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性病学 第6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皮肤性病学 第6版
  • 吴志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359444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皮肤病学-医学院校-教材;性病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皮肤性病学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1

第一节 皮肤的解剖学1

第二节 皮肤的组织结构与功能2

一、表皮2

二、真皮7

三、皮下组织8

四、皮肤附属器8

五、皮肤的血管11

六、皮肤的淋巴管12

七、皮肤的肌肉12

八、皮肤的神经13

第三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14

第二章 皮肤病与免疫16

第一节 皮肤免疫功能的概念16

第二节 皮肤免疫的病理反应18

第三章 皮肤病的基本病理变化25

第一节 表皮的基本组织病理变化25

第二节 真皮的基本组织病理变化29

第三节 皮下组织的基本组织病理变化31

第四章 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32

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32

一、自觉症状32

二、他觉症状33

第二节 皮肤病的诊断36

一、皮肤组织病理检查39

二、真菌检查39

三、滤过紫外线检查40

四、LE细胞检查40

五、Tzanck涂片检查40

六、免疫荧光检查40

七、基因诊断技术41

第五章 皮肤病的治疗和护理42

第一节 皮肤病的治疗42

一、内用药物疗法42

二、外用药物疗法58

三、物理疗法62

第二节 皮肤病的护理65

第六章 皮肤保健与医学美容66

第一节 皮肤的保健66

第二节 皮肤美容疗法68

第七章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72

第一节 皮肤病的辨证72

第二节 皮肤病的论治73

第三节 常用中医处方75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78

第一节 单纯疱疹79

第二节 带状疱疹80

第三节 水痘83

第四节 天花83

第五节 挤奶人结节84

第六节 传染性软疣85

第七节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85

一、寻常疣86

二、扁平疣86

三、跖疣87

四、疣状表皮发育不良88

第八节 手、足、口病88

第九节 风疹89

第十节 传染性红斑89

第十一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90

第十二节 幼儿急疹90

第十三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91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92

