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圣礼乐 正统道教科仪音乐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蒲亨强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659093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神圣礼乐 正统道教科仪音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序论1
第一章 东汉魏晋南北朝1
概述3
第一节 科仪音乐的初萌(东汉)4
第二节 正统道乐改革的酝酿7
一、葛洪的影响8
二、上清经与上清派10
三、灵宝经与灵宝派13
第三节 新天师道的改革17
一、寇谦之的科仪改革及评价17
二、陆修静创建科仪音乐传统模式19
第二章 隋唐北宋34
概述34
第一节 宫观的发展36
第二节 科仪种类37
第三节 杜光庭对道乐的贡献40
一、《道门科范大全集》及其科仪音乐41
二、黄箓斋仪43
三、其它斋仪46
四、继承与发展48
第四节 《玉音法事》——科仪经韵的首次集成50
一、何谓“玉音法事”51
二、仪式分析53
三、音乐分析54
第三章 南宋金元59
概述59
第一节 斋仪的种类62
第二节 重要科书介绍63
一、《道门通教必用集》64
二、《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66
三、《灵宝领教济度金书》67
四、《灵宝玉鉴》69
五、《上清灵宝大法》69
六、《太极祭炼内法》70
七、《道法会元》70
第三节 科仪音乐实例分析71
一、黄箓斋仪71
二、上章仪76
三、章官醮仪77
四、金钟玉磬仪77
五、宿启78
第四节 继承发展因素综析79
一、新增构件79
二、新增曲目及词体81
三、唱法发展82
四、科仪主持人分工的新发展83
第四章 明清85
概述85
第一节 重要科书介绍89
一、集大成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89
二、明皇室敕定科书《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91
三、全真道科书93
四、正一派度亡科书97
第二节 科仪音乐实例分析99
一、度亡科仪音乐99
二、祈禳科仪音乐101
第三节 科仪音乐的乐队104
第五章 当代科仪音乐现状考略106
第一节 近现代道教概况106
第二节 当代科仪音乐现状及其历史来源107
一、完整科仪音乐类型的古今比较109
二、科仪基本构件的古今比较120
上篇小结124
第六章 仪式与音乐131
第一节 道教的音乐观131
一、“神造仙设、自成宫商”的音乐本体观132
二、“通神降魔、修道养生”的音乐功能观134
三、“雅妙宛绝、难以名状”的音乐审美观138
第二节 科仪音乐过程141
一、施食科仪过程实录及分析142
二、上表科仪过程156
三、课诵科仪过程158
第三节 仪式与音乐之关系160
一、科仪构成要素160
二、礼仪的功能162
三、音乐的相对独立性164
第七章 音乐分类及构成168
第一节 音乐体裁分类略述169
第二节 经韵音乐之曲调构成171
一、韵牌之曲调构成172
二、套数之曲调构成180
第八章 十方韵的系统构成及风格差异(兼论地方韵的特点)186
第一节 宫观——十方韵的文化生态场187
第二节 十方韵曲调体系的内核与外缘191
一、共性内核192
二、个性外缘195
第三节 地方韵的特征198
第九章 器乐的艺术特点201
第一节 常用乐器和特色法器201
第二节 法器的文化内涵202
第三节 法器牌子的配器及艺术特点207
一、配器与作品207
二、艺术特点209
第四节 曲牌的音乐形式特点212
一、曲式结构212
二、形态、风格的基本特点213
第十章 审美风格及其文化基础215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典型特征217
一、旋律特点218
二、节奏节拍221
三、速度、力度与唱法224
第二节 主导风格——阴柔美225
第三节 阴柔美风格再论证——以“韵”为焦点透视227
一、韵与道乐的相关性228
二、韵的美学历程及风格属性228
三、韵与道乐美学风格232
第四节 审美风格的文化基础235
一、崇尚阴柔的道家哲学235
二、重巫主柔的南方地域文化237
三、宗法虚静的修道心理240
下篇小结250
主要参考文献253
本文曲例259
后记281
热门推荐
- 929699.html
- 2374193.html
- 3715616.html
- 815901.html
- 1455199.html
- 66449.html
- 2248519.html
- 3040901.html
- 735682.html
- 321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8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0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1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2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1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2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