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 欧阳素贞,曹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37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兽医学: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动物学:免疫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简介1

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简史2

三、21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4

四、动物微生物与动物免疫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5

【思考题】5

第一篇 微生物概论 7

第一章 细菌8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8

一、细菌的形态8

二、细菌的结构9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13

一、细菌的营养13

二、细菌的生长繁殖15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16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18

一、培养基的概念18

二、制备培养基的基本要求18

三、培养基的类型18

四、常用培养基的制备19

五、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19

第四节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19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与运送19

二、细菌的形态观察20

三、细菌的分离培养21

四、细菌的生化试验21

五、动物接种试验22

六、细菌的血清学试验22

【本章小结】23

【复习题】23

第二章 病毒25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25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25

二、病毒的结构与功能25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27

一、病毒复制的概念27

二、病毒复制的过程27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29

第四节 病毒的其他特性30

一、干扰现象和干扰素30

二、包含体31

三、病毒的血凝现象31

四、噬菌体与亚病毒32

五、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33

第五节 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34

一、病料的采集、保存与运送34

二、病毒包含体的检查34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34

四、血清学实验35

五、病毒核酸检测35

【本章小结】36

【复习题】36

第三章 其他微生物38

第一节 真菌38

一、形态结构及菌落特征38

二、增殖与培养39

三、菌落特征40

第二节 放线菌41

一、分枝杆菌属41

二、放线菌属41

第三节 螺旋体41

一、形态结构42

二、培养特性42

三、致病性42

第四节 支原体42

一、形态结构42

二、增殖培养42

三、致病性43

第五节 立克次体43

一、形态结构43

二、培养特性43

三、致病性43

第六节 衣原体43

一、形态结构43

二、致病性43

【本章小结】44

【复习题】44

第四章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45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45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45

二、水中的微生物45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46

四、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46

第二节 外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48

一、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48

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51

三、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53

第三节 微生物的变异54

一、常见的微生物变异现象54

二、微生物变异的应用55

【本章小结】55

【复习题】56

第五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传染性57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57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57

二、细菌的致病作用58

三、病毒的致病作用60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63

一、传染的概念63

二、传染发生的条件63

【本章小结】64

【复习题】64

【本篇小结】65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67

第六章 免疫概述68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与功能68

一、免疫的概念68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68

第二节 免疫的类型69

一、根据免疫起源分69

二、根据免疫机体内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分70

三、根据机体对于病原的作用特点分71

【本章小结】71

【复习题】71

第七章 非特异性免疫72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机理72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72

二、非特异性免疫的机理72

第二节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76

一、种属因素76

二、年龄因素76

三、环境因素77

四、应激因素77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的增强剂77

一、微生物疫苗制剂77

二、生物制剂类增强剂77

三、化学免疫增强剂77

四、中草药免疫增强剂77

【本章小结】78

【复习题】78

第八章 特异性免疫79

第一节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79

一、免疫器官79

二、免疫细胞81

第二节 抗原84

一、抗原的概念84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84

三、抗原的分类85

四、主要微生物抗原85

第三节 免疫应答86

一、免疫应答的机理86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87

三、体液免疫应答88

四、细胞免疫应答88

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及作用88

一、体液免疫的效应物质——抗体88

二、细胞免疫的效应物质——效应细胞及细胞因子92

第五节 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93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93

