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糊语义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模糊语义学导论
  • 黎千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230457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语义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模糊语义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模糊现象与模糊集理论1

第一节 模糊现象的普遍性1

第二节 模糊集理论的诞生及其影响5

第二章 模糊语言概说19

第一节 模糊性与模糊语言20

一 模糊性20

二 语言的模糊性26

三 模糊语言26

第二节 模糊语言研究的意义33

一 有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33

二 有助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34

三 有助于提高对语言自身的研究35

四 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36

第三章 模糊语义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41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的对象43

一 词义的概括性、笼统性与模糊语言的区别45

二 词的多义性与模糊语言的区别49

三 歧义与模糊语言的区别52

四 词义的交叉与模糊语言的区别53

五 语义双关、婉曲、含糊其辞与模糊语言的区别53

六 跳脱与模糊语言的区别57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的性质59

一 模糊语义学是语义学的分支学科59

二 模糊语义学是模糊语言学的分支学科60

三 模糊语义学是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边缘科学61

第三节 模糊语义学的任务67

第四章 语义模糊性的根源71

一 客观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语义的模糊性71

二 客观事物的连续运动性,决定了语义的模糊性73

三 语言符号的有限性、离散性与客观事物的无限性、复杂性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多维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语义的模糊性74

第五章 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79

一 边界的模糊性与中心的明晰性81

二 相对性与可塑性85

三 双重性95

第六章 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相互转化103

第一节 明晰语言的模糊化105

一 精确数词的模糊化105

二 精确量词的模糊化112

三 精确名词的模糊化114

第二节 模糊语言的明晰化118

第三节 模糊语言与明晰语言的交替变化120

一 客观对象发生变化而引起模糊与明晰的转化121

二 新事物的产生而引起模糊与明晰的转化126

三 主观认识发生变化而引起模糊与明晰的转化129

第七章 模糊语义学方法论132

第一节 对以往语义研究方法的简单回顾133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方法概说140

第八章 模糊语义的定量方法153

第一节 隶属度和隶属函数154

第二节 语言变量和语言值167

第三节 关于模糊语义定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72

一 关于隶属度中某个元素的具体数值问题172

二 隶属度该如何确定的问题173

三 隶属度的适用范围问题179

第九章 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181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182

一 从是否易于数学刻画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182

二 从位置形式上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183

三 从语义类型来看模糊限制语的类型184

第二节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187

一 改变隶属度,使表义更准确187

二 改变明晰中心词或明晰命题的真值条件,使表义具有灵活性190

三 增强或舒缓肯定、否定的语气192

第十章 语义范畴与语义的模糊性196

一 表时间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05

二 表方位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06

三 表称谓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07

四 表事物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07

五 表动作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0

六 表心理活动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1

七 表性质状态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3

八 表颜色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4

九 表数量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6

十 表指代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7

十一 表程度范围范畴的词语的模糊性217

第十一章 语义场的类型与语义的模糊性219

一 同义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模糊性222

二 并列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模糊性228

三 对立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模糊性230

四 矛盾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模糊性233

五 序列关系义场中义位的模糊性239

第十二章 义素分析法与语义的模糊性244

第十三章 义位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53

第一节 语义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54

一 运用修辞手段构成的语义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55

二 改变色彩义构成的语义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60

三 语境中的语义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63

第二节 语法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68

一 词类活用与语义的模糊性268

二 改变词语组合对象与语义的模糊性269

第三节 双重超常组合与语义的模糊性270

第十四章 语义模糊性的民族文化差异275

一 超常组合型291

第十五章 模糊语句291

二 自相矛盾型293

三 推测型295

四 来源型296

五 联想型297

六 言外之意型298

七 数量型300

八 动态型302

第十六章 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303

第一节 语用学概说304

第二节 语用学与语义的模糊性307

一 语境与语义的模糊性307

二 指示词与语义的模糊性311

三 会话含义与语义的模糊性316

第三节 得体原则与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318

一 人际关系的亲和功能、满足功能和调节功能326

二 语言表达的含蓄功能、委婉功能和幽默功能334

第四节 合作原则与模糊语义的语用功能340

一 语言表达的适应性功能341

二 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功能345

三 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功能356

第十七章 模糊语义学与辞典学357

一 模糊种差释义法358

二 定量释义法362

三 形象描写释义法363

四 比喻描写释义法363

五 对比释义法364

六 否定释义法364

七 比较释义法365

八 模糊义素释义法365

附录 作者主要论著目录370

后记382

热门推荐