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典型疑难问题适用指导与参考 7 贪污贿赂罪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典型疑难问题适用指导与参考 7 贪污贿赂罪卷
  • 孙强,张涛,郭旨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79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296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贪污贿赂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典型疑难问题适用指导与参考 7 贪污贿赂罪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贪污罪1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套取公共不动产的行为,可否构成贪污罪?如何认定贪污不动产犯罪的既遂?1

2.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供他人使用或个人用作赌资,罪行即将败露时携款潜逃的,构成何罪?3

3.受国家机关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司利润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如何量刑?6

4.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利用管理、发行股票之便,将未发行的本公司股票违规出售后再交回公司原定股本金,而后将巨额差价款占为己有,数额特别巨大的行为,构成何罪?9

5.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进行查处前,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在招生工作中收取的“点招费”,是否属于学校的公共财产?13

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管理国家建设专项资金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将国家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构成何罪?17

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单位的名义向有关单位索要“赞助款”,而另开账户秘密私分,至案发前数年未还,也从未被催要,得知有关部门查处后伪造证据的,构成何罪?20

8.租赁国有企业的人员在任职期间利用负责经营管理的职务之便盗卖国有资产的,构成何罪?24

9.国有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使用客户资金炒股,并私分所得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26

10.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村集体资金用于赌博,数额巨大的,构成何罪?33

11.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优抚款物管理公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有财物的,如何定性?33

12.对于村民委员会负责出纳的工作人员,明知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借用集体资金是挪作他用,仍听从其指令,将所保管的集体资金借给其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33

13.行为人非法使用公款为自己购买房屋,但尚未取得产权的,属于贪污既遂还是未遂?37

14.依法接受委托代征税款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40

15.在国有公司改制中,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将国有资产隐匿在个人控制的账户中的行为,构成何罪?41

16.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签订虚假销售合同伪造销售业绩,以此骗取企业年终奖励,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何罪?43

17.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私分补偿款的行为,构成何罪?其挪用补偿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又构成何罪?45

18.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政府从事土地征用补偿费的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采用虚报征地拆迁面积、伪造虚假征地拆迁补偿支付凭证和收入不入账等手段,侵吞拆迁补偿款等的行为,构成何罪?48

19.国有学校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学校管理、使用或运输的私人财产的,应当如何定性?54

20.贪污犯罪分子将贪污所得财物以高于原有价格销售的,贪污数额应如何计算?57

21.国家机关的一般公务人员因公务而经办、经手财务,在单位报销活动中隐瞒或虚构事实,将个人消费变成公务接待消费的行为,构成何罪?58

2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掌管单位账外资金的职务便利,擅自将款项用于购买国债和进行国债交易并非法占有本金和利息的,构成何罪?60

23.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国有资产转移,用作个人开设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在骗取验资机构的验资证明并成立新公司后又将该资产返还原国有公司的,是否构成贪污罪?63

24.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私人车辆被单位用作公用期间受到他人损坏,遂要求单位用企业资金予以赔偿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66

25.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但并非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构成行贿罪?66

26.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为企业付出劳动后,由于受国有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局限,经单位领导同意后,个人将本应属于个人劳动所得的财物通过假冒专家签名提取咨询成本等不正当财务手段提取相关费用,用作发放自己及单位有关人员的劳务费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68

27.审计局主管的审计事务所的出纳,是否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行为人与挪用公款的行为人共同放火烧毁账簿的,应当如何定性?71

28.人民法院指定的破产清算组成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74

29.受国有企业委任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数额巨大的,应如何论处?股份权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如果股份权能够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其价值应如何确定?77

30.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根据单位领导指示虚报发票冒领费用,但无证据证明是用于单位开支还是据为己有的,应当如何评价?79

31.受国有公司委托销售属于该公司商品房的行为人,收取售房合同价与实际售房价差额款归其个人所有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82

32.虽然参与征地工作,但并没有被人民政府任命为征地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身份?86

