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疑难辨析新选 初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继定,陈顺宣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105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1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疑难辨析新选 初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册1
第一课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1
1、关于柳亚子先生的情况简介1
2、“歌声唱彻月儿圆”的含义是什么1
3、“于阗”两字选用得好2
4、这首词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5、“兴会”与“兴致”有别2
6、“火树银花”的出处3
第三课 一件珍贵的衬衫4
1、作者刘宗明谈本文的写作4
2、课文中几个成语的出典6
第四课 老山界7
1、“过队伍”和“透底”简释7
2、“攀谈”的注释欠准确7
3、“竹林”怎能作火把8
4、七个比喻连用的魅力8
5、“抢”字的运用好在哪里9
第六课 红军鞋11
文中的插叙有什么作用11
第七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3
1、关于三味书屋和对寿老先生的评价13
2、“翻开断砖”并非“找蜈蚣”15
3、关于“覆盆子”的注释15
4、为什么要插写美女蛇的故事16
5、为什么“再见””要写成“Ade”17
6、“们”字的特殊用法17
7、“三味书屋”为什么挂有“鹿”画18
8、“对课”“书塾”“方正”辨释19
9、关于“仁远乎哉……”一句的句读20
10、“笑人齿缺……”一句的意思及出处20
11、“上九潜龙勿用”句释20
12、“厥土……”一句如何理解21
第八课 一面22
作者阿累的情况简介22
第九课 同志的信任23
本文是插叙,不是倒叙23
第一○课 香山红叶24
1、“脉”字简释24
2、“伤了水”是什么意思24
3、香山红叶树的树种并非叫“红树”25
4、对“上弦月”注释的补正26
5、“许多老向导的话”有歧义27
6、香山与香山公园27
第一一课 济南的冬天28
1、写济南为何不写“泉”28
2、注意重音的辨别和确定29
3、这两句描写好在哪里29
4、本文的“来历”及写作年代30
第一三课 海滨仲夏夜31
1、“仲夏”补释31
2、课本对“启明星”的注释欠明确31
第十七课 驿路梨花32
1、彭荆风谈本文的体裁32
2、课文的记叙顺序究竟是什么33
3、课文中的两个病句34
第二○课 纪念白求恩35
1、为什么要用三种不同称呼35
2、“不远万里”的句法35
第二一课 谈骨气37
“富贵不能淫”等三句浅释37
附:《双音的合成词》辨正一则37
第二二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38
1、课文中几个词语注释的补正38
2、“但是”与“将来”辨释40
第二三课 皇帝的新装42
1、“一群”和“们””应去其一42
2、课文的插图欠准确42
第二五课 寓言三则43
1、《智子疑邻》疑难词语补释43
2、“善术者”指谁44
3、“善术者”并非迷信45
4、“塞上”究竟指何处46
5、《黔之驴》主题思想异议46
6、“荡倚冲冒”辨析48
7、“黔驴”之“黔”在四川48
第二七课 伤仲永49
1、“乞”字别解49
2、“从先人还家”的“先人”50
3、“令作诗”者是谁51
第二八课 故事三则52
1、早晨与正午的太阳离我们孰远孰近52
2、怎样对待“捐金于野”这一举动53
3、“自矜”有别于“自夸”53
4、“遗金一饼”的“金”并非“黄金”54
第二九课 狼55
1、“前狼”“后狼”释55
2、“顾”应释为“环视”55
3、“屠暴起”中的“起”是什么意思56
4、“相向”应作“相对”解56
5、“笑”字的丰富含意57
第三○课 诗八首58
1、对“见”字以哪一种解释为好58
2、这里的“城”与“市”是两个词59
3、“恰恰啼”就是“频频啼”59
第二册61
第一课《伊索寓言》二则61
1、课文中的一处瑕疵61
2、伊索是否实有其人61
第二课 古代英雄的石像62
1、课文为什么要运用大量对话62
2、少了个时态助词63
第三课 美猴王64
“洞天”的“洞”不是动词64
第四课 两棵奇树65
课文中的一个病句65
第五课 我的老师66
1、课文中的人称变换66
2、这样比喻不合适67
3、关于蔡芸芝老师67
第七课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68
1、课文究竟写了多少事68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检讨”一词69
第九课 社戏70
1、关于“社戏”70
2、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例析71
3、社戏演的究竟是出什么戏72
第一○课 最后一课74
1、小弗郎士上学途中的情景描写有何作用74
2、与课文原文不符的插图75
第一一课 夜走灵官峡76
1、这里的“即使”应改成“虽然”76
2、宝成铁路简介76
第十二课 梅岭三章77
1、“此头须向国门悬”新解77
2、《梅岭三章》的写作特点是什么78
第十三课 回延安79
课文疑难解答四题79
第十四课 梁生宝买稻种81
1、关于课文的修改81
2、对麻袋的反复描写有哪些作用81
第十八课 想和做83
“我们”还是改为“人们”好83
第十九课 荔枝蜜84
“花精”并非“王浆”84
第二○课 小麻雀85
1、怎样理解《小麻雀》的主题85
2、小麻雀究竟明白了什么86
第二二课 挖荠菜88
1、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88
2、“似地”应改为“似的”89
第二五课 《论语》六则90
1、《论语》书名的读音和含义90
2、“何有于我哉”的注释哪一种好91
第二六课 扁鹊见蔡桓公93
1、对“腠理”、“肌肤”、“火齐”、“司命”等注释的商榷93
2、“不治将恐深”异释95
3、“以为功”就是“以为工”95
4、“故”字并无“特意”之义96
第二七课 周处97
1、“为乡里所患”等句中的“为”字97
2、“并”就是指“蛟和虎”吗98
3、“谓为三横”的译法问题99
4、“更相庆”的“更”99
5、“正”字辨释99
6、“暴犯”“具以情告”补释100
7、“蹉跎”不是“过时”101
第二八课 口技102
1、“百”字的重要作用102
2、“觉”字简释103
第二九课 观巴黎油画记104
1、“颜色”辨104
2、“其”也可活用当“我”讲104
3、本文写作上的两个特点105
第三○课 诗八首106
1、“充炭直”的“充”字辨106
2、绡绫“充炭直”与唐代的商品交换106
3、何谓“入吴”,何谓“送客”107
4、“处”也可以表示时间108
5、“千里”“十里”之争109
6、是“晚景”还是“晓景”110
7、惠崇的籍贯和生平111
热门推荐
- 3516959.html
- 2703972.html
- 2941789.html
- 3187989.html
- 2027229.html
- 816517.html
- 2721104.html
- 877129.html
- 1211253.html
- 2711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5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2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0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8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9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