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简明无机化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英)J.D.李氏原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简明无机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前言1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
原子、原子核和轨道电子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2
SI单位3
对玻尔理论的修正7
电子的二象性——粒子和波10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11
薛定谔波动方程式11
径向函数和角度函数15
保利不相容原理20
元素的构成——洪特规则20
能级的顺序22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族排布23
习题26
参考读物27
第二章 化学键和结构28
分子的稳定构型28
化学键的类型28
主要键型之间的过渡30
离子键31
共价键32
配位键33
双键和叁键34
金属键和金属的结构34
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合物的通性37
离子型固体的结构38
极限半径比38
紧密堆积40
AX型的离子型化合物(ZnS、NaCl、CsCl)41
晶格能44
AX2型的离子型化合物(CaF2、TiO2)46
层状结构47
化学配比上的缺陷49
离子双离位缺陷(Schottky defects)50
正离子单离位缺陷(Frankel defects)50
非整比缺陷(Nonstoichiometric Defect)52
金属过量52
金属短缺53
半导体和晶体管54
简单共价分子的结构55
西芝维克-鲍威尔理论(Sidgwick-Powell Theory)57
轨道杂化理论59
d轨道参加分子成键的程度69
σ键和π键70
分子轨道法72
轨道的s-8组合73
LCAO法73
轨道的8-p组合77
轨道的p-p组合77
轨道的p-d组合79
轨道的d-d组合79
轨道的非键组合79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规则80
分子轨道处理举例82
H+2分子离子82
H2分子82
He+2分子离子82
He2分子83
Li2分子83
Be2分子83
B2分子83
N2分子84
O2分子84
C2分子84
O-2离子85
O2-2离子86
F2分子86
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处理举例86
NO分子87
CO分子87
HCl分子88
联合原子法89
金属的通性89
导电性90
金属光泽91
展性和内聚力92
金属的晶体结构94
自由电子理论95
金属键理论95
价键理论96
分子轨道理论或能带理论97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100
合金101
间充合金和有关的化合物101
取代合金102
习题106
参考读物107
第三章 元素的通性110
原子和离子的半径110
电离能112
电子亲合势115
玻恩-哈伯循环116
电负性118
极化力和极化度——法扬斯(Fajans)规则122
金属性123
标准电极电势和电化顺序124
氧化还原反应127
还原电势图129
单质的存在和分离131
以天然状态存在的单质的机械分离132
热分解法132
用一种单质置换另一种元素133
高温化学还原法134
电解还原法135
还原过程的热力学136
周期表中的横行、纵列和对角关系139
氢141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41
氢的同位素141
正氢和仲氢143
分子氢的性质144
氢化物145
共价型氢化物146
离子型或类盐型氢化物146
金属型氢化物或间充氢化物147
氢离子148
酸和碱148
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理论148
布朗斯特-劳瑞(Bronsted-Lowry)理化149
路易斯(Lewis)理论150
溶剂体系151
习题151
参考读物153
第四章 s-区元素156
第Ⅰ族——碱金属元素(表4.1)156
电子结构156
通性156
化学性质159
溶解度与水合作用161
含氧酸盐的稳定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和硝酸盐)164
金属在液氨中的溶液164
卤化物165
金属的提取166
与碳的化合物166
有机化合物167
络合物168
锂和本族其他元素之间的区别169
第Ⅱ族——碱土金属元素(表4.6)170
电子结构170
通性170
镀的反常性质172
溶解度和晶格能173
化学性质174
有机金属化合物179
络合物180
金属的提取182
铍和第Ⅱ族其他元素之间的区别184
习题184
参考读物186
第五章 p-区元素187
第Ⅲ族元素(表5.1)187
通性187
还原电势189
电正性190
三氧化二硼和硼酸盐190
其他第Ⅲ族氧化物194
氢化物(参考读物1—6)195
硼氢化反应200
三卤化物(参考读物1,2,5和7)200
二卤化物202
一卤化物203
络合物204
有机金属化合物205
