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秉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762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73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刑法-中国-研究报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 2003年卷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立法的适用与完善问题研究……………………………………刘志伟 王俊平一、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42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42
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3年卷·下册)542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49
(三)危险物品肇事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53
(四)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58
(五)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67
(六)消防责任事故罪立法的适用问题586
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立法的完善问题590
(一)罪名体系的完善问题590
(二)构成要件的完善问题592
(三)法定刑的完善问题598
二、恐怖活动犯罪的沿革及其概念605
(一)恐怖活动犯罪溯源605
论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国内立法……………赵秉志 阴建峰605
一、前言605
(二)恐怖活动犯罪的概念606
三、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610
(一)联合国直接制定的有关国际刑法规范610
(二)联合国附属组织及其他组织制定的有关国际刑法规范611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国际刑法规范613
(四)国际刑法规范所涉及的恐怖活动罪行613
(一)法国立法例616
四、若干国家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相关立法616
(二)俄罗斯立法例617
(三)德国立法例618
(四)英国立法例618
五、中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内立法619
(一)立法沿革619
(二)《刑法修正案(三)》的进展620
(一)中国国内立法对国际刑法规范的回应621
六、中国国内立法对国际刑法规范和外国相关立法的回应与借鉴621
(二)中外立法比较及中国国内立法对外国相关立法的借鉴623
七、中国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完善构想625
(一)单独规定恐怖行为罪,以作为恐怖活动犯罪的基本罪名625
(二)顺应国际规约的要求,增设相应恐怖活动罪行626
(三)专章规定国际犯罪,并将恐怖活动犯罪纳入其中予以集中规定626
八、结语627
刑法中恐怖组织的界定问题研究……………赵秉志 蒋娜629
一、前言629
二、恐怖组织概述632
(一)恐怖组织的概况632
(二)我国的恐怖组织635
(三)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639
三、如何定义恐怖组织642
(一)关于恐怖组织概念的诸观点评析643
(二)定义恐怖组织概念应当坚持的标准649
四、恐怖组织的本质特征651
(一)组织性特征是否为恐怖组织的本质特征652
(二)恐怖组织本质特征之客观表现:犯罪活动的恐怖性656
(三)恐怖组织本质特征之主观表现:恐吓、要挟社会之目的666
五、恐怖组织的司法认定671
(一)恐怖组织的司法认定标准671
(二)恐怖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区别676
六、结语:关于恐怖组织概念和特征的立法完善建言683
证券违规犯罪成因、趋势及其司法遏制………………王作富 顾雷687
一、证券市场新环境中违规犯罪的诱导因素687
(一)证券犯罪的市场因素687
(二)证券犯罪法律与市场严重脱节691
(三)“一股独大”结构暴露股权脆弱性693
(四)证券市场体制存在的弊端694
(五)对证券违规与犯罪打击过多采取突击方式696
(一)刑罚种类单调无变化特色697
二、现行证券犯罪刑事立法设置的局限697
(二)罚金刑欠缺可操作性699
(三)缺乏必要的资格刑设置700
(四)证券民事赔偿制度有待完善701
三、加入WTO对我国证券违规犯罪的影响702
(一)我国证券品种创新对证券犯罪类型的延伸702
(二)外国证券机构成为证券犯罪主体呈上升势头704
(三)国外巨额游资引发跨国证券犯罪706
(四)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将成为违规犯罪法律适用新热点706
四、惩治证券违规犯罪原则调整与关系协调708
(一)协调证券市场稳定与打击证券犯罪的平衡关系708
(二)处理好立法的现实性和超前性的协调关系709
(三)处理好证券犯罪构成与罪名设置的对应关系710
(一)及时补充与完善证券犯罪刑事立法工作711
五、完善我国证券犯罪刑事立法711
(二)设立资格刑的具体设想712
六、完善证券犯罪的非刑事处罚体系715
(一)建立民法、行政法非刑罚处罚结构715
(二)完善我国证券犯罪民事赔偿运作体系716
侵犯知识产权罪比较研究…………………赵秉志 田宏杰720
一、引言720
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立法之价值取向721
(一)利益平衡:自由主义还是保护主义721
(二)价值取向:权利本位还是秩序优先724
(三)战略选择:强势保护还是弱势保护725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之各国刑事立法728
(一)立法模式728
(二)罪名体系730
(三)保护对象734
(四)罪状设计736
(五)刑罚配置741
(六)刑事程序745
四、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之构想749
(一)采取结合型立法模式,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749
(二)增加、充实有关犯罪,使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具有适度的超前性750
(三)调整刑罚结构,重视罚金刑和资格刑的适用752
(四)完善刑事诉讼程序,着力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刑事赔偿752
五、假冒注册商标罪753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主观故意的认定753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客观行为特征的把握755
(三)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作为商品名称的行为的定性760
(四)影射商标行为的定性761
(五)在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定性763
(六)假冒他人商品装潢行为的定性765
(一)假冒他人专利行为的认定766
六、假冒专利罪766
(二)假冒专利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775
(三)涉及专利许可使用的假冒专利犯罪的认定778
(四)假冒他人专利与冒充专利行为的界限认定781
(五)罪数形态的认定783
(六)假冒授权的植物新品种的定性784
七、侵犯著作权罪788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788
(二)侵犯数字化权利行为的定性797
(三)侵犯网络传输与公共传播权行为的定性798
八、侵犯商业秘密罪801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801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界限认定809
(三)商业秘密的范围认定812
(一)“致人死亡”的立法现状817
中国刑法中“致人死亡”的立法完善……………黄京平 陈鹏展817
一、“致人死亡”的立法现状及简要评价817
(二)“致人死亡”立法规定的简要评价821
二、“致人死亡”的立法完善824
(一)应当明确规定“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824
(二)应当明确规定部分“致人死亡”中人的范围833
(三)应当分别规定“致人死亡”和“致人重伤”837
(四)应当分别规定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致人死亡”839
(五)原则上取消“致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犯时所配置的死刑840
(六)改革包容犯的立法模式842
(七)完善“致人死亡”的主刑845
(八)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应当规定“致人死亡”849
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研究………………卢建平 郭理蓉852
一、有组织犯罪的刑事责任852
(一)犯罪组织内部个人刑事责任的承担852
(二)犯罪组织的刑事责任865
二、有组织犯罪的刑罚869
(一)有组织犯罪的刑罚适用原则869
(二)有组织犯罪的刑罚之比较研究871
(三)关于完善我国刑法有关有组织犯罪刑罚规定的思考878
黑社会性质组织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黄京平 石磊一、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882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性质882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884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与近似犯罪组织的区分889
