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网技术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通信网技术 第2版
  • 刘金虎,樊子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5303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41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通信网-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网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现代通信网概述1

1.1通信网基本概念1

1.1.1通信网概述1

1.1.2通信网的组成要素1

1.1.3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2

1.2现代通信网的分类及构成4

1.2.1现代通信网的分类4

1.2.2现代通信网的构成5

1.3通信网研究的基本问题11

1.3.1通信网的体系结构12

1.3.2网络的最佳拓扑结构12

1.3.3网内业务流量的分析12

1.3.4网络的可靠性分析12

1.4通信网的质量要求13

1.4.1对通信网的一般要求13

1.4.2对电话通信网质量的要求13

1.5通信网的发展14

习题15

第2章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16

2.1网络协议及其功能16

2.1.1网络协议概述16

2.1.2网络协议的功能16

2.2 OSI参考模型19

2.2.1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和功能19

2.2.2 OSI的协议数据单元及传输过程21

2.2.3 OSI的服务原语23

2.2.4 OSI的服务和协议25

2.2.5 OSI参考模型在通信网中的应用26

2.3 TCP/IP协议模型28

2.3.1 TCP/IP协议模型概况28

2.3.2 TCP/IP协议模型中的各层功能28

2.3.3 TCP/IP协议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30

2.4 IP宽带网的体系结构31

2.4.1 IP宽带网体系结构的一般框架31

2.4.2 IP网络的基本参考模型33

2.4.3 IP网和电信网融合的体系结构34

2.4.4 IP宽带网络的新发展35

习题35

第3章 电话通信网36

3.1固定电话网36

3.1.1电话网的结构36

3.1.2电话网的路由及路由选择40

3.1.3电话网的信令系统45

3.1.4传输规划49

3.2 IP电话网54

3.3移动电话网55

习题56

第4章 通信网的支撑网57

4.1信令网57

4.1.1 No.7信令系统的发展及特点57

4.1.2 No.7信令系统基本功能结构及消息格式58

4.1.3 No.7信令网的组成及网络结构61

4.1.4我国公共信道信令网67

4.1.5信令业务负荷和信令链路的设置70

4.2数字同步网74

4.2.1同步的基本概念74

4.2.2滑码及滑码率的计算75

4.2.3数字网同步的方法78

4.2.4时钟源80

4.2.5通信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88

4.2.6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网络结构及组网原则90

4.3管理网93

4.3.1管理网的基本概念93

4.3.2电信管理网的结构97

4.3.3我国电信网管理系统及向TMN演进105

习题112

第5章 智能网原理113

5.1智能网的概念和特点113

5.1.1智能网概念113

5.1.2智能网特点113

5.1.3智能网的发展背景114

5.1.4智能网的演变和发展状况115

5.1.5智能网的体系结构117

5.2智能网的概念模型120

5.2.1概述120

5.2.2业务及业务特征121

5.2.3智能业务简介122

5.3智能呼叫处理125

5.3.1概述125

5.3.2 IN基本呼叫模型125

5.4智能网应用协议128

5.4.1概述128

5.4.2 INAP协议的体系结构129

5.4.3 INAP的描述方法130

5.4.4 INAP操作131

5.5智能网计费系统134

5.5.1智能网计费体系结构134

5.5.2智能网计费体系中的接口135

5.5.3智能网计费过程136

习题136

第6章 IP通信网137

6.1计算机网络137

6.1.1计算机网络概述137

6.1.2局域网基本概念147

6.1.3计算机网络网际互联设备159

6.2宽带IP城域网概述162

6.2.1宽带IP城域网的概念162

6.2.2宽带IP城域网的分层结构164

6.3宽带IP城域网的骨干传输技术166

6.3.1 IP over ATM166

6.3.2 IP over SDH171

6.3.3 IP over DWDM177

6.3.4千兆以太网179

6.4宽带IP城域网的接入技术180

6.4.1 HFC180

6.4.2 FTTX+IAN181

6.4.3 XPON182

6.4.4几种接入技术优、缺点的比较与选择183

6.5宽带IP城域网的IP地址规划185

6.5.1 IP地址的基本概念185

6.5.2宽带IP城域网的IP地址规划188

6.5.3下一代IP技术——IPv6190

6.6宽带IP城域网的路由选择协议202

6.6.1路由选择算法概述202

6.6.2内部网关协议RIP204

6.6.3内部网关协议207

6.6.4外部网关协议BGP212

习题215

第7章 通信网设计基础216

7.1通信网络结构设计基础216

7.1.1图论基本知识216

7.1.2路径选择227

7.1.3站址选择240

7.1.4流量分配247

7.1.5最佳流问题253

7.2网络流量设计基础254

7.2.1网络流量的基本概念254

7.2.2排队论基础257

7.2.3电路交换网分析272

7.2.4分组交换网分析277

7.2.5随机接入系统分析282

7.2.6 ATM网络分析285

习题291

第8章 通信网的可靠性294

8.1可靠性数学基本概念294

8.1.1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295

8.1.2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298

8.2局间通信的可靠性303

8.2.1局间通信的可靠度和可用度304

8.2.2局间通信的综合可靠度和综合可用度305

8.3通信网的可靠性307

习题310

第9章 下一代通信网312

9.1下一代通信网的概述314

9.1.1下一代通信网的定义314

9.1.2下一代通信网的特点315

9.2软交换技术316

9.2.1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316

9.2.2软交换网络的总体结构317

9.2.3软交换网中的协议及标准320

9.2.4软交换技术的特点321

9.2.5软交换技术的功能322

9.2.6软交换技术的过渡322

9.3云计算技术324

9.3.1云计算技术的概述324

9.3.2云计算技术329

9.3.3 Hadoop与H DFS332

9.4物联网技术337

9.4.1物联网与网络安全339

9.4.2物联网的应用342

9.4.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346

习题351

参考文献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