33.在实行工程项目负责制的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领导被任命为项目经理部的经理后,是否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89

34.原本在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退休后被返聘回原单位工作的,是否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93

35.共同贪污的部分行为人,事后并未分得任何赃款的,是否依然成立贪污罪的共犯?94

36.国有企业中从事期货交易的报单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便利将个人账户上的期货合约在价格下跌时转入单位账户,造成单位持仓亏损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前述行为如果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如何计算?97

37.国有公司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他人进行营利活动,后采取虚假报账的手段将该款据为己有的行为,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还是贪污罪?102

38.国有银行会计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客户资金上百万用来炒股,事情暴露后携带公司银行账户凭证和全部炒股手续潜逃,依旧控制公款,有能力归还而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何罪?105

39.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受委派在国有、集体联营企业中从事公务的职务便利,将国有、集体联营企业的公共财产转移至自己及亲属控股的个人股份制企业并非法占有的行为,构成何罪?108

40.在国有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隐瞒国有资产,并将其转移到改制后自己占有投资份额的公司中的,构成何罪,其犯罪数额如何计算?115

41.国家工作人员虚构项目,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行为,构成何罪?117

办案依据集成119

二、挪用公款罪128

42.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因单位经营需要,根据集体决定的意见,将公款划拨至名为个人所有实为国有企业的下属集体股份制企业使用,没有从中谋取私人利益的,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28

43.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单位基建款归他人使用,进行经营活动的,应如何定罪处罚?130

44.国家工作人员以写借条方式挪用单位公款,用于替家人清偿债务,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应当如何定性?132

45.为逃避公司债务,国有公司的分公司经理根据总公司的决定成立新的空壳公司,并将分公司的可运营资产转移到新成立的公司的,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34

46.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员、信贷科长、行长助理,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贪污罪的主体要件?138

47.国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应该记入银行账户的款项不记入账,挪至实际由其操纵的公司,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何罪?140

48.农村党支部书记挪用集体资金数额较大,供个人使用或借给他人使用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142

49.国家工作人员将银行资金转入个人账户,用于企业注册资本验资证明,虽然数额较大,但是时间较短且及时归还的,应如何定性?145

50.国家工作人员携带公款外出并使用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147

51.村民小组组长在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中,挪用土地征用补偿费进行营利活动的,应如何定罪处罚?149

52.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给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50

53.村委会成员将本村获得的资助款出借的行为,是否属于协助人民政从事公务活动?经村委会全体成员同意出借公款给集体企业的行为,是否属于“挪用公款”?153

54.国家工作人员擅自以单位名义委托他人实现单位债权后,放任他人将所收款项用于个人经营的行为,构成何罪?157

55.国有银行改制为国有控股银行后,继续留任的原国有银行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擅自将客户存款挪用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巨大的,应如何论处?159

56.国有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挪用本单位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该如何定性?163

57.国有公司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后,党委组织部对改制后公司领导班子的人选进行考察,由控股公司推荐其担任董事、董事长,然后通过股东大会选举履行相关手续,再由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的行为人,挪用公款为个人贷款进行担保的行为,该如何定性?167

58.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用于为其他公司平账,事后收取一定利息的行为,该如何定性?171

5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支取公款不记账、销毁支票存根和银行对账单的手段,将自己经管的巨额公款支出使用,但并未实施平账或销毁账目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76

60.国家工作人员以反复透支、“转卡盖账”的形式多次挪用公款,并用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该如何计算犯罪数额?179

61.国家工作人员因挪用公款而收受贿赂构成犯罪,应当对其择一重罪还是数罪并罚?181

62.国有公司长期聘用的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巨大的,应如何论处?185

63.已办理退休手续但依然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187

64.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应当如何定性?190

65.利用职务便利将关系单位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用于清偿本单位的债务,同时将本单位等额的银行转账支票出票给关系单位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92

