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活性炭的应用技术 其维持管理及存在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活性炭的应用技术 其维持管理及存在问题
  • (日)立本英机,(日)安部郁夫主编;高尚愚译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086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63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6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活性炭的应用技术 其维持管理及存在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编1

1.碳材料的种类3

第1节 活性炭的种类〈安部郁夫〉3

第1章 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质3

2.活性炭的分类4

第2节 原子性结构〈铃木孝臣〉6

2.吸附等温线的解析方法9

1.测定装置9

第3节 孔隙结构9

一、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铃木孝臣〉9

3.用计算机仿真进行孔径分布的解析10

二、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安部郁夫〉12

1.工业分析15

一、元素组成〈安部郁夫、丸山纯〉15

第4节 化学性质15

3.有害杂质16

2.元素分析16

1.碳材料的表面官能团17

二、表面氧化物〈小田广和〉17

3.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18

2.含氧官能团的鉴定方法18

三、泽塔电位〈安部郁夫、丸山纯〉19

1.试验方法的概要22

第5节 活性炭的试验方法〈秋野一幸〉22

2.日本工业规格23

3.日本药局方24

4.食品添加物公定书25

6.酿造用活性炭成分规格与试验方法26

5.日本水道协会规格26

7.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及其他试验方法27

2.粉炭的生产用炉28

1.粉炭(素灰)28

第6节 从现场角度看粉炭(素灰)〈?藤良美〉28

4.环境对策29

3.活性炭的活化炉29

1.活化的原理30

第1节 活化的原理〈松浦一志、音羽利郎〉30

第2章 活性炭的制造30

2.2 用气体活化炭化的中间产物33

2.1 炭化33

2.气体活化法——炭化中间产物用气态物质活化(物理法)33

2.3 水蒸气活化34

2.4 二氧化碳活化36

3.氯化锌活化与磷酸活化37

2.5 氧气活化37

4.2 活化机理39

4.1 活化的实例39

4.碱活化39

4.3 表面特性40

1.概述41

第2节 工业性制造工艺〈石崎信男〉41

1.2 预处理工段42

1.1 原料42

2.活性炭制造工艺在高温材料工学中的位置43

1.4 后处理工段43

1.3 活化工段43

3.1 作为超微粉末活性炭的活化处理炭黑44

3.不同形状活性炭的制造工艺44

3.2 木质系微粒状活性炭45

3.3 颗粒活性炭特别是椰子壳系活性炭47

3.4 石油系中空微球状活性炭之类微粒状活性炭49

3.5 纤维状活性炭50

4.结束语52

3.1 人造纤维系56

3.活性炭纤维的制法56

第3节 纤维状活性炭的制造56

一、酚醛树脂系〈田中荣治〉56

1.概述56

2.活性炭纤维的特点56

3.3 酚醛树脂系57

3.2 聚丙烯腈系57

5.1 种类58

5.关于酚醛树脂系活性炭纤维58

4.活性炭纤维的基本性质58

5.2 质量59

6.酚醛树脂系活性炭纤维的用途60

6.2 气相脱臭特性61

6.1 新型电池61

6.3 液相吸附处理63

1.概64

二、人造纤维系〈石崎信男〉64

7.结束语64

2.经纬及现状65

4.产品的特征66

3.3 炭化及活化工艺66

3.制造工艺概要66

3.1 原料的形态66

3.2 耐火焰处理工艺(300℃以前的热处理工艺)66

6.小结67

5.2 碱活化法的应用67

5.特种活化产品67

