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林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林业
  • 江泽慧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32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林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林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中国现代林业的理论思考与探索1

二、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重点领域4

三、现代林业建设的政策与保障7

上篇 现代林业——理论篇10

第1章 林业发展理论的总体回顾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森林经营思想10

一、古代森林经营思想10

二、近代森林经营思想18

第二节 新中国林业发展理论22

一、改革开放前林业发展理论22

二、改革开放后林业发展理论24

第三节 世界林业发展的主要理论30

一、联合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30

二、德国:从法正林理论到近自然林业理论32

三、美国:从新林业思想到生态系统经营理论34

四、原苏联和俄罗斯:调整森林利用理论和分类经营35

五、北欧国家:国家政策指导下的私有林协作经营模式36

六、新西兰: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理论38

第2章 我国林业资源禀赋与功能39

第一节 现代林业的资源禀赋39

一、林业资源禀赋的概念与内涵39

二、中国林业资源状况40

三、林业资源分布41

第二节 林业资源的主要功能44

一、调节服务44

二、供给服务51

三、文化服务53

第三节 林业资源禀赋评价57

一、优势与潜力57

二、问题与挑战58

第3章 现代林业的内涵与特征59

第一节 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背景59

一、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60

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历史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61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61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林业做出更大的贡献62

五、履行我国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必须加快林业发展63

六、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林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已经具备64

第二节 现代林业的概念和内涵65

一、现代林业的概念65

二、现代林业的基本内涵66

第三节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71

一、公益性特征72

二、市场性特征72

三、协调性特征72

四、高效性特征73

五、开放性特征73

第4章 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74

第一节 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74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74

二、现代林业建设的原则76

第二节 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78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78

二、退耕还林工程78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79

四、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80

五、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81

六、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82

七、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82

八、南方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83

九、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84

十、林业血防工程84

十一、森林公园建设84

十二、城市林业发展85

第三节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85

一、加快发展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的林业第一产业86

二、全面提升以木竹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90

三、大力发展以生态服务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93

第四节 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94

一、构建生态文化物质载体94

二、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95

三、加大生态文化传播普及95

四、加强生态文化基础教育95

五、提高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保障能力95

六、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96

第5章 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97

第一节 依据和原则97

一、依据97

二、原则102

第二节 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103

第6章 现代林业的评价指标体系110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理论与方法110

一、现代林业的评价工具110

二、现代林业指标体系构建程序与方法111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2

第二节 现代林业评价指标体系112

一、指标体系总体框架113

二、核心评价指标116

三、指标运用与评价方法122

第三节 典型案例—浙江林业现代化指标体系124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24

二、指标体系构成124

三、指标组成125

四、浙江林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126

第7章 森林价值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129

第一节 核算理论与方法129

一、森林的功能与价值界定129

二、国际国内森林核算研究动态131

三、森林核算的理论框架133

四、森林核算的资料基础与估价方法134

五、中国森林核算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问题136

第二节 林地林木存量核算137

一、核算范围及分类137

二、实物量核算139

三、价值量核算142

第三节 森林产品与森林服务流量核算144

一、森林产品与生态服务及其关系144

二、森林产品核算145

三、森林生态服务核算145

第四节 森林综合核算149

一、森林总价值与国民财富149

二、森林产出与国内生产总值150

中篇 现代林业——实践篇152

第8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152

第一节 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进展152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153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与传统森林经营153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框架154

四、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157

五、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实践160

第二节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163

第三节 森林认证170

第四节 森林可持续经营展望175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面临的挑战175

二、展望175

第9章 气候变化与林业178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与趋势178

一、已观测到的气候变化179

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179

三、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与趋势180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下林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81

一、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与适应性评估181

二、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186

第三节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191

一、碳汇市场概况192

二、清洁发展机制(CDM)与造林再造林195

三、非京都市场197

四、碳贸易实践197

第四节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与建议202

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计划202

二、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建议203

第10章 森林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206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206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测度206

二、生物多样性概况208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213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行动217

