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弱势群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弱势群体
  • 沈立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ISBN:780112679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边缘群体-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弱势群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 有相当的亲和力与震撼力 刘国光1

上编 摆事实3

第1章 先从古今中外的贫困现象切入3

贫困是历史性、世界性矛盾的症结3

缘起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5

牢记长远贫困的旧中国6

新世界同样处处有贫困9

反贫困是一场艰辛的持久战10

第2章 中国当代弱势群体的形成和构成13

社会结构的分层和演变14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8

弱势群体的界定22

弱势群体有哪些人24

第3章 农民:多数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多数27

中国农民的历史负担和历史贡献28

正视贫困农民的实际情况29

还有失地农民和拆迁移民33

农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35

第4章 农民工:离土离乡未离贫39

从“盲流”正名为“农民工”40

贡献与回报的不相称42

频频出现的“跳楼秀”45

讲不完的农民工故事47

忽然冒出了“民工荒”51

第5章 城市贫民:待业、失业和下岗、买断等等55

日趋严峻的城市贫困问题56

找工作的失业者越来越多59

下岗对职工意味着什么62

另一类贫困人群:部分拆迁户65

顺便说说企业改制以后67

第6章 老年和病残:源于生理的弱者71

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72

病和残是弱者中的至痛75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78

第7章 穷学生:苦难中成长的后备知识分子81

教育面前并非人人平等82

贫困生的苦难种种83

学成了又怎么样86

第8章 乞丐:一无所有的赤贫者89

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90

屡禁不止的乞丐现象92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94

第9章 弱势群体是怎样产生的99

中编 讲道理99

积弱积贫的一份遗产100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次阵痛102

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一套副作用105

人谋不周的一些教训107

腐败是导致两极分化和产生弱势群体的一个支点110

第10章 弱势群体的存在有何后果113

“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114

贫困制约消费,导致市气不旺、增长受阻117

心理上的不平衡121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最难点126

第11章 要树立什么样的贫富观131

区别对待,不要“仇富”132

对穷人不能欺,而要帮135

积极对待贫富差距138

走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142

第12章 蛋糕做大了如何分145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146

两分法和三分法148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150

第13章 能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155

一定要讲效率156

讲公平不影响效率158

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和协调160

从效率优先到效率与公平并重162

公平、公正和平等165

第14章 是新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167

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借鉴168

其他“社会主义”和“新左派”1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73

下编 想办法183

第15章 致富农民,任重道远183

扶贫成果和攻坚难度184

农村改革的“少取多予”186

增产增收的多道门槛188

增加农民的财产收入和经营收入191

第16章 善待农民工,转移为市民197

评价农民工要大造舆论198

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200

努力解决农民工的具体问题203

政府是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决定性力量207

第17章 悠悠万事,就业优先209

保持和扩大就业是宏观调控的第一目标210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212

要有新的思路、设想和试验216

消除就业歧视,强化就业保障219

第18章 社会保障,方兴未艾221

为弱势群体编织安全网222

老龄社会的老有所养225

煞费斟酌的医疗保险226

积极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228

居者有其屋也是一项社会保障230

第19章 分配机制,正待重构235

初次分配机制的得失236

积极运用再分配的杠杆238

处理好新的劳资关系241

第20章 教育公平,根本之计245

“教育不公乃最大不公”246

义务教育是人的权利249

高等教育要走向大众化252

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256

第21章 穷人变富人,无产变有产261

从勤劳致富说起262

开放劳动以外的资产性、经营性收入264

提倡和鼓励全民创业266

培育中产阶层268

第22章 群策群力,构建和谐社会271

政府责无旁贷272

社会义不容辞275

弱势群体者也要自立自强278

希望寄托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80

并非多余的结束语:经济社会学者的天职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