5.1 孔径大的活性炭纤维67

1.2 氧化(耐火焰)工序68

1.1 原料纤维68

三、聚丙烯腈(PAN)系〈平井实〉68

1.制造方法68

1.3 活化工序69

2.2 各种型号的特征70

2.1 关于结构70

2.PAN系纤维状活性炭的特征70

2.4 加工形态71

2.3 比电阻值与耐热性71

3.1 气相中的应用72

3.PAN系纤维状活性炭的应用72

3.2 液相中的应用74

4.结束语75

2.原丝的制造技术76

1.概述76

四、沥青系〈寿美心道、清水幸夫〉76

3.1 固体及微细结构77

3.原丝的特性77

3.3 基本性质78

3.2 孔径分布78

4.加工技术与复合吸附材料79

5.2 气相吸附特性80

5.1 液相吸附特性80

5.吸附特性80

1.概述82

第4节 分子筛活性炭的制造〈系贺清〉82

2.2 活化法83

2.1 高分子的热分解法83

2.分子筛活性炭的制造方法83

3.工业性制造方法84

2.5 高温热处理法84

2.3 被覆法84

2.4 蒸镀法84

3.4 孔隙的调制85

3.3 炭化、活化85

3.1 原料85

3.2 成型85

4.制造管理与问题86

3.5 杂质的除去86

2.用层状粘土铸型炭化89

1.概述89

第5节 其他制造方法89

一、铸型炭化法〈京谷隆〉89

3.用无机多孔体铸型炭化91

2.金属配位化合物系活性炭纤维的合成94

1.概述94

二、金属配位化合物系活性炭纤维〈安田源〉94

3.金属配位化合物系活性炭纤维的吸附特性96

4.由金属配位化合物系活性炭纤维吸附染料98

2.1 基本想法101

2.基本想法与作为担载试剂法的应用101

三、聚合物掺合物法〈大谷朝男〉101

1.概述101

2.2 作为担载试剂法的应用102

3.形成孔隙结构的实验例子103

4.担载试剂的实验例子105

1.概述106

第6节 由废弃物质制造活性炭〈安部郁夫〉106

5.结束语106

2.作为活性炭原料的废弃物质107

3.从废木材制造活性炭108

4.从废汽车轮胎制造活性炭111

5.从剩余污泥制造活性炭112

6.从废离子交换树脂制造活性炭113

7.从废弃物质制造活性炭时的问题114

2.1 脱附115

2.再生方法的种类115

第3章 活性炭的再生115

第1节 再生方法的种类与原理〈田门肇〉115

1.概述115

3.热再生116

2.2 吸附质的分解116

3.3 炭化117

3.2 干燥117

3.1 热再生的原理117

3.4 活化118

4.2 溶剂再生的原理119

4.1 药品再生的种类119

4.药品再生119

4.3 各种有机物的溶剂再生率120

4.4 溶剂的选择121

4.7 溶剂再生的速度论122

4.6 反复再生的影响122

4.5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122

5.生物再生123

6.结束语124

1.概述125

第2节 工业性再生工艺〈志田义广〉125

2.1 再生装置的种类126

2.再生装置126

2.2 在多层炉中再生130

2.3 在流动层炉中再生131

3.1 再生炉与附属设备132

3.设备费与再生成本132

3.2 设备费与再生成本133

2.吸附的作用力135

1.概述135

第4章 活性炭的吸附特性135

第1节 活性炭吸附的基础知识〈安部郁夫、丸山纯〉135

3.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137

4.吸附热138

5.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140

1.气相吸附平衡142

第2节 吸附平衡〈安部郁夫〉142

2.2 液相吸附方程式144

2.1 支配液相吸附的因素144

2.液相吸附平衡144

2.3 有机化合物吸附等温线的推算方法145

3.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与吸附能力148

4.标准吸附数据库150

5.1 非离子型界面活性剂152

5.活性炭对界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152

5.2 阴离子界面活性剂153

5.3 阳离子界面活性剂154

5.4 影响吸附的各种因素155

