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研单位经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健生编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研单位经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科研单位的性质与经济管理的要求1
第二节 在科研单位运用经济管理办法的意义1
(目录)1
第三节 科研单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4
第四节 现状与问题6
第二章 科研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8
第一节 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8
一、对新开课题开展技术经济论证,对完成课题,进行技术经济评价9
二、加强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9
三、大力开展科研合同制9
四、努力实行经济核算制9
五、积极稳步的开展科研单位的经济责任制9
七、建立切实可行的奖励办法10
八、完善科研单位经济管理的组织领导10
六、加强科研单位的财产管理10
第二节 现状与问题11
一、广度和深度问题11
二、关于科研单位经济管理的组织领导问题11
三、关于各级干部的业务培训问题12
四、关于单位内部的用人权问题12
五、关于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高问题12
六、关于加强恢复性整顿和建设性整顿问题13
第三章 科研课题的技术经济论证与技术经济评价14
第一节 对科研课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与技术经济评价的意义14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分类14
一、按成果的性质分类15
二、按任务的来源和主次分类16
三、按经济的来源分类16
第三节 对新开课题进行技术经济论证16
一、论证的内容16
二、科研课题经济效益一般的分析评价方法17
三、对开发研制性课题、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20
四、对科技开发或投资建设性课题,运用“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6
五、把科研课题或工作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的要求任务化30
第四节 对完成的科研课题进行技术经济评价30
一、课题成果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32
二、课题成果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33
第五节 现状与问题38
一、科研主管机关的现行规定,没有论证和评价的要求38
二、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和经费管理办法,不39
利于论证和评价工作的开展39
三、目前在论证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与经济体制的成熟经验39
第四章 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与经营管理41
第一节 科研经费的性质41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41
第二节 科研经费的分类和用途42
三、工业部门的科研机构,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率作出贡献42
二、科学研究的劳动成果,具有一般商品的特点42
一、事业经费支出43
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46
三、专用基金支出46
第三节 科研经费的来源47
一、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47
二、科研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的资助47
三、科研合同收入47
四、科研产品和批量试生产产品收入48
五、技术服务性收入48
六、图纸资料收入48
七、其它业务收入48
第四节 科研单位的经营管理48
一、科研单位开展经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49
第五节 预算的编制与预算管理52
一、预算编制的要求52
二、经营管理的组织领导52
二、预算编制的方法53
三、预算的管理60
第六节 现状与问题61
一、科研单位长期来不讲究经营管理61
二、在预算编制上,采取静态编制方法61
三、预算编制后,忽视预算的管理工作61
四、科研单位应建立经营管理部门62
一、加强横向联系,使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63
二、加强纵向联系,使科研主管机关或下达科研任务的主管部门,以科研合同的方式,推动科研任务的完成63
第五章 推行科研合同制,促进科研课题的加速完成与应用推广63
第一节 在科研单位实行技术经济合同制的意义63
三、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技人员的责任心64
四、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64
五、促进科研单位内部的科研合作64
2.委托设计合同65
1.委托科研合同65
第二节 科研合同的分类65
一、横向科研合同65
六、为科研竞争、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66
3.委托试制合同66
4.技术服务合同66
5.科研成果转让合同66
6.试制成果转产合同66
7.产品供货合同66
二、纵向科研合同66
1.重点科研合同66
2.新产品开发合同66
3.重点行业工作合同66
第三节 科研合同的基本内容67
第四节 科研合同的计价与收费67
一、按固定价格或固定数额收费67
三、按实际支出收费68
二、按需要单位的收益分成68
第五节 科研合同的工作程序69
一、合同的准备阶段69
二、合同的签署阶段69
三、合同的实施阶段71
第六节 合同的管理工作71
第七节 现状与问题72
一、关于国家科研和生产的管理体制问题72
二、关于科研成果专利权的立法问题73
三、关于财政制度和价格政策问题74
四、合同收入和国家预算拨款的比率问题74
第六章 科研单位的经济核算76
第一节 科研单位实行经济核算制地意义76
一、科研单位实行经济核算制,可以扭转多来年形成的“供给制”思想76
二、 通过经济核算的开展,调动科技人员和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77
四、开展经济核算,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78
三、开展经济核算,达到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科研成就的经济效果78
第二节 科研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体系79
一、各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内部的体制结构79
1. 偏重基础理论或行业组织工作的科研单位79
2.理论研究和实验研制兼有的科研单位79
3.开发研制任务较多,单位内部附设实验工厂的科研单位80
4.与生产企业归并,组织科研、生产联合体的科研单位80
1.两级核算81
2.三级管理81
第一种核算形式,简称单一形式81
二、按照各类科研单位的体制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核算体系81
3.两级核算,三级管理的程序和方法82
第二种核算形式,简称重合形式90
1.与第一种核算形式的相同点91
2.与第一种核算形式的不同点91
第三种核算形式,简称分支形式94
1.这类核算形式的特点95
① 分支会计的帐簿组织96
2.生产部分分支会计的帐簿组织、会计科目、帐表格式和业务流程96
② 分支会计的会计科目98
③ 分支会计的帐表格式98
(1)帐簿98
(2)报表102
④ 分支会计的业务流程110
⑤ 分支会计报表与全所(院)会计报表的汇总上报114
第三节 科研单位开展经济核算,应充分注意科研单位的特点和各单位的具体情况114
一、科研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较多较快的提供经济建设急需的科研成果114
二、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既表现为直接收益,又表现为间接效益115
