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义与公器 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义与公器 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
  • 詹世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852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义与公器 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正义·方法·公共伦理1

一、本书的基础视野2

二、追寻正义的方法论探讨6

三、公共伦理学的意义及其使命21

第一章 自由、平等权利的伦理哲学含义27

第一节 对自由与平等的现代人伦的道德哲学阐释27

一、对自由的道德哲学阐释:深层自由与社会自由27

二、人伦的平等:超越信念层面而进入知识性考量33

三、深层自由和平等概念的伦理学意义37

第二节 “权利优先于善”的价值学理据41

一、古代社会的权利意识缺位及其“善”中心论42

二、善之一般及在古代社会中权利意识与善何以对立49

三、平等权利:一个公共伦理学的基础概念52

四、现代平等与正义的关系57

五、回应对“权利优先于善”的驳议60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类型及其伦理意义65

第一节 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和公共性65

一、公共领域的分类及其发展66

二、公共利益的构成和性质73

三、公共性的伦理维度77

四、这三个概念的公共伦理意义81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公”伦理的悖论及其现实出路83

一、问题的提出83

二、中国古代“公”的含义84

三、中国古代“公”概念的道德哲学创制86

四、古代“公”伦理观念结构的总体态势:以公灭私92

五、中国古代“公”伦理的缺陷95

六、此悖论的现实出路101

第三章 家庭的伦理价值及其公共面孔105

第一节 家庭的原发性伦理价值106

一、家庭伦理结构的历史演变106

二、人类的历史选择和对家庭的心理依恋109

三、对家庭伦理价值的进一步分析112

第二节 家庭的公共面孔117

一、婚姻作为一种制度的公共性质118

二、同性“婚姻”没有婚姻的实质120

三、家庭制度的不自足性及其公共性维度124

第四章 市民(公民)社会的公共伦理维度128

一、市民社会人伦关系的特质:独立和互依(Independence和Interdependence)129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伦理129

二、市民社会伦理观念的深化135

三、市民社会自身的伦理完善:发展为公民社会139

四、市民社会伦理的不自足性146

第二节 “诚信”:公共伦理学的立场150

一、“诚信”的义务性150

二、诚信的前提153

三、背信的原因及其社会后果154

四、通往诚信之路156

第三节 从信用到信任161

一、信用的形式特点161

二、信任的本质:本体自由与本体安全163

三、信任与道德生态166

四、信任是一种互动策略和文化鼓励168

五、信任氛围的营造171

第五章 国家的伦理性175

第一节 国家:公共政治的伦理存在175

一、国家:高超政治智慧和治理技术的凝结175

二、国家对人类社会生活而言的必要性182

三、公共权力机构的伦理性探究191

四、为什么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缺陷?194

五、国家强制性的政治伦理论证199

六、国民的国家伦理品格:重构的爱国主义205

第二节 洪堡特与黑格尔教化论视野中的国家伦理观之比论209

一、两人的自由观、教化观之分异210

二、无念于积极作用:洪堡特对国家伦理的考量214

三、伦理性即合理性:黑格尔的国家伦理观220

四、洪堡特与黑格尔国家伦理观之比较的要点228

第三节 从公共意志到公共理性231

一、公共意志:从霍布斯到卢梭232

二、公共意志的理性维度241

三、罗尔斯“公共理性”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共伦理关怀245

四、对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念的进一步思考253

第六章 公共治道的转型与公共管理伦理260

第一节 政治与行政的关联及其伦理维度的开显260

一、民主:现代政治与公共行政的关节点260

二、法治: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264

三、行政制度的伦理关系结构及行政人员的职责分析269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之合理性274

第二节 公共治道的转型及其“价值奠基”285

一、“老公共行政”特征分析287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伦理的贡献及其局限296

三、公民中心论:新公共服务的价值奠基301

第三节 公共组织主体的伦理要求310

一、公共组织的特征311

二、市场演化秩序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及其限度313

三、出现公共道德问题的现实原因分析316

四、公共伦理建设:制度安排与德行效用321

第七章 公共推理和公共美德326

第一节 “忠恕”之道的义理规模327

一、对中国古代“忠恕之道”的分类考察327

二、“恕道”的转换形式335

三、传统“忠恕”之道的局限性及其公共伦理学改造339

第二节 “康德伦理学的真正力量”344

一、“可普遍化原理”只是一个检验标准345

二、“可普遍化原理”对道德原则的从属性:以市场规则为例351

三、康德道德学的真正力量之抉发356

第三节 “义”之精神及“义”——“宜”之相融359

一、“义”德的内涵之展开359

二、“义”之偏至及其原因366

三、对“义”、“宜”相互融通的哲学阐释368

四、传统Vs现代:中国语境中现代“义”论之走向372

第四节 公共美德的描述、体知和塑造377

一、美德的独立性与依存性:公共美德的道德哲学定位378

二、公共美德的心灵结构基础和制度环境383

三、公共节操:公共美德的集中表现390

结论401

参考书目410

后记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