6.活性炭对扰乱人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环境荷尔蒙)的吸附特性156

1.概述160

第3节 吸附速度与穿透曲线〈岩崎训〉160

2.2 在颗粒内的物质移动161

2.1 在颗粒外围境膜中的物质移动161

2.吸附的速度过程161

2.3 颗粒内的有效扩散系数163

3.1 穿透曲线与穿透的判断164

3.穿透曲线164

2.4 总的物质移动系数164

3.2 穿透时间165

2.吸附装置的种类167

1.概述167

第4节 吸附装置与运转〈志田义广〉167

2.1 移动层式吸附装置168

2.2 固定层式吸附装置170

3.1 在排水处理装置中的例子171

3.吸附装置的运转171

2.3 流动层式吸附装置171

3.2 用作食品脱色装置的例子172

2.生物活性炭中活性炭的机能174

1.生物活性炭的定义与特征174

第5节 生物活性炭〈福田知子〉174

3.生物活性炭中微生物的机能176

5.高度净水处理中使用的生物活性炭177

4.附着在生物活性炭上的微生物的定量177

6.废水处理中使用的生物活性炭179

7.2 加热再生181

7.1 微生物再生181

7.生物活性炭的再生181

9.今后的展望182

8.生物脱臭182

应用编185

1.溶剂回收的概况187

一、颗粒活性炭〈饭田泰滋、安达太起夫〉187

第1章 气相吸附187

第1节 溶剂回收及其存在问题187

2.溶剂回收用活性炭188

2.1 吸附特性189

2.4 活性炭层的发热190

2.3 活性炭的劣化190

2.2 催化性190

2.5 吸附溶剂的脱附性能191

3.颗粒活性炭的吸附装置192

2.6 在润湿状态下的吸附性能192

3.1 吸附操作193

4.1 节能194

4.溶剂回收中的一些问题194

3.2 脱附操作194

4.3 回收溶剂的脱水精制195

4.2 回收溶剂的质量195

5.1 磁带工厂中环己酮的回收196

5.溶剂回收的实例196

5.2 树脂加工厂中二氯甲烷的回收198

6.结束语201

1.概述202

二、纤维状活性炭〈池野友明〉202

2.2 主要特征203

2.1 概要203

2.水蒸气脱附式溶剂回收装置203

3.1 概要204

3.干热脱附式溶剂回收吸附装置204

2.3 回收的例子204

2.4 存在问题204

3.3 实例205

3.2 主要特征205

4.1 概要206

4.浓缩吸附式溶剂回收系统206

3.4 存在问题206

5.2 主要特征207

5.1 概要207

4.2 主要特征207

4.3 存在问题207

5.浓缩冷凝式溶剂回收系统207

1.概述208

一、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田丸猛〉208

5.3 存在问题208

6.结束语208

第2节 用压力回转吸附(PSA)法分离气体及其存在问题208

2.2 速度分离型209

2.1 平衡吸附型209

2.吸附原理209

3.1 氮气的分离210

3.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的系统210

3.3 氦气的精制212

3.2 氢气的精制212

1.概述213

二、用活性炭的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糸贺清〉213

3.4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213

3.5 回收二氧化碳气体213

4.装置的维持管理213

2.关于活性炭的压力回转吸附法214

3.1 氮气的压力回转吸附215

3.空气的分离215

3.3 氩气的精制216

3.2 高纯氧的制造216

5.二氧化碳气的分离217

4.氢气的分离217

5.1 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分离218

6.其他219

5.2 二氧化碳气体的分离219

2.1 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空气220

2.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220

三、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空气及其问题〈丸茂千乡〉220

