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业工程方法从入门到精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业工程方法从入门到精通
  • 熊永家,娄文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812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工业工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业工程方法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工业工程概述1

1.1 工业工程的起源及定义1

1.1.1 工业工程的起源1

1.1.2 工业工程的定义1

1.1.3 工业工程与管理2

1.2 工业工程的职能与特征3

1.2.1 工业工程的职能3

1.2.2 工业工程的基本特征4

1.3 工业工程的应用5

1.3.1 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5

1.3.2 工业工程的常用方法和技术6

1.3.3 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6

1.4 工业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8

第2章 方法研究10

2.1 方法研究概述10

2.1.1 方法研究的内容10

2.1.2 生产过程与方法研究10

2.1.3 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10

2.2 流程分析12

2.2.1 流程分析概述12

2.2.2 工艺程序分析15

2.2.3 流程程序分析18

2.2.4 线路图分析25

2.3 操作分析28

2.3.1 双手操作分析28

2.3.2 人—机操作分析32

2.3.3 联合操作分析37

2.4 动作分析40

2.4.1 动作分析概述40

2.4.2 动作分析的方法41

2.4.3 动作分析的应用实例45

2.4.4 动作经济原则47

2.4.5 作业改善——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48

第3章 作业测定技术59

3.1 作业测定的概述59

3.1.1 作业测定的概念及作用59

3.1.2 作业测定的应用59

3.1.3 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和工作阶次60

3.2 秒表时间研究61

3.2.1 秒表时间研究的概述61

3.2.2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62

3.2.3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63

3.2.4 常用的评定方法74

3.2.5 秒表时间研究的应用实例78

3.3 工作抽样法80

3.3.1 工作抽样法的概述80

3.3.2 工作抽样法的原理81

3.3.3 工作抽样法的实施步骤82

3.3.4 工作抽样法的应用实例88

3.4 预定时间标准法94

3.4.1 预定时间标准法概述94

3.4.2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95

3.4.3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98

3.4.4 模特法的动作改进104

3.4.5 模特法的应用实例107

第4章 流水线组织设计和平衡121

4.1 流水生产线概述121

4.1.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121

4.1.2 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及意义123

4.1.3 生产线平衡与流生产124

4.2 流水生产线平衡设计基础125

4.2.1 生产线平衡的基本问题125

4.2.2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与方法125

4.2.3 生产线平衡设计的准备工作126

4.3 单品种流水线的平衡127

4.3.1 流水线的合理性分析127

4.3.2 确定流水线的节拍127

4.3.3 计算最少设备(工作地)的数量128

4.3.4 工序同期化(流水线平衡)128

4.3.5 流水线平衡的评价与再平衡130

4.4 多品种流水线生产的平衡130

4.4.1 多品种流水生产的基本形式130

4.4.2 多品种流水生产节拍的确定131

4.4.3 多品种流水生产线的平衡132

4.4.4 混合流水生产的平准化133

4.5 流水线生产平衡的实例分析135

第5章 劳动定额140

5.1 劳动定额概述140

5.1.1 劳动定额的概念、种类140

5.1.2 劳动定额的作用142

5.1.3 劳动定额制定的影响因素143

5.2 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分类143

5.2.1 工时消耗分类143

5.2.2 传统工时的计算145

5.2.3 标准时间147

5.3 劳动定额的制定147

5.3.1 劳动定额制定的一般方法147

5.3.2 学习曲线与劳动定额149

5.3.3 人员定额编制152

5.3.4 劳动定额的维护管理156

5.4 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157

5.4.1 劳动定额标准概述157

5.4.2 劳动定额标准的分类159

5.4.3 劳动定额标准化的依据160

5.4.4 制定劳动定额标准的步骤与方法161

5.5 应用实例162

第6章 人因工程基础166

6.1 人因工程概述166

6.1.1 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166

6.1.2 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与应用领域166

6.1.3 人因工程的研究方法与步骤167

6.2 人的生理特征与心理需求168

6.2.1 劳动过程对人体的影响与劳动强度168

6.2.2 人体感知及其特征170

6.3 作业能力与作业疲劳171

6.3.1 作业能力的动态分析171

6.3.2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172

6.3.3 疲劳对人体与工作的影响174

6.3.4 提高作业能力和降低疲劳的措施175

6.4 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175

6.4.1 人体测量的数据处理175

6.4.2 作业岗位设计176

6.4.3 作业空间设计179

6.5 作业环境的分析与评价184

6.5.1 环境照明184

6.5.2 环境噪声185

6.5.3 色彩环境186

6.5.4 空气环境187

6.5.5 振动环境187

6.5.6 微气候环境187

6.6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189

6.6.1 人机系统设计的概念189

6.6.2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的步骤189

6.6.3 人机系统设计总体设计方法190

6.6.4 人机系统评价方法190

6.6.5 人机系统安全型设计191

第7章 工厂设计基础192

7.1 工厂布置概述192

7.1.1 工厂设施规划192

7.1.2 工厂布置的一般原则193

7.1.3 工厂布局设计方法195

7.1.4 系统布置设计法195

7.2 工厂布局基本要素分析198

7.2.1 产品—产量分析198

7.2.2 工厂工艺流程分析201

7.2.3 作业单位的划分202

7.3 物流分析203

7.3.1 物流分析的内容203

7.3.2 物流分析的方法204

7.3.3 物流分析与物流相关表206

7.4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210

7.4.1 相互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其等级划分210

7.4.2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211

7.4.3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213

7.5 工厂总图布置214

7.5.1 工厂总图布置的一般步骤214

7.5.2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214

7.5.3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217

7.5.4 面积相关图的调整219

7.5.5 方案比选220

第8章 质量管理基础223

8.1 质量与质量管理223

8.1.1 质量的定义223

8.1.2 质量管理的内涵224

8.1.3 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225

8.1.4 质量管理体系225

8.1.5 质量成本227

8.2 统计过程控制的工具228

8.2.1 流程图228

8.2.2 调查表229

8.2.3 帕累托图230

8.2.4 因果分析图230

8.2.5 直方图231

8.2.6 散布图232

8.2.7 试验设计232

8.3 控制图与过程能力237

8.3.1 控制图237

8.3.2 工序能力分析242

8.4 验收抽样检验250

8.4.1 抽样检验的必要性250

8.4.2 抽样检验的种类250

8.4.3 单次抽样检验251

8.5 6σ质量管理252

8.5.1 6σ的产生与发展252

8.5.2 6σ质量管理理念253

8.5.3 6σ质量水平的测算与度量253

8.5.4 6σ质量项目的实施254

8.6 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和质量奖255

8.6.1 ISO 9000认证255

8.6.2 质量奖256

第9章 工业工程与现场管理257

9.1 现场管理概述257

9.1.1 现场管理的含义257

9.1.2 现场管理的目的和原则257

9.1.3 现场管理的任务与方法258

9.1.4 现场管理的评价261

9.2 5S管理262

9.2.1 5S管理概述262

9.2.2 5S管理的内容及实施要点263

9.2.3 开展5S管理的方法265

9.3 定置管理266

9.3.1 定置管理概述266

9.3.2 定置管理的内容267

9.3.3 定置管理方法268

9.3.4 定置管理的实施270

9.4 目视管理271

9.4.1 目视管理概述271

9.4.2 目视管理的内容272

9.4.3 目视管理的方法272

9.4.4 目视管理的实施274

9.4.5 目视管理的评估274

参考文献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