形势259

第八章 为克服由于欧洲防务集团失败而产生的危机所作的努力——召开伦敦九国会议263

1.1954年9月2日在比勒赫厄同霍耶·密勒的会谈263

2.艾登的倡议265

3.杜勒斯在波恩266

4.布鲁塞尔条约271

5.法国1954年9月的备忘录272

6.德国的设想276

7.伦敦的预备性谈判278

8.美国的情绪279

9.伦敦会议展望281

第九章 伦敦九国会议284

1.开幕会议284

2.德国的防务贡献和军备监督问题287

3.杜勒斯和艾登的原则声明——谈判第一阶段的高潮290

4.恢复联邦共和国的主权、柏林的安全保障、盟国对重新统一德国的义务295

5.美国外交政策的可能影响299

6.会议失败了吗?300

7.伦敦会议的结果303

8.美国和英国的作用306

第十章 巴黎会议——恢复主权308

1.继续前进308

2.恢复德国的主权309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西欧联盟312

4.萨尔问题316

5.法德在策勒-圣克卢的会谈经过321

6.在艾登举行的晚宴上326

7.萨尔法规328

8.巴黎会议的结果331

第十一章 围绕巴黎协定的争吵334

1.及早批准巴黎协定的必要性334

2.苏占区的实际情况和从中引出有关我们政策的结论336

3.1954年春季柏林会议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互换照会338

4.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的理由343

5.塔斯社1955年1月15日的声明348

6.对苏联声明的反响352

7.谈谈苏联的策略356

8.与奥伦豪尔的信件往来——反对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358

9.议会外的反对巴黎协定的行动367

10.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拥护和反对协定的问题369

11.围绕巴黎的萨尔协定的争论372

12.协定的批准375

13.联邦共和国1955年5月5日的主权声明376

14.西方的巩固和团结是同东方谈判的先决条件381

第十二章 首脑之间383

1.苏联的目标一成未变383

2.西方国家发出首脑会晤的邀请385

3.要不要建立欧洲中立国家地带?387

4.1955年6月7日苏联发出举行苏德谈判的邀请392

5.对德国政策的考虑395

6.同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的会晤399

7.在纽约和在契克斯的会谈404

8.国务卿杜勒斯和冯·埃卡特大使关于四国外长在旧金山讨论的报告408

9.美、法、英、苏四国政府首脑会晤——“微笑的会议”410

10.美国政策的原则——艾森豪威尔为防止对“日内瓦精神”作错误解释的讲话427

第十三章 莫斯科之行429

1.莫斯科谈判的背景429

2.把我的谈判意图通知华盛顿、巴黎和伦敦435

3.到达莫斯科437

4.第一个谈判日——1955年9月9日,星期五438

5.第二个谈判日——1955年9月10日,星期六445

6.休会期间——1955年9月11日,星期日469

7.第三个谈判日——1955年9月12日,星期一471

8.第四个谈判日——1955年9月13日,星期二484

9.最后的看法489

人名译名对照表4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