二、细胞免疫的抗感染作用94

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94

一、主动免疫94

二、被动免疫94

【本章小结】95

【复习题】95

第九章 变态反应96

第一节 变态反应发生的概念与类型96

一、Ⅰ型超敏反应96

二、Ⅱ型超敏反应97

三、Ⅲ型超敏反应98

四、Ⅳ型超敏反应99

第二节 变态反应病的防治100

【本章小结】101

【复习题】101

第十章 免疫血清学试验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102

二、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102

三、血清学反应的应用103

第二节 凝集试验103

一、直接凝集反应103

二、间接凝集反应104

第三节 沉淀试验105

第四节 补体结合试验106

一、补体及其作用特点106

二、溶血反应107

三、补体结合反应及其原理107

四、补体结合反应的特点107

五、补体结合反应的应用107

第五节 中和试验108

一、简单定性中和试验108

二、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108

三、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109

四、空斑减少法109

第六节 免疫标记技术109

一、ELISA实验原理及类型110

二、ELISA试验条件的选择110

三、ELISA结果判定及表示法112

第七节 分子免疫学技术112

一、免疫PCR技术的概念112

二、免疫PCR体系的组成112

三、免疫PCR产物的检测113

四、结果与注意事项113

【本章小结】114

【复习题】114

【本篇小结】115

第三篇 主要病原微生物 117

第十一章 主要动物病原细菌118

第一节 葡萄球菌118

第二节 链球菌121

第三节 炭疽杆菌122

第四节 猪丹毒杆菌125

第五节 大肠杆菌127

第六节 沙门菌129

第七节 布氏杆菌131

第八节 破伤风梭菌133

第九节 魏氏梭菌135

第十节 肉毒梭菌137

第十一节 多杀性巴氏杆菌138

【本章小结】140

【复习题】141

第十二章 主要动物病毒142

第一节 口蹄疫病毒142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143

第三节 伪狂犬病病毒145

第四节 猪瘟病毒146

第五节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147

第六节 猪圆环病毒149

第七节 小鹅瘟病毒150

第八节 细小病毒151

一、猪细小病毒152

二、犬细小病毒153

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153

四、貂阿留申病病毒154

第九节 新城疫病毒155

第十节 马立克病毒156

第十一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158

第十二节 犬瘟热病毒159

第十三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160

一、流感病毒的分类和特征160

二、猪流感病毒161

三、禽流感病毒162

[相关链接]甲型H1N1流感病毒163

【本章小结】164

【复习题】164

第十三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166

第一节 曲霉菌166

一、烟曲霉166

二、黄曲霉167

第二节 牛放线菌169

第三节 螺旋体169

一、猪痢疾蛇形螺旋体170

二、钩端螺旋体170

第四节 支原体171

【本章小结】172

【复习题】172

【本篇小结】173

第四篇 微生物的应用 175

第十四章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176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分类及命名176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176

二、生物制品的命名178

第二节 临床常用生物制品及其应用178

一、疫苗178

二、免疫血清及卵黄抗体179

三、诊断液179

第三节 临床常用生物制品的制备及检验180

一、疫苗的制备及检验180

二、免疫血清及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检验184

第四节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185

一、疫苗的运输与保存185

二、病原体型别与疫苗质量185

三、动物的体质与疫病185

四、接种的时机与密度186

五、疫苗的稀释与及时应用186

六、免疫剂量、次数与途径186

七、母源抗体与抗菌药物的干扰186

【本章小结】189

【复习题】189

第十五章 微生物的其他应用190

第一节 微生物与饲料190

一、单细胞蛋白饲料190

二、微生物与发酵饲料192

三、微生物与青贮饲料193

第二节 微生物与畜产品195

一、微生物与乳195

二、微生物与肉198

三、微生物与鲜蛋201

第三节 微生物活性制剂202

一、饲用酶制剂202

二、微生态制剂204

【本章小结】206

【复习题】206

实验实训项目207

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须知207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与保养207

项目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形态的观察210

项目二 细菌标本片的制备及染色211

项目三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213

项目四 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移植及培养性状的观察214

项目五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218

项目六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扩散法)220

项目七 水的细菌学检查221

项目八 饲料中微生物的检查225

项目九 实验动物的接种和剖检技术227

项目十 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228

项目十一 病毒的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231

项目十二 凝集试验法检测畜禽疾病235

项目十三 沉淀试验法诊断畜禽疾病237

项目十四 免疫荧光法检测猪瘟238

项目十五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猪瘟240

项目十六 鸡大肠杆菌油佐剂菌苗的制备241

项目十七 抗猪瘟血清的制备242

项目十八 法氏囊卵黄抗体的制备243

附录246

附录一 动物常见病原体主要特征一览表246

附录二 常用的培养基248

附录三 常用试剂和试液配制249

附录四 微生物学常用缩写251

参考文献2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