单质的提取206
第Ⅳ族(表5.3)207
元素的存在和提取208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09
碳、硅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差异209
通性210
还原电势211
惰性电子对效应211
络合物212
使用d轨道的内部π键212
氢化物213
卤化物214
反应机理217
含氧化合物218
一氧化碳CO219
二氧化碳CO2221
碳的次氧化物223
硅的氧化物223
锗、锡、铅的氧化物224
硅酸盐(参考读物11—13)225
正硅酸盐226
焦硅酸盐227
环状硅酸盐228
链状硅酸盐228
片状硅酸盐230
三维硅酸盐230
硅酮(参考读物14—17)232
碳的同素异形体234
石墨化合物236
碳化物238
氰化物239
有机衍生物240
电子结构和氧化态241
第Ⅴ族241
键型242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43
还原电势244
单质的结构245
肥料和氨的固定246
氢化物247
存在和提取251
液氨作为一种溶剂(参考读物18、19)252
氢叠氮酸和叠氮化物254
卤化物255
三卤化物255
五卤化物256
氮的氧化物和含氧酸257
磷、砷、锑和铋的氧化物263
磷酸265
磷的含氧酸265
亚磷酸270
磷酸盐的主要用途271
磷的硫化物272
磷氮烯(磷氮化合物)(参考读物33和34)273
有机金属化合物274
第Ⅵ族(表5.11)275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75
还原电势276
电子结构和氧化态276
键长和pπ-dπ键277
氧和其他元素之间的差别278
单质的用途和反应活性279
丰度和提取279
单质的结构280
分子的结构281
氢化物283
卤化物(表5.13)286
氧化物(表5.14)290
二氧化物MO2291
主氧化物MO3291
洗涤剂293
其他氧化物294
氧化物的通性294
正常氧化物294
过氧化物294
次氧化物294
硫的含氧酸296
次硫酸297
亚硫酸系297
硫酸系297
连硫酸系297
过氧硫酸系298
硒和碲的含氧酸302
卤氧化物303
硫和氮的环状化合物(参考读物44)304
有机衍生物304
第Ⅶ族——卤素元素(表5.15)306
电子结构和氧化态306
还原电势306
通性307
氧化本领308
单质的分离和用途310
单质的反应活性310
卤化氢HX313
卤素的氧化物(参考读物48)316
OF2和X2O317
O2F2318
XO2318
其他氧化物319
含氧酸320
次卤酸HOX321
卤酸HXO3322
亚卤酸HXO2322
高卤酸HXO4323
卤素互化物(参考读物49—50)324
AX化合物325
AX3化合物325
AX5化合物326
AX7化合物327
多卤化物327
卤族元素的碱性329
(1)I+存在的证据330
(2)Ⅰ3+存在的证据331
类卤素和类卤化物331
零族元素——惰性气体(表5.20)332
电子结构和通性332
单质的存在和用途333
氦的特殊性质333
惰性气体的化合物334
(1)在激发条件下334
(2)通过配位作用334
(3)通过偶极/诱导偶校的吸引作用334
(4)包笼化合物(参考读物51)335
氙的化学(参考读物52—59)335
氟化氙络合物338
氙化合物的结构和价键339
习题344
参考读物347
第六章 d-区元素(表6.1)352
通性352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353
密度354
熔点和沸点354
金属的化学活性354
颜色355
电离能355
磁性356
催化性358
可变的价态358
各种不同氧化态的稳定性361
生成络合物的本领361
非整比化合物365
丰度365
钪族(表6.5)366
氧化态366
半径大小367
化学性质367
存在、分离和提取370
钛族(表6.7)370
氧化态370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371
反应活性和钝性表现372
氧化物、含氧离子和过氧化物373
(+Ⅳ)氧化态373
卤化物374
(+Ⅲ)氧化态376
有机金属化合物377
提取378
(1)克罗尔法(Kroll process)378
钒族(表6.9)379
氧化态379
(3)万阿克尔法(Van Arkel method)379
(4)在一种惰性气氛中进行电解379
(2)I.C.L法379
半径大小380
通性380
还原电势(在酸性溶液中)381
颜色381
(+V)氧化态382
同氮、碳和氢的化合物382
卤化物382
(+IV)氧化态383
(+Ⅲ)和(+Ⅱ)氧化态384
氧化物386
钒酸盐和钒氧化合物387
低氧化态388
丰度、提取和用途389
铬族(表6.11)389
氧化态390
还原电势391
通性391
卤化物392
氧化物395
铬酸盐、钼酸盐和钨酸盐397
卤氧化物401
钨青铜401
提取和用途402
锰族(表6.13)403
氧化态403
还原电势404
通性404
较低氧化态407
(+Ⅱ)氧化态407
(+Ⅲ)氧化态409
(+Ⅳ)氧化态412
(+Ⅴ)氧化态414
(+Ⅵ)氧化态414
(+Ⅶ)氧化态415
提取417
铁、钴和镍族418
铁族(表6.15)418
通性419
氧化态419
氧化物421
铁化合物423
钌和锇化合物429
提取431
钻族(表6.18)432
氧化态432
通性433
较低氧化态433
(+Ⅰ)氧化态435
(+Ⅱ)氧化态436