66.农村“两委”成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两委”成员挪用公款后使用伪造的金融票据应付相关部门检查的行为应认定挪用公款罪一罪,还是挪用公款罪和伪造金融票据罪两罪并罚?193

6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经手管理现金的便利条件,携带其保管的款项外出并使用,但未采取伪造单据、销毁账目等手段的,应如何论处?195

办案依据集成197

三、受贿罪207

68.被告人与家人共同收受他人钱款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但被告人并不清楚家人收受具体数额的,能否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207

69.被告人收受他人贿赂,为他人谋取的利益当中包含正当利益的,能否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207

7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的银行卡,至案发时虽未实际支取卡中存款但已经变更银行卡密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211

71.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且该事项属于自身职务范围,仍收受其财物,但是尚未为他人谋取实际利益的,是否构成受贿罪?214

72.国家工作人员以与请托人“合办”公司的名义获取“利润”,但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经营管理的,是否构成受贿罪?未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谋取到利益的,能否构成受贿罪?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物品的,受贿数额如何计算?收受财物后,因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犯罪而退还的,是否影响对其受贿罪的认定?219

73.国家工作人员除去已经认定的受贿数额外,尚有巨额财产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应如何定罪处罚?222

74.国家工作人员在明知对方有具体请托事项的情况下,仍然参加对方的宴请,并让有关人员对其给予支持,但是并没有向有关人员明确提到具体事项的,是否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225

75.国家工作人员没有事先约定也没有承诺为下属谋取利益,在对下属担任领导职务持赞成意见后收受对方给予的“感谢费”的,应如何定性?230

7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近亲属买房、看望老领导等为名向他人索要钱财的,应如何定性?232

77.担任单位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通过不属于自己主管的下级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为他人谋取利益,对该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234

78.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具体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的,是否属于“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236

79.体彩中心负责人是否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要件?240

80.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应如何计算受贿数额?241

81.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利,收受巨额贿赂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242

82.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公司谋取利益,收受他人给予的认股权,并未实际出资或参与经营管理的,是否构成受贿罪?或者事后由其亲属代为收受他人财物的,是否构成受贿罪?245

83.国家工作人员在招标工作中,帮助他人中标,从中收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应如何定罪处罚?247

8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构成何罪?249

8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过年、过节或子女结婚之机收受他人给予的钱财的行为,是否具有受贿的性质?251

8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或者接受请托人以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为名,使特定关系人不实际工作却获取所谓薪酬的,构成何罪?其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该如何论处?255

87.对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并有索贿情节,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人,是否可以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刑法》规定?261

8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该如何论处?265

89.受贿人在有关部门已经掌握有关受贿事实时主动交代了收受其他行贿人贿赂的,应否认定为自首?其得知行贿人被有关部门审查的情况下退还赃款的,是否为悔罪表现?其检举揭发他人违法线索为侦破有关重大案件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否属于立功?267

90.行贿人多次通过被告人情妇向被告人提出谋利请托,许诺给予巨额好处,被告人的相应行为应认定为收受还是索取贿赂?267

91.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钱物,帮助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合作、延长内外资企业合作年限、协助外资企业获得拆迁补偿款,帮助他人获取国家财政补贴,该如何定罪?269

92.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在国有企业股权转让、土地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应如何定罪?269

9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正当利益过程中预先收取相关费用,后利益未能实现,但该工作人员未及时返还预收款的行为应如何认定?271

9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利用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该如何论处?274

9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单独或者伙同家人多次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行为,如何定性?277

96.行为人受贿以后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如何处罚?281

9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受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受贿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应当如何处理?283

98.对于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的,是否应当从轻处罚?284

99.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可以成为受贿罪的犯罪主体?285

100.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案发前为逃避惩处将其中部分财物上缴,案发后又退出部分财物,并称还有部分财物已用于本单位的公务支出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287

10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后非法收受他人馈赠的出资证明的行为,构成何罪?289