1.概述220

2.2 压力回转吸附式氮气发生装置221

3.3 压力回转吸附装置的性能与温度的关系222

3.2 装置及工艺222

3.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空气存在的问题222

3.1 分离材料222

3.5 压力回转吸附法在分离氧气、氮气以外的应用223

3.4 与其他气体分离方法的竞争223

1.概述224

四、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的概况〈泉顺〉224

4.今后的展望224

2.2 压力回转吸附法最近的展开225

2.1 吸附剂225

2.压力回转吸附法的原理225

3.1 压力回转吸附法在分离氧气、氮气中的应用227

3.用压力回转吸附法分离气体227

3.2 压力回转吸附法在分离二氧化碳气中的应用228

3.3 压力回转吸附法在溶剂回收中的应用229

4.今后的展望230

1.概述231

第3节 气体的吸附贮存及其问题〈嘉数隆敬〉231

2.处理高压下吸附现象的一些问题232

3.2 用活性炭吸附贮存甲烷233

3.1 各种吸附材料的评价233

3.吸附材料的选择233

4.关于吸附速度的研究237

5.甲烷以外成分的影响238

6.2 各种物理性质及贮存性能239

6.1 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及特点239

6.新型的吸附甲烷材料(金属配位化合物等)239

7.1 天然气汽车与充气站240

7.开展天然气吸附贮存的应用工作240

6.3 其他的技术开发工作240

7.3 用于贮存下水等场所产生的沼气241

7.2 中高压贮气罐241

8.结束语242

1.概述243

第4节 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应用及其问题〈出雲正矩〉243

2.2 活性炭吸附方式244

2.1 概要244

2.交换式空气净化器244

2.4 交换式空气净化器的形状245

2.3 添载活性炭方式245

2.5 存在问题246

3.臭氧的净化247

4.1 浓缩装置概要248

4.浓缩脱臭系统248

4.3 室内净化系统249

4.2 活性炭的蜂巢化249

5.2 活性炭的除湿机理251

5.1 概述251

5.在除湿中的应用251

5.3 存在问题253

1.1 炭表面上的脱硫反应原理254

1.使用活性焦炭、活性炭纤维的脱硫、脱硝原理254

第5节 排烟的脱硫、脱硝及其问题〈持田勋、松岡正洋、吉川正晃、辻和比古、安武昭典〉254

1.2 炭表面上的脱硝原理255

2.1 开发活性焦炭的经过256

2.2 活性焦炭的制造方法与特征256

1.3 一氧化氮的氧化256

2.脱硫、脱硝用活性焦炭的制造与特征256

2.3 新型活性焦炭的开发257

3.2 制造技术258

3.1 概述258

3.脱硫、脱硝用纤维状活性炭的生产技术及特征258

3.3 基本特性259

4.1 脱硫、脱硝工序261

4.用活性焦炭的脱硫、脱硝工艺261

4.2 活性焦炭再生工序262

4.3 副产物回收工序263

5.1 脱硫工艺264

5.用活性炭纤维脱硫、脱硝工艺264

5.2 脱硝工艺265

6.用活性炭脱硫、脱硝的课题与展望266

1.概述267

一、劳立特(NORIT)公司制造的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用的粉末活性炭〈吉田亨〉267

第6节 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及其问题(关于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用的活性炭)267

3.使用NORIT GL 50的有关推荐事项268

2.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用的活性炭268

3.1 安全要素的测定要领269

3.2 活性炭的供给、添加装置及在烟道气净化系统中的NORIT GL 50的使用方法270

3.4 结论273

3.3 推荐事项273

2.关于二恶英类化合物275

1.概述275

二、用吹入粉末活性炭的方式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及其注意问题〈篠田高明〉275