一、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17

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18

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项目219

四、工程(项目)建设技术220

第11章 荒漠化防治222

第一节 中国的荒漠化及防治现状222

一、中国的荒漠化状况223

二、中国荒漠化成因分析224

第二节 国内外防治荒漠化的成就和经验225

一、国外荒漠化防治的经验与教训225

二、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就和经验225

三、防沙治沙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228

第三节 荒漠化防治战略重点布局229

一、战略目标229

二、我国荒漠化防治重点区域分区(类)布局230

第四节 荒漠化防治战略措施234

一、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235

二、加大荒漠化防治科技支撑力度236

三、建立荒漠化监测和工程效益评价体系236

四、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治理机制237

第12章 城市林业239

第一节 我国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239

一、城市林业的概念239

二、城市林业的发展239

第二节 我国城市林业的发展目标243

一、城市林业发展目标确定的背景与思路243

二、城市林业发展目标制定的依据243

三、城市林业的发展目标244

四、城市林业的发展重点245

第三节 我国城市林业的发展布局246

一、城市林业发展布局的原则246

二、城市林业发展布局248

第四节 我国城市林业的建设模式251

一、确立林网化与水网化的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理念251

二、服务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需求,实现三个转变252

三、制定城市林业发展规划253

四、城市森林建设的实施技术255

五、城市林业的经营管理258

第13章 乡村林业260

第一节 乡村林业的概念和作用260

一、乡村林业的概念260

二、乡村林业与农民生计261

三、乡村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263

第二节 乡村林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模式264

一、农用林业264

二、生态经济综合经营模式266

第三节 乡村林业的基层管理模式268

第14章 林业生物质材料271

第一节 林业生物质材料发展背景271

一、发展林业生物质材料的意义272

二、林业生物质材料发展基础和潜力273

第二节 国内外进展、趋势和应用前景274

一、在林业生物质材料生、理、化特性及其生物形成领域275

二、林业生物质材料理化改良与化学资源化277

三、林业生物质材料复合、重组与合成领域282

第三节 林业生物质材料发展重点领域与方向287

一、主要研发基础与方向287

二、重点产业领域进展288

第15章 林业生物质能源290

第一节 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背景290

一、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内涵291

二、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92

第二节 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295

一、能源林培育295

二、能源产品转化利用296

第三节 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302

一、林业生物质能源重点领域302

二、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研究方向304

第16章 林产品生产与贸易306

第一节 林产品生产与贸易情况306

一、林产品的生产情况307

二、林产品贸易310

第二节 林产品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6

一、林产品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木材供需矛盾突出316

二、林产品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滞后于客观需要316

三、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我国获取资源难度加大317

四、科技进步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17

五、宏观调控薄弱、管理水平不高317

第三节 林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318

一、全球林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趋势318

二、中国林产品供需趋势分析319

三、我国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发展潜力分析320

四、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发展重点324

第四节 林产品监管链认证330

一、林产品监管链认证与现代林业330

二、林产品认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31

三、发展对策332

第17章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334

第一节 森林文化体系建设现状334

一、我国森林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334

二、我国森林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经验337

第二节 森林文化的内涵与特征339

一、森林文化与生态文化339

二、森林文化体系的基本内涵340

三、森林文化的主要特征342

第三节 森林文化建设行动343

一、森林制度文化建设行动343

二、发展森林文化产业行动344

三、培育森林文化学科与人才行动344

四、开展森林文化科普及公众参与行动345

第四节 森林文化产业及发展趋势346

一、森林旅游文化及其产业346

二、竹文化及其产业348

三、花卉文化及其产业349

四、茶文化及其产业350

第18章 我国现代林业规划实践351

第一节 浙江现代林业规划351

第二节 江苏现代林业规划353

第三节 安徽现代林业规划355

第四节 湖南现代林业规划357

第五节 北京市现代林业规划361

第六节 上海市现代林业规划364

第七节 广州市现代林业规划366

第八节 扬州市现代林业规划371

下篇 现代林业——保障篇376

第19章 现代林业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376

第一节 现代林业体制改革376

第二节 现代林业机制创新390

第20章 现代林业的投入体系395

第一节 我国林业投资的发展概况395

第二节 现代林业的公共财政投入404

第三节 现代林业的社会资金投入407

第21章 现代林业的技术装备保障411

第一节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11

第二节 国内外林业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414

第三节 我国林业技术装备的重点发展领域及关键技术417

第22章 现代林业的科技支撑424

第一节 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为现代林业提供技术储备426

第二节 建立健全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432

第三节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提升现代林业发展质量438

第23章 现代林业的人力资源保障442

第一节 加强林业公务员队伍建设442

一、重视林业公务员的选拔和培养442

二、完善基层林业公务员的基本保障政策443

第二节 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443

一、加强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培养444

二、推进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444

三、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444

第三节 加强林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445

一、加强林业实用人才的培养446

二、营造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447

三、加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447

第四节 加强林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448

一、协调发展高等林业教育448

二、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449

三、重视对社会公众的林业科普教育和法制教育449

第五节 强化对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支撑保障449

一、切实加强对林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449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450

三、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经费投入450

第24章 现代林业的法制建设452

第一节 我国林业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就452

一、我国林业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452

二、我国林业法制工作的主要成就453

第二节 现代林业立法的发展方向455

一、林业立法面临的主要挑战455

二、现代林业立法的主要原则456

三、现代林业立法的政策取向458

第三节 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461

一、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461

二、林业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措施462

第四节 林业法制宣传教育464

一、普法中存在的问题464

二、林业普法的基本思路465

第25章 现代林业的国际合作468

第一节 制定国际规则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结合468

一、参与制定国际规则468

二、积极履行国际义务469

第二节 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国内科技创新473

一、鼓励并支持我国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计划474

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林业科技国际合作研发基地475

三、建立国际化研究组织和研究网络以打造林业国际合作平台475

四、保护知识产权以强化科技创新475

五、拓宽林业科技国际合作对象以实现林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多样化476

六、关注技术贸易476

七、完善林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支撑条件476

第三节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人才素质476

一、借鉴国外经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477

二、加强国际交往和行业交往477

三、加大林业骨干国外进修培训力度477

四、通过外聘专家培养国内人才478

五、派出留学进修以实现人才国际接轨478

六、加强智力引进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478

第四节 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以提高国际竞争力479

一、利用国际资源弥补国内木材供需缺口479

二、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480

三、改善外资利用方式加速林业发展480

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481

参考文献483

后记4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