(+Ⅲ)氧化态438
(+Ⅳ)氧化态441
(+Ⅴ)和(+Ⅵ)氧化态441
镍族(表6.20)442
氧化态442
存在和提取442
通性443
低价态(-Ⅰ)、(O)、(+Ⅰ)444
(+Ⅱ)氧化态445
(+Ⅲ)氧化态450
(+Ⅳ)氧化态450
提取452
铁、钴和镍族的横向对比452
(+Ⅴ)和(+Ⅵ)氧化态452
铜族(钱币金属)(表6.22)453
氧化态453
还原电势454
通性454
(+Ⅰ)氧化态456
(+Ⅱ)氧化态458
(+Ⅲ)氧化态461
单质的提取和用途462
氧化态464
锌族(表6.24)464
还原电势(在酸性溶液中)465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465
电离能465
通性466
氧化物467
卤化物468
络合物469
汞(+Ⅰ)化合物470
(1)平衡常数471
(2)浓差电池471
(5)磁性472
(6)X-射线衍射472
有机金属化合物472
(3)电导472
(4)喇曼光谱472
汞的毒性474
单质的提取和用途475
习题476
参考读物477
镧系元素(表7.1)480
电子结构480
第七章 f-区元素480
氧化态481
(+Ⅲ)化合物的化学性质482
(+Ⅳ)和(+Ⅱ)氧化态484
溶解度485
颜色和光谱485
磁性486
镧系收缩487
(2)热反应489
(3)分级结晶489
(1)沉淀法489
镧系元素的分离489
(4)络合物生成490
(5)溶剂萃取490
(6)价态变化490
(7)离子交换491
络合物491
丰度和同位索的数目493
提取493
较重的元素495
元素的存在和制备495
电子结构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99
氧化态502
通性502
钍502
镤504
铀505
镎、钚和镅508
锕系的后部元素509
周期表的新发展510
习题511
参考读物511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513
复盐和配位化合物513
维尔纳(Werner)的工作513
研究络合物的较新方法517
有效原子序数518
d轨道的形状519
过渡金属络合物中的价键520
晶体场理论521
八面体络合物521
晶体场分裂效应527
八面体络合物的四方变形(姜-泰勒Jahn-Teller变形)531
平面正方形排布533
四面体络合物534
螯合物538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法540
异构现象542
(1)聚合异构542
(2)电离异构543
(3)水合异构543
(4)键合异构543
(6)配位位置异构544
(7)几何异构或立体异构544
(5)配位异构544
(8)旋光异构545
习题546
参考读物547
第九章 原子核548
原子核的结构548
核中的力549
稳定性和中子对质子的比值550
(a)β放射551
衰变的方式551
(b)中子放射552
(c)正电子放射552
(d)轨道电子俘获或中K电子俘获553
(e)质子放射553
γ辐射553
半衰期553
结合能和核的稳定性554
a衰变555
放射性位移定律556
放射性衰变系556
钍(4n)系557
镎(4n+1)系557
铀(4n+2)系558
钢(4n+3)系558
诱发的核反应559
参考读物561
一些单位和定义561
习题561
第十章 光谱562
在原子中的能级562
轨道角动量的偶合565
p2构型565
p3构型565
d2构型566
自旋角动量的偶合566
p2或d2真情况566
p3或d3情况567
自旋轨道的偶合567
自旋轨道偶合的p2情况567
基态谱项的确定——洪特规则571
空穴法572
饱和亚层谱项符号的导出572
d2构型谱项的导出573
过渡金属络合物的电子光谱576
(1)拉波特的(Laporte)轨道选择规则577
(2)自旋选择规则578
d1情况578
d2情况582
d5情况585
参考读物585
附录Ⅰ 元素的丰度587
附录Ⅱ 单质的熔点588
附录Ⅲ 固态和液态单质的密度589
附录Ⅳ 一些平均单键的键能值,(kJ mol-1)590
一些双键和叁键的键能,(kJ mol-1)590
附录Ⅴ 主族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591
附录Ⅵ 国际原子量表(以C12=12.000为基准)592
附录Ⅶ 标准教科书594
英汉词汇对照索引596
热门推荐
- 2180573.html
- 2479869.html
- 3142354.html
- 439457.html
- 2755094.html
- 2258073.html
- 2361604.html
- 1233632.html
- 2845287.html
- 2521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9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2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5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5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2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4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