第一节 头癣93

第二节 体癣和股癣95

第三节 手癣、足癣及甲癣97

第四节 癣菌疹99

第五节 花斑癣100

第六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100

第七节 毛结节病101

第八节 掌黑癣101

第九节 念珠菌病102

第十节 孢子丝菌病104

第十一节 皮肤着色真菌病106

第十二节 暗色丝孢霉菌病107

第十三节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08

第十四节 放线菌病109

第十五节 足菌肿110

第十六节 奴卡菌病110

第十章 球菌性皮肤病112

第一节 脓疱疮112

第二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13

第三节 毛囊炎、疖及疖病114

第四节 丹毒115

第五节 毛囊闭锁三联征116

第六节 增殖性皮炎117

第十一章 杆菌性皮肤病118

第一节 麻风病118

第二节 皮肤结核病127

第三节 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129

一、堪萨斯分支杆菌感染130

二、海鱼分支杆菌感染130

三、溃疡分支杆菌感染130

第四节 其他杆菌所致的皮肤病131

一、类丹毒131

二、棒状杆菌癣样红斑131

三、腋毛棒状杆菌病132

四、窝状角质松解症132

五、皮肤炭疽133

六、猫抓病133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135

第一节 概述135

第二节 梅毒136

第三节 淋病152

第四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160

第五节 生殖器疣163

第六节 生殖器疱疹166

第七节 软下疳167

第八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168

第九节 腹股沟肉芽肿169

第十节 艾滋病170

第十一节 生殖器念珠菌病176

第十二节 细菌性阴道病176

第十三节 滴虫病178

第十四节 阴虱病179

第十五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179

第十三章 生殖器部位非性传播疾病180

第一节 龟头炎和糜烂性龟头包皮炎180

第二节 坏疽性龟头炎181

第三节 急性女阴溃疡181

第四节 下疳型脓皮病181

第五节 鲍温样丘疹病181

第六节 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182

第七节 阴茎硬化性淋巴管炎182

第八节 阴茎珍珠样丘疹182

第九节 女阴假性湿疣182

第十节 增殖性红斑183

第十四章 动物性皮肤病184

第一节 疥疮184

一、成人疥疮184

二、婴幼儿疥疮185

三、挪威疥185

附:疥螨检查法185

第二节 螨皮炎186

一、蒲螨皮炎186

二、革螨皮炎186

三、蠕形螨病186

附:蠕形螨检查法187

第三节 蜂蜇伤187

第四节 其他虫咬皮炎187

一、蠓、蚤叮咬187

二、臭虫叮咬188

三、蜈蚣蜇伤188

四、蝎蜇伤188

第五节 毛虫皮炎188

一、桑毛虫皮炎188

二、松毛虫皮炎188

第六节 隐翅虫皮炎189

第七节 虱病189

第八节 皮肤猪囊虫病190

第九节 匐行疹191

第十节 毒蛇咬伤191

第十一节 水蛭(蚂蟥)咬伤192

第十二节 水母(海蜇)皮炎193

第十五章 皮炎与湿疹194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194

第二节 湿疹198

第三节 特殊类型湿疹201

一、自身敏感性湿疹201

二、传染性湿疹样皮炎202

三、静脉曲张性湿疹202

四、钱币状湿疹202

五、汗疱疹203

六、皮脂缺乏性湿疹203

第四节 特应性皮炎204

第五节 尿布皮炎207

第六节 舌舔皮炎208

第七节 脂溢性皮炎208

第八节 月经疹210

第九节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210

第十六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211

第一节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211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215

第十七章 药物性皮炎216

附: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221

第十八章 职业性皮肤病222

第一节 工业性皮肤病223

一、振动综合征224

二、沥青皮炎224

三、橡胶工业性皮肤病225

四、合成树脂和塑料所致皮肤病225

五、氯痤疮225

六、油性痤疮226

第二节 农业性皮肤病226

一、浸渍糜烂型皮炎227

二、血吸虫尾蚴皮炎227

第三节 油彩皮炎227

第四节 理发师化学烫发剂皮炎228

第十九章 瘙痒性皮肤病229

第一节 神经性皮炎229

第二节 瘙痒症230

第三节 妊娠瘙痒症231

第四节 痒疹231

第五节 结节性痒疹232

第六节 妊娠性痒疹233

第二十章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234

第一节 多形红斑234

第二节 中毒性红斑235

第三节 酒性红斑236

第四节 环形红斑236

第五节 银屑病236

第六节 副银屑病242

第七节 白色糠疹243

第八节 石棉状糠疹243

第九节 玫瑰糠疹243

第十节 扁平苔藓244

第十一节 光泽苔藓247

第十二节 线状苔藓247

第十三节 硬化萎缩性苔藓248

第十四节 红皮病248

第十五节 脱屑性红皮病250

第二十一章 物理性皮肤病252

第一节 日光引起的皮肤病252

一、日光皮炎253

二、多形性日光疹253

三、痘疮样水疱病254

四、光化性网状细胞增生症255

五、蔬菜日光性皮炎255

六、日光性苔藓255

七、日光白斑256

第二节 放射性皮炎256

第三节 粟粒疹257

第四节 夏季皮炎257

第五节 寒冷引起的皮肤病258

一、冻疮258

二、冻伤258

三、冷球蛋白血症259

第六节 鸡眼与胼胝260

第七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261

第八节 手足皲裂261

第九节 褶烂262

第十节 热激红斑262

第十一节 胶样粟丘疹262

第二十二章 角化及萎缩性皮肤病263

第一节 毛周角化病263

第二节 毛发红糠疹264

第三节 黑棘皮病265

第四节 小棘苔藓266

第五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266

第六节 毛囊角化病267

第七节 鳞状毛囊角化病267

第八节 斑萎缩268

第九节 膨胀纹268

第十节 面部偏侧萎缩268

第十一节 进行性指掌角皮症268

第十二节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269

第十三节 阿洪病269

第二十三章 遗传性皮肤病270

第一节 鱼鳞病270

第二节 高起性鱼鳞病273

第三节 掌跖角化病273

第四节 汗管角化症274

第五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275

第六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75

第七节 色素失禁症276

第八节 着色性干皮病276

第九节 皮肤弹性过度277

第十节 弹性假黄瘤277

第十一节 皮肤松弛症278

第二十四章 血管性皮肤病279

第一节 肢端青紫症279

第二节 红斑肢痛症279

第三节 雷诺现象与雷诺病280

第四节 网状青斑281

第五节 毛细血管扩张症282

第六节 白色萎缩283

第二十五章 皮肤血管炎284

第一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284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286

第三节 结节性红斑288

第四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289

第五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290

第六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291

第七节 坏疽性脓皮病292

第二十六章 营养缺乏性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293

第一节 维生素缺乏病293

一、维生素A缺乏病293

二、核黄素缺乏病294

三、烟酸缺乏病294

第二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296

第三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296

第四节 胫前黏液性水肿297

第五节 硬肿病298

第六节 黄瘤病299

第七节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299

第八节 卟啉病300

第九节 痛风301

第十节 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301

第二十七章 结缔组织病303

第一节 红斑性狼疮303

一、盘状红斑狼疮304

二、深部红斑狼疮306

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307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308

