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逯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777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71页
- 主题词:人力资本-关系-经济增长-研究-西北地区;人力资本-关系-经济增长-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选题意义3
二、研究的逻辑思路及方法4
(一)研究思路4
(二)基本概念4
(三)逻辑框架与论证路径5
(四)研究方法5
(五)数据说明6
三、研究文献简述6
(一)经济增长理论6
(二)人力资本理论10
(三)人力资本迁移理论12
四、主要内容和结构14
五、研究的创新15
第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体系结构17
一、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17
(一)导言17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与演进:古典理论与新古典方法的繁荣18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增长理论的第二次繁荣23
(一)以知识和技术创新带动的内生增长24
(二)以人力资本带动的经济增长29
(三)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质解析30
(四)内生增长理论的反思及最新进展31
三、本章小结33
第二章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逻辑辨析35
一、索罗增长理论的实质36
二、索罗模型中人均资本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启示39
(一)对存在问题机理的解析39
(二)对人均资本分配方式的扩展讨论40
三、本章小结41
第三章 人力资本的脑力素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43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概况44
(一)西部地区的界定44
(二)西部地区概况45
(三)西部地区的要素投入效率47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脑力素质积累及外溢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53
(一)人力资本的定义53
(二)模型的选择与设定54
(三)实证分析60
三、本章小结72
第四章 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75
一、人力资本模型的设定与实证数据的测算75
(一)只考虑身体素质时人力资本方程的设定及数据来源76
(二)同时考虑脑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时人力资本方程的设定和数据来源76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79
(一)仅考虑劳动力身体素质时的估计结果79
(二)同时考虑脑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时的估计结果81
三、本章小结84
第五章 人力资本的迁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86
一、人力资本的迁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86
(一)人力资本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逻辑辨析86
(二)人力资本迁移与人口迁移的关系88
(三)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89
(四)人口迁移的启示99
二、西部地区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特征100
(一)全国人口的整体迁移特征100
(二)三大地区的人口迁移特征101
(三)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特征102
(四)西部地区迁移人口的人力资本特征104
三、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106
(一)假设条件107
(二)模型的选择与变量的说明107
(三)人口迁移因素的引入108
(四)实证及结果分析109
四、本章小结113
第六章 以人力资本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115
一、确定符合区域优势的经济增长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115
二、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有效提升西部人力资本水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116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117
四、建立健全以人力资本有序迁移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117
五、建立切实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118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120
一、研究内容的简要总结120
二、研究的进一步扩展方向121
三、户籍制度约束、二元人口流动与中国城市化的有序进程122
(一)引言122
(二)文献评述126
(三)农业人口流动的运行机理及建模思路127
(四)数学模型的建立130
(五)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133
(六)应用举例137
(七)结语138
四、政府行为与社会福利139
(一)公共品供给与经济主体利益差别的变动规律141
(二)公共品供给中的委托—代理循环模式145
(三)公共品供给中的寻租147
(四)非正常公共品供给中福利损失的衡量150
(五)结语152
参考文献154
后记160
热门推荐
- 3151345.html
- 2710018.html
- 606391.html
- 2886953.html
- 3030035.html
- 883573.html
- 2990418.html
- 477212.html
- 2980447.html
- 3861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9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21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2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9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4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