10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提供的房屋,但并未办理过户手续,能否认定为受贿既遂?292

103.违法采用拘留、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获得的言词证据,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293

104.合法取得的书证中既有证明有罪的证据,又有证明无罪的证据,二者针对的是同一事实,如果存在的矛盾无法排除,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293

105.银行借记卡能否成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296

106.被告人检举他人于《刑法》修订之前实施的犯罪的,如何判断其构成一般立功还是重大立功?297

107.国家工作人员向其曾给予过便利的公司投资,只在公司经营业绩较好的情况下收取高额回报,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的行为,是受贿行为还是投资行为?299

10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口头承诺收受他人钱款的行为,是否属于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行为?302

10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后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办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该如何定性?305

110.行为人收受他人财物后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可否以受贿罪定罪?307

111.在刑事审判中如何适用疑罪从无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09

11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受贿行为如何认定和处理?314

113.不能排除行贿嫌疑人与受贿被告人之间存在借款的可能性的,应当如何确定受贿案件的证据效力?320

114.有限责任公司(民营)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借子女结婚之机收受他人大额礼金的行为能否构成受贿罪?322

115.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利用本人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欲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324

11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同时又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327

117.行为人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并指定由第三人收受财物的行为,该如何定性?329

118.如何理解《刑法》第385条第1款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331

119.如何理解《刑法》第388条中的“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331

120.人民医院领导是否属于受贿罪主体?346

121.如何把握贿赂与人情往来间馈赠的本质区别?348

122.如何理解“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受贿罪要素?350

123.国土和房屋管理局工作人员违规为自建房办理房产证,索要自建房或直接收受现金的,如何定性?353

124.以交易形式实施的受贿行为包括哪些情形?357

125.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了工作职责后,明知对方送与财物是为了感谢自己仍然予以收受的,应当如何定性?其在履行工作职责后多次收受同一行为人财物,离任前一职位后再次收受的,应当如何定性?359

126.如何适用“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认定为受贿”的规定?362

127.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受贿罪的犯罪主体?365

128.行为人利用担任村支书或村民小组组长的职务便利,在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调解民间纠纷等过程中,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如何定性?368

12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股份分红名义收受他人款项,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如何定罪?371

13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应如何论处?373

13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借条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375

132.参与单位领导收受并私分回扣款的决定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受贿还是单位受贿?377

13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逢年过节收受下级单位“慰问金”,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如何定性?381

134.国家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欠税单位索取财物,故意不征欠税单位应缴税款,但未致使国家的税款无法征收而实际造成损失的,应如何定性?382

135.国有控股公司中依照《公司法》规定产生的公司负责人能否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384

136.国家机关下属集体企业领导要求开发房地产的合作单位为他人提供低价住房的,是否构成受贿罪?388

13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借助和他人合伙经营的机会向他人索要高额回报的,应当如何定罪?390

138.在国家机关设立的非常设性工作机构中从事公务的非正式在编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如何定罪?392

139.国有事业单位聘用的合同制管理人员以“劳务报酬”为名收受请托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如何论处?393

140.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共同受贿的,如何量刑?395

141.属国有事业单位的报社聘用的记者和工作人员是否符合受贿罪的主体要件?399

142.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请托,为其谋取利益,收受他人无具体金额的荣誉会员消费卡、并未出资而委托他人购买股票并获利的,是否构成受贿罪?401

143.如何认定利用特定关系人进行的受贿?403

14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给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特定关系人获得薪酬利益的,是否构成受贿?404

145.国家工作人员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传唤到案,但检察机关掌握的事实未被法院认定为犯罪,被告人主动交代其余受贿犯罪事实的,是否构成自首?404

146.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共谋,由特定关系人接受请托事项并收受财物,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应当如何处理?406