二、关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891
(一)关于本罪客观方面特征的几个问题891
(二)关于本罪司法认定的几个问题894
三、关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898
(一)关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主体898
(二)关于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观方面904
四、关于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909
试论网络犯罪若干基本问题…………………赵秉志 张新平912
一、网络犯罪的本质属性912
(一)网络犯罪的争论912
(二)网络犯罪的本质属性916
(三)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类型917
二、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921
(一)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921
(二)网络犯罪现行刑法规范923
三、网络犯罪的特殊形态936
(一)网络共同犯罪936
(二)网络犯罪的停止形态946
四、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权953
(一)网络犯罪对刑事管辖权的冲击953
(二)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新兴理论956
(三)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界定958
五、结束语964
偷渡犯罪比较研究…………………………………但伟968
一、偷渡犯罪概述968
(一)移民的产生969
(二)非法移民的形成970
(三)偷渡犯罪的现状972
(四)中国偷渡犯罪概述975
二、偷渡犯罪产生的原因979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979
(二)劳动力价格的巨大反差982
(三)正常的移民渠道的堵塞982
(四)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作用983
(五)偷渡犯罪的高额利润984
(六)各国移民法律和相关政策的不同985
(七)国(边)境管理上的漏洞988
(八)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991
三、偷渡犯罪的危害992
(一)偷渡犯罪破坏了出境国的国家形象和正常的国家交往992
(二)危害国家的国(边)境管理制度993
(三)偷渡犯罪与国家安全993
(四)偷渡者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侵犯995
四、偷渡犯罪的防治995
(一)各国防治非法移民的法律规定和政策996
(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努力1002
(三)加强对偷渡者的遣返工作100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犯罪刑法适用研究——以“非典”事件及相关司法解释为中心………………………赵秉志 刘志伟 时延安 许成磊一、应当重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殊时期相关犯罪活动的刑法惩治1010
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问题1012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1013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014
(三)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015
(四)破坏交通设施罪1017
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问题1018
(一)一般伪劣商品与特殊伪劣商品的区别1020
(二)特定危险犯的判定1021
(三)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金额的判定1022
(四)对冒用厂名厂址、质量认证标志行为的处理1023
(五)关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主体1024
(六)医疗机构、个人购买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行为的处理1024
四、侵犯商标权犯罪问题1026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1027
(二)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之间的关系1027
(三)侵犯注册商标权犯罪中犯罪数额的认定1028
五、扰乱市场秩序犯罪问题1031
(一)非法经营罪1032
(二)虚假广告罪1036
六、扰乱公共秩序犯罪1037
(一)关于妨害防治“非典”工作行为的处理1038
(二)关于冒充从事“非典”防治工作的人员招摇撞骗行为的处理1045
(三)关于借“非典”疫情寻衅滋事行为的处理1045
(四)关于编造、传播虚假“非典”疫情信息行为的处理1046
七、危害公共卫生犯罪问题1048
(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1048
(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1050
(三)医疗事故罪1051
(四)非法行医罪1052
八、职务犯罪问题1053
(一)关于非法占有防治“非典”专项款物行为的处理1054
(二)关于挪用防治“非典”专项款物行为的处理1055
(三)关于防治“非典”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处理1056
(一)以传播“非典”为威胁手段勒索财物且数额较大的,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1058
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殊时期相关其他犯罪问题1058
(二)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非典”疫情的药品、仪器、防护用品的名义,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应以诈骗罪从重处罚1059
(三)利用迷信手段“防治”疫情,借机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1059
(四)针对隔离区的管理人员或者被隔离人员及设施进行聚众“打砸抢”的,应分别情形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追究刑事责任1060
(五)违法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的,应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1060
(六)故意地对不符合隔离条件的人采取隔离措施的,应当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1061
(七)倒卖未经处理医疗垃圾导致突发传染病传播的,应当以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1061
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殊时期的刑事司法原则1062
(一)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不能因为特殊时期而放松执法标准甚至违法办案1063
(二)宽严相济,依法从严从重惩处利用“非典”疫情实施的犯罪行为1063
(三)刑事案件的处理要及时、合法,对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曝光,以起到宣传法制、积极预防犯罪的作用1065
十一、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刑法完善思考1066
(一)关于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规定的完善意见1067
(二)对刑法第291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中“恐怖信息”的法律含义应进行立法解释1068
(三)对刑法第330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规定的完善意见1069
(四)合理设计刑法第397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的罪状设计1070
热门推荐
- 3600274.html
- 1629633.html
- 2199206.html
- 556773.html
- 2518501.html
- 2829824.html
- 3881509.html
- 1806944.html
- 3353267.html
- 735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8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6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0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4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1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3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