3.袋滤器法276

4.吹入粉末活性炭法278

5.除去汞281

6.吹入粉末活性炭法中注意的问题283

1.2 具体的二恶英类化合物发生源284

1.1 日本的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发生源284

三、住友重机械工业(株)〈渡部辉雄〉284

1.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发生源284

1.3 发生源与二恶英类化合物浓度规定289

2.1 工艺的种类290

2.二恶英类化合物的除去工艺290

2.2 工艺与特征291

3.1 工艺流程293

3.循环使用颗粒活性炭除去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工艺293

3.2 吸附工艺、分解工艺及原理294

3.3 使用颗粒活性炭及活性焦炭的实例295

4.1 炉子类型与二恶英类化合物的除去技术298

4.二恶英类化合物的除去技术及展望298

4.2 既设炉、新设炉与除去技术299

4.3 开发新技术的方向(既存的技术改良除外)300

1.概述301

第7节 用机能性活性炭除去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有害气体〈淡路敏夫〉301

2.使用气体的现状302

3.2 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优越性303

3.1 作为吸附剂的使用方法303

3.排气处理中使用活性炭的优点303

3.4 活性炭作为触媒载体的优越性305

3.3 作为触媒的使用方法305

4.活性炭在排气处理装置中的使用方法306

1.恶臭现象的特征307

一、交换型活性炭吸附脱臭装置〈中津山宪〉307

5.结束语307

第8节 在脱臭中的应用及其问题307

3.2 注意事项309

3.1 优点309

2.活性炭吸附脱臭装置的适用范围309

3.活性炭吸附脱臭装置的特征309

4.2 添载活性炭310

4.1 一般活性炭310

4.活性炭的种类与吸附性能310

5.脱臭装置的构成311

6.最适合的活性炭脱臭装置之选择312

2.1 除去含硫酸性气体的活性炭313

2.脱臭用活性炭的分类313

二、脱臭用活性炭的种类及其问题〈岩岛良宪〉313

1.在脱臭方法中的位置313

1.1 脱臭方法的分类313

1.2 用活性炭脱臭313

2.4 除去乙醛用的活性炭314

2.3 除去含硫中性气体的活性炭314

2.2 除去含氮碱性气体的活性炭314

2.5 除去其他恶臭气体的活性炭及其问题315

4.存在问题与对策316

3.2 脱臭塔的设计316

3.脱臭用活性炭的使用方法316

3.1 接触顺序316

2.脱臭用添载活性炭317

1.概述317

三、脱臭用活性炭及其应用〈田中荣治〉317

2.1 脱臭用活性炭的分类318

2.2 脱臭的设计方法319

2.3 恶臭物质的平衡吸附量320

2.4 氧化触媒用炭321

2.1 室内用空气净化滤器的形式322

2.室内用空气净化滤器的形式与材料特性322

2.5 结束语322

四、在室内使用的空气净化滤器上的应用〈林敏昭〉322

1.概述322

3.1 微粒状活性炭薄膜的开发323

3.微粒状活性炭薄膜在室内用空气净化滤器上的用例323

2.2 室内用空气净化滤器的材料特性323

3.2 微粒状活性炭薄膜的特性324

4.结束语325

2.2 制造方法326

2.1 过滤器的概况326

五、汽车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活性炭滤器〈石崎信男、峰村慎一〉326

1.概述326

2.后部设置型汽车用空气净化元件326

2.3 脱附臭的对策327

3.2 制造方法之一例328

3.1 滤器元件的概况328

2.4 今后的课题328

3.前部设置型328

4.结束语329

3.4 今后的课题329

3.3 性能329

3.1 结构330

3.波纹法蜂巢状滤器的结构与特征330

六、除去臭氧用的波纹法蜂巢状活性炭〈石崎信男、植田和宏〉330

1.概述330

2.开发的经过与现状330

5.2 除去臭氧性能331

5.1 通气压力损失特性331

3.2 特征331

4.制造方法的概要331

5.滤器的特性331

6.结束语与今后的课题332

2.防毒面具的结构与性能333

1.概述333

第9节 在防毒面具上的应用及其问题〈藏野理一〉333

2.2 防毒面具用吸附剂的必备性质334

2.1 性能334

3.1 日本的分类335

3.防毒面具的种类335

3.2 国外的分类336