147.在办案机关所掌握的线索针对的索贿事实不成立的情况下,主动交代其他索贿的事实,如何认定量刑情节?408

148.如何判断亲友间正当的馈赠与受贿行为的区别?410

办案依据集成412

四、单位受贿罪424

149.国有公司内设机构的下属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规定,共同收受回扣并予以私分或共同占有的,属于共同受贿还是单位受贿?424

150.地方税务局的下属科室是否具备单位受贿罪的主体资格?其在收受其他单位赞助款后,由两名负责人私分的行为应如何定性?426

151.单位的内设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参与和业务单位回扣比例的约定,并经手收受业务单位的回扣,用于该部门日常支出及福利发放等的,应如何论处?429

办案依据集成432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434

152.如何认定行为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434

153.如何区分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435

办案依据集成438

六、行贿罪439

154.以同意让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合伙、共分利润为形式收买国家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应当如何定性?439

155.民事诉讼当事人为达到胜诉目的,给予主审法官财物,由其作出有利于己方的错误民事判决的,该如何定性?441

156.村支“两委”人员进行救灾补偿款的申报登记工作时是否属于“协助政府从事进行补偿工作”的国家工作人员?444

办案依据集成447

七、对单位行贿罪450

157.对单位行贿的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自首行为应视为个人自首,还是单位自首?450

158.账外暗中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财物的,如何定性?451

办案依据集成455

八、介绍贿赂罪456

159.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居间活动,促使行受贿得以实现的,构成何罪?456

160.如何认定行为人构成介绍贿赂罪而非受贿罪、行贿罪的共犯?如何计算介绍贿赂罪的追诉时效?458

161.行贿人不构成犯罪的,介绍贿赂者能否构成犯罪?461

162.当庭认罪态度较好,在立案侦查前有主动交代介绍贿赂的行为的,是否可以免除处罚?462

办案依据集成464

九、单位行贿罪465

163.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财物,情节严重的,构成何罪?465

164.如何认定公司及其主管人员构成单位行贿罪?469

165.应当如何理解“谋取不正当利益”?470

办案依据集成472

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473

166.计算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数额应否考虑被告人家庭财产的收支情况?473

167.如何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自首?475

16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大量财产,除去受贿犯罪所得和合法收入外,仍有大量财产来源不明的,如何定罪处罚?479

16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不能说明”的要素包括哪些情形?487

170.具体计算“非法所得”的数额时如何对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财产和支出?489

办案依据集成491

十一、隐瞒境外存款罪493

171.以近亲属名义存数额较大的存款于境外而不申报的,应当如何定性?493

172.检察机关抗诉称认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认定事实有误,应构成隐瞒境外存款罪,但无证据支持的,如何处理?495

办案依据集成498

十二、私分国有资产罪499

173.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有哪些?499

174.国有单位内设机构能否构成《刑法》上的“单位”?其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给个人的,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还是贪污罪?其负责人违反国家财政收支政策,决定截留国有资产并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构成何罪?509

175.国家机关内部科室集体私分违法收入的,应当如何定性?512

176.国家机关负责人指使他人以单位的名义,采用虚增工程量和收入不记账的手段,套取工程款等资金,用于本单位职工集资建房中的国家出资部分的,应否认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515

177.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领导班子讨论,中心管理主任决定,办公室主任具体操办,以虚假名义套取专项经费后以单位名义变相私分的,如何定性?516

178.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领导决定以单位发放“奖金”的名义在单位全体人员或绝大多数人员中共同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构成何罪?518

179.在认定是否属于“国有资产”时如何处理企业业主获得的收益、企业第三产业获得的收益的性质问题?521

180.如何理解《刑法》第396条第1款中的“违反国家规定”?525

办案依据集成531

十三、私分罚没财物罪533

181.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当如何定性?533

182.不按照有关规定将罚没款、行政性收费全部上缴后再从返拨款中开支,而是商定将部分金额进行截留,又从“小钱柜”支出补贴办公办案经费和发放干警的各项补贴的,应当如何定性?535

办案依据集成5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