第二节 皮肌炎315

第三节 硬皮病318

一、局限性硬皮病319

二、系统性硬皮病320

第四节 嗜酸性筋膜炎322

第五节 重叠综合征323

第六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24

第七节 干燥综合征326

第二十八章 大疱及疱疹性皮肤病328

第一节 天疱疮328

第二节 疱疹样天疱疮332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332

第四节 疱疹样皮炎334

第五节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335

第六节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337

第七节 妊娠疱疹337

第八节 疱疹样脓疱病338

第九节 连续性肢端皮炎338

第十节 掌跖脓疱病338

第十一节 角层下脓疱病339

第二十九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340

第一节 痤疮340

第二节 酒渣鼻343

第三节 口周皮炎344

第四节 鼻红粒病345

第五节 多汗症345

第六节 臭汗症345

第七节 色汗症及血汗症346

一、色汗症346

二、血汗症346

第八节 斑秃346

第九节 雄激素性秃发347

第十节 白发348

第十一节 毛发结构异常349

第十二节 甲病350

第三十章 黏膜病352

第一节 光线性唇炎352

第二节 剥脱性唇炎352

第三节 腺性唇炎353

第四节 阿弗他口腔炎353

第五节 皮脂腺异位症354

第六节 地图舌354

第七节 黑毛舌355

第八节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355

第三十一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356

第一节 黄褐斑356

第二节 雀斑357

第三节 瑞尔黑变病357

第四节 焦油黑变病358

第五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359

第六节 眶周色素沉着症359

第七节 爆炸粉粒沉着症359

第八节 文身359

第九节 白癜风360

第十节 离心性后天性白斑361

第十一节 特发性点状白斑362

第十二节 无色素性痣362

第十三节 斑驳病362

第十四节 白化病363

第三十二章 非感染性肉芽肿与脂膜炎症364

第一节 结节性脂膜炎364

第二节 环状肉芽肿364

第三节 结节病365

第四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367

第五节 激素后脂膜炎367

第六节 新生儿硬化症368

第七节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369

第三十三章 皮肤病综合征370

第一节 白塞病370

第二节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373

第三节 侏儒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373

第四节 着色性干皮侏儒综合征373

第五节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373

第六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374

第七节 巨唇-面瘫-皱襞舌综合征374

第八节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375

第九节 Reiter综合征375

第十节 骨肥大静脉曲张性痣综合征377

第十一节 先天性皮肤异色综合征377

第三十四章 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378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378

一、粟丘疹378

二、皮样囊肿379

三、多发性脂囊瘤379

四、疣状痣379

五、脂溢性角化病380

六、角化棘皮瘤380

七、毛发上皮瘤381

八、毛母质瘤382

九、痤疮样痣382

十、皮脂腺痣382

十一、乳头状汗腺腺瘤382

十二、汗管瘤383

十三、透明细胞汗腺瘤383

十四、圆柱瘤383

十五、皮肤纤维瘤384

十六、皮赘384

十七、结节性硬化症385

十八、结缔组织痣385

十九、瘢痕疙瘩386

二十、先天性皮肤血管瘤386

二十一、血管角化瘤387

二十二、化脓性肉芽肿388

二十三、丛状血管瘤388

二十四、老年性血管瘤388

二十五、淋巴管瘤388

二十六、血管球瘤389

二十七、浅表脂肪瘤样痣389

二十八、脂肪瘤及血管脂肪瘤389

二十九、神经纤维瘤病390

三十、色素痣391

三十一、单纯性雀斑样痣392

三十二、蒙古斑392

三十三、太田痣392

三十四、蓝痣393

第二节 癌前期皮肤病394

一、日光性角化病394

二、皮角394

三、黏膜白斑病394

四、鲍温病395

第三节 恶性皮肤肿瘤396

一、皮肤鳞状细胞癌396

二、Paget病396

三、基底细胞癌397

四、Kaposi肉瘤398

五、恶性黑色素瘤399

六、蕈样肉芽肿400

七、皮肤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02

八、皮肤白血病402

九、皮肤转移癌403

第三十五章 其他皮肤病404

第一节 肥大细胞增多症404

第二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405

第三节 指节垫406

第四节 男性乳腺增生407

第五节 皮肤垢着病408

第六节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409

第三十六章 感染性疾病的皮肤表现410

第三十七章 皮肤病损与体内恶性肿瘤413

第三十八章 循证医学及其在皮肤科治疗学中的应用416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416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416

二、循证医学发展的背景416

三、循证医学与传统(经验)医学的区别417

四、循证医学实践的目的417

五、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417

六、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418

七、循证医学实践对临床医学的深远影响420

八、循证医学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420

九、循证医学是一个过程420

第二节 循证医学在皮肤科治疗学中的应用421

一、特应性皮炎的循证治疗421

二、疱疹样皮炎的循证实践424

三、狼疮肾炎的循证治疗427

附录 常用外用药处方举例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