4.防毒面具用吸收剂337

3.3 化学武器用防毒面具337

4.2 添载活性炭338

4.1 活性炭338

5.3 气体种类的影响339

5.2 穿透曲线339

5.防毒面具的穿透时间339

5.1 穿透时间的测定339

5.5 影响穿透时间的其他因素340

5.4 温度与湿度的影响340

6.今后的课题341

1.2 除去放射性气体的设备与活性炭的作用342

1.1 发电站的结构与燃料342

第10节 活性炭在原子能发电站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千德平道〉342

1.原子能发电站与放射性342

2.活性炭的性能评价管理344

2.1 非常用气体处理系统、中央控制室非常用循环系统345

3.3 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增加346

3.2 活性炭的使用寿命与更换标准不合理346

2.2 活性炭阻滞装置346

3.使用活性炭存在的问题346

3.1 活性炭的价格高346

2.1 净水处理的目的347

2.净水处理的目的与活性炭的应用347

第2章 液相吸附347

第1节 用水处理347

一、高度净水处理及其问题〈寺?勝彦〉347

1.概述347

2.2 活性炭在净水处理中的应用348

3.1 粉末活性炭处理349

3.净水处理中使用的活性炭349

3.2 颗粒活性炭处理(有氯水的处理)350

3.3 颗粒活性炭处理(无氯水的处理)351

4.1 日本用颗粒活性炭的高度净水处理设施353

4.使用颗粒活性炭的高度净水的例子353

4.2 大阪市水道局的高度净水处理354

4.3 其他水道事业体的高度净水处理355

5.1 高度净水处理中活性炭之选择356

5.用颗粒活性炭处理的课题356

5.2 颗粒活性炭的再生357

5.4 颗粒活性炭过滤池(吸附池)的洗涤与抑制炭粉的生成358

5.3 抑制生物从颗粒活性炭过滤池(吸附池)漏出的对策358

1.2 工业用水的水质360

1.1 工业用水的定义360

二、工业用水、纯水及超纯水的制造及其问题〈志田义广〉360

1.工业用水360

1.4 工业用水与活性炭361

1.3 工业用水的特征361

2.2 水的特征363

2.1 水的种类363

2.纯水363

2.3 纯水及其制造方法364

3.1 概述367

3.超纯水367

3.2 活性炭装置及问题369

2.致热源370

1.概述370

三、医药用水处理及其问题〈安居院渡〉370

3.医药用水中所使用的水的种类373

4.医药用水的制造工艺376

4.2 逆渗透膜装置377

4.1 精密过滤膜装置377

4.3 活性炭塔378

4.4 安巴索布对致热源的吸附特性380

4.5 紫外线照射装置383

4.7 超滤膜装置384

4.6 离子交换树脂塔384

4.8 用蒸馏法制造注射水的系统386

5.安全管理387

2.有关净水器的法规、基准388

1.概述388

四、净水器的使用及其问题〈松井清明〉388

4.净水器的种类及结构390

3.水质基准与净水器的作用390

5.净水器中使用的过滤材料391

5.3 离子交换树脂392

5.2 中空丝膜392

5.1 活性炭392

6.2 消毒副产物393

6.1 农药393

6.活性炭净水器的具体用例393

6.3 臭气物质395

7.2 使用寿命的检测396

7.1 除菌对策396

6.4 其他物质396

7.净水器方面的课题396

7.4 吸附对象物质的浓度变化397

7.3 吸附物质的脱附397

8.2 矿物质净水器398

8.1 碱离子整水器398

7.5 堵塞398

8.净水器的展望398

2.日本下水高度处理、再利用状况400

1.概述400

第2节 下水的高度处理、再利用及其问题〈府中裕一〉400

4.下水处理系统与高度处理401

3.再利用的用途与水质基准401

2.1 高度处理的定义与目的401

2.2 高度处理的实施状况401

5.1 室内试验结果403

5.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用例403

5.2 使用活性炭的下水高度处理实施例409

7.今后的课题413

6.活性炭作为生物载体的用例413

1.粪便处理方式的变迁414

第3节 粪便处理及其问题〈山内英世〉414

2.1 脱臭处理416

2.活性炭处理在粪便处理设备上的应用416

2.2 高度处理417

3.存在问题418

4.1 固定床419

4.吸附装置的比较419

4.2 多段流动层420

4.3 固定床与多段流动层的比较421

5.应用的例子422

6.除去三卤甲烷的前驱物质423