三、科研成果是知识性产品,难于以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作为定价依据115
一、首先要解决好各级领导,特别是院、所一级领导的认识问题116
第四节 现状与问题116
六、应按照科研单位的任务、规模、性质,分别安排核算体制、方法和业务流程116
五、经济核算应促进中间试验和生产试制任务的完成116
四、科研单位的内部核算、考核、分配,不同于工业企业116
二、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已不能完全适应开展经济核算的要求,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117
三、必须认真地搞好各项管理基础工作117
四、努力加强科研单位经济核算队伍的人力117
第七章 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119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概念和标准119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119
二、固定资产的标准119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内容和分类120
第一类 房屋及建筑物120
第二类 交通运输设备120
第三类 科研及生产用机器设备120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管理分工121
第六类 借与所属集体单位的固定资产121
一、管理分工121
第五类 管理及生活用器具121
第四类 科研及生产用仪器121
二、各类固定资产归口主管部门的职责122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增减转移手续122
一、固定资产增加前,应由请购部门填写“可行性分析报告”122
1.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123
二、固定资产的验收123
2.可行性分析报告的格式124
三、固定资产的调拨126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126
1.清查盘点的方法127
2.清查盘点的时间和范围127
3.清查报表的格式128
五、固定资产的报废128
第五节 固定资产的计价与折旧129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129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130
1.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131
2.固定资产的三种寿命131
第六节 固定资产使用和维护的经济效益133
一、固定资产利用率133
二、固定资产完好率133
三、其它比率134
第七节 现状与问题134
二、加强科研单位设备仪器的维修力量,保持设备仪器的完好率135
一、新建新购的固定资产,缺乏事前认真的可行性研究135
三、加速科研单位设备仪器的更新改造,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136
第八章 科研单位的物资管理137
第一节 物资管理的意义和任务137
一、物资管理的意义137
二、物资管理的任务138
第二节 物资的分类139
一、按物资的资金性质分类139
三、按物资的分级管理和供应渠道分类140
四、按物资的用途分类140
二、按物资的自然属性分类140
五、各种分类的作用141
第三节 科研单位物资管理的组织体系与业务流程141
一、物资管理的分工142
二、物资管理的计价143
三、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144
1.物资需要量的确定145
2.物资储备量的确定146
四、物资申请计划的编制147
五、储备资金定额的制定与管理148
六、物资的仓储管理与凭证运转149
1.仓储管理的任务149
2.凭证运转150
七、物资的清查盘点151
第四节 现状与问题151
一、物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问题151
二、关于物资价格的计价152
三、关于管钱管物部门的分工152
四、关于物资供应的体制问题152
第九章 科研单位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考核154
第一节 对科研单位整体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考核154
一、科研单位经济效益考核要求的指导思想155
1.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率156
2.科研单位经济效益率156
1.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159
2.考核经济效益指标的作用159
三、科研单位考核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及其作用159
第二节 科研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考核160
一、科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考核的意义161
二、科研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考核的方法162
第三节对科技人员经济效益贡献的分析与考核164
一、考核科技人员经济效益贡献的指导思想164
二、考核评价科技人员提高经济效益贡献的方法165
(一)科技人员经济效益贡献,定量考核评价的方法166
(二)科技人员经济效益贡献,定性考核评价的方法166
第四节 现状与问题167
3.科研计划完成率168
一、按现行管理办法,科研主管机关对科研单位无经济效益的考核要求168
二、对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评定,应写明应用推广情况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数字168
三、对科技人员的考核评定,应把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实际贡献,作为主要依据168
第十章 科研单位的奖励办法与承包责任制169
第一节 科研单位奖励办法的改进和完善170
一、各种“联劳”“联产”计奖办法的内容和存在问题171
(一)科研工作奖励办法171
1.DK评奖法172
2.科研项目奖174
3.科研收入提成奖177
(二)生产、试制工人奖励方法178
(三)管理人员季度考核评分计奖办法179
(一)对科研工作实行科研项目包奖180
二、以“包”为主的各种奖励办法的试行与初步效果180
(二)对生产车间,实行“联利”或“联产”计奖184
(三)对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实行“浮动综合奖185
第二节 科研单位承包责任制的初步开展与前景展望186
一、承包责任制初步开展的形式与内容186
(一)科研工作的“科技项目承包责任制”186
1.科研项目的全面承包责任制186
2.科技项目的计划承包责任制187
(二)生产试制车间的“生产承包责任制”187
(三)后勤服务部门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89
二、承包责任制的前景展望189
第三节 现状与问题190
一、科研单位各种奖励办法的试行,为什么效果不一?190
二、科研单位对国家,如何开展承包责任制190
三、开展承包责任制,应改变原来固定奖金数字的作法190
四、承包责任制的开展,必须同时加强经济核算和其他各项管理工作190
附: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92
热门推荐
- 2800413.html
- 2182959.html
- 3079998.html
- 1339588.html
- 1229256.html
- 1886106.html
- 409893.html
- 2588495.html
- 3221230.html
- 1448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7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8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3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0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