7.结束语425

2.在产业排水中的应用426

1.概述426

第4节 在产业排水中的应用及其问题〈立本英机〉426

3.2 吸附速度428

3.1 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与吸附特性428

3.产业排水中应用活性炭场合之研讨428

3.4 颗粒活性炭的使用方法与性能要求429

3.3 溶质性质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429

4.活性炭吸附所处的位置430

5.活性炭吸附装置在运行管理中的故障及其对策431

5.2 活性炭处理水中的故障432

5.1 管理上的问题432

6.结束语433

5.4 材料方面的注意问题433

5.3 活性炭的取出及运输中的问题433

2.2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434

2.1 吸附试验434

第5节 活性炭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问题〈星野昌敏〉434

1.概述434

2.脱色条件及活性炭的选择434

2.4 粉末活性炭与颗粒活性炭的特征435

2.3 吸附操作以后的处理435

2.5 与其他吸附剂配合使用438

3.1 谷氨酸钠工业439

3.在各种工业部门中的应用439

3.2 酿造工业440

3.3 精制糖工业442

3.4 在其他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43

1.概述444

第6节 在处理地下水污染中的应用及其问题〈上甲?〉444

2.1 活性炭吸附445

2.除去有机氯化合物445

2.2 还原分解处理447

3.除砷451

1.土壤污染的特色452

第7节 在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及其问题〈伊藤博文〉452

4.除去硝酸性氮452

3.土壤环境基准453

2.土壤污染的实况453

4.1 土壤的洗涤技术457

4.关于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457

5.1 在修复被汞污染的土壤中的应用458

5.在土壤污染中的应用及其问题458

4.2 加热处理技术458

4.3 水蒸气加热处理技术458

4.4 BCD法处理技术458

1.概述460

第8节 在填平地浸出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问题〈松山秀明〉460

5.2 在修复被污染土壤中活性炭处理的存在问题460

2.2 废弃物最终处理场的分类461

2.1 废弃物与处理设施461

2.填平地概要461

3.2 产业废弃物的性状463

3.1 一般废弃物的性状463

3.废弃物的性状463

4.1 浸出水的性状464

4.活性炭在填平地浸出水中的应用464

4.3 活性炭在浸出水处理中的应用465

4.2 浸出水处理的基本流程465

5.结束语467

2.电容器的原理469

1.概述469

第3章 在电子材料上的应用及其问题469

第1节 电偶层电容器〈吉田昭彦〉469

3.1 硬币型电容器470

3.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与构成470

4.电容器特性与碳电极材料471

3.3 动力电容器471

3.2 圆筒型电容器471

4.4 活性炭性质与电容器特性472

4.3 动力电容器(用于电流大的场合)472

4.1 硬币型电容器(适用于电流微小的场合)472

4.2 圆筒型电容器(用于中等电流的场合)472

5.今后的展望474

2.动作原理及基本结构475

1.概述475

第2节 水溶液系电偶层电容器〈斋藤贵之〉475

3.电偶层电容器用粉末活性炭476

4.电偶层电容器用固体活性炭477

5.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质479

6.小结480

2.碳材料与电子元件481

1.概述481

第3节 碳材料在电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及问题〈吉田昭彦〉481

2.1 固定电阻器482

2.2 电偶层电容器483

2.4 结露传感器484

2.3 电位计484

2.6 空气锌电池485

2.5 锂二次电池485

2.7 超级石墨486

1.锂离子电池487

第4节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辰巳国昭〉487

2.8 其他487

3.今后的展望487

2.1 从锂离子电池用途看所要求的特性488

2.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所要求的特性488

2.2 面向现实用途的碳负极489

3.1 活性炭的充放电特性与课题490

3.活性炭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与课题490

3.2 应用活性炭的试验491

3.血液净化用活性炭493

2.口服493

第4章 医疗用活性炭的使用及其问题493

第1节 活性炭在医疗上的使用及其问题〈中林宣男〉493

1.概述493

4.透析液的再生494

5.直接血液还流用活性炭496

5.2 活性炭的胶囊化498

5.1 防止炭粉栓塞的对策498

5.3 临床应用499

5.4 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501

2.1 调节药剂浓度的徐徐释放性能503

2.作为抗癌药剂载体的活性炭微粒的特性503

第2节 治疗癌症用的活性炭〈山岸久一、萩原明於〉503

1.概述503

3.在组织内的滞留性与指向淋巴性——通过局部注射转移至淋巴结的化学疗法504

2.2 对肿疡表面的亲和性能504

4.对癌性腹膜炎的化学疗法506

5.结束语507

2.1 制浆方法509

2.白液氧化的催化剂509

第5章 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及其问题509

第1节 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应用〈稻叶隆一〉509

1.作为催化剂的主要适用领域509

2.3 反应机理511

2.2 白液氧化工艺511

2.4 作为催化剂使用的活性炭之特性512

2.5 催化剂的再生513

2.6 用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注意事项514

第2节 用活性炭分解臭氧〈荒井喜代志〉514

1.概述514

2.阿库特卡巴的特征515

3.阿库特卡巴的分解臭氧性能515

3.1 分解臭氧的特性515

3.2 分解低浓度臭氧的耐久性517

4.选择分解臭氧滤器的例子518

4.1 分解臭氧性能的经验方程式518

4.2 计算分解臭氧滤器需要量的例子518

5.结束语519

第1节 应用活性炭电偶层电极的脱盐方法及其问题〈音羽利郎〉520

1.脱盐原理520

第6章 活性炭的其他应用及其问题520

2.脱盐特性522

3.应用领域523

第2节 活性炭在气体分析中的应用及其问题〈松村芳美〉524

1.活性炭的特性及其在分析中应用的优点524

4.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展望524

2.用于捕集气体的活性炭的性质525

3.活性炭对低浓度有机化合物蒸气的吸附量526

4.捕集方法——主动捕集法527

5.捕集方法——被动捕集法529

6.脱附方法——溶剂脱附法532

7.脱附方法——加热脱附法532

8.特殊气体的吸附捕集535

9.吸附捕集的实际应用535

2.运转管理项目536

1.概述536

2.1 有关法律536

2.2 运转管理方面所必须的图书资料536

第1节 水处理用吸附塔的运转管理及其问题〈志田义广〉536

第7章 吸附塔的运转管理及其问题536

2.3 日常管理项目538

2.4 定期检查维修538

3.系统上的问题539

4.活性炭方面的问题541

4.1 委托再生中的问题541

4.2 pH值上升问题542

4.3 市售活性炭的性质543

5.活性炭与腐蚀问题544

5.1 工业性材料545

5.2 耐腐蚀试验545

5.3 腐蚀的原因546

5.4 腐蚀的防止546

6.1 问题的出现547

6.2 产生硫化氢的原因与对策547

6.产生硫化氢问题547

1.概述550

2.发生着火事故的例子550

第2节 着火爆炸事故及危险性评价〈若仓正英〉550

3.活性炭着火危险性的评价552

3.1 评价危险性的有关研究552

3.2 由高压热分析进行着火性评价556

4.结束语558

1.活性炭的运输559

2.投入方法559

第3节 活性炭在运输及投入时的方法和装置〈秋野一幸〉559

3.充填吸附塔时的问题561

4.活性炭的取出作业562

5.粉末活性炭的运输563

资料编567

中文版补充资料6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